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断头刀 > 第22章 第四节 冤冤相报何时了

断头刀 第22章 第四节 冤冤相报何时了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1:06:01 来源:书海阁

但见月下一人身材五短,后背佝偻,面罩轻纱,手中擎着一对儿子午铁蒺藜,寒光闪烁,冷气逼人,似乎还在微微颤动。

来人虽未揭面纱,也未发声响,麻三儿却早已猜出他必是窦家老四,飞天龙虾卷毛犼了。

要说这卷毛犼为何深夜造访,又身穿夜行衣犒,手提兵刃,端的是意欲何为呢?

原来自日间后堂中搅乱了结拜仪式之后,他便藏身于后宅之中,不曾示人。

他自幼随师父习武多年,也晓得些为人处世之道,却也深怪老父行事草率;又觉大哥、二哥、三哥行事鲁莽,不肯以大局为重;更觉麻三儿等人不该此时造访,扰乱了他一家清净。

他怪天怪地,却于事无补,不免就有些昏昏欲睡,却忽听门帘一响,正是二哥窦文闪身进入了屋内。

窦文手上缠着纱布,面色苍白,一进入屋内,便即跪倒。

窦家老四见状,急忙上前搀扶,却听窦文道:

“四弟休要搀扶于我,想你我兄弟一场,而今倒有一事相求,倘若答应,便是兄弟情分尚在,倘若不答应那便是恩断义绝,我也没脸再活在世上了。”

言罢,便“当啷”一声扔下一柄短剑,就不再言语了。

窦家老四深知自己的这位哥哥,那是一等一的心高气傲,倘或被他人欺负了,便是走遍了天涯海角,也要报复的,当下就明白了**,只得长出了一口气道:

“兄长哪里话来,你我二人乃是手足兄弟,一母所生,何必如此言讲呢?不论什么事情,小弟答应你便是。”

窦文见说,当即大喜道:

“兄弟所言,当真感动为兄。想那麻三儿是何等样人,竟敢当众羞辱与我,此仇不报真枉为人也。

我只求兄弟一件事,那便是取了麻三儿的人头,为兄我就心满意足了。”

窦家老四闻听,不禁眉头一皱,他情知此番来求,与其说是为他报仇雪恨,倒不如说是为他斩杀情敌。

他早看出窦文对六格格倾注了满腔热忱,而那六格格却仍对麻三儿芳心暗许,不免就内心叹道:唉,想我卷毛犼也是江湖上有点儿小小名头的,而今却要干这等杀人越货的勾当,倘传扬出去,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可眼下话已出口,又如何收的回来,也只好勉为其难,见机行事了。

他打定了主意,随即就翻出了夜行衣犒,带上兵刃,就只身摸黑儿前来了。

可他尚未显露行藏,竟被麻三儿给发觉了,不免暗暗赞叹,竟有了惺惺相惜之感,可毕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啊,当下也不便多言,就舞起了兵刃,搂头直砸而来。

麻三儿也是见机极快的,但觉金风扑面,当即气惯周身,含胸收腹,只是向后微退了半步,便将刃锋躲过去了。

窦家老四不免在心里叫了一声好儿,因为把式中有句老话儿,叫“身退半步避锋芒,不是高手就是老姜”啊,倘或其人纵身闪避,那倒不足为虑了。

当下他气沉丹田,凝神挥舞兵刃再战。

悠忽之间,十几个回合过去了,虽未伤及麻三儿分毫,可也令其气喘吁吁,堪堪就要命悬一线了。

可恰在此时,窦家老四忽听身后传来了一声轻响,犹如微风吹拂,他乃是当代的轻功高手,怎不知这是有人正在闪展腾挪,当下也不分辨,便将右手兵刃横扫,却听得“铮”的一声响,直振得他右臂酸麻,心道一声“不好”,急忙撤锤在手,涌身后越,立时便离了战阵,凝神细观。

但见月色之下,有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正在一跛一跛的渐渐走近。

其人面罩轻纱,右手中攥着一只明如霜雪的飞镰,脚下虽不灵便,却是悄无声息,如同飘忽而至的鬼影,端的是“惊人心胆胆欲坠,吓人三魂魂欲飞”呀。

站在一侧的麻三儿却是看得真切呀,一时之间无计可施,只是在心里叫苦,想我麻三儿又不曾踢寡妇门,挖绝户坟,怎的就如此命苦,正自勉强支撑,偏偏又撞上了这个冤家对头,此一番当真是休了。

