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593章 狐妖认六旬老者为父

故事在民间 第593章 狐妖认六旬老者为父

作者:4亿闷蛋的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6 12:43:55 来源:书海阁

故事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繁华似锦的长安城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内外的城楼上大大小小修建五十多座用于了望敌情的谯楼,当时因为国泰民安这些高达深邃的谯楼多半已经荒废很少有人前往,此时间一久就被一些狐狸和老鼠这样的野兽占据,成为了他们的栖息之所。

当时在内城的西北角就有一座谯楼,楼内便住着一只狐狸,那只狐狸修炼百年已经得道,化作一名女子,十七八岁的模样,长得妩媚动人,叶眉下是一双勾魂摄魄的美丽眼眸,眼角微微上挑,更添几分撩人风情。朱唇轻抿,似笑非笑。肌肤白皙胜雪,月光下微微散发着银白莹光,常年身穿一袭白裙当真是艳丽绝伦。

负责守城的兵卒经常能够在夜里看到她出没,起先人们还以为她是哪家的姑娘,可随着时间一久人们就发现她不是人,尽管知道她是狐妖,但就算如此依旧有不少浪荡子弟对她垂涎三尺。因为她经常穿着一袭白衣,所以人们都称呼她为白姑娘。

有一些自诩风流的浪荡青年,喝了几杯酒后,借着几分醉意壮胆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跑到谯楼想要碰碰运气,能否得到白姑娘的青睐。可惜的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会白姑娘狠狠教训一番,不是头痛欲裂,就是嘴巴或者腮帮子肿的像个桃子一样,好在这为白姑娘并非是那种凶狠残暴的狐妖,只要这些青年苦苦哀求,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前来打扰她的清修,并且改掉放荡轻佻的毛病,那些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尽管如此但依旧有些不信邪的青年还会前往谯楼想要碰碰运气,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人在家足足躺了一个多月病情才渐渐消失,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浮浪子弟敢来谯楼骚扰这位白姑娘了。

当时守城的将领中有一位名叫李玉福的致果校尉,此人戎马一生如今已经年近六旬,这天晚上他在城楼上值夜,闲来无事肚子的酒虫就开始叫了起来,虽说军营里面也不能擅自带酒,如果被人发现那可是不轻的罪名,但是大家也会偷偷一些解馋,只是他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带,无奈的他只能扎巴扎巴干裂的嘴唇摇头叹息。

夜半三更,李玉福正在房间里面打盹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翻身下床询问道:“门外何人?”可是一连询问三遍始终无人回答,对方只是不停地继续敲门。

李玉福有些生气地走到门前用力将房门打开,本来还想训斥一下这个不懂规矩的兵卒,不料门外竟然站着的是一位十七八岁的美艳少女,那少女身材妖娆,一双狭长的丹凤夺人心魄,少女身后还跟着两位清秀的小丫鬟,手里分别托着一个木盘,一个上面放着酒壶,另外一个木盘则放着一些下酒小菜,浓郁的酒香弥漫着空中李玉福不禁吞咽了几口口水。

李玉福戎马一生什么样刀山血海没有见过,虽说好奇军防重地怎么会突然有女子出现,但他很快就恍然大悟明白此女一定是居住在这里的狐妖,于是镇定心神询问道:“不知姑娘深夜到访所为何事?”

只见对方腌面轻笑,细声细语地回答道:“小女子姓胡,家里排行老九,大家都称呼我为九儿。小女知道校尉大人想要喝酒,特意将家中珍藏的佳良给您送过来一些尝尝别无他意。”

李玉福本就是豪迈的性格,听她这么一说顿时就来了精神,刚才的那点不悦立马就烟消云散,连忙将九儿姑娘请进房间,并且端出水果款待客人。

酒虫早已闹了许久,此刻也顾不上客气端起酒壶就大口喝了起来,不一会儿半壶美酒便已下肚,他用衣袖擦干嘴角的酒渍随口说道:“小姐的身份老夫已经猜出,不知九儿姑娘突然拜访所为何事,应该不会只是为我送酒这么简单吧,难不成是有什么事想要求我帮忙?既然李某喝了姑娘的美酒,只要是在下力所能及的事姑娘尽管说便是!”

