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三十一章 阎王难救该死的鬼

埋葬大清 第五百三十一章 阎王难救该死的鬼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3 21:01:58 来源:书海阁

ps:本章已经修改完毕,可以订阅了。

中原堂口也是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的——中原堂口建国初期,就连初中生都已经算得上是受人尊敬的文化人,中专生就已经足够分配为有品级的技术性官老爷,更别说大学生了。

真正的大学生那是实打实的宝贝,属于稀缺型的人力资源。

包括后世对本科遍地走、专科不如狗的调侃,其实也属于是扯蛋中的扯蛋。

在本科率只有百分之四的情况下,本科生什么时候遍地走了?真正做到本科遍地走的,是那几个人才聚集型的城市,他们甚至可以说硕士遍地走、本科不如狗,其他的城市可没有说这句话的资格。

也正是因为大学生的稀奇,所以朱皇帝也不介意让大明的大学生们稍微牛逼一点儿——进士老爷们的江湖地位高了,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百姓供养自家的孩子成为进士老爷,大明自然也就能拥有更多的进士老爷。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朱皇帝就会无限制的惯着这些生员们胡来。

众所周知,生员这个群体是最为神奇的。

他们年轻,他们热血,他们愤世疾俗,他们看不惯一切不平事。

但是他们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他们自以为很聪明,很容易被人忽悠。

很多人丝毫不考虑他们是花着父母的钱、国家的钱在读书,他们很多人已经忘了,自己的家庭条件穷苦,甚至要依靠一整个村子的供养才能完成学业,他们也不在乎他们身后的父母、家中的老人、村里的乡亲。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他们在乎的只有他们心中认同的理想。

如果这个理想是对的倒也好说,可是如果是他们坚持的理想是错的呢?

搁在大宋之前倒还好一些,很多读书人虽然喜欢“平时袖手谈心性”,但是也不乏有生员会“临危一死报君王”,当他们认知到错误的时候还会想着改正,然而自从涯山十万君民齐蹈海之后,读书人的嵴梁就断掉了,他们甚至已经没有了“临危一死报君王”的骨气和血性,很多生员老爷已经骄傲到认为自己绝不会错。

比如说那些举着白纸喊口号的沙凋,比如说那些喊着人间烟火气已经开始恢复的王八蛋——或许,烟火气与烟火气并不相通?

在朱皇帝看来,他们是否愿意临危一死报君王其实一点儿都不重要,因为君王本身也不需要他们报,哪怕是他们不想报效国家也能够理解一二,可是有些所谓的生员只顾心中所谓的理想却父母以及父老乡亲的做法,却更加令人齿冷。

所以,读书人的热血在本质上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容易伤敌,也容易伤己。

至于说真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那些读书人会不会因为失去血性而不敢站出来……

岳武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出身,教员在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之前有过半年当兵的经历。

反倒是水太凉的钱谦益是东林学子出身,谋刺摄政王载沣未遂的汪兆铭是秀才出身。

别忘了,中原堂口还有句老话叫做: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沉默了好半天后,朱皇帝才呵的冷笑一声道:“他们愿意闹,就且由得他们去闹吧,不让他们闹一闹,又怎么能看清楚哪个是谁,哪个是鬼?”

只是朱皇帝的话音刚刚落下,刚刚出宫的曾诚和刘鹤鸣就再一次匆匆折返,曾诚更是在见到朱皇帝的第一时间就躬身拜道:“陛下,宫外那些学子……”

朱皇帝挥了挥手,把曾诚接下来想说的话都给噎了回去:“朕刚刚跟柯卿说过了,且先由得他们闹一闹,朕也想借机看清楚,到底哪个是人,哪个是鬼。”

曾诚顿时大惊:“陛下三思!此事虽然是那些生员有错在先,可是念在他们也是一片赤诚的份上,陛下,”略一迟疑,曾诚最终还是低声道:“更何况宫外有千余生员以及百余官员,更有源源不断的生员正在赶来的路上,若是……”

然而让曾诚没想到的是,他的一番劝解反而彻底激怒了朱皇帝——就因为他们是一片赤诚,所以他们有错在先的事儿就要轻轻揭过?就因为他们是一片赤诚,所以就得由着他们胡来?还是说,这些混账东西也想来一个法不责众?

这踏马是什么狗屁道理!

朱劲松心中不爽,脸色自然也越来越冷:“他们愿意来,朕难道还要拦着他们不成?难道你们就不想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曾诚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声,心道我不想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我就想知道您老人家这一次到底打算杀多少人——朱皇帝他老人家现在一口一个朕自称着,明摆着就是动了杀心!

这可是三千多进士!

曾诚的心里很清楚,杀掉十万贪腐的官、吏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儿,毕竟洪武年间的四大桉每桉都牵扯两三万人,这次虽然牵扯的数量太多了一些,但是想想这些人都是罪犯贪腐、害民、残民、酷吏等等诸多罪名,每个都有其取死之道,所以杀也就杀了,不会引起多大的动荡。可是杀掉三千生员可就是亘古未闻的大事儿了!

从盘古开天、三皇治世再到五帝定伦乃至于其后的夏、商、周及至于现在的大明,历朝历代再怎么残忍嗜杀的皇帝,都从来没有过一次杀戮三千进士!

更关键的是,这三千进士还仅仅只是已经赶到宫外的,路上还有更多没有赶过来的!

而且这些人的背后,那可就是几千个家庭,随随便便又能牵扯到数万人!

一想到几千个读书人及其背后的家庭或者说家族,曾诚就有一种天旋地转的眩晕感。

天要塌了!

然而就在曾诚思索着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刘鹤鸣却直接躬身问道:“陛下,要不要臣调集兵马进城,直接将这些不知好歹的生员驱散?”

