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汗流浃背!影视世界看我刷视频 > 第664章 黑神话悟空第2章 风起黄昏,圆满结束

【上一章回,金池的袈裟,像极了那些为了释经权扣帽子的人,而这一张的聋,不仅是沙国王,黄风怪、灵吉菩萨,以及屏幕前这个执棍闯关,因为无头唱曲的几首三弦便不论善恶挥棒的天命马喽,更是像极了只听了那些那部分断章取义的话,就跟着冲锋的傻孩子。

殊不知有时候,成见一旦形成,旁人与他说再多也都是无用,于是这一关修的‘耳听怒’,比起故事本身的寓意,其实更在于打破了第四面墙的屏幕前的你我。

而这里,又不得不聊一下,这一章回里,影神图中鼠禁卫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黄风大圣闭关后了,某一日库房里丢了一紫金铜炉,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流言蜚语越传越深,大家就说是那库房总管监守自盗,这事情传到了鼠禁卫的耳朵里,他们就想着去找总管分一杯羹,不想鼠总管为了自证吊死在了牢里,众妖听说后便又流传鼠禁卫屈打成招的闲言碎语,这次就让鼠禁卫们只得仔细调查,自证清白,终于在总管徒弟的窝里找到了那个紫金铜炉。

众妖闻风讯,又开始骂这个小鼠妖说他贪财害命,连累自己师父,小鼠妖却说原来紫金铜炉是狸侍长偷去孝敬虎先锋,他得知总管被冤枉才冒险偷回来的。

鼠禁卫详查后,果真如其所言,一时称赞声又盖过了谩骂声,可没过两天,不知谁又说起,那个真正偷盗紫金铜炉的狸侍长有个老母,被虎先锋给关在地牢里,狸侍长是为了救老母才做了错事,众妖又议论不绝...

有一说一,影神图是真的很绝,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影神图里评价也不一样,非常的值得细品。

《庄子·渔夫》中曾讲:人有恶迹而去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其大意是在说,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脚印,想摆脱他们便快步跑起来,可是脚步越频繁,脚印就越多,跑的越快,影子追得越紧,他认为自己还跑得太慢,就拼命的不停跑下去,最后精疲力竭累死了。这个人不知道在阴影的地方停下来就不会有影子,静止不动就不会有脚印。

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些让人恐惧的影子,让人心生厌恶的脚印,却忘记了有时候换个思路停下来,便不再有脚印和影子,正是因为我们执着于恐惧,深陷于自我的**,于是往往最后便如同书生,一念之间,便是嗔怒。

《金刚经》第十四品说,要在佛法中有所开悟,就不该执着于佛经的表象,也不该盲信的传授佛法的禅师,只有专注于理解佛法本身,才能真正参悟佛法真谛,对于佛法产生真正的信心,这与《道德经》多次提到的,跳出事物的局限去看全貌看本质都是一个意思。

故事中的貂鼠,显然因为盲信国王,不明前因后果直接插手才有了后来的惨案,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惨案后,又直接放弃了佛法的种种,这些都是停留在了表象,但故事中最核心的矛盾,也确实不是这个由‘耳听怒’带来的嗔,而是灵吉在《聋》那个故事最后讲述的‘次第’,这也是贯穿了整个黑神话悟空的矛盾点。

试问,佛因为布施了擂鼓之法,便能享受国民的供奉,那黄风除掉巨虫又何尝不是一种功德无量,又如何不能担得起这万家香火呢?

试问,人首鸟身的灵吉,空有一副慈眉善目的样貌,但犯了嗔戒,害了满城百姓依旧是佛,那老鼠模样的黄风做了善事,除了祸患,又为何不可成为庇护一方的佛?

只能说这个故事里,哪还有什么信仰,分明就是一个次第森严,不可扰乱的典故,分明就是次第下的‘私心’和‘**’。

沙国王无论是信佛还是敬鼠,都不许王权旁落,要让自己的威严立于信仰之上,

灵吉菩萨因为斯哈哩国不再信佛,便对与神力无法分庭抗礼的弱小人类施以惩罚,

而黄毛貂鼠一开始助斯哈哩国,或许是分不清善恶,却也是在信仰坍塌后犯下了弑阿罗汉的,这对佛家弟子来说是滔天罪孽。

所以这场带了私欲的全员恶人的故事才能环环相扣,荡气回肠,而次第之下,自始至终,苦的还是那些斯哈哩国的民众。

在民众之上一有国王,二有国师,三有神佛,四有信仰,

次第,可以欺下,不能犯上。

掌权者们因为**结下的恶果,却需要这群无权无辜的平凡民众来偿还,又何其悲哀啊!

所以,屏幕前的天命马喽啊,这一次,你又超度他们了吗?

这里我要送给小伙伴一句话,没有一种该死的,叫因为出身该死。

黑神话第二章回,风起黄沙,到此结束。】

评论区留言:

【在影神图里在鼠司空的故事中,改名斯哈哩国的同一年颁布的敬鼠令,而且执行相当严格,满朝文武都没有反对,翰林院仅仅要求国王指定定居点,甚至不敢让老鼠住到城外,而是住在城西南,然后就全没了,不过重点是,改名元年颁布敬鼠令。然后在蝜蝂的影神图里,流沙国是在丞相提议下先是拆毁庙宇,驱赶修行(注意不是和尚,而是修行的人),改名斯哈哩国,然后很快,蝜蝂就出现,国王先自己组织军队去打,失败了,后来想出了喷火之法,能吓退蝜蝂,再然后才是黄毛鼠精出现斩杀蝜蝂。

接着,在沙大郎的故事里又有点不一样,虽然没说国名是什么时候改的,但是先来的是蝜蝂之灾,然后是国师平定灾难,接着才是敬重国师,再在国师的提议下颁布的敬鼠令。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就是改名,敬鼠令,蝜蝂是那个先?