要论来者为谁,便是前文书中曾提到的飞贼之祖,郝三清了。

他原欲在地牢之内结果了麻三儿的性命,却阴差阳错的被他逃了,不仅如此,还被倒塌的房舍损了一条腿,虽被官军围堵,却依仗着平生所学,杀出了重围。

可此一番当真是闹的大了,再也不敢抛头露面,先是到乡中躲避了一时,虽是养好了腿伤,却成了跛子,不免更加脑恨麻三儿。

他“不思己过,但论人非”,只道是麻三儿有意设计陷害自己,便在风声过后重出江湖,游走四方,意欲报仇雪恨。

前些时,他路过此间,听闻得此地出了一个团头儿,正是麻三儿,当真是大喜过望。

但他毕竟江湖经验老道,知道这团头儿那也是不好惹的,身边难免有团勇护持,便想着借今夜月明星稀之际,前来行刺。

不料刚行至半途,便见有二人月夜相斗,他虽对窦家老四不熟,却是一双夜眼早就认出了麻三儿,当即便要上前相助,杀了这小畜生,却不料那个矮子突然翻身一锤,几乎伤了他的腰腿,幸亏他反应机敏,以手中的飞镰荡开了来势,这才成了三方对立的局面。窦家老四曾随师尊学艺多年,尽得他老人家的真传,对江湖上的各派高手也是了如指掌,此时见到了郝三清,心中不由得一惊。

他听闻江湖上有位一等一的轻功高手,却是个欺师灭祖的江湖败类,然此人武功卓绝,惊奇骇异,端的是世所罕有,便是手使着一只飞镰,索长一丈二寸,阵前取人的首级,如同探囊取物的一般。

他细辨之下,料定面前的必是此人无疑了,然而却始终无法猜透,自己又是如何不慎,得罪这样一位煞星的,竟让他自行找上门儿来,寻自家的晦气。

可郝三清呢?他虽有贼智,却是个不愿读书的憨蠢之辈,一心想要结果了麻三儿的性命,不曾开言,便欲走上前来,抛出飞镰索命。

然而站在一旁的窦家老四却是紧张到了极点,他自忖此人前来,必是受了罗刹教指使的,甫一见他展动身形,便再也按捺不住,一个虎跃,舞动双锤,卷地而来。

郝三清虽不知窦家老四的来历,却认得这一路锤法,心下倒是一惊,急忙纵身而起,却忘了自己跛足,稍稍迟缓了些,便被兵锋撕破了长衫的下摆,早有一缕布线飘飞而起,落入暗夜之中了。

他向来自负极高,此时受制便如同触到了他的痛点,当即一声啸叫,划破长空,飞镰下指,早已脱手而出了。

窦家老四却料不到他的飞镰如此迅疾,当即收脚不住,只得脚下加力,猛然就从郝三清的脚下一掠而过。

郝三清见飞镰走空,更是怒不可遏,来不及细思对方是敌是友,就一个翻身撤开三步,扯动长索,飞镰急转,又奔窦家老四的左肩而来。

窦家老四早被吓得魂不附体,手中没了准头儿,只是下意识的横兵格挡,便听得“当”的一声脆响,锤头早被飞镰挂住,一个横扯,便将他扯的如同风车一般,接连在地上翻滚了三遭,连另一只锤也失落了。

郝三清呵呵大笑,正要上前取了他的性命,却忽听耳后风响不善,急忙闪身躲避,却是一块半截砖头擦身而过。

他心知必是麻三儿所为,狂怒之下便舍了窦家老四,扯动飞镰,欲攻麻三儿,却不料被窦家老四忽然就抱住了双脚,猛力一掀,竟然头重脚轻,就仰头栽倒了。

他自出世以来,却从未吃过这样的爆亏,急切间挣扎不起,便扯动长索,腰下一挺,身子凭空腾起,飞镰自身下一掠而过,直向麻三儿飞来。

麻三儿只觉白光一闪,急忙低头躲闪,却早被削去了一缕发髻,他心知飞镰回转的威力,急忙一个虎扑,干脆趴到了地上。

那郝三清见一击又不中,当即扯回长索,却忘了自己倒卧在地,收势不及,竟然就削在了自己的脚上,幸而他足穿犀皮布鞋,挡住了飞镰的利刃,却也被尖端穿透了脚掌,当即就痛得惨呼不绝。

