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48章 女子赶集,心善帮乞丐,乞丐说你父亲有问题

万寿县南部的山脚下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小村庄里有一个樵夫,名叫王要发,四十多岁,妻子黄氏温柔贤惠,儿子王平安十岁,一家人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温馨幸福。

王要发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王氏在家里纺线织布,做一些鞋子拿到集市上去卖,挣钱补贴家用,王平安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见父母干活辛苦,经常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减轻父母负担。

天有不测风云,一日王要发去山上砍柴遇到大雨,山路湿滑,一不小心掉下悬崖,尸骨无存,黄氏得知丈夫坠崖而亡,整日以泪洗面,不久也离开人世。

王平安没有钱埋葬母亲,就把身上插一根稻草,卖身葬母,县城木匠铺的吴木匠见到这孩子可怜,就出钱埋葬了黄氏,然后把王平安带回家中,跟着自己学习木匠手艺。

吴木匠也是一个可怜人,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在十年前,一场大火烧的他家破人亡,年轻的妻子在那次大火中丧生,留下小女儿吴惠娘和他相依为命,吴师傅一直忘不了妻子,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未娶。

遭受到重大的打击,吴木匠整日郁郁寡欢,很多人想拜他为师,学习木匠手艺,都被他拒绝了,不过他心地善良,收留了王平安和另一个流浪孩子安大牛。

安大牛十一岁,比王平安大一岁,又早到木匠铺一个月,所以王平安称他为师兄,他叫王平安为师弟,二人兄弟相称,一开始也相处融洽。

王平安从小沉默寡言,但很懂事,以前就经常帮助父母干活,如今在木匠铺里也是任劳任怨,勤学苦练,手艺进展得很快,师傅对他也是刮目相看,看他的眼神总是带着鼓励和认可。

安大牛和王平安不同,他巧舌如簧,很会说话,干活却喜欢偷懒,二人的表现被吴木匠看在眼里,他也经常教导二人,要好好学习手艺,安大牛嘴上答应着,表面上也很是勤奋,但暗地里依然是我行我素,吴木匠见安大牛不思悔改,对他也就没有好脸色。

吴木匠这两个徒弟,一个勤劳踏实,一个偷奸耍滑,形成鲜明对比,安大牛见吴木匠器重王平安,心中就很是不平衡,对他总是冷嘲热讽,百般刁难。

转眼七年过去了,安大牛和王平安都长成了大小伙子,吴惠娘也出落得亭亭玉立,貌美如花,两个小伙子都对惠娘心生爱慕,很是喜欢。

常言道:“好胳膊好腿,不如好嘴”王平安踏实肯干,但是不善言辞,吴惠娘觉得他是一个好人,可只能做哥哥,而安大牛是巧舌如簧,花言巧语,把吴惠娘哄得心花怒放,她觉得,虽然安大牛干活不踏实,但他是一个有趣的人,嫁给她会开心一辈子。

安大牛和吴惠娘二人是郎有情妾有意,虽然嘴上不说,但难免眉目传情。王平安也不傻,惠娘虽然对自己也很好,但他知道那不是爱情,所以也就死了心,就把惠娘当做妹妹看待。

安大牛虽然赢得了吴惠娘的芳心,但他能感觉到吴木匠更加喜欢王平安,心中就很担忧,他觉得王平安就是他和吴惠娘爱情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表面上对王平安很好,私下里总是打压,欺负王平安,他想把他挤兑走,自己和吴惠娘才能顺利成婚,这吴家的财产以后就是他的了。

吴木匠看出女儿喜欢安大牛,心中很担忧,她想,王平安心地善良,踏实肯干,木匠手艺又好,女儿嫁给他才能幸福,自己的木匠铺也可以后继有人。

但他也知道把强行女儿嫁给王平安,势必会引起安大牛和惠娘的不满,说不定会给王平安带来麻烦,所以女儿的婚事还是要慎重。

王平安面对安大牛的打压和刁难,他怎么会不明白安大牛安的心思,于是就对吴木匠说他想离开木匠铺出去闯荡,但他不会忘记师傅的大恩大德,以后会经常回来看望师父和师兄妹的。

