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断头刀 > 第22章 第五节 扫好门前雪

断头刀 第22章 第五节 扫好门前雪

作者:尚雍散人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1:06:01 来源:书海阁

此时朔风渐起,天寒地冻,他为躲避风寒,就藏身于这家的后门洞中,眼见天色将晚,却仍抱着一丝希望,不肯离去,只是将长袍裹紧了,席地而坐,数着面前的墙砖解闷儿。

他天生聪颖,须臾间便将这一面墙的砖头都数尽了,百无聊赖之下,竟将墙上的蒿草也一一查清了。

可入了夜这天就更冷了,他难以在门洞里久坐,便起了身,在后门外缓缓跑动着取暖。

恰遇一位拾粪的老汉经过,询问之下,才知他的来意,便好言劝慰道,此是大官儿,从不肯接济穷人的,像您这幅穿戴,还没等进到门儿里去,便要被赶将出来啦,那是想见都见不到的。

这位姓刘的县丞,听了老人的言语,联想起今日的遭遇,情知所言不虚,不免就长叹了一声,只得回了店房。

他忧愤交集,一病不起,就连身上仅有的一点盘费也花光了。

好在店主为人老成,见他出口成章,便自掏腰包,给他看病,还将两名子女托付给他教书识字。

这位刘县丞在此耽搁了数月,身子康复了便思量着回乡,却忽然有一位屠户寻上门儿来,言说想请他到家中叙话。

他到了屠户家中,方知这位屠户不识字,到了年底无论如何也算不清账目,请他来是帮忙拢帐的。

刘县丞正自清闲,便安心帮他拢帐,想他笔走龙蛇,曾读过万卷诗书,区区几本账目,又有何难,不到一个时辰竟将帐目写完了,且条对清楚,来去明白,令屠户大喜过望。

因时近年根儿,屠户便留他在家吃年夜饭,并杀猪相请,又做了一套新棉褂子给他穿,并支付了丰厚的报偿。

他在屠户家耽搁了几日,依然想要还乡,屠户便将自家的皮帽子也给了他,又给他另做了一双新鞋,这才放他出门。

他只身飘零,受尽了白眼儿,此时方知这个屠户为人好义,正派,便给人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感念,这才顶着风雪踏上了回乡之路。

他连着走了几日,不想道路不熟,却走到了一处县城,见一伙儿百姓正在一处卦馆前吵闹。

打听之下,方才得知是馆主算卦失策,有人前来砸馆了。

他自小儿便学过易经,当即分开人群,入内解围,开言掐算,无有不中,众皆欢悦,都口称神仙下凡。

那馆主见他清新脱俗,飘飘然有神仙之态,敬佩之下,便将随身的一枚玉佩相赠。

刘县丞晓得玉佩不是俗物,便摆手拒绝,不料那名馆主竟说道:

“先生休要推辞。依老朽来看,先生面有贵气,将来定能登堂入室,有一番作为。

老朽眼拙,可这次是决然不会看错的。

此枚玉佩乃是祖上所传,在我身边也是美玉藏于顽石之内,绝无好处,如今赠予了你,却是相配呀。

不过老朽倒有一事相求,在那甘陕之地,现有老朽的儿子在军中为将,倘先生将来有发际之日,能对老朽的儿子多多提带,便感激不尽了。”

刘县丞听他说的口敞,本不想答应,又见其面色凝重,也不好推辞,便携了玉佩上路。

此时他随身的盘费也花得差不多了,却始终不肯将玉佩出卖,只好一路讨着饭还乡。

一日不慎,竟错过了宿头,饥寒交迫之下,便倒卧于一处山门之外。那庙中的小和尚前来闭门,忽见一头猛虎卧于庙前,直惊得大呼小叫,却早惊动了主持方丈,也到了门首来看究竟。

老和尚通晓佛法,道行高深,他慧眼识珠,当即便认出了是贵人落难,忙命小和尚将刘县丞扶入了后堂,又做了一碗热汤面,给他充饥。

刘县丞死中得活,本就感恩不尽了,可老和尚竟又拿出了一包珠宝相赠。刘县丞哪里肯受,可那老和尚却说:

