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138章 七零胡同日常(36)

对田娜的几点安排,袁丽和周姥姥母女没有异议。

筒子楼人多眼杂,空间不大,根本放不了这么多东西。

送去丰收胡同正好,那边地方宽敞,就是后面整理也好弄。

“行,放在你家安全,等咱们歇两天缓过来再说接下来的事怎么安排。”

虽然他们都被广市的热闹迷了眼,但抽离出来后得考虑到自身情况。

有钱赚的前提是身体好,眼下身体还能喘气都是他们这么多年认真保养的结果,不要命的非得立刻去卖,那不就是给阎王爷赚钱花。

不成不成

三人简单言语两句,随后互相分开。

沈瑶自然不忘关心自家亲妈等人,确定只是身体疲倦没有其他毛病,沈瑶把自己买回来的肉包子,馒头,鸡蛋分一部分递给他们。

“妈,带回家吃。”

一家子人都这么累,估摸回去也不能做饭。

袁丽接过,又让沈宁和沈锦把他们自己买的包裹单独拎出来,这才扶着周姥姥去火车站门口坐公交车离开。

谢家这边要比沈家要麻烦,货太多。

得先顾货,再顾人。

田娜指挥过来的谢辞安三兄弟各自盯着一辆三轮车离开。

剩下的一辆,交给谢上进和石头、木头兄弟负责,其他人则出门坐公交。

沈瑶手里推着自行车,没和田娜等人挤公交,把手里的肉包子给他们分点,能路上吃就路上吃,不能吃就回家吃。

“放心,我身体好,没事儿。”

田娜边吃边和沈瑶说广市的好,身边吴招娣还有王艳艳跟在一旁补充,朵朵带着团团圆圆跳脚表示他们还想去。

可以说,这趟广市之旅,完完全全让他们一家人打开了思路,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这么精彩。

沈瑶:……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回了丰收胡同,顺便把卸在院里的货送进正院闲置的两间房里。

“行了,今儿回来都累的慌,大家先吃东西垫垫肚子,然后洗漱休息,有事,明儿一早再说。”

田娜路上吃了包子,眼下困劲儿上来那是一点都不忍着。

利索地将几句话讲完,管都没管跟回来的一大家子,自己回屋倒头就睡。

谢上进倒是替田娜脱了鞋袜又盖了一层薄被。

老两口都这样了,年轻人顿时没什么话可说。

吴招娣挥手示意,自己拉着谢爱党和两儿子回屋睡觉。

谢爱民则骑车载着王艳艳回家,至于大闺女朵朵,借隔壁谢辞安家的屋子和圆圆先凑活睡一晚上,别来回趟折腾了。

“二哥二嫂,你们路上慢点骑,朵朵就在家里住。”

沈瑶说完,又让谢辞安帮忙打水给三孩子洗脸收拾身上卫生。

虽然沈瑶一家在学校周围买了房,但隔三差五也会带孩子回来住两天。

朵朵的衣服就先穿沈瑶那些刚新做好没过身的。

忙忙碌碌好半晌儿,沈瑶直起酸涩的后腰,伸手抹了把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

别说,孩子没回来的时候怪想,真回来了又觉得闹腾。

摇了摇头,让谢辞安给她捏捏肩膀后背放松身体,沈瑶舒了口气,干脆歪头睡了过去。

以为睡得早会半夜惊醒,不成想竟一觉睡到大天亮。

人整个清醒过来,沈瑶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转身叫醒一旁的谢辞安,他们该出去买早饭啦。

谢家昨天回来遭了老罪,大清早的里里外外安生得很。

沈瑶和谢辞安骑自行车快去快回,买了不少油条鸡蛋豆浆。

进正院的时候正好看见田娜出来端着陶瓷缸子刷牙。

沈瑶笑眯眯地招呼一声,将手里拎的东西放进堂屋的四方桌,转身回房把朵朵三个叫起来。

团团圆圆睡了一晚上,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变黑的事实。

表情看上去有些emo,重点则体现在身上穿的衣服。

好家伙,全是深色系,看着沈瑶头疼不已。

“之前做好的时候不是不想穿,怎么今儿自己套上了?”

