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141章 七零胡同日常(39)

许慧心舔了舔嘴角,手不自觉地攥住衣袖两侧,“我,我,我真能成吗?”

不是不相信,而是许慧心自己知道自己有几两重,本科的学历应付目前的工作还可以说得心应手。

但要更上一步,许慧心自己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怀疑情绪,吃不好睡不着,更难干好本职工作。

沈瑶笑的格外坦然,“怎么不成?你也是正经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还有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

许姐,只要你想出来走走,找到的工作绝不会比眼前要差。”

沈瑶话说完,又给了许慧心低头思考的机会。

“我还要多过两天才会离开,不急眼前这一时半刻,回去可以想想,”这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选择。

体制内的工作没什么不好,就是工资待遇不如外面。

沈瑶对员工一向大方,只要对方有真本事,在金钱上绝不亏待。

许慧心别的不说,认认真真替沈瑶干好本职工作,能拿到的薪资待遇会是如今的双倍甚至数倍。

倘若算上每年奖金,给家里人换一个更宽敞的住所,让三个孩子和几位老人过的幸福,这些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许慧心了解过这几年中医的发展,沈瑶目前正在做的事,肯定会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

如今机会摆在自己眼前,许慧心就是傻子也该知道抓住。

兴冲冲地带着对未来的畅想回家和丈夫商量。

不出意外,沈瑶在离开川省前,收到了许慧心即将离职的消息。

笑眯眯地把自己新建好的空壳公司交给许慧心管理,沈瑶劝许慧心不用着急,反正药材还没种下去,“起码要手把手教他们种过一次,才能有稳定的供货源。”

许慧心点了点头,“放心,这些我都明白,等下次你再坐车过来,保准看到的会是全新一面。”

她也要努力拿出自己的真正实力给沈瑶露上两手。

士为知己者死,人为悦己者容。

沈瑶相信她,她绝不能辜负沈瑶的这份信任。

伸手挥别许慧心,沈瑶带着其他几人坐上火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整个西南地区的面积不小,沈瑶中间又和田娜通了几封电报,确认田娜能晚去几天广市,沈瑶干脆把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几个城市都走了一圈。

只要适合草药种植的地方都被她认真标记起来。

能谈下来的都签了合同,没谈拢的也有后续计划安排。

沈瑶勾勾画画好一阵儿,手上的地图内容更丰富几分。

不错,只要按这个计划进行,未来她的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沈姐,咱们到了。”

华亭看着窗外,火车停靠站台的声音让她格外振奋。

没办法,出门多日,总算回到让她熟悉的地界,华亭如何能不激动。

程程在一旁拉住想撒欢的华亭,小声提醒沈瑶正在忙。

对比华亭,程程属于一个正常的打工人心态。

沈瑶再和蔼可亲,也是他们货真价实的老板。

对待老板要懂事恭敬,华亭可不能仗着同系学姐学妹的关系就肆无忌惮。

这两个人,虽然是同时毕业,又是同期进入沈瑶的公司工作,但因为性格方面的差异,未来成肯定会有所不同。

单从沈瑶的角度来说,只要能顺利完成自己安排的部分工作,态度不太过分,都能接受。

如今又不是封建社会,大家都在努力生活,谁比谁高贵?

“到了就好,一会儿你们下火车站直接回家歇两天,等缓过劲儿再过来上班。

放心,这算是正常假期,不扣你们工资。”

沈瑶合上自己手中的笔记本,起身招呼华亭等人下车。

这时候的火车明显比早些年更便捷,虽然人流量还是很多。

“沈姐,那我们就先走了。”

“去吧去吧,我也回家。”

“沈姐,回头见。”

“……”

摆了摆手,沈瑶转身叫了一辆略显可爱的黄面包出租车。

这时候京市还有地铁,不过地铁的线路比较少,沈瑶住的地方暂时没通,只能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出行。

“师傅,直接回丰收胡同。”