而这一通的格斗啸叫之声早就惊动了守围的团勇,还道是罗刹教暗夜来袭,急忙鸣动铜锣,都一齐冲将过来。

郝三清虽是怒极,却也知好汉吃不得眼前亏,急忙扯掉钉在脚底的飞镰,一瘸一拐的遁入了黑夜之中。

而麻三儿早被这一个虎扑,跌得是七荤八素,窦家老四也因失落了双锤,无力再赶,只得任由他去了。

待众人到了近前,见是四少爷与麻三儿正立在当场,皆气喘如牛,满脸惊慌,便都想询问了,您二位这是错动了哪儿根大筋呐?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到这儿干嘛呢这是?

可窦家老四自知理亏,也不待旁人开口,便叫下人拾了双锤,径自分开众人去了。

麻三儿这边儿也早有虎妖、柴禾纵马赶到,将他扶了,自回房中调养不提。

麻三儿自知事大,始终守口如瓶,任凭旁人磨破了嘴皮子,他也未敢透露出只言片语。

可这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啊,一来二去这风声还是传开了,都道是窦家老四前来寻仇,却被麻三儿一顿的好打呀。

风声越传越邪乎,竟传到了窦老太爷的耳中,真把老爷子给气了个半死儿啊,心道这是自己命里无福,养出这么一帮子孽障啊,心术不正倒还罢了,技不如人又如此的丢脸,真是叫自己百年之后也不得安生啊。

好在时光难留,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过了十数日,谣言便渐渐散了,围里、山中也都平安无事,就连往日流窜的罗刹教也一并不知去向了。

这些个愚民大都没什么见识,还道是团练齐备,把他们都给吓跑了呢,便日渐松懈下来,就连窦家的团勇也操练得稀疏了。

只有麻三儿却是心中有数,料定了此必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就这大战之前,双方往往都会藏了锋芒,不肯示人,便抓紧时间训练乡勇。

又在原有人马的基础上,扩招了百十来人,将他们分做数队,都由自家兄弟统领了,又将买来的些许军器分发下去,替代了乡勇们手中的铡刀片儿、火叉子,仅将成瘸子与六格格带在了身边。

话说这一日,几个人练了乡勇回来,见天色尚早,便携了些吃食四处闲走,看到哪里山清水秀,便坐下来,推杯换盏,散散心境。连日来他们训的紧了,难免有些疲劳,此时围坐在一处草地上,顿觉心旷神怡,就都有些在此安家的念头了。

六格格那是一向爱慕自己的三哥的,此时见成瘸子昏昏欲睡,便凑上前,想同麻三儿说些个悄悄话儿。

可恰在此时,忽然就从远处跑来了几个农人,大呼小叫的让他们快点儿离开此地。

麻三儿等人不解,细细一问方才知道,敢情他们选中的这块地,那是有主儿的,乃是一位大人物的埋骨之所,只得收拾了器皿,起身前往他处。

可成瘸子难免感到好奇呀,便开口向农人询问,农人被他缠不过,只得放了手中的农具,讲起了这位大人物的来历。

想当年,此地有位县丞姓刘,自幼饱读诗书,胸藏锦绣,却因家中贫苦,没有银钱上下打点,只好在衙中做了个文案,聊以谋生,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却为人正派,嫉恶如仇,因而素有盛名。

可那时候,衙门里除了县太爷外,其他人的收入那都是很微薄的,这个刘县丞为生计所迫,便想着去奉天省城,找自己一位同年,寻些个出路。

他凑足了路费,与妻子儿女洒泪分别,便到了省城,住进一家客店,又买了数样果品,就准备登门拜望了。

可是等他到了人家的门首一看,心中便凉了半截儿,但见红灯高挑,戒备森严,一众差役尽皆身披狐裘,腰悬利刃,他难免自惭形秽,深知此去未必奏效,却又有些舍不得,只好就此在店中耽搁下来。

一晃又过了数日,忽听府邸处鼓乐喧天,细打听之下方才知道,其家中正有老人做寿,便思量着能以拜寿为名登门一见,就兴冲冲的携了礼品,再次前往。

可甫一到门前,便被守门的兵丁拦住了,还以为他是个讨饭的叫花子,一通呵斥之下,竟将他就赶到了后门方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