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588章 少奶奶找到小伙想要借种生子

故事在民间 第588章 少奶奶找到小伙想要借种生子

作者:4亿闷蛋的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6 12:43:55 来源:书海阁

在广陵城外十几里的大山里面有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也就百十来户人家,村子里面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主名叫张大牛。张大牛的父母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因病先后去世,留下他一人独自生活,平时家里的经济收入除了父母留下那一亩三分地外,就靠他农闲的时候上山挖些草药卖钱。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再加上张大牛这个人相貌一般,身材也比寻常男子矮上不少,以至于年过三十的他还没有娶上个媳妇。

为了能够娶上媳妇,年过三十的张大牛省吃俭用地又过了好几年,好不容易积攒了二十两银子。二十两银子相对老百姓而言那可是一笔不小得数目,有了这二十两银子的老婆本村里的那些媒婆们自然也就开始卖起了力气,没过多久王媒婆就给他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女子,那个女子姓马,是个寡妇,丈夫两年前得病死了。虽然说这个马氏是个寡妇,但身材相貌那可真的是没的说,村里人私下都说张大牛这小子祖坟上冒了青烟找了这么漂亮一个媳妇。

这段时间地里的庄稼已经全部种下,正好闲来无事张大牛便开始每天往山里挖药,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天才蒙蒙亮就起床洗漱,简单吃了口早饭便背上篓子进山采药,一直等到傍晚这才回家。就在他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两位衣着华丽的丫鬟,一看就是在大户人家干活,二人行色匆匆,神情明显有些慌张。

起先张大牛也没有注意,饿了一整天的他此时已经饥肠辘辘,只想赶紧回家做点吃东西填饱肚子。谁承想,就在他快要走进村子的时候,忽然听到路边的草丛里面传出一阵婴儿的哭声。

张大牛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任何人,而且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张大牛寻着啼哭声找了过去。

原来不知是哪位狠心的父母竟然将还在襁褓中的婴儿给丢弃在了路边的草丛里面,忽然间张大牛想到了刚才从自己身边走过的两位丫鬟,一瞬间他恍然大悟,不免暗自叹息道:“真是个可怜孩子呀!”张大牛心里认为,一定是哪家富家小姐偷食禁果不慎怀孕,要知道在过去那个年代未出阁的女子未婚先孕那可是真的会被骂死,因此很多人将孩子偷偷生下来后,然后便悄悄地遗弃。

生性善良的张大牛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将身后背着的药篓子放下,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抱入怀中,在他眼里这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既然叫他撞见了那就不能视若无睹见死不救。

那个婴儿是个男孩,长得天庭饱满,一双浓眉大眼一眨一眨的显得特别有灵性,胖嘟嘟的小手小脚粉嫩粉嫩的就像那藕节一般很是可爱,如果张大牛懂得面相,他就会发现这个婴儿天生富贵相,将来必定大富大贵。

第二天,张大牛捡到男婴的事情就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传开了,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时间就已经人尽皆知,有些好心人曾劝他,让他将孩子最后还是放回原处,毕竟他三十多了,好不容易才说了一门亲事,千万可别因为这个孩子给搅黄了。

那些劝他的好心人并非是什么心狠冷漠之人,他们说的其实很有道理,在当时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自家人都吃不饱饭还得勒着裤腰带生活,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行善救人,再说了,行善救人也得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吧!谁承想张大牛竟然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固执的很,他说:难道让我看着他在荒郊野外喂了野狗吗?见死不救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

本来已经都定好日子准备过门的准媳妇马氏得知此事后,找到张大牛命令他不要去管这个孩子,要不然他们的缘分就到此结束,马氏以为凭借自己的姿色张大牛一定会乖乖听话将那个婴儿遗弃,谁承想张大山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她,而选择继续抚养那个婴儿,就此马氏与他算是彻底一刀两断。

村里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说张大牛就是个傻子,为了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婴儿竟然放弃了那么漂亮的媳妇不值。也有人说张大牛做的对,大丈夫人活一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有人说马氏这个女人靠不住,连个吃奶的婴儿都容不下,就算娶进门将来日子也过不好......反正说什么的人都有,唯独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说,这个孩子我养了。

张大牛望着马氏毅然决然离去的背影,他的神色显得有些复杂,不过很快他就恢复了正常,虽说他们老张家已经三代单纯,但是张大牛依然觉得自己这样做没有错,他决定哪怕是打一辈子的光棍也要将这个孩子抚养成人。

