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灵魂吸食 > 第4章 语荏转(二)

灵魂吸食 第4章 语荏转(二)

作者:子名执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08:23:30 来源:书海阁

太阳升起,虽是一夜未眠,张智还是按照往常起来,提着两个小桶,准备跟着师父下山挑水。

“秦老爷,您和小姐姑爷一定也饿了吧?我和徒儿现在下去挑水,回来做些饭食,您几位也吃点如何?”一贫向着秦汉,小声问道。

“等会下人应该也都会送吃的过来,道长不必下去忙活了,而且,”秦汉接着说道,“这小娃儿不简单,满手伤痕,一夜未眠,坚持至今,而且看他样子不显疲累,还跟您老下山挑水,意志可见一般啊!!”

“哈哈,您老过誉了,见痴这孩子,心思简单,我如此说,他便这般做。脑袋更是耿直,您当初资助他去上学,这不十岁了,上学五载了,每年都是倒数。不过,道法自然,我从不强迫,他得如此,也仅能如此便够了。。。”

“走吧!”说着便带着张智,肩抬着两个木桶,出发下山去了。

两个人很快便消失在秦汉视野。

日上三竿,观前,只见秦汉二子秦子武带着两个仆人,提了两盒饭食茶水,匆忙走上前来。秦子武连忙说道:

“父亲,妹妹,钟肃,你们都来吃点吧,身体要紧,听闻孩子已然无恙了,我这一颗心悬着也就。。。”

“你昨晚去哪里了?”秦汉闭着眼问道。

“这不咱们家来了外面的友人,了不起的人物,我这些天都在忙着接待。”秦子武连忙解释道,“这不早上听大哥说起此事,立马就过来给你送早点,顺便看看这孩子怎么样了?听闻语荏没事,我也就放心了。”

秦子武提起食盒,对着秦汉说道:“您吃点吧!或者您回去吧。我来照。。。”

秦汉摆了摆手,打断了秦子武,“你回去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秦子武不敢再说什么,只好放下东西。

秦汉转头又朝着三人说道:“你们都回吧,这里有我就行。”

本还想让两个仆人留下的秦子武,也只好带着仆人悻悻离开了。还不时回过头来看了看,老太爷却始终没有正眼看他。

待这几人离开,秦予画和钟肃打开了食盒,拿起了早餐,送至秦汉身前。

“您吃点吧,”他们俩说道,“从昨天孩子病情加重,您就未曾进食了。”

“你们先吃吧,别饿坏了身子。”秦汉闭着眼睛说道。

山道上,一贫师徒担着水桶,正在往上前行,扁担吱嘎吱嘎的响起。

“再有三两年,这扁担估计也快断了,”一贫停下,笑了笑,对着后面的张智说道,“待到这扁担断了,我也就该把挑水的任务全都交给你了。”

张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眼中带着迷茫,骨碌碌转着,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快到山道尽头,正好与秦子武等人碰了个面。秦子武看着师徒二人,嘴角微起,一声不可闻的哂笑,也不做耽误,擦身而过。

一贫道人礼貌地点了点头,张智并未作声,跟着师父也就未做理会,头也不回向上走去。

行至观前厨房,二人放下水桶,把水缸灌满。然后便是“一跪一拜一瓢水”的礼仪。一贫道人便做饭去了,然后又转头说道:“从今天起,往后你要学着做饭给我吃了哦。”

“是。”屋外跪在坟前的张智回答道。

这时,秦汉从食盒内拿出了一壶酒,走向了厨房:“这次,真的多谢您了!对了,还有那见痴小子。”

“无妨。”接过了瓶中酒,一贫也不做假,大口饮了起来。

“你那儿子还没消息吗?”秦汉叹了口气。

一贫停下了手中的酒壶,“因果而已,他自己走上的山,他自己跳下的崖。唉,我也无奈他何。”

“这么多年,你不曾向外人提起事情起因,我也不便多问。”秦汉接着说道,“但我知道,这孩子肯定是犯了很大的过错。虽然你不曾说过去找寻的话,但自从他下落不明后,你就酒不离身,终日酩酊,看得出,你还是很想这个儿子啊。我也一直帮你托人打探消息,只不过杳无音信。”

“看天吧,崖下无尸体,他应该是被人救起了,不至于有生命之忧。他要是想回来,是否愿意回来,由天决定吧。”说罢,便咕咚咕咚喝起了酒。

日升正当头,屋内三人同时兴奋惊起:“孩子你终于醒了,可把我们吓坏了!”

看着睁开眼的秦语荏,三个人心头大石总算落地了。

“爷爷,”秦语荏看着围在身旁的三人,小脸稚嫩的说着,“我想吃枣泥糕。”

秦汉一把抱起小丫头,搂在怀中,高兴地说道,“行,行,爷爷给你买。”

把孩子交给她父母,秦汉高兴地从观中出来,看着在院中树下呆呆眺望的张智。对着旁边的一贫道人说道:“这孩子还是喜欢这个样子啊!”