吴木匠明白王平安离开的原因,也就没有挽留,给他拿来五十两银子让其创业,王平安推脱不要,可吴木匠说必须要收下,王平安就收下银子,说以后挣了钱会还给师父。

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王平安是一个厚道之人,所以他是不会在本地开木匠铺的,他就拿着钱去了临县。

再说吴木匠,他深知安大牛和王平安各自的人品,他之所以答应王平安离开,并不是已经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安大牛,而是有他自己的目的。

王平安走后,安大牛的心总算放进了肚子里,他想着吴惠娘今生今世非他莫属了,没有了竞争对手,狐狸尾巴暴露无疑,更加地懒散了,对吴木匠吩咐的事情更是不放在心上。

其实吴惠娘也发现,自从王平安走了之后,安大牛就更懒惰了,但是情人眼里出宋玉,除了懒一些,她觉得安大牛其他方面都很不错,所以依然对安大牛是情有独钟。

吴木匠本来想着王平安走了,安大牛心中没有了危机意识,他懒散的本性暴露无疑之后,惠娘就会及时止损,可没想到惠娘对安大牛的感情并没有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今惠娘已经十六岁了,现在两个年轻人朝夕相处,如果一时把持不住擦出火花,到时候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因此吴木匠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招,让女儿回心转意。

一日,吴木匠从外面干活回来,正好天降大雨,回到家里,他已经淋成了落汤鸡,感觉浑身发冷,女儿惠娘见此,赶紧给父亲熬了一碗姜汤,让他喝下驱寒,预防伤风。

吴木匠喝了姜汤就睡下了,想着睡一夜发发汗就没事了,可第二天早上,一向身体强健的吴木匠却病倒了,浑身无力,起不了床。

安大牛听说师父病了,赶紧去找郎中来看,可吴木匠吃了很多药,依然感觉浑身无力,无法下地。

一日,吴木匠突然说想吃城西头的包子,惠娘就去买包子,她拿到包子就要离开,突然被一个老汉叫住,这个老汉穿着破旧,看起来好像是个乞丐,老汉说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吃饭了,姑娘能不能给我个包子吃?”

惠娘本就心善,看老汉可怜,想都没想就把包子全部都给了老汉,她想到父亲还等着吃包子呢,转身就回去又买了几个包子,她刚要走又被老汉叫住。

惠娘还以为老汉没有吃饱,但想到父亲还在家等着,就掏出一文钱给老汉,让他自己买包子吃,可那老汉却说,“姑娘脸上有一团不祥之气,家中可否有病人?”

惠娘一听老汉的话,想到父亲染病多日不见好转,眼泪就流泪下来,就给老汉说了父亲生病,久治不愈,老汉一听说道:“姑娘心善,我愿意去给你父亲诊治,保他药到病除。”

惠娘一听万分欣喜,想到父亲的病终于有救了,可她看看老汉又觉得不太靠谱,很多郎中对父亲的病都是束手无策,这个老汉能行吗?不过转念一想,如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请他去试一试也无妨,说不定还真能行,于是就带着老汉回到了家中。

安大牛见惠娘去买包子,居然带回来一个乞丐,不知是怎么回事,惠娘说这个老伯能治父亲的病,说着就带着老汉来到了吴木匠的房间,他也跟着进入房间,看老汉诊病。

老汉见到吴木匠,望闻问切一番对惠娘说道:“令尊的病不是什么大病,只要一剂药便可痊愈。”惠娘一听喜出望外,赶紧问是什么药?

