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139章 百端难结(三)

根植黄土地 第139章 百端难结(三)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一天中午,刘巧玲上完课间操后,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早上送来的几份报纸,在《中国少年儿童报》里面夹着一封信,又是一封县中的来信,还能有谁呢?刘巧玲一看信皮就知道高志强又向她抛来了橄榄枝。这时的刘巧玲的心思不在情感上,她连看都没看就把信放进了抽屉里,她早已考虑好了,在没有成为正式教师之前,她是不会和高志强确定恋爱关系的。这段时间里,刘巧玲所关心就是招聘教师的考试结果。

半月后的一个星期三下午,政治学习会上,刘校长传达了县文教局关于各乡镇组织教师星期天收听收看英模报告会的通知。刘校长手捧文件义正言辞的讲道,这次对越寇的反击战是继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我云南边防战士扞卫祖国神圣领土对越寇实行自卫反击战后的又一次英勇顽强地反击。

一九八五年穷兵黩武的越南小霸,变本加厉的坚持地区扩张主义政策,不断地派遣军队在中越边境制造骚扰入侵事件,打死打伤我境内军民多人。我边防部队逼迫奋起还击,有力地打击了越南侵略军。

中国边防部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顽强,团结奋斗,保卫了祖国边境的安全和人民的和平,涌现了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受到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一九八五年十月初,**中央宣传部、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解放军英模事迹报告团,开始在北京,随后又在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等地巡回报告。这次英模报告团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其规模之大,效果之好,影响之深,是多少年来少有的,听众超过五百万,还有亿万群众围坐在收音机电视机跟前收听收看。

英模的先进事迹给全国人民进行了极其深刻地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全国人民对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九八五年小寒过后的一天,西北风呼呼地吹着,天寒地冻,刘巧玲起得很早,她穿着厚厚的灰色鸭绒服,围着红羊毛围巾,戴着黑皮手套,骑着28锰钢墨绿22型飞鸽牌自行车,急速地行进在去县城的乡间公路上。

路旁碗粗的白杨树已落掉了手掌大的枯黄叶子,挺拔傲然地屹立在寒风中,路边低矮的过冬的庄稼在寒风里顽强地生长着,远处的山卯被空气中的尘埃所弥漫,显得是那么的苍凉。

路上的行人很少,嗖嗖的寒风通过围巾的缝隙,漫浸着刘巧玲的肌肤,她不顾一切地踏着脚踏,很吃力地向前行着……

今天按照县文教局的安排,全县中小学教师在县影剧院收看《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保卫边疆献青春——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录像。

一路上,刘巧玲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梳理着国际关系上的政治风云……

越南与中国的归属关系可以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占领了百越(越南属其一部)。秦末混乱时,赵佗趁机分裂掉了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越南仍属其一部。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灭掉南越国,越南中北部再次归中原王朝直接管辖。后历经多次朝代和统治者变迁,但越南没有长久脱离与中原王朝的藩属关系。越南最后一次册立是在大清帝国嘉庆年间,嘉庆帝将越南中北部的国号定为越南。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根据《中法新约》越南不再是中国的附属国了。

中国1950年与越南建交后,为越南提供了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数不尽的资源。1961年越南战争(南越和北越之间的内战)爆发,美国又联合数个资本主义国家介入,中国七亿人民又成了越南的后盾,出资出兵,支持北越,直到1975年北越胜利,统一南北。1979年越南黎笋当局在苏联的支持下,排华**,步步升级。

刘巧玲确实想不通,“同志加兄弟关系”的越南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忘恩负义”的恶魔。教训教训它一下也是应该的。

刘巧玲在县影剧院不远处下了车子,剧院门口人来人往,她存过自行车后,便急忙向影剧院大门口的报到处走去,在大门内侧的填到桌子前排队,她的前面也就十来个人,大约四五分钟过后,巧玲就来到了桌子跟前,后面紧跟着一个人,她有点紧张地在填到册上写下了:刘巧玲城关公社(镇)马店小学。填写一毕,桌子旁边坐着一个中等个子微微发胖,头发有点花白,穿着灰色干部服的中年妇女,很快就从一张大戏票上压着钢尺子给她撕下了一张票,和蔼地递给她,“给,这是你的座位!”刘巧玲微笑着接过电影票。

巧玲走出大门,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扫视了一下,也没有看见一个熟人,室外的风还是一个劲地刮着,巧玲迟疑了一下,跟着溜溜撒撒的人群进了影院大门,穿过走廊,从一侧的双号小门,进了影剧院。