沈瑶拿出雪花膏给两个孩子往脸蛋,脖子,手背等地涂抹。

团团叹气表示这样搭配能让他看起来不那么黑。

“妈妈,爸爸说这叫自欺欺人,”圆圆眼泪汪汪,“我想变回去,”太黑了,晚上熄灯都找不见自己。

沈瑶摸摸头,“待家里别出门,等上学就好了。”

至于那些美白产品,都没物理手法见效直接。

“行了,快去奶奶屋里吃饭。”

沈瑶放下雪花膏,叫上站在镜子旁边臭美的朵朵,四个人出门直奔隔壁。

买回来的一大袋豆浆已经被倒进盆里分了出来。

田娜边吃边感慨,“还是家里舒坦,广市好归好,唯独吃喝太不习惯。”

不管是清淡口还是酸甜口,完全挠不到田娜的痒处。

田娜一北方人,还是喜欢大口吃饭大口吃肉。

吴招娣从门口进来,点头接话表示她也吃不惯。

“妈,咱儿啥时候出去摆摊?我看供销社那边都是卖菜卖鸡蛋的,要不咱一会儿也拿出来点去试试?”吴招娣亲眼见证了广市的狂热,自己恨不得变成超人。

沈瑶咽下口中的油条,“我觉得这事不着急。

妈,要不还是先租个门面,有经营许可什么时候都不吃亏,”进可攻退可守,完全是有证经营,不怕出事。

吴招娣觉得租门市太贵不划算,“咱家进的货不多。去机械厂门口摆两天,估摸就卖没了。”

租门市得好几个月,完全属于打水漂。

“可以继续进货,把短期生意做成长期买卖,细水长流也挺能赚钱。”

沈瑶觉得这个时候有些政策还没完全咬死定下来,大家心里干活直打鼓,倒不如把准备工作做好点,起码不用担惊受怕。

田娜点头,“瑶瑶说的不错,这证要是不难办,去办一个挺好。”

吴招娣抬头看了眼田娜,没反驳但心里依旧觉得没啥用。

不过这次从广市买回来的大部分货都是婆婆拿钱,她就单纯掏了点意思意思。

到时把自己的货卖完,吴招娣也不用管其他事。

虽然这种想法挺奇葩,但吴招娣本质就是这么一个人,自己按逻辑办事,似乎没什么不对。

话题就此打住,大家埋头继续吃买回来的油条豆浆。

吃饱喝足,田娜拍拍肚皮,先是出门和院里的人吹了一圈牛逼,才回来把吴招娣一家以及团团圆圆买回来的货先分了。

至于王艳艳一家,朵朵表示一切等她妈过来再说,她倒是拿了些零花钱加入了团团圆圆的小团体,不过钱都是由团团圆圆按计划分配,货自然也听团团圆圆的。

沈瑶:……啊?

田娜和周姥姥这次进的货主要包含各种布料和日常用品。

像是一些成品服装不多,但老头衫、白T桖不少,最多的当属各种袜子、内裤。

还有就是像团团圆圆买的一些头绳、发圈、发卡等物。

哦,团团圆圆昨天已经和沈瑶说了他们靠本事赚钱的事。

多赚的200买了不少文具用品,并打算开学时去学校门口进行售卖。

沈瑶一脸复杂地看着团团圆圆和朵朵商量该怎么摆摊,心里感慨她家两个孩子可能是做生意的好苗子。

像是现代尝尝用来搞促销的手段,包括不限于买一送一,买多抹零,甚至拉人头给优惠等等。

一个个专属名词从团团圆圆嘴里蹦出来沈瑶觉得很不可思议。

难道书上教他们这些吗?

