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110章 七零胡同日常(8)

1968年的年节,尽管简朴,但周围到处充满年味。

时间有条不紊地进入腊月,罐头厂的大部分员工都在二十六放假。

除开极个别需要加班,其他人领上后勤处准备丰富的山货年礼,再配上罐头厂特有的口味罐头和一些各类票劵,纷纷美滋滋回家过年。

沈瑶因为促成了这次山货年礼,多得了不少后勤处准备的东西,这还不算赵月月单独给她邮过来的谢礼。

骑回家的自行车上装的满满当当,沈瑶花了比平日慢上一倍的速度,这才一路平安到家。

袁丽所在的市中医院已经放假,过年期间医院人也不多。

毕竟除了极个别病人,谁都不喜欢大过年的去医院找晦气。

“回来了”

“赵婶,何姨”

刚进筒子楼,沈瑶就看见赵月月亲妈正拉着一个女人唾液横飞的理论。

定睛一看,原来是春晓后妈,这是被放出来了?关押时间够久的。

须知春晓离开京市去下乡插队也有大半年的功夫。

春家这次被春晓闹的天翻地覆,听说市中医院的职位都保不住。

乖巧地拎好自己领回来的年货绕过两人悄悄回屋。

沈瑶将东西小心堆放在客厅,自己招呼亲妈问情况。

袁丽白了一眼,“小孩子家家乱打听什么,去去去,先回屋看着沈宁和沈锦写作业去。”

沈瑶被亲妈三言两语赶走,人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咋了?

“没咋,就是你妈担心你出去乱说,影响自己。”

周姥姥穿着一身小马甲,麻利地给沈瑶几人装了盆橘子出来。

沈瑶边扒橘子皮边反驳,“我能乱说什么,赵叔赵婶问月月的事我都不知道。”

赵月月自从下乡,目前为止还没有回过京市。

送各种山货倒是有一些,但比起沈家相差甚远。

当然,这不完全怪赵月月,谁让赵家老两口偏心眼呢。

赵月月走的时候一点东西都没拿,全是沈瑶拜托袁丽帮忙张罗的。

“不说就对了,赵家最近乱套,月月这孩子不错,不能回来被耽误。”

周姥姥补了一嘴,见沈瑶不懂,又小声解释,“赵月月那个大哥,赵自强,和春家那个继女扯到一块。

听说春斐怀了孕,赵自强不和她结婚春家就去告状。”

沈瑶:……

“姥姥,这消息都是从哪来的?赵家还敢和春家扯上关系,月月下乡不就是春家折腾出来的吗?”

沈瑶惊呆,连手里的橘子都不吃了,她心说赵月月这件事能出来,就是春晓继母不是个东西,春斐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

周姥姥嗐的一声,“筒子楼四通八达哪有瞒人的地方。

再说赵自强又不是啥正经人,春斐这招走的太偏。”

沈瑶撇嘴,“那也比下乡强,春斐和春晓根本就不差几个月。

再说,春斐看着也不怎么正经啊,”要不春晓能发疯嘛。

其中固然有春晓继母的问题,春斐也没全然无辜。

周姥姥摊手,“所以这两人不就凑一块了吗?

春斐这次是死也不回去的,春家扒着赵家不放,就是想让你赵婶将工作腾出来,好把春斐留在市里。”

沈瑶:……

沈瑶抿了抿嘴角,“赵家这样,还敢顶风作案?”

春家三个工作,直接没了两个,赵家不过才三职工而已,赵婶要是没了工作,那底下的孩子的两位老人全靠赵叔一人?那不是做梦嘛。

至于赵自强的工作,沈瑶压根没有计算在内。

毕竟是在市中医院看大门的临时工,指望一个月能有几个钱。

等春斐嫁进去接了赵婶的工作,他们小两口倒能过的相对安稳,但赵家其他人肯定会被各种牺牲,沈瑶已经能想象得到赵家后面的热闹。

赵月月下了乡不回来是对的,这火坑谁回来谁倒霉。

起身忙不迭的往屋里跑,周姥姥喊了一声回屋干嘛,橘子吃一半留着给谁呢。

“写信,将这件事告诉月月,好歹得有个心理准备。”

万一赵家不要脸皮,让月月往回寄各种吃食呢。

养父母爷奶可以说是责任,但其他人包括春斐这个新大嫂,赵月月可没这个义务。

相反,赵月月如今被坑的只能去东北下乡,还是拜春家所赐,春斐就是那个导致这一切的真凶。

……

“同志,信什么时候能送到?”

