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 第443章 初到金陵见闻

影视穿越从四合院开始 第443章 初到金陵见闻

作者:爱吃碳烤鲍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23 17:10:36 来源:书海阁

一条三丈蜈蚣船,就是张管家雇的快船。八名水手喊着号子,整齐的操纵着八根排桨,顺水是相当快捷。

同样夜里不行船,第二天未时(下午2-3点),金陵西关水门已经在望。当然这个船是过不了西关的。张管家结算了船费后,一行人上岸步行进城。

越靠近城墙,衣衫褴褛的流民越多,搭着窝棚,多见妇人和孩童,看样子是男人出门乞食讨活去了。(古时城墙范围内不得有建筑,所以也只有这块是流民聚集地带。)

“17世纪,欧罗巴还没有城市超过这里。”

斯塔娜左右看着说道。

“这个时期金陵城内,住户最少30万人口,整个金陵地区有110万人。还有大量隐户没有算在内。”

杨潇伸出手掌,做了一个抓举的动作:

“这个民族只要把矛头对外,学欧罗巴那样的殖民政策,世界就是我们的。”

“根据我的计算结果,这样的人口基数,建立一个横跨三个大洲的帝国,超过70%的概率。”

“必须的~”

杨潇踌躇满志,狠狠地说道。

悦来客栈,也不知道是哪位位面大能,建立的夸位面连锁企业。哪个位面要是没有这家客栈,必定是虚假小世界。

“客官,这个套院有上房三间,下房五间,厨房、柴房、牲口棚一应俱全。”

“好,就这里了,张管家~先定一个月。”

一行人就在钞库街悦来客栈安顿下来。第二天一早,张管事带着石柱去兵部打听消息。

杨潇和斯塔娜坐在院子里,面前摆着一张地图。

“师兄为什么要栓上院门?”

“因为地图在这个时代,是禁止接触和传播的。”

“不许传播和接触地图?这是什么道理?”

“怕百姓造反呗~现在这种户籍制度,把人限定在家中,出门50里,就两眼一抹黑,你还能做什么。”

“这件事就能区别东西方观念的诧异。欧罗巴小国林立,土地更养活不了太多人,除了相互攻伐,就是动员百姓殖民。为了能让这些人顺利抵达殖民点,恨不得一人手里塞一张地图。”

“有利有弊吧,多少古文明消失在历史中,华夏文明得以保存,也是有它的道理的。你看西方历史,那些成功殖民,在新土地上生存下来的人,最后还有多少人心怀母国?”

“师兄打算从哪开始?我的分析是这个地区必须有煤铁资源,这样才能迅速攀登科技树,与土着们形成技术代差,这样才能以绝对优势碾压。”

杨潇摇摇头:

“你的分析太理性了,完全不考虑现实情况。有铁有煤的地方,我们现在怎么拿到手?这些资源不是实行专卖制度,就是在达官贵人手中。

三年后,天下一片混沌才是我们出手的时刻。现在我们只要人。金陵城墙外,各地朝不保夕的那些人。

所有资源都在那里不会消失,可是人不行,在清溪镇米价已经二两多白银一担,金陵城不用想也是更贵,你认为现在的环境,不算战争,三年要饿死多少人?”

“人?”

“哎~这不怪你想不到,你存在的时代,机器已经造反并取代了人类,所以你没有这个概念。

你认为的代差是什么样的?飞机大炮还是钢铁巨舰?你能指望这些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人,能使用和驱动这些?这不是你们机器人,灌输一段代码就能成为最专业的操纵者。现代世界销量最大的为什么是AK,而不是M系列?”