影剧院建筑得比较早,墙壁是用青砖砌成的,顶部是由一些粗大的木料,用大铁马鍠连接起的巨大三脚架来支撑,十几个大三脚架等距离间隔排列,仰着头看,屋顶上巨大的木料横七竖八,扭接在一起。屋架上还吊着十几台吊扇。两边墙上都开有大大的窗子,只是现在有的还用黑金丝绒帘布罩着。靠着电灯微弱的亮光,刘巧玲拿着电影票,在一排一排地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工作人员拿着手电在不时地给找不见座位的人指指划划,刘巧玲继续摸索着向前寻找……

电影票有近三厘米宽,不到十厘米长,上面还印着**语录,“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几分钟过后,刘巧玲便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她很细心地把电影票夹在了笔记本里。

不一会儿,刘巧玲的右边站着一个小伙,穿着黄色的鸭绒服,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兜,一副文绉绉的样子,弯着腰很有礼貌小声地对巧玲说道,“这位同志,麻烦你站一下,让我过去!”巧玲急忙站起,把坐椅往后一抬,身子退了半步,吸了吸肚子,让这个男青年从身前过去,这位男青年一过去,并没有离去,他就站在巧玲左边,侧身腼腆地看着巧玲,他的心情就像交通员找到李玉和(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里面的人物)那样,心想,“我可找到了你。”他把衣服往前拽了拽挨着刘巧玲坐了下来,接着侧头对巧玲说,“巧——玲,你好,听说今年带五年级了,现在你总该放心了吧,你的教师考上了。”“他是谁?我又不认识他,他怎么把我的情况弄得这么的清楚详细。”巧玲心想着,她真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呢?正当刘巧玲迟疑的时候,那人又开口了,压低声音说道,“巧玲,招聘教师考试分数刚一统计出来,我就把结果告诉给你了。全县前十名。巧玲同志请你不要介意,我没有一点恶意。”他停了一下,又低声音说着,“巧玲,你难道都感觉不出来,历史上相似惊人的一幕又出现了,今天爱神又让我坐在你的左边,上一次和你坐到一块那是天意,今天这是人为,我把你等了一个多小时。你前面填到,我后面跟上。我就是县中的高志强,每一次在给你的信中都祝你以革命的敬礼。而你的回信总让我感到十分地失望。早上我来的时候,影剧院大门都没有开,门口连我站着三个人,我打算今天最后一个进场,见不上你,那才是天意呢!”

现在刘巧玲终于明白了眼前的一切,她羞羞答答地低头说道,“真没有想到你还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和你不在一个平台上,我就是想紧紧地握住你的手,鞫极鞑蛔琶矗俊绷跚闪崴低昊昂螅立即显出一副很平静的样子。

“我难道努力还不够吗?我总觉得你有点清高,岸不靠船船靠岸么,毕竟我们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高志强的声音越来越小……

这时,影剧院里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两人周围的吵杂声也越来越大,高志强和刘巧玲的对话已经听不清了……

舞台前面放着五台大彩电已经在显示着信号,几名工作人员在不断地调试着……

台下也慢慢地安静了下来,舞台上县文教局的一位干部爬在台子左侧的麦克风跟前,“嘘—嘘—嘘——”地吹了几下,然后他大声讲道:“各位老师,请安静下来……”几秒钟后,他接着讲道,“今天,我们组织全县教师在这里收看英模事迹报告会录像,下去以后,以校为单位进行认真讨论,每个教师都要写出心得体会。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收看英模事迹的录像活动,在教育战线上开展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扎实认真地搞好党的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人才……”

文教局领导话刚一讲完,下面五个电视里面立即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接着主席台上一位留着短刷刷身穿灰色的女干部宣布:“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大会现在开会。”第一位走上讲台的是大学生英雄排排长刘勇,他身着戎装,走上庄严的讲台,以凝重的语气说道,“请允许我们代表目前正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卫祖国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们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战斗敬礼……”,台下立即响彻起热烈的掌声,录像把人们带到战火硝烟的老山前线。老山前线主攻营营长藏雷,先讲了讲他们上前线的誓词:“我宣誓:在作战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发扬我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为国争光,为家乡人民争光,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誓与阵地共存亡!”“誓与阵地共存亡!”这誓言震撼着每位在坐者的心灵,接着他讲了他们如何对敌发动攻击的壮举;参加报告会的人员,有的是在讲自己战斗经历,有的是在讲烈士的英雄事迹。最让刘巧玲感动的是孤胆英雄陈洪远,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只身一人深入前线,歼敌十六人,捣毁了敌人的指挥机关,在残酷的战斗中,他的眼睛也负了重伤。还有战地卫生员姚红、陈友洪冒着枪林弹雨,战地救护伤员,她们把伤员当做自己的亲人,不辞劳苦,精心护理……

