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根植黄土地 > 第267章 隐情难诉(三)

根植黄土地 第267章 隐情难诉(三)

作者:紫曦Yeung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3:30 来源:书海阁

两年时间过去了,高加林一直担心刘倩身世的事情却没有发生,但加林的心事并没有消除。现在,刘倩已经在县中上了高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倩一度对自己的身世感到有点迷惑,为什么她在大姨家里长着?为什么她跟着大姨的姓?以前刘倩也曾经问过爸爸,爸爸给她做过了解释,她对爸爸的话,也深信不疑。毛爷爷的两个女儿不也都没有姓毛吗?

但同学们却不这样认为,这便让刘倩的心里感到极为不快。

事情还得从一次同学们之间的闲谈说起。

刘倩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高一级部前三名,用现在的话来说她就是班上的学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而在刘倩的周围也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圈子。在圈子里同学们无事不谈,无话不说。

有一次,同学们在议论起地区报上高加林写的一篇散文《哦 枣树》。一个同学说道,“看着高加林写的优美散文枣树,又使我想起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加林写的枣树既有白杨树质朴性的一面,适应能力强,耐严寒、耐高温、耐盐碱、耐瘠薄,对土质从不挑剔,更不畏环境的险恶;它又有松树的风格,风雨吹不断,雷电劈不倒,严寒冻不死;另外,枣树还是一种乐于奉献的树,在年馑时月它可是救命的‘干粮’。总之,加林的散文,知识量大,语言质朴,写得真好!”“高加林的散文很有特色,特别是在遣词用语方面,句句本色,无一字客词装饰;另外,他的语言功底很深,行文巧构,不着色相而情绪独立,文中所散发的浓厚强烈的泥土气息,正是他深爱脚下这块黄土地的精神折射。”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就爱读高加林的散文,语言很优美,里面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我看高加林和秦牧杨朔有一比。以后要是有机会见到他,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加林的散文在遣词造句中,熔铸知识,点化典故,恰如撒盐溶水,味增醇厚而了无痕迹,依然不失清水芙蓉的天然本色。”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夸赞着爸爸的散文,刘倩听着听着脸都发了红。

一个同学见刘倩不言语,便问刘倩,“刘倩,你好歹也是个语文课代表,你难道就没读过高加林的散文?”刘倩听到这里,两手一摊,噗哧一声笑了,“看你怎么说话呢,我比你们谁都看的多,我连他写的草稿都看过。他的有些稿件还是我抄的,帮着邮递的!”刘倩很自豪地说着,话音一落,她的脸上立即泛出了灿烂的微笑。

“刘倩,你说的这话可是真的吗?”一个同学急忙问道,“那……那高加林他是你什么人?”紧接着,又有一个同学很吃惊地问,“他就是我的爸爸呀?”刘倩很平和地回答道,“什么?高加林是你的爸爸!刘倩,你这不会是在开玩笑吧?”“爸爸就是爸爸,谁还会用这来和你们开玩笑,过分了吧!”刘倩反唇相讥,“你姓刘,他姓高,他怎么会是你的爸爸呀?你这不是在开国际玩笑,是什么?”“刘倩你怎么会和高加林扯上关系?”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着,明显同学们对刘倩的话产生了质疑。刘倩便把爸爸以前说给她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同学们,并说从她懂事后,就一直就叫刘倩,小名叫甜甜,户口本上就是这样写的。

但同学们听了刘倩解释,却不以为然,一个同学又说道,“孩子们跟着父亲的姓那是天经地义的,那是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形成了。如果一个孩子跟着母亲的姓,除非爸爸他是倒插门,否则孩子跟着母亲的姓,这其中必有隐情,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同学们的议论不是没有道理,众口铄金,因而刘倩对爸爸曾经说给她的话,心里产生了极大的疑惑,她的身世是否还有什么隐情呢?看来是不能再问爸爸了。

这天,刘倩从学校一回家就问妈妈刘巧珍,“妈妈,人家孩子都跟着爸爸的姓,我为啥姓刘呢?”巧珍听后,停下了手中的活,她把脸一沉,没好气地回答:“你的名字是你爸爸给起的,你去问他好了。”

原来加林和巧珍有个约定,关于甜甜以后要是问起这个问题来,她为啥没有姓高时,便让巧珍把责任都推在他加林身上。加林就怕巧珍把话说漏嘴了。

刘倩并没有从妈妈的口里得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她似乎透过妈妈的眼神看到了妈妈复杂的内心世界,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刘倩心里的疑虑更大了。

刘倩后来也向大姨刘巧英询问过这个情况,大姨对刘倩的答复是,娃娃的名姓都是父母做主的,轮不上旁人说话。

一次,刘倩无意之中彻底弄清了自己的身世,她就是高加林的亲女儿。那是刘倩上高二时,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由于第二天要补课,刘倩就住在了爸爸的文化站。

晚上写完作业后,刘倩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这是在一节语文课堂上,刘倩请教老师一个问题,就是在汉语拼音以前,人们是如何是给汉字注音的?老师便给同学们讲了国音。即1913年(民国二年)“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一套“注音字母”,亦称“国音字母”,它是中国第一套为汉语注音和推行汉语标准音的拼音字母。总共40个,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1930年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为注音符号。就是和字典后面《汉语拼音方案》字母,声母,韵母相对应的符号。在此前,古代汉语的音韵学,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读若法和直注法。读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来注音。举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该书就采用这种方法;直注法就是用另一个汉字来表明这个汉字的读音。都不认识的字就不好办了。后来魏晋时期就出现了一种“反切法”,每个汉字的发音都可以透过反切法进行标注,即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并来给字注音,以《中华大字典》举例。

刘倩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爸爸的书柜里正好有两本《中华大字典》,现在应该取出来好好看看。

刘倩便从爸爸的文件柜里拿出了两本大字典,放到了爸爸的办公桌上,好家伙两本摞起来比五本《新华字典》还厚。刘倩仔细地翻着,这本字典是中华书局1915年出版的,爸爸买的是1978年的影印本,竖排版。刘倩看了一会儿,真是枯燥乏味。无意间她打开了包皮,在下册的硬皮和扉页之间夹着一个延州县工农兵照相馆的装相袋,刘倩拿在手上翻转了几下,还是小心地取出里面的照片,原来是一张爸爸和妈妈的合影。照片背面还有一首诗:

赠爱妻

黄土地上一仙葩,灯蛾扑火飞我家;

质朴勤劳人可爱,用尽一生呵护她。

一九八二年仲夏

刘倩仔细地看着照片,妈妈羞中带笑,爸爸面孔严肃,刘倩久久没有放下照片。现在刘倩明白了一切,原来爸爸说给她的话是千真万确的。

后来,刘倩得知爸爸的《中华大字典》还是妈妈给爸爸买的,刘倩心里的疑惑已经完全解开了,今后不管他别人再说什么,她刘倩就是高加林的女儿。

从那时起,这种观念就已深深地烙印在刘倩的心灵深处。“我刘倩姓刘姓高又怎么样,同学们爱咋说就咋说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