随后他让这个孩子跟了他的姓,取名张平安,寓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

家里面突然多了一张嘴吃饭,张大牛干活的时候变得愈发地卖力,平时张大牛上山采药的时候孩子就交给街坊四邻帮忙照看,好在张平安小的时候非常听话,平时只要吃饱了很少会哭闹,这倒让张大牛省心不少。

地里的庄稼黄了一茬又一茬,张平安也在一点点长大,春来暑往,不知不觉中十八年过去了,昔日里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经长成结实魁梧的大小伙子了。山沟沟里面实在太穷,想要娶个媳妇也难,张大牛不想儿子一辈子被困这穷乡避壤的地方像他一样,于是便让他去外面闯荡闯荡,兴许运气好说不定还能闯出个名堂来,不管如何总比留在村子里面要强。张平安是个孝顺的孩子,自然明白父亲的苦心,临行前他给父亲磕了三个响头,并且说道:“爹,你放心好了,将来儿子在外面闯出点名堂后一定把爹爹接到城里安享晚年。”

张大牛听后露出慈祥的笑容,他将儿子搀扶起来说道:“儿啊!你能有这片孝心为父就深感欣慰,我不求你在外面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可以平安健康就好。”说完,张大山转身进屋从卧房里面的柜子底下掏出一块玉佩,然后将玉佩递给了张平安后说道:“儿啊!你将这块玉佩收好,当初我捡到你的时候这块玉佩就在襁褓之中,很有可能与你的身世有关,千万要收好了,知道了吗?希望你有朝一日可以找到你的亲生父母。”

张平安含泪接过玉佩,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那个他生活了十八年的小山村。

初到城中的张平安人生地不熟,为了谋求生计,只要能挣到钱他什么活都干,他干过挑夫,在码头扛过大包,只为了可以吃饱肚子吃了不少苦。

这一天,张平安给一户姓陈的员外家送柴火,刚到门口正好撞见了正要出门的陈员外。

陈员外无意间瞥了一眼背着柴火的张平安,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仅身材魁梧,而且相貌不凡,最奇怪的就是自己姓里竟然莫名其妙地对他产出了一种亲近感,于是陈员外便询问身边的管家说道:“刚才那个给府里送柴火的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你现在赶快去查一查。”

也就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管家回来禀报道:“回老爷,那个小伙子名叫张平安,是个外地人。”陈员外听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感觉和那个小伙子很有缘,你去问问,如果他愿意就在府里帮他安排个营生吧!”

张平安得知自己可以留在陈府干活自然不会拒绝,要知道在陈府干活一年的工钱足足有五两银子。在外面已经漂泊了两年多,这两年自己居无定所,如今总算可以安稳下来了怎会不乐意,他紧紧握住拳头给自己打气,心想:自己一定好好干,争取早日将父亲接到城里享福。

张平安被管家安排了一份打杂的营生,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打扫庭院,砍柴烧水,都是一些脏活累活,好在张平安从小就跟随父亲下地干活,因此这些营生对于他来讲并不算什么,张平安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干活从来不惜力,府里其他仆人不乐意干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去干,并且忙的乐在其中。

同他一起干活的另外一名伙计名叫李福,今年已经年过五十,是管家的一位远房亲戚,他第一次见到张平安的时候当即就愣在了原地,嘴里不禁喃喃自语道:“真的很像,这个眼睛实在太像了.......”

张平安对此十分不解,李福见他为人实诚,平日里也没少帮助自己干活,于是就将自己心中的猜想告诉了他。

原来,陈员外现在的夫人刘氏并非是原配夫人,她原来只不过就是陈员外身边的一名通房丫环。十九年前,陈员外的原配夫人范氏在生下一名男婴儿后就莫名其妙地疯了。

当时正好有一名游云道士路过府门,那名道士说范氏是被狐狸附体,她生下的那名孩子也是一只狐狸。

面对这样的天方夜谭陈员外自然不会相信,谁承想,就在这时那名为夫人接产的稳婆突然站了出来,声音颤抖地说道:“老爷,那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上裹着一张狐狸皮。”说完,她怕陈员外不相信还将那张沾满羊水的狐狸皮拿了出来。

要知道那名稳婆可是陈员外亲自找来的,而且在当地十分有名,自然不会说谎,陈员外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接过了那张狐狸皮后神色复杂,最后在老夫人以命要挟之下,陈员外这才迫不得已叫丫环将孩子丢进大山之中。

没过多久,范氏也跟着去世了。

范氏和陈员外两人成婚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二人的感情却非常的深厚,先是儿子被称为妖怪丢进大山十有**已经命丧黄泉,紧接着爱妻又突然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对陈员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段时间陈员外就像丢了魂一样,心情糟糕到了极点,好在身边的丫环刘氏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没过多久刘氏就有了身孕,无奈之下陈员外只能将身为丫环的刘氏扶正,一个通房丫鬟就这样一夜之间成为了陈府的女主人。