把自己的行李放在后座,沈瑶话说的稀疏平常。

师傅开口应了一声,身下的面包车直接开了出去。

京市各种胡同不少,但丰收胡同周边是机械厂,就这一片知道的人很多。

沈瑶没费力气,将要付的车钱提前准备好,自己侧头欣赏起窗外的景色。

京市这几年的变化确实大,尽管比不上后世的先进繁华,但该有的首都风采,京市一点不缺。

开车师傅比较健谈,两人从身边小事聊到国家大事,同时还提到投资建设和厂子经营困难。

“嗐,如今都是另找份工干着,不然那点工资都不够花。”

“师傅开出租车几年了?来回趟跑着应当拉过不少人。”

“可不是,穿的一身阔气,腰间还别着呼机……”说到这个,师傅的大嗓门立马提了起来,显然对这种事很感兴趣。沈瑶也不阻止,甚至还和师傅一起八卦这些派头足的人到底是哪位总。

两人聊了一路,直到看见丰收胡同的门牌。

下车将准备好的钱递过去,沈瑶拎着行李进了胡同大院。

她回来的不算凑巧,田娜和两个孩子人不在家。

唉?

“是瑶瑶吧,你妈带着两个孩子去买小汽车啦。”

赵美芝今儿休息,刚眯了一觉,出门正好看见沈瑶。

想到自家能有如今的发展全靠谢家提携帮扶,赵美芝一张脸直接笑开花。

“刚下火车吧,吃饭了没?姐家里还有些吃的,给你端来尝尝。”

话说完,不等沈瑶回答,赵美芝一溜烟跑远。

沈瑶:……

沈瑶放下手中行李,坐在小院的凳子上抹了把脸,伸手接过赵美芝端来的软乎糕点送进嘴里慢嚼。

从下火车到现在,沈瑶除喝了两口水确实没吃什么。

“咋样?这都是程冰她们从海市买回来的,说是百年老字号,曾经的皇家贡品。

我看啊,都是用来唬人的名号,还没家里蒸的发糕有嚼劲儿。”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赵美芝脸上笑容不减。

没办法,家里生活好了就是会各种顺遂开怀。

多少人家的不如意,都是没钱闹的;有了钱的家庭,连吵架都会和气几分。

赵美芝在的赵家如今就是这种情况,家里四个儿子都结了婚,哪怕是两个小的不成器,但赵美芝自己能干啊,用手上的面包和皮鞭吊着勾着,不怕他们不上进。

沈瑶把自己手里的糕点吃完,拍了拍手心问了嘴机械厂的情况。

和谢家不同,赵家的四个儿子干的都是后勤。

厂子收益不好,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批人。

赵美芝唏嘘,“快别提了,我已经打算让老大老二先辞职不干。

两个小的还能凑活,但金宝和银宝的活是真不行。”

说起这个,赵美芝忍不住大吐苦水,之前以为把人弄进厂子能有个铁饭碗,旱涝保收,可谁能想到铁饭碗会不保呢。

“……已经没活一段时间,再这样真拖不了。”

赵美芝声音压低,像是怕其他人听见似的。

沈瑶理解对方的谨慎,毕竟周围住的全都是机械厂员工。

牵一发动全身,赵美芝再如何也是靠着机械厂将四个儿子拉扯大的,私底下偷偷说厂子坏话也就算了,摆在明面上大声嘀咕就有些端碗骂娘的嫌疑。

“是啊,我们家如今是靠我妈能干,不然这么多的孩子,可怎么养?”

沈瑶完全不觉得啃老有什么丢脸,说田娜总比把自家的事摆出来要好。

其他不讲,谢家倘若在丰收胡同过的太好,不一定是福还是祸。

任何时候都不缺眼红嫉妒的人,田娜的生意红火遮都遮不住,所以谢家其他人都一致默契地用田娜的生意当借口。

这么讲尽管有些败坏谢家其他人的对外名声,但好歹让谢家清净不少,不然今儿这个跑来借钱,明儿那个跑来凑热闹,田娜更不耐烦。

赵美芝略有得意,毕竟她也觉得谢家的田大妈虽然能干,也挡不住家里人太能拖后腿。

不像他们赵家生意节节攀高,完全没有养不起孩子的烦恼。

“嗐,有你婆婆在,你们可享福了。”