曾诚顿时大喜过望,连声道:“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刘都督不妨调集兵马进城驱散了这些生员,回头再革了他们的功名,直接遣回原籍,以后永不叙用也就是了!”

这也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毕竟一次革去几千人的功名跟一次杀掉几千进士的影响比起来,已经微小到连屁都算不上了!

然而朱皇帝却呵的冷笑一声,冷冷的盯着曾诚和刘鹤鸣道:“你们可知道,何谓天子?”

对于朱皇帝的问题,别说是饱读诗书的曾诚了,就连行伍出身的刘鹤鸣也知道天子的含义。

东汉《白虎通德论》讲: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然而知道归知道,曾诚和刘鹤鸣却不敢直接用这段话来劝说朱皇帝——说那些聚在宫外的学生也是你朱皇帝的子民,您老人家也得爱惜他们?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从他们聚集在宫外喊着要废除“惟生员不许”的祖制时,这一切的性质就变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生员当中还有官老爷们的参与——如果没有官老爷们的参与倒还好一些,往小了说可以说是生员们无知闹事儿,但是因为有了官老爷们的参与,这些生员的举动就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逼宫。

逼迫天子修改祖制,就等于是否定朱重八,而否定了朱重八,就等于是从根子上否定了朱皇帝即位的正确性。

否定一个马上打天下的皇帝……

暗自琢磨了好半天后,曾诚才试探着劝道:“陛下,那些生员多是些读书读傻了的蠢货,臣以为按照大都督所言革其功名,再赶回乡里永不叙用也就是了,又何必因为他们而损了陛下的清誉?”

只是曾诚的话音刚刚落下,大殿外却有锦衣卫校尉匆忙赶来,和柯志明耳语几句之后便又快速离去。

朱皇帝呵的冷笑一声道:“又有什么新消息,不妨说出来给朕听听。”

柯志明阴沉着一张臭脸,躬身拜道:“启奏陛下,那些生员……那些生员喊着口号,想要让陛下出宫去见他们一面,他们还说,如果陛下不出宫去见他们,他们便要去太庙与文庙哭庙。”

完犊子了!

在听完柯志明的话后,曾诚就知道今天这事儿彻底完犊子了,无论之前朱皇帝有没有被劝动,有没有想要改变决定的想法,都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朱皇帝气极反笑,望着曾诚和刘鹤鸣道:“这就是你们说的读书读傻了?依朕看来,他们倒也不算太傻,起码还知道去太庙哭庙!”

曾诚和刘鹤鸣低头对视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奈——正所谓阎王难救该死的鬼,这些生员放着好好的书不读跑来逼宫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要跑去太庙和文庙哭庙?

这可真是上赶着找死了!

沉默了半晌后,曾诚忍不住微微叹了一声,随后又斩钉截铁的拱手拜道:“启奏陛下,臣想请大都督调京营入城,待入夜之后斩杀所有不臣贼子!”

朱皇帝不禁意外的瞥了曾诚一眼。

虽然京营入城抓人砍人是肯定的事儿,但是这个命令由朱皇帝直接下达还是曾诚提出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是朱皇帝直接下旨调兵抓人杀人,那么所有的锅就都是朱皇帝的,史书上一个残忍嗜杀的骂名是跑不到掉。

但是由曾诚这个内阁首辅大臣直接提出来,就等于曾诚主动背起了残杀生员的锅,朱皇帝虽然有可能会落下个识人不明的名声,但是起码不会背上残忍嗜杀的恶名。

这中间的区别可就大了,而且曾诚一旦背上这口锅,以后等待曾诚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弹劾甚至是复仇式暗杀。

首先是御史衙门会上书弹劾曾诚擅自调兵、残害生员,都察院也要找曾诚去喝茶,一旦被他们抓到什么小尾巴,等待曾诚的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就算是御史台和都察院抓不到曾诚的小尾巴,被杀掉的那些生员的亲人会不会想着干掉曾诚?

身为大明首辅,又是在大清当过知府老爷的老油条,曾诚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也就是说,当曾诚提出来这个建议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就在曾诚都已经微微闭上眼睛准备迎接未知命运的时候,刘鹤鸣却忽然笑了一声,望着曾诚说道:“曾阁老虽然是内阁首辅大臣,但是你内阁却管不到我五军都督府,所以,要调兵也该由我这个大都督下令才对。”

说完之后,刘鹤鸣又正色对朱皇帝拜道:“陛下,臣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荒料,您让臣多读书,但是臣就是死活读不进去,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但是吧,臣就算再蠢,也记得当年种地时汗珠摔八瓣的艰辛,也记得当年半夜被饿醒却只能靠喝水充饥的苦日子,臣也知晓一个道理——社学和县学、府学的普及,是为了让天下人都能够读书明理,让天下人都有个出路,不用再像我们当年一样只能当睁眼瞎。”

“那些混账东西现在喊着要恢复科兴,不过是他们已经成了举人老爷,他们不希望再有更多的人成为举人老爷,他们是想断了其他人的出路,他们是想要跟以前一样摆弄天下人。”

“这不行,今天的好日子,是多少兄弟们在战场上用命换来的,我能成为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而是我比那些倒在战场上的兄弟们幸运——所以,我得替那些倒在战场上的兄弟们守住现在的好日子,绝不能任由那些混账王八蛋毁了这一切!”

刘鹤鸣又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请陛下恕罪,臣要无诏而调京营入城,平叛!”

说完之后,刘鹤鸣又深吸一口气,对着朱皇帝重重一拜,随后便要起身离去。

只是还没等刘鹤鸣走到大殿门口,朱皇帝却哈哈大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