刘巧玲一边看着录像,一边擦着眼泪……

三个多小时的英模事迹报告会结束后,高志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刘巧玲的身上,一出影剧院的大门,高志强推着车子一步不离地跟紧刘巧玲,生怕金丝鸟飞走似的。今天令高志强深感欣慰的是刘巧玲并没有对他产生敌意,两人推着车子走到了僻静处,“巧玲,你今天上县还有啥事情?”高志强试探着问道,“要么咱先吃个饭,你看?”这一天,高志强不知等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而当他一正式见到心上人时,他却不会讨女方的欢心,纸上情意绵绵的痴情语言,就是不会从嘴里表达出来,睁大眼睛有点傻呆地望着刘巧玲。

刘巧玲这时她就像那个买履的郑人那样,心思不在县上,只是惦念着办公桌抽屉里面的那封信,她一刻都不想呆在这里,她随便应付到,“我还要回去准备写教学论文呢!”“那你能不能把题目告诉给我,我还可以为你找找资料吗。”“那可不必!”“那就让我送送你吧!”

刘巧玲并没有拒绝,高志强推着车子把巧玲送出了县城,二十几分钟的路程,两人也没有过多地交流,只是彼此地在感受着对方。分别时,高志强站在羊马河桥的道沿上,看着刘巧玲远去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山坳里。

高志强这才骑上车子朝着刘巧玲相反的方向,像丢了魂似的慢悠悠地骑着……

晚上高志强躺在床上回味着今天和刘巧玲的相会情景,他今天近距离地仔细地观察了刘巧玲,她皮肤白嫩,鹅蛋脸上生就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鼻梁匀称可爱,苗条而不失丰满的中等身材,走起路来娉娉婷婷。两人相处时间不长,话语也不多,但刘巧玲脸上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淡淡笑容,长长的眉梢和睫毛下,那双黑黑的眼睛似乎蕴含着深沉的怅惘和忧愁。如果她一微笑,天哪!那简直就是一个活着的蒙娜丽莎。今天和刘巧玲相识带给他那种幸福的暖流不时地在他的心田里涌起,令他浑身的细胞在燃烧。他便暗暗地想着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前楚王跟神女欢会,曹植跟洛神相见也不过这样吧!接下来也就是他在情感世界里编织彩虹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在县城东南方的马店小学的办公窑里,躺在床上的刘巧玲,她拿起高志强的信饱含热泪地读着:

巧玲同志:你好!

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希望你看后不要声张,因为此事目前还属于高度保密阶段。这次小教考试我被教研室抽去做统计,你的语文成绩88分,数学成绩85分,在你们城关你是第一名,全县你是第六名。祝贺你!我可以肯定地告知你,你考上了,等候佳音吧!

另外,我顺便谈谈咱俩的事,自从上次我见到你,使我对成语一见钟情有了亲身的感受,给你表白了几次,都没有打动你的心扉。从内心讲,我把你当做是我的心头人,你是我的舌尖语。我是无条件地深深地爱着你的,而你却又无动于衷,竟是那么的高傲,让人不敢造次,你不知道这几年来,爱你给我带来多么大的精神痛苦。

深夜想你时,伴随我的只有《西厢记》的剧本,不知翻了多少遍,大段台词都能背过,我对你的渴望如同[第一本第二折里的(二煞)]:“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巧玲同志,我原打算我们最好是见上一面,我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但世上忍痛割爱的事情往往也是常有的。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里,婚姻自主,你实在不愿意,我还能强迫你不成吗?巧玲你是我的精神伴侣,是我的理想之歌,我之所以拼命地追求你,是我认为你是值得我去用一生来爱你宠你。既然你千次万次地拒绝,丝毫不给我一点机会,那我也只好望洋兴叹!

祝你一切都好!

高志强

一九八五年X月X日

看完信后,刘巧玲有点坐不住了。她今天见了高志强,他们的情感也从纸上谈兵回归到了现实,今天见到的高志强比她想象中的要强百倍,真是名副其实,她真恨自己,为什么不在同一时间看来信呢?

刘巧玲想起今天在路上高志强很动情地对她说,“巧玲,自从我上一次见到你后,我就对你念念不忘,甚至在睡梦中和吃饭的时候,也没一刻丢开,每天呼唤着你的名字不下十次。”

刘巧玲一想起她今天对高志强那不冷不热地态度,不知对方又会做何想?想着想着刘巧玲懊恼地哭了起来,事到如今她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爱情呢?

就在巧玲手插兜里取手帕之时,从兜里带出了一张纸,她打开一看纸上有三行话,刘巧玲仔细地看着,

巧玲你好!

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约你好好见上一次面,

希望你千万不要拒绝,下个星期天,我在东方

红商店门口等你。

高志强 即日

刘巧玲非常激动地读了高志强的便条,直到背过。既然理想和现实结合得如此完美,她就应该紧紧地抓住高志强滚热发烫的手。

刘巧玲心花怒放异常激动,她决定明天就要把这一信息说给二姐刘巧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