舒服~一通乱喷居然把TX给喷晕了,杨潇大大的满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守了三天,兵部没有杨家任何消息。倒是国柱叔爷老家得到消息,派人从嘉兴赶到了金陵。在兵部门口与张管家相遇。

“潇哥儿,这位是国柱叔奶奶家远房侄子,王三爷。”

“见过三爷,您受累。”

杨潇抱拳见礼。

国柱总兵家人口不旺,杨姓子侄几乎都跟着上了战场,剩下的都是未成年。只能拜托舅爷家出面。

“哎~家中接到总兵殉国的消息,也是没了主意。总兵为国征战殉国,朝廷居然连个事后哀荣都没有。那洪总督居然以战事不利为由,处置杨家部将。真真是小人!

还好同僚帮衬,让杨家人扶灵回乡,才有了婉转的余地。只是现在恢复官职有些困难,毕竟金陵兵部也不能太驳洪总督的面子。”

杨潇直接摆手:

“叔爷殉国,不但无功,子侄部将反受连累。咱们还要这官职干嘛?等着再次被送上前线征战?为这样的朝廷值得吗?要我说丢官最好。乱世将至,先顾着自个吧~”

“你!这。。。”

王三爷被这番言辞给吓到了,手指着杨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最后一摔袖子摔门而去。

“潇哥儿?四少爷~这是什么话说的,真不要这世袭的官职了?”

“张管家,你不懂,等见着大伯,我再跟他细说。这官是不能再做了。”“这官怎么能不做呢,杨家世袭的千户,这可是子孙万代的大事。”

“见个七品县令都要磕头,这也算官?好了张管家,你只要盯着,看大伯到金陵后,我自有打算。”

一个萝卜一个坑,明末候补文武官绝对不必在职官员少。二天后张管家就在兵部的告示上看到。大河卫原来杨东霆的职务,一个叫徐世运的千户顶替了。

管家打听到这是走的魏国公徐弘基的门路,据说这位千户是国公爷,不知道出了几服的亲戚。更不知道使了多少银子。

“四少爷~这可怎么办~对不起祖宗呀~”

杨潇看张管家捶胸顿足的样子,也是啥也说不出来。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与杨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伯有后续的消息么?”

“没有,只有王三爷带来的消息,大爷已经启程。王三爷除了在兵部打探消息,还有就是等着接灵。”

“兵部现在对大伯等人有了定论没有?现在复官是别指望了,能去职返乡就好。”

“只能在外打探,职方司郎中也要100两的进门银子。”

“你。。。没银子你说话呀,我以为是什么事呢。等着!”

杨潇回到卧房,提出一个藤箱,放在桌子上带来,里面码的整整齐齐的各式首饰盒,掏出一个打开:一串七彩琉璃手串(人造水晶)

“这个够么?”

“这串琉璃手串流光溢彩,晶莹剔透,200两不能再少了~”

杨潇有拿了一个颜色略有不同的手串,两个一起塞到张管家手中:

“拿这个砸~不求官职,只求平安。这么一箱子,金陵镇守太监也砸趴了吧?办事去吧~”

“哎~哎~四少爷放心~老汉绝对能让几位爷平安归家~”

杨潇摆摆手让张管家退下。给银子有这玩意好使么,不行还有养殖珍珠~走盘珠~

咳~咳~怎么说呢,虽然衙门叫有理没钱别进门。但是只要收钱,这个还是相当有信誉的,据管家说这位兵部职方司的郎中,自己收了一串,又替杨家送了一串给主事。主事相当有魄力,当场开出处理文书,杨氏诸人功过相抵,去职归乡。

这下杨潇也放心了,不管怎么说,这些也是这个位面本身的血亲。苛待他们那以后绝对在史书上有一笔。

再说自己都要造反了,不是~大明朝没几年了,自己只是举旗驱除鞑虏,嗯~对~驱除鞑虏!你说这老杨家还拿着大明的俸禄,那不是白眼狼了么~为国尽忠洒尽热血,却被免职回家。为了黎明百姓再次提枪上阵,驱除鞑虏抢到手的地盘,还凭啥姓朱?

等南明那会,你老朱家都两皇帝互相攻伐不断,我们老杨家出钱出力的,不为自己那不是傻子么?所以大哥就别说二哥了,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