老汉说道:“哀牢山上有一种灵草,红色叶片,蓝色花朵,只要一株便可使其痊愈。”

安大牛一听哀牢山上有救治师父的良药,就赶紧说道自己愿意去寻找,老汉看看安大牛,紧锁眉头说道:“这灵草长在悬崖峭壁上,很多去找灵草的人都是有去无回,一不小心性命难保,你要好好考虑。”

安大牛一听脸色微变,不过随即说道,“我承蒙师父收留,师父对我恩重如山,只要能救师父的命,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吴木匠看着安大牛信誓旦旦的样子,说道:“还是不要去了,为师也活了半辈子了,够本了,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为了我丢了性命,叫我如何安心?”

其实安大牛才不想去什么哀牢山送死,如果他死了,吴惠娘就会嫁给王平安,那样他不是亏大发了,但嘴上依然又是一套花言巧语,说什么自己的命就是师父给的,为了师父他不怕死,他也不想做个忘恩负义之人。

吴木匠说:“这件事性命攸关,我不希望你去冒险,如果你去了,木匠铺怎么办?惠娘怎么办?”,安大牛流下眼泪道:“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师傅离开呀!”

那老汉看着安大牛说道:“你师父的病只有这一种药可救,老夫已经指明,去与不去你们商量。”,说完就走了。

安大牛和惠娘出去相送,送走老汉之后,安大牛对惠娘说道:“这个乞丐有问题。”

惠娘不解地看着他,问他为何这样说,安大牛说肯定是一些人觊觎吴家的财产,暗中收买乞丐来忽悠他们,让他去哀牢山采药,害他姓名,如今师父又重病在身,如果他和师父都不在了,吴家木匠铺和惠娘都是那人的了。

惠娘听的是毛骨悚然,问道:“你说谁会想出这样的阴招呢?再说了,我父亲又没有和那个结仇?”

安大牛说:“这不是显而易见吗?除了王平安还有谁?”,惠娘了解王平安的人品,说道:“不会的,平安哥不是这样的人。”

安大牛说道:“我也知道他为人忠厚,可是人总是会变的,你想啊!他对你有情,如今咱们两个情投意合,他必定会怀恨在心,他听说师父重病不愈,就找个乞丐来忽悠,如果我去山上采药,就会种了他的圈套。

到时候我死了,师傅也不在了,你和木匠铺不就是他的了。”

吴惠娘听安大牛分析得头头是道,但还是半信半疑,于是就悄悄地把安大牛的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让他分析一下,那个乞丐到底是真郎中还是王平安派来的?

吴员外听了说道:“要想知道乞丐和王平安有没有关系,只要一个方法即可。”惠娘赶紧问什么方法?吴木匠说道:“那就让王平安去哀牢山找灵草去吧。”,惠娘就把父亲的话告诉了安大牛,安大牛听了说是个好办法,于是就准备去找王平安。

没想到王平安却主动上门了,他的木匠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他怕开业之后没有时间回来看望师父,于是就在开业之前来探望一下。

一到吴家,就听说吴木匠病了,而且很严重,他就赶紧来到吴木匠的床前,他看见吴木匠躺在床上,似乎消瘦了不少,自己才离开一个月,师父就卧床不起了,他心中一阵酸楚。

他想,师父一向健康,怎么才一个月不见就病成了这个样子?就问他看郎中来了没有?吴木匠表情哀伤,说道:“我这病治不好了,只能听天由命了。”

王平安听吴木匠这么说,就安慰了几句,他怕师父伤心,就不再提他生病的事情,师徒二人又说了一会话,吴惠娘就把王平安叫出了房间。

王平安很担心吴木匠,就询问安大牛和吴惠娘,师父到底得了什么病?安大牛就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说道:“师父的病只能用哀牢山上一种红叶,蓝花的灵草才可以治好,我本要去寻找此草,可师父如今病重,也需要人照顾,实在是走不开啊!”