刘氏被扶正后的第九月上,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陈虎。

陈虎打小就被刘氏给宠爱惯了,长大之后更是变得不学无术,骄纵跋扈,整日就知道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在外面瞎混,后来经媒人介绍娶了城西王老爷家的千金王彩凤为妻。

李福告诉张平安道:“小子,你知道吗?你长得很像去世的范夫人,尤其是那双眼睛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听到这话,张平安的心里猛的一抽,忽然想起自己临行前父亲交给他的那块玉佩,玉佩的背面不正刻着一个‘陈’字吗?一个大胆的念头忽然在张平安的心里升起,难道自己就是那个被陈员外遗弃的婴儿,如果真的是,那自己岂不是就是他的儿子了?可转念一想张平安立马就否定了自己刚才的想法,因为李福明明已经说了,当年那个婴儿可是被遗弃到了大山之中,山中各种野兽很多,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怎么可能存活下来。

当年范夫人在世的时候没少关照李福,现如今李福见到张平安后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以前那位温柔善良的夫人,因此他对张平安格外照顾,张平安自然也对李福很是敬重。

这天夜里,忙活了一整天的张平安刚刚喂完牛正准备回屋休息,忽然看见少夫人王氏和一个陌生男子鬼鬼祟祟进了屋,张平安一时间好奇这么晚了少夫人怎么会领一个男子回来,于是便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刚走到窗户下面就听见里面传来二人对话,对话内容让他不寒而栗。

“赵公子,你可得快点想想办法呀!要是我的肚子在没有动静,咱们计计划恐怕就要泡汤了!”

那位被称为赵公子的男子,声音有些无奈地说道:“美人......我现在也.......”话说到一半男子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那陈虎已经服下赵某的秘药后,如今已经成了假男人,可是在下最近身体有些抱恙实在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王氏听后嗔怪道:“真是个没用的废物,事到如今,要不咱们就来一招借种生子如何?”男子听后连连称赞这个办法好,两人意见达成一致后,屋内便响起了不堪入耳的声响。

窗外的张平安听到这话心里不禁叹息道:“没想到平日里温柔贤惠的少奶奶背地里竟然如此不守妇道,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张平安平时为人比较谨慎,尤其是这种事情自然不愿去多管闲事,所以关于那天晚上他听到的事情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其中自然也包括平日里关系最好的李福。

几天之后,张平安做完工准备回屋休息,结果在回去的路上被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丫环给叫住了。张平安来到陈府已经有段时日,那名丫环他正好认识,名叫杏儿,一直负责照顾夫人刘氏的日常起居。

丫环神情略显古怪,柔声说道:“张公子,我家夫人请你过去一趟。”张平安一脸狐疑,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杂役夫人找自己干什么,那名叫杏儿的丫环可能看出张平安的疑惑,连忙解释道:“老爷说你最近在府里干的不错,要给你赏钱!”

听到这话,张平安这才放下心来,跟着杏儿姑娘走了。

不料刚刚来到内院,杏儿姑娘却不知为何突然加快了脚步,只是眨眼的功夫人就没影了。张平安从来没有进入过内院,此时的他心中叫苦不迭,正在犹豫要不要原路返回的时候,少奶奶王氏竟然只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睡衣缓缓走了出来。

只见她双目含情地看着张平安,娇声说道:“张公子,外面天凉还请进屋说话。”

主仆有别这样简单的道理张平安还是懂得,他连忙回绝道:“少奶奶,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便是,屋子小的就不进去了。”

王氏掩面轻笑,胸脯上面的四两肉随着一颤一颤,只见她笑道:“小哥是不是想多了呀!妾身没有其他意思,就是老爷特意交代让我给张公子拿些赏银罢了。”

张平安无奈,只好跟着王氏进了屋。

王氏进屋之后扭动着杨柳细腰,显得风情万种,随后弯腰给张平安倒了一杯茶水。张平安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再加上从来没有见识过这般阵仗不由地咽了一口口水,他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强行压制心中的那团欲火,恍然之间他突然想到了前几天晚上偷听到的对话,顿时后背冒出了一股冷汗。

如果不是陈员外开恩将自己留在陈府干活,自己现在指不定依旧居无定所,每天为了能够吃饱肚子而忙碌,陈员外对自己有恩,自己可千万不能做对不起他的事情,想到这里,张平安假装将杯中茶水喝下,然后装出一副肚子难受的样子,说道:“夫人不好意思,可能今天晚上的时候吃坏了肚子,现在肚子疼得厉害。”王氏对此并没有怀疑,只是妩媚地说了一句:“快去快回,我在这里等你。”