沈瑶将贴好邮票的信封交给对方,又付了去市外的一毛钱邮费。

“去东北的话,小半个月,快一点也要七八天。

尤其这个时候天寒地冻,东北路上不好走,会更慢点。”

邮局的邮差是位青年男性,见着沈瑶也很和颜悦色。

“哦,那我知道了,谢谢同志。”

沈瑶转身出门,干脆拐了个弯又去隔壁的公用电话亭给赵月月拍了一份简短的电报信息。

至于为什么简短,那是因为电报靠字数收钱。

几个字敲过去,几毛钱填进去,连个响都没听见。无奈地摇了摇头,沈瑶无比怀念后世发达的交通工具。

不管是手机电话短信还是能直接视频连线的某信,都极大地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哎呦,忘了买油盐酱醋,还的去一趟供销社。”

推着自行车就要回家,沈瑶这才想起自己出门还有任务。

得,又跑了一趟人山人海的供销社。

年前这几天,供销社,百货商店等地方人多的要死。

沈家早在进腊月的时候,就将该买的一些菜肉都买好。

这次让沈瑶捎带一些调料回去,还是因为家里年货太多。

时人饮食缺少油水,所以重油重盐的菜最得喜欢。

袁丽想着过年了,大家凑在一起得好好乐呵乐呵,决定做菜煮饭拿出正经手艺。

结果手艺一正经,家里的吃食都收不住闸的往上升。

调味料年前买的那些已经不够,沈瑶这属于额外补货。

耐心地挤过早前的人群,沈瑶将油盐酱醋各买了一瓶,顺便还买了几袋味精,像是八角大料大葱生姜也是一样不少。

等从供销社出来,沈瑶两只手上提着满满一兜。

“让一让,让一让,让一让”

“快,别挤别挤,这里装的都是鸡蛋”

“哎呦喂,我的布,布上蹭了啥”

“……”

耳边是各种吵闹之声,好在沈瑶已经习以为常。

溜达走到自行车前开锁上座,沈瑶左右手扶稳把手,脚下用力一蹬,呲溜一声直接跑远。

蹬着自行车急如闪电,沈瑶简直爱上了这种感觉。

眼看筒子楼越来越近,沈瑶缓下速度打算推车进去。

嗯?

筒子楼前门口,沈瑶见到一位穿着布丁棉袄,头发梳成小辫模样的大妈。

大妈怀里挎着一个篮筐,上面用略厚实的布料盖住。

“婶子,你是从沈家村来的吧,大冷的天怎么不进屋啊。”

垮篮大妈:……?

“你,你是小,小”大妈反应过来,眼睛一转就要接话。

“我是小沈,这两年长大了些,婶子都认不出了吧。”

沈瑶摸了摸垂下来的两根麻花辫,笑容格外甜。

大妈颔首,“是啊是啊,是有些变了模样,都说女大十八变,小沈越来越好看,婶子都不敢认了。”

沈瑶捂嘴,“婶子,你这话说的,你过来是……”

“婶子,下次过来直接进家,外面天怪冷的,身体要紧。”

“欸,晓得嘞,小沈回去吧,婶子这就回去了。”

沈瑶拎着篮子,目送对方离开,转身收笑往回走。

不错不错,幸亏她眼尖,这样大个的鸡蛋放在供销社能卖到七分一个,小一点的还得六分钱。

如今她用四分一个的价格将其全部买下,一篮子足足四十个鸡蛋,够他们沈家吃上半个月。

嘴上哼着小曲儿,沈瑶锁上自行车,自己推门进屋。

“妈,我回来了,路上还遇见一份卖鸡蛋的。”

沈瑶挤眉弄眼,将手里篮子送到袁丽跟前,不出意外地得到袁丽夸赞。

这年头,去供销社买鸡蛋都是赌运气的事,不让挑拣不说,自己去的早晚和时辰至关重要。

袁丽之前的鸡蛋大多在供销社买,以至经常买到坏蛋。

后来市中医院门口有人卖,袁丽下班偶尔会买上一些。

如今市中医院放假,袁丽正打算去其他医院碰碰,沈瑶这时候拎回来的一篮子鸡蛋算解了燃眉之急。

周姥姥穿着马甲,坐在客厅对沈瑶招了招手。

冬天冷了,周姥姥为了省煤块,会搬来沈家住。

正好和闺女袁丽住一块,沈自在搬去和沈宁凑合。

“咱们明儿一块去丰收胡同,你有什么要带的,得提前买。”