九儿听后莞尔一笑,柔声说道:“没错,狐妖以媚术惑人,通常都是有求于人,可您老现在已经这般岁数,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口袋里更是没有几两银子,您说我能求你什么?小女子今日过来见您纯属是因为大人曾经对我有恩,所以特意送来美酒给大人解馋,真的是别无他求。”

李玉福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自己何时曾对这位九儿姑娘有过大恩,除了今晚他之前甚至都没有见过对方。九儿见他疑惑不解的样子,笑着说道:“大人难道真的忘了?当年在落霞坡您曾救过小女一命,当时如果不是大人出手相救可能就没有九儿的今天,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听闻此话李玉福陷入了回忆当中,思索良久突然间记起了什么,一时间感慨良多,随即说道:“老夫膝下有三个儿子,想要个女儿却一直不能如愿,如果姑娘不嫌弃我这个糟老头子,做我的义女如何?”

胡九儿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双膝跪地,连磕三个响头说道:“义父在上,请受九儿一拜。”李玉福见状高兴得都合不拢嘴,连忙将九儿搀扶起来,说道:“从今往后我李玉福终于也是有女儿的人了,没想到,到老了竟然梦想成真了。”自那以后每当李玉福值夜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将侍卫支开,然后独自一人来到潐楼,悄悄对着楼里喊道:“九儿,义父今天来值夜了。”说完便转身离去。

等到夜半三更以后,九儿姑娘就一定会领着两个小丫鬟,带着美酒佳肴前来与李玉福把酒言欢。最为神奇的是每次李玉福心里想到了什么,还不等开口九儿姑娘就已经知道,而且还会想尽办法帮他实现。好在李玉福并非那种贪婪之人,所想的事情也都是一些平常之物。

父女两相处了一段时间李玉福为了感谢九儿,便买了一对玉镯当作礼物送给了她,胡九儿接过玉镯十分喜欢,再三感谢后小心翼翼地将玉镯收了起来。

有一次,李玉福在和九儿闲聊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如今已经年近六旬,有道是:人活七十古来稀,自己现在这般年纪说不定哪天两眼一闭就再也起不来,想到这里不知不觉便留下一行老泪。

九儿见状连忙安慰道:“爹爹无需伤心,我看爹爹面相必定是长寿之人,再活三十年不成问题。”李玉福听到九儿的安慰转悲为喜,但心里却明白这是女儿的宽慰,毕竟生老必死都是天命谁也无法更改,随后无奈地轻轻叹息,感谢九儿的安慰。

九儿见他依旧闷闷不乐,思索片刻说道:“父亲大人,我这里有一套呼吸吐纳的秘法,我可以将它教给您,只要父亲勤加练习必定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只不过这套吐纳之法是我狐妖一族的不传秘术,我今日传给父亲已经是违背族规,所以恳请父亲千万不要将此法告诉他人,要不然不仅父亲,就连女儿到时候都会大难临头。”

李玉福闻言连连点头,之后的日子里他就按照九儿传授的方法刻苦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惊奇发现身体比之前轻快了很多不说,就连精气神也好了,仿佛自己又变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两人相处的时间久了,李玉福发现自己的这位义女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那就是非常喜欢化妆,一个晚上竟然要补妆四五次之多,似乎是在掩盖什么东西,李玉福知道九儿不会伤害自己索性也就没有多问。

李玉福膝下有三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娶妻生子多年,如今小儿子要娶媳妇在家办喜宴,他也非大户人家一时间家里没有那么多杯碗盆碟可用,便打算去街坊四邻那里借一些应个急,只不过每家都碗碟样式各不相同放在喜宴上难免会显得有些难看,就在他为此事犯愁的时候胡九儿找到了他。

九儿依旧是满脸笑容,柔声说道:“爹爹无需为此事操心,交给孩儿去帮就行,到时候保证让爹爹脸上有光。”

等到婚礼当天,李玉福家中突然间多出很多做工精美的杯盘碟碗,酒杯之类的器皿都是用银子打造而成一看这些东西就是出自豪门望族。一家人谁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送来的,要知道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那可是价值不菲,普通的大户人家都不一定会有。

家里突然多出这么多东西名贵之物,李玉福自知无法解释清楚于是就将他和九儿的事情如实告诉了家人。家人得知父亲竟然收了一名狐妖做了义女后,先是感到震惊,后来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各个兴奋不已。