如果三个都没问题,那就是这三件事相隔时间实际极短,短到一年内就全部发生了,那这件事就有趣了,他们太巧了。

佛祖给的鼓,偏偏斯哈哩国刚不敬佛,远在三千里外小须弥山的灵吉就知道了,还派出了自己坐骑惩戒,偏偏还没来多久,黄风大王路过知道这件事了,偏偏灵吉菩萨还要专门要找黄风大王,你们说巧不巧?】

“不是刚不敬佛,是已经把佛庙拆了把僧人赶了然后才出现大虫子,至于为什么灵山这边反应这么快,一个是流沙国在极西太阳入海之地,一个是他们有神通,再一个是他们既然想要别人的香火,那香火断了他们自然感应的到,所以他们当然可以这么快做出反应。”

“个个都说灵吉变人为鼠,个个都不拿证据,也不说前因后果,这和耳听怒有何区别?”

“有不少人觉得把黄金国人变鼠的灾害归到灵吉菩萨头上缺少证据,个人提一个点,不知道有没有道理,无头僧的唱词里有这么一句‘一朝鼠患凭空起’,这‘凭空’两个字就很有意思了,无头僧整段唱词都是在控诉‘黄毛孽畜’,把他说成是万恶之源,可是到了鼠患这里,却说是‘凭空’,也就是这事不赖黄风怪,即便这事不是黄风怪搞的,肯定也有‘因’,人是不会凭空变鼠的,所以无头僧也就是灵吉菩萨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他当然不能说是自己搞的,但又不能颠倒黑白说是黄风怪的责任,只能不清不楚的说是‘凭空起’,大概能算一个旁证。”

“其实看影神图灵吉菩萨的定场诗挺有意思的,‘因空见色色生灾,因慈生欲欲如海,前事快意后事悔,洗心绝念等风来’,以前的灵吉怎么样不好说,但是无头僧到关底接上头的灵吉菩萨至少是有悔意的。”

【在别处看到的一段话:

黄风大圣:“满城百姓,感激不尽。”

天命马喽:“这宝物当真给我?”

黄风大圣:“哈哈哈,我修炼的乃是那三昧神风,这宝物在我这里无用,不如小友拿去傍身”

天命马喽:“你就不怕日后有人拿着这宝物过来降你?”

黄风大圣:“若是他人过来,定是小友遭人暗算夺宝,我定不饶他。若是小友亲自过来,可能那时我已远离这浩然正道,望小友尽力为之。”】

“哭死了真的。”

“我不管,黄风大圣是个好鼠鼠。”

“我觉得是因为游戏里玩家和黄风怪并肩作战那一段剧情太出色了,所以很多玩家都会对黄风有很强的滤镜,喜欢把黄风标榜成是纯善,然后自然而然的地把灵吉对立成是纯恶。”

“我不觉得黄风怪是纯善的,游戏文本里说黄风怪让国王颁布敬鼠令以后,四周的鼠妖纷纷都涌了进来与人混住多有摩擦,又因为敬鼠令的存在,百姓全都敢怒不敢言,因为对敬鼠令有意见就会被杀死,然后大臣们就绷不住了,纷纷向国王劝谏请求将鼠妖和人分开安排在不同的地方居住,他们都不敢提把鼠妖赶出城外,然后这些大臣全部被处死。”

“我也看了这个,然后就是三王子看见这一幕绷不住,一气之下出走去学习降妖之法,这也是为什么游戏里说三王子最恨老鼠,原本是三王子和大王子都在反对黄风怪,结果三王子出走后,大王子渐渐独木难支,最终在一次公开反对黄风之后被关了起来,虽然文本上说是沙国王下的命令,但是一个原本敬佛都不允许,生怕自己权力被分走的国王,居然会不遗余力地推广敬鼠,还不惜把自己儿子都关起来了,明明留着自己儿子对维护自己的权力更有帮助,这种事情无论怎样都显得特别诡异。”

“如果说鼠妖和当地百姓多有摩擦、众大臣被集体屠杀、三王子出走、大王子被关都不是黄风怪的本意,但是这些事情全都是因他而起,而且黄风怪明明有办法轻而易举地阻止,可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这些事情发生,这样是善举吗?”

“而且黄风在砍了灵吉的头以后就跑回来开启了黄风大阵,直接变成了当地的天灾,黄风刮起会使人生病、受伤、甚至把人刮死、把尸体刮成妖怪,而且黄风怪麾下的妖怪开始肆无忌惮的吃人,游戏文本里面有一段大概是这样说的:当地士兵拿着盾牌抵抗鼠妖,结果鼠妖嘿嘿一笑说‘以前有菩萨在我还给你几分面子,现在菩萨不在了,你一个凡人真以为能阻止得了自己?’反而是被砍了头的灵吉,在被当地人当成鬼的情况下在村子里游荡、为村子里的人疗伤,所以看到那么多人都把黄风怪说成纯善,把灵吉打成纯恶,我觉得这样有点不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