周姥姥对谢辞安的感官好到过分,沈瑶为此还吃过醋。

“把家里的罐头还有山货拿一些,足够用了。”

沈瑶掰着手指和周姥姥算账,他们拿的真不少。

山货也不是谁家都有,要不是罐头厂和赵月月,想吃都得去黑市自己买。

黑市快过年的时候物资确实丰富,但也是真的贵。

像刚刚沈瑶买回来的一篮子鸡蛋,放在黑市得八分一个。

溢价严重不说,黑市还不安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纠察队抓住。

像沈家这种小老百姓,哪怕是去供销社排队,都不会选择去黑市铤而走险。

周姥姥听完点了点头,“确实,拿的多了也不好。

你嫁过去不是自己,还有小谢,谢家还有其他兄弟姐妹。

等将来你们两个成小家时再说,如今咱们随大流。”

不让谢家吃亏,也不能显摆他们沈家如何如何。

周姥姥不是怕谢家贪心,主要还是妯娌相处问题。

一大家子磕磕碰碰正常,属实没必要上赶着增加难度。

沈瑶笑着挎住周姥姥手臂,“明天姥姥就能看见那群四合院的邻居。

听谢辞安讲,过年的时候,四合院最热闹。”

他们明天过去,百分之八十能撞见吃瓜现场。沈瑶话音落地,周姥姥眼睛立马亮了起来,那是一种发现八卦的光芒。

“真的?那明天咱们早点过去,和亲家多接触。”

周姥姥一本正经说完,转头又和沈瑶打听起四合院的事。

之前沈瑶曾介绍过,不过时间过去的有点久,周姥姥决定再加深一下印象,省的过去吃瓜的时候赶不上趟。

沈家因为明天要去丰收胡同的事,在吃完晚饭后全都早早睡下,打算养足精神好看戏,两个小的沈宁和沈锦都没有闹腾。

要知道早前的时候,沈宁和沈锦非要磨磨蹭蹭到九点多钟才会睡下。

如今,八点准时闭目养神,连周姥姥最爱的收音机都歇了一天,以小见大,足以证明沈家对去四合院的向往(热衷)。

“瑶瑶,穿那件红色呢子的,喜庆。”

袁丽指挥沈瑶将身上的墨绿色大衣换成大红不说,她顺便还给沈瑶盘了个漂亮的发圈。

两颊两侧摸了摸红色的胭脂,又点了点口红涂抹嘴角。

“不错不错,这样看起来也像回事。”

拍了拍沈瑶肩膀,让人去一边歇着,袁丽单手薅起鸡窝似的沈锦,赶紧给自家小闺女打扮。

等沈家六口出门,时间已经来到八点。

头一次没骑自行车,他们干脆坐公交车过去。

晃荡有半个小时,一家人在距丰收胡同不远的站点下车。

谢辞安已经等在这里有一会儿,见沈瑶他们过来,赶紧跑过去相迎。

“没事吧。”

眼神关心地看着沈瑶,谢辞安往她手里塞了两颗奶糖。

沈瑶:嗯?

是大白兔。

打开糖纸送进嘴里含着,沈瑶深呼吸缓了缓神。

“小谢,你扶着瑶瑶,她晕车,咱们这就过去。”

袁丽笑眯眯地招呼谢辞安,自己左手牵着沈宁,右手拉着沈锦,迈开腿大步向前。

沈瑶搭住谢辞安手臂,将身体的大半重量都压在对方身上。

“不冷?”

谢辞安一身墨绿色大衣,显得身姿挺拔清瘦。

尤其这人带的眼镜还换了个银色,配着梳的滑顺的头发,确实有点姿色。

谢辞安笑笑,冲淡了脸上的清冷,“想和你搭。”

这身墨绿色大衣,他们两个都有,是谢辞安特意买的。

沈瑶想到今早出门前的事,憋笑,“现在也很搭。”

女生红衣姝艳,衬得眉目精致;男生墨衣冷然,脸庞清俊如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