“他的内心世界,我也不甚了解,或许只有远处的烟岚云岫、山下的古城一景,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不过他喜欢这样,那就这样吧。”一贫捋着青白胡须回道。秦汉走近张智身边,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见痴啊,你可以帮爷爷我一个忙吗?我这孙女刚刚苏醒,就吵着要吃山下商店‘风来酥’的枣泥糕。你可以帮我去买吗?你要是太累,等会我让钟肃去也行。”

“去吧!”不待张智回答,张祼说道:“能坐着发呆,是他的爱好,若累,他早已经鼾声持续了。”

“呐,给。”秦汉掏出一沓钞票,说道:“买剩下的,给你做零花钱。买点自己喜欢的吧。”

“给为师买一瓶‘醉香楼’的醪米酒。”一贫接着说道。所谓醪(lao)米酒,是用剩料做的酒,也是一贫最常喝的。

接过钱,张智点了点头,便奔着山道小跑了过去。

“这孩子到底喜欢什么?”秦汉说道,“我好像还未见过这孩子有什么喜好的东西。”

“这山、这观、这碑、这树,观中的悠然仙神像,以及远处目光可视但遥不可及的一切,应该就是他喜欢的一切了吧。”一贫若有所思的笑道,“凡尘如梦,有锦色秀丽,有暗影流形,唯有这山色树影始终如一啊。。。”

半个小时不到,张智便跑了一个来回。左手上提了一个锦盒,右手捏着些钱,脖子挂了米酒,便直接将这些交于秦汉与一贫道人。

“你没买喜欢的东西吗?”秦汉把糕点送回屋内,走出门来说道,“这些钱说是给你的,作为零花,你怎么原数返回给我了?”又补充说道:“那你下山一趟岂无收获了吗?”

一贫大口喝着米酒,对这些话并不在意、意外。

“有收获,我得到了这个。”说着话,张智戏法似得从道袍里掏出一根竹笛来。

“你买了这个?哦,可是钱的数目,除了买的东西之外,并没有少啊?”秦汉很诧异,“你这笛子哪来的?”

“这是卖笛子的送我的。”张智静静地说道。

“这可是奇怪了,”说到这里,一贫道人也奇道,“你这孩子做事很奇特木讷,我是了解的,怎么会有买卖不收人钱的道理?还有,你会吹吗?要这何用?”

“是我们学校门口的卖笛子的叔叔,”张智说道,“这么多年来,每次放学我都会在他旁边看他吹奏。”

【学堂学校的发展:

在明清时期,教育机构主要由国子监管理,一般的学校被称为“书院”、“书堂”或“私塾”。到了清末,随着洋务运动和向西方学习的浪潮,近代教育开始迅速发展。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外语学堂,也是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式学校。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但并未实际实施。1903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并于1904年1月公布实施。这个学制包括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系统,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辛亥革命后,政府机构重新公布了学制,将“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一改变不仅是对教育机构名称的更新,更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一次全面改革。

在学堂改制的过程中,不仅教育机构名称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近代化。人们开始致力于以学习西方为目的的教育改革,传统教育内部的实质内容开始发生近代转变。这包括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理念等。】

--------------

“哦,原来是你傻愣愣地看了三年的笛子商贩啊,”一贫笑道,“那估计是你把人家看烦了,这次被你碰到,人家不耐心烦,只好送你一枝了。”

“笛子大叔说他要走了,”张智继续说道,“他对我说:三年来,买他笛子的孩子不多,但是坚持不懈每天经过必看他吹奏,寒暑不疲地只有我一个,但是这个人还是个买不起的穷道士小子。算是缘吧,他今天就要离开这边了,装笛子的布袋子漏了一个孔,掉出来一根。我在街上买东西的时候,看见了,捡起来还给他,他不要,就送给我了。”

“道啊,缘尽是如此。。。”一贫叹息一声,“你吹给我听一听吧。”

秦汉在旁边也把小语荏抱了出来,小丫头此时看起来的确是已然恢复神态,安静地吃着枣泥糕。

“吹奏??”秦汉笑着说道,“道长您说笑了,这竹笛甚难,而且,他又没曲子,不会指法,何来吹奏一说。”

然后又对张智说道:“见痴小子,你且莫急,我这孙女自小便能歌善舞,待她康复,让你和她们这帮孩子一起去音乐师傅那听一听,我让老师专门教你吧。”

“曲子吗?”张智学着‘笛子大叔’的模样,看了看观中的悠然仙抚笛神像,思考了片刻,突然跑到了观前的石碑之前,望着那短词“幽人叹”说道:“曲子在这里。”说着便气息匀动,手指轻点了起来。

随着笛声扬起,一贫道人也停下了手中的米酒瓶,秦汉放下手中的小语荏,屋内的秦予画二人也很好奇地走了出来。

“这‘幽人叹’竟含有音律吗?”一贫看着这伴了他几十年的石碑和念过许多次的碑文,也不禁露出诧异的表情。

一曲终了,几人也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愚人也竟有如此天赋?”秦予画和钟肃吃惊到。

“哼。”秦汉轻咳,两人自觉失语。

“无妨!”一贫道人笑道,“他天性就是如此,愚人之词倒也贴切。”

更为让人惊奇地是,小语荏走到张智面前,竟央求道:“哥哥,你能再吹一次吗?”

张智没有说话,又暗自吹奏了起来。

这次,小语荏竟然随着音乐在楠树下翩翩起舞了起来,仿佛病痛一下子就从她身边消失了。这两人也渐渐融入这山境之中。

“缘分竟是如此!”秦汉奇道。但秦予画夫妻却是神色异常的对望了一眼。

之后,秦语荏也去上学了,她聪慧异常。而张智一如既往,一身破旧长袍,加之痴呆木讷地行为,还是成为整个学校中的异类和众多学生的嘲讽对象。在学校中,也就只有她肯陪着他玩。只不过随着小语荏的长大,众多学生的嘲讽多了些嫉妒和闲言碎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