张平安快步来到茅房,连忙将嘴里的那口茶水全部吐了出来,然后头也不回地悄悄离开。

本来这件事他不想说的,可王氏竟然将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张平安越想越觉得生气,于是当他回到住所后,便毫不犹豫地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和前几天晚上看到与听到的事情全部告诉了李福。

李福在陈家已经干了将近三十年, 可以说对陈家那是忠心耿耿,得知少奶奶的丑事之后勃然大怒,便将这件事告诉了老管家。

老管家听后也是气愤难当,当即便找到了陈员外将知道的一切如实禀报。

家中出了这般丑事陈员外自然很是生气,不过当他得知张平安竟然可以抵挡诱惑用计拒绝王氏之后,一时之间对他也是刮目相看,于是乎连忙叫管家将张平安请过来,他要好好赏一赏这位年轻人。

张平安见到陈员外后竟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感觉两人很早之间就认识一样,而陈员外居然也有同样的感觉。陈员外询问张平安的情况,张平安也没有任何隐瞒,便将自己的所有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包括自己是个弃婴,是被养父从草丛里捡回去抚养的事情全部都说了,最后他还拿出了那块随身携带的玉佩。当陈员外见到玉佩的一瞬间,当即便一把抢了过去,他神情激动地将玉佩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将玉佩上面的花纹和背面的刻字看清楚后,整个人顿时被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望着面前身材魁梧的张平安,陈员外心中大喜,却又泪流满面。

陈员外仰天长啸道:“苍天有眼啊!”

此时张平安从陈员外的种种反常表现已经猜出了七七八八,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是陈员外的儿子,时别十八年自己居然能真的找到亲生父亲心里自然也十分高兴。

这时, 老管家走了过来,得知张平安居然就是那位当初被遗弃的小少爷后,他的心里也非常开心。

随后管家说出一件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

原来,当年范夫人的孩子并没有被丢弃到山里,老管家心地善良,私下里吩咐前去遗弃孩子的两名丫环,让她们将孩子送到山间的一个小山村里,没想到正是管家的这一善举,救了张平安的一命。

失散多年的父子相认,乃是陈家的一件天大的喜事。对于儿媳妇王氏的丑事陈员外犹豫再三最后决定先不揭穿,他总觉得当年妻子范氏的死和那名道士说自己儿子是狐妖的事情太过于蹊跷,便命老管家暗中调查。

其实,老管家很早之前就知道范夫人是被人陷害冤枉的,只是苦于一直没有证据,而且这还是主人家里面的私事,自己只是一个小管家很多事情不方便插手,如今得到陈员外的授意,老管家大喜,终于有机会可以还范夫人一个清白,他花费不少功夫终于找到了当年那位负责给范夫人接生的稳婆。

这么多年过去,稳婆一直被自己的良心而折磨,如今终于有了可以赎罪的机会,她便说出了当年的实情,当年她之所以会说那些话,其实都是如今的刘夫人在逼迫她说的。至于范夫人发疯还有后来的那名道士,这一切都是刘氏在背后捣鬼。

陈员外得知真相后愧疚不已,痛恨自己当年居然会听信妖言,差点就将自己的儿子亲手害死,他对刘夫人当年的恶行更是痛恨不已。

他一怒之下就将刘夫人,长子陈虎以及儿媳妇王氏全部赶出了家门,并且对外宣称张平安将是陈家唯一的继承人。

如今张平安虽然找到了生父,但他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成为陈家少爷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将远在山村的父亲张大牛接到了陈家来享福,并且还重谢了老管家,感谢他当年的一时善举。

回归陈家之后张平安并没有更姓改名,而是依旧叫张平安,因为他说:“陈员外虽然是他的生父,但是张大牛却是那个重新给他生命,并且将他抚养成人的父亲,不管将来如何,他始终是张大牛的那个儿子张平安。”对此陈员外也表示赞同,他觉得做人不可以忘本,更不能忘恩负义。

自那以后,张平安就有两个父亲,一个是富商陈员外,另一个则是那个含辛茹苦,又当爹又当妈,并且为了他打了一辈子光棍的父亲张大牛。

多年之后,张平安娶了媳妇,媳妇也争气,短短六七年的时间先后为他生了两儿一女,为了感谢养父张大牛的抚育之恩,他让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也随养父的姓,姓张,并且取名为张念恩。之后的一儿一女,则随了陈员外的姓,也算是认祖归宗。

张大牛去世的时候享年八十七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