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388章 溃败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388章 溃败

作者:神行汉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15:02:24 来源:书海阁

第三百八十八章溃败

该说实话的时候要说实话,因为说实话有利无害;但有些时候,该撒谎就得撒谎,哪怕对方猜得到你在撒谎,也得撒谎。

因为很多事情,你心中知道就可以,却绝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

王戈知道,自己是肯定不能承认和滕烈之事有关的。而哪怕秦天白能猜得到,也不大可能会深究,一方面滕烈既然已经摆明了要和四王做对,那承受四王的反击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就像江湖上有仇怨的双方互相拼杀,无关之人并不会贸然插手,另一方面,滕烈与秦天白的交情并不深,这件事和秦家、四海镖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果然,秦天白没有再就这一问题继续追问下去,而是转而问道:“你接下来,是要去找彭青翝那老货了吧?”

“秦老明见,确实如此。”王戈回道,江南、直隶一带的四大宗师高手,除滕烈、秦天白、薛良外,就是彭青翝了。虽然皇甫嵩的武功是习自彭青翝,也得到了“八步奔雷拳”的真传,但他并不是彭青翝的入门弟子,所以王戈虽然已经“收服”了皇甫嵩,但这点对彭青翝的决断,却不会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

“你不用去了,彭青翝那里,老夫会跟他说的,北面的战事,我们都不会去掺合。”

秦天白的话有些出乎王戈的意料,没想到他竟然会主动帮自己劝说其他宗师。

事实上,对于北面的占事,秦天白其实也一直有在关注,他虽然是江湖人,但眼光格局要比绝大多数江湖人大得多,他的消息渠道,也比一般江湖人要灵通的多,知道很多战事的大概情况。王戈刚刚说的那些话,其实有一部分是和他的判断比较接近的,就比如对老帅耿炳文和新帅曹国公李景隆的判断上,他就很认同王戈。朝廷命李景隆挂帅,并且在兵力和钱粮上全力支持,他就觉得朝廷怕是很难平定四王叛乱了,很大的可能,是把这场战事拖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

若到时真的成了一个南北各自为政,出现两个朝廷的情况,那在北地有些关系,对四海镖局的发展十分重要。但这个关系又得把握好度,不能太深,否则的话,秦家身在杭州,建文朝廷勾勾手指就能灭了。所以给王戈卖个好,建立一点人情,确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秦天白自然不会把这个意图说出来,而是对王戈说道:“不过老夫有个条件。”

“秦老请说。”

“你的身份,燕王的事情,不能跟木燃那丫头说。”秦天白说道,“你不会已经告诉她了吧?”

“自然是没有的,秦老放心,秦老的意思晚辈明白,不会让秦小姐掺合到这些事中来的。”

秦天白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虽然秦木燃从来没明确说过,但他还是隐约觉得,这孙女突然间对练武提起了那么大的兴趣,突然间闭关几年,在武道上突飞猛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和王戈有关。

他还真有些怀疑,若王戈需要帮忙的话,说不定便是知道他是在为燕王效力、是在造反,秦木燃也依然会跟着他一起。

王戈在秦府只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杭州城。

对王戈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秦木燃是有些郁闷和失望的,她先是问了王戈找她爷爷有什么事,但王戈只说是有事求助,她爷爷也答应了,但问到具体什么事的时候,却又不说。回头她又去问了爷爷,王戈求助的是什么事,同样也不告诉她。

这让秦木燃十分的好奇和不解,在她看来,以王戈的身份,到杭州来请她爷爷帮忙,最大的可能应该还是要抓什么贼人之类的事情。但又想,这样的事情,王戈和爷爷肯定不至于不肯告诉她,王戈也应该不会带着白珑这丫头出来,所以这次到杭州,应该是为了私事。

但什么样的私事,会需要求到一位宗师高手的头上,又需要保密的?

秦木燃百思不得其解,她甚至想要偷偷去跟踪王戈,但却被爷爷给拦了下来,被带着一起往淮安府祭拜宗师滕烈。

……

建文二年四月,在北伐大军统帅李景隆的调派下,派出数路重兵入山西,与晋军交手,斩获几次小捷后,大军直接进逼太原府。

危急之下,晋王向燕王求救,十数日后,燕王朱棣亲率大军入山西解围,而李景隆则趁此机会,带精锐先锋北上,欲袭夺兵力空虚的北平城。

却不知这就是燕王针对李景隆的性格,故意设下的圈套。

燕军进入山西后,很快就解了太原之围,和晋军一起,将朝廷大军击溃,然后即刻回师,直击李景隆留在河间府的后军。

与此同时,北平城虽然看似兵力空虚,但实际起兵以来,燕王一直命世子朱高煦在整顿城防,准备十分充分,面对朝廷大军,坚守不出,李景隆连攻数日,根本看不到一点破城的希望,反倒因为他不知兵又急着建功的心理,把自己的精锐军队给拖垮、累垮。

在得知后军被破、粮道被断的消息后,李景隆的大军立时军心溃散,再难继续攻城,只能撤兵。

却没想到,这时候看似兵力不足的北平守军,居然开城门追击,八百归化的朵颜三卫精骑直接撵着数万大军的屁股后面追,将李景隆追得如丧家之犬般。

原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的北伐主帅之位后,收拢耿炳文的败兵,以及朝廷新调的、补充的精锐,数路大军及起来,仍有号称五十万的大军。

但这一败,除了进入山西的一路八万大军外,其他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完全溃乱。

直至李景隆及亲信退至德州,身边建制尚存,能够听从号令的部队,已经不足五万之数。

而实际上,真正在交战中被杀的,可能都未必有一万人。

若非李景隆不顾部下意见,执意率兵冒进,遇挫后又只顾着自己逃命,完全不管大军的号令指挥的话,本不至于如此惨败。南军兵力和钱粮充足,本就有着更高的容错率,哪怕败上一两场,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李景隆的错误指挥,却直接导致了北伐大军一战就被完全打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