王平安一听有灵草可以治好师父的病,就说道:“你在家好好照顾师父,寻找灵草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安大牛赶紧假惺惺地劝阻,说道:“师弟,那灵草长在悬崖峭壁上,十人九个半都回不来了,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王平安说道:“只要能有一丝希望,我也愿意去试试。”,安大牛说道:“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事不宜迟,王平安带来一些干粮就出发了。

安大牛见王平安去了哀牢山,想着他肯定必死无疑,等待吴木匠一死,他就是木匠铺的主人了,心中暗自欢喜,可他还是有一丝不安,如果王平安命大,真能找回灵草,他的计划就要落空。

再说哀牢山距离万寿县有二百多里,王平安日夜兼程赶路,他想快点找到灵草回去救自己的师傅,两日之后,终于来到哀牢山的山脚下,此时天已经黑了,他想在山脚下休息一夜,明日上山寻找灵草。

这时,一个砍柴的老翁路过此地,他背着一大捆柴火,摇摇晃晃地走着,看起来很吃力的样子,王平安见到就赶紧上前帮助老翁,把柴火送到了他的家中。

老翁问王平安为何来此,王平安就说自己是来找灵草治病的,老翁劝他不要去,说灵草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恐怕灵草没找到命却丢了。

王平安说道:“我师父对我恩重如山,如今他病重,只有灵草能够治好他的病,我怎能见死不救?”

老翁说道:“你执意要去,我也不再劝你,今晚你在我这里住一宿,明日去山上寻找便可。”

王平安谢过老翁,很快就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他突然想到昨晚上遇到老翁的事,他不是在那老翁的家里睡觉吗?

可现在那房子和老翁都无影无踪了,自己居然睡在山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那老翁根本就不是人吗?王平安觉得很诡异,但也顾不了多想了,他还要去找灵草呢?

他急忙起身,准备去找灵草,却突然眼前一亮,就在不远处长着一株灵草,那叶片鲜红鲜红的,花朵是妖娆的蓝色,整棵草都闪闪发光。王平安万分惊喜,赶紧拔下了那珠灵草,立刻返回。

吴惠娘见王平安拿着灵草回来,兴奋不已,赶紧用灵草煮了一碗水让吴木匠服下,吴木匠喝了之后,立刻就从床上下来了。

安大牛本想着王平安会有去无回,可没想到他居然拿回的灵草治好了吴木匠的病,这让安大牛很是不安,他要求和惠娘尽快成婚。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惠娘一口就拒绝了,这让安大牛很不解,问她为什么,吴惠娘就说出了真相。

原来吴木匠为了考验安大牛和王平安,就去哀牢山找到他曾经救过的一个蛇仙,两人共同演了一场戏,女儿惠娘也被蒙在鼓里。

安大牛得知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找仙草时就退缩了,他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那个乞丐是王平安派来忽悠吴木匠的,目的就是让他去哀牢山送命。

于是为了验证那个乞丐是不是王平安设的局,就让王平安去找仙草,王平安为了救师父的命,不顾个人安危去寻找仙草,那个扮演乞丐的蛇仙就帮助王平安顺利找到了仙草。

吴木匠和蛇仙演的这场戏王平安和安大牛是不知道的,但他们的表现却截然相反,从而使吴惠娘看清了安大牛的真面目。

安大牛听完吴惠娘的讲述后悔不已,早知道那个蛇仙已经准备好了仙草,他肯定会去,可事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他自觉无脸再呆在吴家,就悄悄的离开了。

王平安和吴惠娘成亲,婚后,二人恩爱有加,一年之后,生育了一个儿子,木匠铺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夫妻二人孝敬父亲,爱护孩子,一家人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各位看官:王平安和安大牛都是吴木匠的徒弟,但是二人的性格却截然相反,人品也是天壤之别,而吴惠娘被安大牛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吴木匠为了让女儿回心转意,就演了一场戏,吴惠娘最终看清了安大牛的真面目,嫁给了忠厚善良的王平安,从此夫妻恩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懂得感恩之人必有好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