喜宴进行的十分顺利,前来祝贺的宾客看着桌子上摆放的精美碗碟杯盘无不夸张,这让李玉福在人前好好地长了一回大脸。喜宴结束之后,那些杯盘碟碗又神奇的凭空消失了。

李玉福的大儿子名叫李牧是个户曹参军,得知父亲收了位名叫九儿的狐妖为义女,而且还听说这位九儿有倾国之姿,只不过谁也没有见过其真容,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他便在一天夜里偷偷来到李玉福值夜所在的潐楼,他在窗纸上用手指轻轻戳出了一个窟窿,然后顺着窟窿往里偷看。

结果让他看见一幕非常诡异的画面,他在屋内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九儿,只看到父亲独自一人坐在桌前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接着就见他举起就被对着空中做出碰杯的架势,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李牧起先以为父亲是遇见了鬼魅,就当他担心父亲安危准备提剑冲进去的时候,转念一想又冷静了下来,也许对方并没有恶意只是不想让自己看见!毕竟父亲自从认了这位义女之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他们做儿女的,只要父亲健健康康管她是人是妖,于是他便没有打扰父亲转身离开了潐楼。

有一次,李玉福喝醉酒把胡九儿带来的一盏夜光杯偷偷藏进怀中打算带回家给家里人开开眼,可到家后却发现那盏夜光杯不知何时已经不知所踪。

不管是李玉福本人还是他的家人,不论是生病还是急需用钱,只要是遇到任何麻烦九儿都会竭尽全力帮助他,因此李玉福的家人也受过她不少恩惠,就这样胡九儿陪伴了他十几个春夏秋冬。

这天晚上,胡九儿忽然泪流满面地对李玉福说道:“父亲大人,恐怕咱们父女的缘分已经到头,过了今晚只怕再无见面的机会了。”李玉福听后大吃一惊,询问道:“女儿,何出此言,为何说咱们父女缘分已尽?”尽管一再询问可九儿却始终不愿说明,只是告诉他到了明天自然就会知晓。

天边泛起一丝亮光,胡九儿留着眼泪一步三回头地离去,父女二人虽然一人一妖但这十几年却相处的很好,李玉福早已将九儿当成了亲生女儿一样看待,九儿也在李玉福身上感受到了父爱。看着九儿的离去李玉福心里也非常伤心,他始终没有明白为何九儿会突然跟自己说永别,难道是自己大限将至?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是,自从学习了九儿传授的吐纳法后身体状况一直不错,甚至连一些陈年的老毛病都没有犯过,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

李玉福带着疑问回到家中,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将军的副官突然找到了他,说道:“恭喜李老哥,将军已经批准了,命你卸职回家颐养天年,老哥戎马一生,这下终于可以享清福喽!”直到此刻李玉福才恍然大悟,原来九儿说的永别是这么回事。

临走前李玉福再次来到潐楼想与九儿做最后的道别,可惜九儿始终没有现身。李玉福告老还乡回到了临河县老家,自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九儿。

后来,李玉福在老家活到了九十九岁,一天夜里他在梦中再次见到了胡九儿,胡九儿还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虽然自那一别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这位狐妖义女,眼角不禁湿润了起来。

九儿看着面前的枯槁老人,笑着说道:“父亲大人,女儿这次是来接您离开的。”说完便带着李玉福腾云而去。第二天,子女前来服侍他起床的时候这才发现李玉福早已没有了呼吸,而且嘴角还带着微笑,死的十分安详。

六十多年前,当时的李玉福还只是一名伍长,再一次出征归来在途中经过了一个名为落霞坡的地方,队里的一名兄弟在野外抓住了一只全身雪白的狐狸,打算杀了取皮卖钱,要知道一张这样的狐狸皮少说也能卖十两银子。

那只白狐泪眼汪汪地盯着李玉福,眼神中满是悲伤和期盼,李玉福也不知怎么了心里突然升起一丝怜悯,于是他就拿出半年的俸禄将白狐买了下来,然后将它抱进树林将其放生。

当时很多人都在笑他,说他傻,竟然拿自己用命换来的银子去救一只狐狸,事后李玉福也曾后悔过。这件事一转眼就过去了三十多年,李玉福早已将这件事给忘了,没想到那只白狐居然一直将这份恩情牢记于心,最后还主动上门来报答他,这也就有了之后的故事。

李玉福不贪不嗔不痴,尽管知道九儿是只狐妖而且还是来报恩的,可他却没有提出任何要过分的要求,要不然九儿可不可能一直留在他的身边。九儿的行为也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万物皆有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需要善待每一个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