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144章 激流勇退(一)

根植黄土地 第144章 激流勇退(一)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一九八三年十月,中国**第十二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会上成立了以胡耀邦同志为主任的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央决定从一九八三年冬季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纪律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整顿。

这次中央整党实际上是分三期进行的,第一期是**中央、国务院机关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一级单位及解放军各大单位,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开始,一九八四年初基本结束;第二期是地县两级单位;第三期主要是农村的区公社及大队。几年过去,整党工作已经推进到了最底层。

这天,高明楼接到公社(镇)的通知,带领高家村的党支部成员参加了第三期农村整党工作的第一次会议。

在会上赵书记首先领大家学习了去年(85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出的《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对农村整党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努力提高党员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认识,进一步正确认识党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认真处理少数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按四个阶段进行,即系统教育、对照整改、党员登记和组织建设。

系统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理论,端着对党的认识。

对照检查阶段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不搞群众运动,不搞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批判)。

党员登记阶段,做好党员思想总结和自我鉴定,支部作出登记决议,再填写《党员登记表》报上级党委批准后,举行登记仪式,重新入党宣誓。

组织建设阶段,改选支部领导班子。

当天晚上,高明楼提着一个黑色人造革提兜,来到了刘立本的办公室。

刘立本的办公室是保管室里的一个套间,高明楼一进去,刘立本就搭腔了,“亲家,你今天去公社(镇)开会,带来啥新精神?”一贯不问政事的刘立本也关心起政治来。高明楼往刘立本炕跟脚前的木圈椅上一坐,从提兜里拿出了一个精致的有粉笔盒大小的铁盒子,看了一下递给了刘立本,“亲家,好东西,你拿上。”刘立本接到手上,一看到黄金叶的图案,就用鼻子闻了闻,“这的确是好个东西,你从哪里搞的?”

高明楼点根烟吸着后,慢悠悠地说道,“下午开完会,我和赵书记坐了一会儿,就这次咱大队整党问题交换了一下意见。临走时,他硬塞在我的兜里。我这也是借花献佛呢,你拿上慢慢吸去。”接着,高明楼语气一转,态度有点严肃地说道,“亲家,这段时间你要多担待点。中央整党工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要求能行能走的党员都要参加,主要是整治三种人。咱大队也就十来个党员,学习文件已经发了下来。”高明楼说着就从提兜里掏出了几本书,有《党员必读》、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还有《**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

刘立本看着高明楼那一副认真的样子,忙用手止挡了,“亲家,你这不是糟蹋我吗?我又不识字,也不是你党的人,你快把书收起来吧。你忙你的事,砖厂我是会尽心打理的,咱俩还分谁吗?现在不比前几年,事情顺当多了。”

高明楼离开以后,刘立本打开了烟盒,撕开了里面的塑料袋子,用右手的大拇指和十指捏了一撮烟丝,放在了左手心,仔细地看着捏着,金黄发亮。刘立本拿起烟锅,装好烟叶,擦了一根火柴,精精镜匚了起来。

刘立本一边吸着烟,一边想着……

新貌机砖厂高明楼名义上是个厂长,而实际上就是个业务员,整天跑的脚不挨地。高家村(大队)的刘立本自从管理砖厂以后,他便把做买卖的精明都用在了机砖厂的管理上。大到购买设备,小到一节干电池,他都要亲自把关。有时连民工的调配都要过问,他就怕窝工。他严格的劳动管理把干活的人逼得就像贼撵似的!因而他的称呼也变了,由过去的“二能人”“大管家”,干脆被揽工的人叫成了“刘扒皮”(取动画电影《半夜鸡叫》里面‘周扒皮’的绰号)。不过,刘立本从来不拖欠也不随意克扣揽工的工钱。

只有刘立本记得起创业初期那会儿自己窘态的生活状况,那真是:起的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吃得比猪还差;做的比牛还累;住的比流浪汉还糟。

砖厂一开工,刘立本便没黑没明的泡在砖厂。马拴给他买的收音机也只是用来听天气预报,他把时间掐得准准的。一有情况,他半夜就起来,拿着手电,仔细地检查用草帘子盖过的砖坯子,有时怕起风,他就将木棍,杠椽子压在草帘子上。有时一个人盖塑料纸不方便,他就叫来德顺老汉。

在旁人的眼里,这一摞摞砖坯子,那就是一堆土,被雨淋后,那就是一堆泥,一堆垃圾。但在刘立本的眼里,那就是能生子的鸡,能生鸡的子,那就是钱。工地上,一个钉子,一个螺丝,他都要捡拾起来,聚家过日子么,能省一个就是一个,他认为伟大领袖**“勤俭持家”的话是永远永远都不会过时。刘立本的嘴就没停点点,一锅接着一锅地吸着烟丝……

让刘立本特别高兴的是,五一节总算把三女子的事情给办了,他也很乐意这门亲事。特别是在回家的路上,高明楼说的话很入他耳,他一想起高明楼的话就感到这一辈子,日子没白过。高明楼把右手搭在刘立本的肩膀上,很掏心地对他说道,“亲家,这人来到世上都要娃娃呢,你说到底是要男娃好,还是女娃好。我把这个理总算撴缩清楚了。要男娃吗,高兴两天,出生那天,结婚那天,再就没好日子了。整天淘气挖嗓,没完没了。要下女娃,不痛快也就是那两天,你现在哦耶(舒坦)了,要风有风,要雨有雨。”

刘立本想他这一辈争南闯北,含辛茹苦,不管怎么说,总算把三个孩子抓大了。巧英,巧珍已经成家了,老大的女婿高魁星,虽说拙嘴笨舌,人不咋的,没有多的心眼,但他为人实诚厚道,再有高明楼这棵大树,他还是能借上的,将来的日子不用他愁;这马拴勤劳踏实,心眼活泛,是一条道上往黑里走的人,他铁了心的爱巧珍,巧珍跟上他是不会吃亏的。现在三女子的婚事也算订了下来,女婿又是个教书先生,吃公家的饭。

想到这里,他刘立本这一辈子也该知足了吧。

<注:三种人: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和打、砸、抢分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