“书上没有,但奶奶带我们去买菜,喜欢讲价。”

团团善于观察,圆圆善于分析,两人结合思路,就是非常全面的安排。

团团单手撑住下巴,“妈妈,小孩子零花钱不多,但只要买对学习有用的物品,家长都会愿意拿钱。”

圆圆接话解释,“只要我们小孩子乖巧听话,家长通常都不会拒绝。”

就像自己很喜欢吃糖和饼干,只要每次考试考得好了,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总会很好说话。

朵朵听完挠头,“好像真是这样,”她只要不气她妈,她妈每周给她的零花钱都会多上几块。

沈瑶摊手,“观察的很仔细,分析的也很好,你们可以尝试一下。”

……

田娜在家里歇了三天整,第四天早上周姥姥带着袁丽过来。

她们仨是这批货的最大的买家,肯定得凑在一起商量要怎么处理。

田娜把沈瑶的建议说完,“我觉得这样挺好。

有个固定摊位,大家下班也能过来照顾生意。

万一卖得不好,这些东西咱们自家用也还不错。”

可以说是将损失最小化,不管能不能一炮打响,他们都不会亏进去太多钱。

周姥姥沉思片刻,“可以接一些做衣服的裁缝活。

现在的小年轻都喜欢时髦的外来款,咱们去广市见到不少。

用布料做出来一些挂在店里,有人喜欢就卖。”

要是人不够还能雇人,或者找服装厂的员工帮忙接私单,按件数给钱。

周姥姥去广市前特意看了一圈百货商店的款,老气又庸俗,压根没人买。

袁丽建议把店开在流量大的地方,“酒香也怕巷子深,太偏僻没人来。”

三个人别看年纪大,但对开店做生意这件事都接受良好。

简单言语好接下来要做的事,三人干脆分头行动。

沈瑶和谢辞安并不参与这些事,他们两个还是以学校的事为主。

谢辞安目前偏理论多一点,偶尔也会跟在导师身边动手做实验。

沈瑶基本上就扎根实验田,每天不是在研究草药就是在研究草药种植,哪怕偶尔休息,也是在关注之前研究出成果的草药利用问题。

“增味粉的事,目前还在大量实验,等到拥有足够多的样本证明,就可以正式投入生产。”

沈瑶的老师一脸高兴地告诉沈瑶有关增味粉的相关进展。

这种速度并不慢,毕竟增味粉是作为调味料出现。

以味素举例,相关成分被发现到投入食用再到被民众广泛认可,用了几十年。增味粉肯定也要走上相关流程,毕竟吃进身体的东西,都需要慎重。

“食品安全最重要,宁可慢点,也不能出现纰漏。”

好饭不怕晚,沈瑶手里握着相关的专利在,不怕后面拿不到专利费用。

“老师,田里新一批的草药成熟,相关药效在动物实验中提升很大。

这是实验室做完的数据,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我这边着手准备新一批的实验标准。”

将手里厚厚一摞的实验数据交出去,沈瑶心里合计接下来要研究的方向。

肉眼可见的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像是某些‘富贵病’在未来也会出现。

富贵病是指人生活相对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从而产生的一些非传染性的流行病。(网上搜索结论)

例如便秘、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

如今养生一词还没有出现,但在未来这种论调绝对不少。

沈瑶认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做的好了会很容易起势。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而已,沈瑶更多的还是会继续研究某些用来治疗人身顽疾的草药功效。

和负责的老师交流完自己的事,沈瑶骑上自行车一路奔向实验田。

此时阳光正好,洒落在人身上会升起暖呼呼的热意。

沈瑶笑着感受周边的风景,心情前所未见的明朗。

……

1982年夏,谢辞安博士毕业,同年进入国家机械研究所继续深造。

1984年夏,沈瑶本该研究生毕业,但因为自己做出来的某些实验成果,读研期间顺利升博,继续在中医药大学深造学习。

同年九月,跳了好几级的团团圆圆以相当优秀的高考分数进入京市大学,成为大学生。

两人一个读的物理,一个读的数学,入学就被大佬看中,一个学期没读完就被破格选进实验组,堪称重生爽文主角的既视感让沈瑶头晕目眩。

沈瑶:……这个剧本我见过?!

身边没了叽叽喳喳的孩子闹腾,沈瑶和谢辞安都挺不习惯。

这样安宁的生活没过多久,沈瑶再次怀孕,又给他们两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