“师祖圆寂之时曾留言,有一日必有贵人来访,当以此金银相赠。

此是天地造化,乃上天难测之机,小僧不敢违背。

不过我观先生面带贵气,当就此入京,必有飞黄腾达之日。”

刘县丞听后半信半疑,他将卖卦的馆主之言与老僧之言前后印证,便决心上京一试。

待雪晴日出,就告辞离去,迤逦入了京师,起初也不顺利,虽打点了几名官吏,却未见回信,奈何囊中再次羞涩,只好到街头卖字为生。

这一日,他正为一名妇人抄写家书,忽听前方铜锣开道,就来了无数的车马。

他正欲回避,却早被队伍撞上,那为头的兵勇,便要上前捉拿,可巧儿轿中的老王爷正瞥见他悬挂的旗幌别具一格,细看之下不免赞叹其人笔锋神骏,定然必非小可,当即就吩咐了家人拘他前来问话。

那刘县丞还道是闯了大祸,惊恐之余仍不失读书人的本分,不但将老王爷的问话详答了一番,且神情不卑不亢,言辞辩机敏利,当真令人是叹为观止啊。

老王爷没想到,在这流落街头的草民之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大才,当真是大喜过望。

他虽衣食无忧,却始终心系国事,有心要替主选材,便带着刘县丞回了府邸,将他聘为了幕僚,留府听用。一日,圣上临朝,随手翻开手本,却见老王爷的奏折词锋敏利,不免心下纳罕,散朝后便将老王爷留下问话。

老王爷见时机已到,便将刘县丞之事和盘托出,并谏举此人入朝为官。

皇上有心试他一试,便随手将一本来自陕甘的奏折,递给了老王爷,叫他回府之后,以朝中大事相问,并需暗中将刘县丞的回复一一抄录下来,再送他一观。

老王爷领了旨自是不敢怠慢,回府后,便叫人将刘县丞请来,以折子上的朝廷大事相问,并派人偷偷藏于屏风之后,细细抄录他的一言一行。

那刘县丞乃是当世奇才,岂能被这等小事难倒,当即是问一答十,口若悬河,将陕甘局面一一剖说明白。

皇上接了手本,一观之下不免是龙颜大悦,当即任命刘县丞为陕甘大员,不必入朝参驾,直接上任便可。

后来刘县丞在陕甘任上一路坐到了总督之职,便命家人携了重金,赴关外奉天省谢那位屠户,并许他将儿子送入军前任职。

又命家人远赴荒野,寻到了那处小庙,将其修缮一新,成了一座辉煌古刹。

他在任上之时,也曾碰到一位军官,此人正是那位卖卦馆主之子,却因战事不利,将要被绑缚京中问斩。

刘县丞念及当年馆主赠玉之情,极力维持,终于使他脱罪,仍留军中效力。

他在任上数十年,两袖清风,死后受封一等公,被家人携带尸骨,回乡安葬。

此地百姓念及他是个清官,做下了无数的好事,便世世代代为他守墓,不肯将此地开荒种田,直至今日仍是如此。

三个人听的明白,不免都生出了一番敬意,麻三儿见随身的物品之中,尚有几两碎银,便把出来给了农人,叮嘱他们多买些纸马香窠,焚化了,也算几个人的一份孝敬之心,又领着几人在向阳坡上,对着那清官的坟冢拜了四拜,这才静静的离去了。

几个人回到了住处,叫乡勇打火做饭,吃罢了,又约来其余几人,一并在房中坐地,共同商讨今后的平贼之计。

王大愣此时已作了队头儿了,他先是一口干了面前的茶盅,接着便以手揩抹着嘴巴头儿,开言道:

“三哥,俺这几日去了围子东头儿打猎,见那里有几条溪水,又听附近的村民讲,再过几日便要涨水了,到那时将拓宽了许多倍,就算是马匹来了也休想渡过。

俺就暗自寻思着,倘或在那里屯下一队人马,守住了溪边,就算他罗刹教有个百十口子,也休想过来。”

一旁的柴禾也接口道:

“俺也发现围子的东头儿,再行个七八里路,便有一处天然的隘口,当真是两山夹一沟,倘或再在那里屯下一队人马,就算有个千八百人也必是有来无回的。

俺寻思着在左近再设些哨卡,专由农人把守,只要见到生人来,便点起牛粪,覆以湿叶,由浓烟传信儿就可以几十里内相互支应了。”

虎妖则说道:

“俺却没发现什么异常,倒是窦家四虎的团勇前几日在围子左近抢人家的鸡吃。

俺气不过,和他们打了一架,被俺捉了十几个,都当街打了,却不曾押回围子里去,只是怕伤了两家和气,再损了窦员外的面皮。”

始终未曾开言的猎户也道:

“俺也时常发现,窦家四虎的团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平日里时常欺男霸女,就算被主家发现了,也多因沾亲带故,罪的轻了。

一旦遇到山贼草寇,或是左近的胡子作乱,便十个也不顶一个,先自夹着尾巴逃了。

似这等的军汉,关键时刻顶的甚用,还不如就将他们都开解了回家务农,我看倒是正经。”

这番话却正说到众人的心坎儿里,当即便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麻三儿见众人谈兴正浓,却有些偏激,急忙向成瘸子使了个眼色。

那成瘸子最是乖觉,见了麻三儿的表情,急忙就清了清嗓子道:

“大家伙儿说的都是,这窦家四虎治军无方,却不是我们该管的。

想我等成团不久,四方百姓民心不服,又是远来的僧,怎好就与他主家争竞呢?

还是管好了自家的事儿,倘或围子有难也好及时相助,却不失为感谢主家收留之恩的一个法子啊。”

他的年岁大了,又与麻三儿叔侄相称,其余的人都不好与他争口,便闭了嘴,唯有王大愣,心内憨直,又觉不平,便抢白道:

“您老倒说的轻松。而今罗刹教总在左近活动,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

他窦家无用,全仰仗着咱们,一旦动起手来,是双拳难敌四手,就算我等有三头六臂,那也是支应不过来的。

依俺看还是猎户兄弟说的对,将他们干脆开解务农算了,倒也省些个事儿。”

麻三儿见王大愣顶嘴,先有几分不悦,可见他傻人还有个傻心眼儿,却是说得有理,便接口道:

“再过得几日,我便去拜他家老爷子一拜,言说其中的厉害。想那窦老爷子却不昏聩,再由四虎整顿军马,也就罢了。

今日碰头儿乃是想听听诸位兄弟的心里话,看看这连日来可有什么凶险,或是自家有什么不足,也好水未来先叠坝,以免将来叫人家看的扁了。”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便又来了兴致,柴禾则抢先说道:

“依着俺说,咱们的马队尚且不足,十成中倒有九成是步卒,倘或遇到了紧急的事,或是见了狼烟报警,如何赶的到呢?

应该先补了马队,由虎妖兄弟率了,来去如风,方能保得万全。”

一旁的猎户则道:

“柴禾兄弟说的对,俺晓得此地往西北便是草原,那里水草丰美,有的是好马,不如凑上些银钱,前往那里买马,也好将来支应。”

众人听了连声叫好,麻三儿便取出随身的东珠,给了虎妖道:

“这是我随身的灵物,想来也到了当用之时了,它价值百金,你好生带了,明日便去草原买马。

当尽量挑选个头儿矮小的蒙古马。

我们这里水草不足,倘或挑了健马,便饿的瘦了,唯有蒙古马,生性坚忍,最能长行,多买些也好将来支用。”

虎妖当即答应下来,将东珠随身揣了,众人又说了些闲话,便要归屋就寝了。

恰在此时,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传来,众人尚未起身,便见一名团勇慌张前来,禀道:

“好叫诸位头人得知,方才窦老爷子传下话来,说是围中出了事,叫诸位头人速速前往相助。”

麻三儿闻报,心下先是一惊,好在他临事不慌,并未叫众人同行,而是先命虎妖率领一队乡勇,把住山口,又命猎户率领一队乡勇前往西北屯扎,以防有变,这才收拾齐整,带领余下众人,一同往窦家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