谁不羡慕谢家有田娜这种婆婆,做谢家的孩子,生来就是享福的命。

沈瑶顺着赵美芝的话音吹捧两句,这才将话题拐到其他事上。

赵美芝的分享欲简直大爆炸,能说的不能说的通通往外说。

沈瑶能做的就是微笑面对,偶尔嗯嗯啊啊两句让赵美芝的话不至于落到地上。

“时辰差不多,我该回去给家里几个孩子做饭,瑶瑶啊,咱们有空再聊。”

赵美芝说完,手一摆直接扭身,结果她这边刚走,隔壁的苗大妈跟着神神秘秘地凑了过来。

沈瑶:……嗯?

苗大妈白了一眼走远的赵美芝,讨好似地对沈瑶笑笑,“瑶瑶啊,你妈的生意,你说我一个老太太能不能干?”

能不能干?那自然是能的。

“苗大妈,咱们都是邻里乡亲,你有话和我妈说,肯定不能让你失望。

就是钱大哥的几个孩子,光让嫂子一人照顾,会不会不够用?”

潘来弟能生,哪怕出了计划生育也拦不住对方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

如今钱家七个孙子孙女,最大的已经辍学打工,最小的还吃奶呢。

钱家这种情况基本就是指望老两口伸手帮忙,钱家老二和老三如今不在家过,钱建刚和潘来弟加一块挣得还没有钱大爷多呢。

苗大妈脸蛋微僵,显然知道自家的情况问题。

半晌,苗大妈一拍腿脚,说话腔调都带着哭音。

“嗐,这不是实在没办法,厂子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差,家里有这么多孩子要养。”

苗大妈对自己出来工作这件事已经琢磨了有一段时间。

她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妇女,一辈子都围着灶台和家庭打转。原本应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结果因为穷,不得不出来找活。

对苗大妈来说,鼓起勇气来问沈瑶,已经是她迈出来的最大一步。

沈瑶安抚苗大妈不要多想,出来工作靠劳动赚钱不丢人。

“外面卖服装和日用品的多,这活赚的就是辛苦钱。

苗大妈,你要是能成,就弄辆三轮车骑着去乡下走走看看。”

京市乡下没有城里发达,那些在村里生活的人也不可能频繁进城买吃穿日用。

沈瑶出的主意有点像早些年走街串巷的货郎。

不过对京市已经饱和的市场来讲,向下发展确实是一条出路。

苗大妈激动的连连点头,不就是骑车往乡下多跑几趟卖卖货,只要能赚钱她啥都可以干。

沈瑶陪苗大妈说了一会儿小话,等苗大妈离开,她干脆伸了个懒腰,转身就要进屋休息。

不想扭头又看见了从程家门里冒头的薛红梅。

沈瑶:……这是什么好日子?怎么院里这几位大妈都在?

薛红梅没像前两位过来打扰沈瑶,反而抬头看了两眼人就进了屋。

沈瑶对此只能耸耸肩膀,毕竟别人不过来,她总不能上门去找。

“就不该去,这事你做的对,程家的人不用搭理。”

田娜领着美美满满回来,手上拎着一兜子零食。

全是田娜买回来的,里面还有美美满满爱吃的糖果。

沈瑶笑呵呵地抱了抱两个孩子,把苗大妈的事一说,咂了咂嘴,“程婶是不是也想和苗大妈学着从咱家拿货去卖?”

貌似除了这个理由,沈瑶也想不到其他借口。

毕竟程婶和程叔两人住在小院,身边又没女儿陪着,日子过得确实有些紧巴巴。

如今京市的变化堪称奇迹,基本半年不见就能改天换地。

早前团团圆圆两个人从大学回来,还感慨家门口不一样,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奇店铺,全都是他们没见过的。

田娜撇嘴,“拿个屁,薛红梅还没苗翠兰那两下子,估摸是想让我帮她打听程雪的消息。

这丫头,自己跑去南面好几年,一点信没有。

程家夫妻也是该,不看重的往死里耗情分,一直养在身边的还养不住。”

自己造的孽,如今结的苦果全落在自己身上,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