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105章 旅游局里的表叔

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105章 旅游局里的表叔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8:33 来源:书海阁

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没有钱是不行的,尤其是缺外汇,从国外购买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各种技术,人家都要外汇,没人要咱们的钱呀,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外汇管理局,统一管理外汇。

赚外汇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旅游业。

说起京城这几年的旅游市场,尤其是入境游,有着蓬勃发展的势头。

1978年,京城接待入境游客18.7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亿美元,到1982年增加到50万人次,外汇收入增加到3亿美元。由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可是我们的旅游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京城有接待能力的酒店只有八家,很多外国游客下飞机就直接去景点游览了,晚上再回酒店,等着客人退房。

很多外国旅行团不得不去京城周边的大城市住宿,第二天一大早再回京城游览景点。

这样的旅游接待水平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于是从七九年开始,在全国主要的旅游城市开始了利用外资合作建设星级酒店的项目。京城的建国饭店、长城饭店、丽都饭店都是这波建设的。

胡星河之所以敢和街道一起办旅社,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他非常看好旅游接待这个市场。

这边办理着观海楼营业执照的时候,那边胡星河已经开始找关系了。

通过老关的介绍,胡星河终于和房管局薛副局长接上了头。又通过薛局长的关系和京城旅游局联系上了。

在胡星河去旅游局之前,薛局长先打了电话,和旅游局的李副局长取得了联系。

约好十一点在办公室见面详谈。

胡星河对薛局长万分感谢,“薛局长,真是麻烦您了,不好意思,改天咱们和关老师一起聚聚。”

“没事,都是关老师的学生嘛,举手之劳。”

胡星河赶到旅游局,和李副局长见面,说来也巧了,这个李副局长竟然和胡星河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这可不是胡星河有意攀附,而是两人聊完正事,又说起家常,才知道是亲戚关系。

原来,这个副局长叫李振江,与胡星河的姨父李振祥是远房的表兄弟,说起来就亲近多了。

胡星河刚进门的时候,李振江还真没当回事。

这几年,国家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连续几年出台了发展旅游事业的文件,他们部门也权重日高。

国家旅游总局亲自抓合资饭店的事,他们市级局只能管管鸡毛蒜皮的小项目了。

房管局老薛给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也就认为胡星河就是办了一个旅社,需要旅游团,找他要点客源,可谁知道两人详细一谈,发现他还想浅了。

“李局长,这几年咱们市的旅游发展势头很好,可是大项目总局亲自抓,小项目市局抓了成绩也不高,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缺乏特色。”

“哦?你详细说说。”

“您看,我市的景点都是以传统的人文景观为主,附加了传统文化价值,可是无外乎就是帝王将相这些东西,这样的景点西安也有,南京也有,很多地方都是雷同的。”

“如果我们把京味京韵的民俗文化凸显出来,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外国客人在京城不仅能看到宫殿府宅,还能吃到京味小吃,买到京城特产,住在民宿之中,体味老京城的文化氛围,让他们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这就是沉浸式体验式旅游!”

“嘶……”李副局长一听就是眼睛放光,他们正在为如何更好的发展京城旅游业冥思苦想的时候,胡星河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

对呀,旅游不光是看看风景,看看建筑,听听讲解,买点东西,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没有开发呢。

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让游客在短时间内体味到京城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旅游啊。

李副局长这样的人都是人才,只要被人一启发一点拨就立马通透。

“我现在搞的这个观海楼旅社就是想让外国游客住进咱京城的四合院里,真切的感受京城人的真实生活,吃着炸酱面,靠着躺椅,扇着折扇,听着京戏,拎着鸟笼子,逗逗金鱼,在小胡同里溜溜弯,再去小吃街吃着京城的名小吃,这有多飒呀?!”

“呵呵,小胡啊,你是个搞旅游的好材料,毕业之后想不想来我们这儿呀?”李副局长笑眯眯的说道。

“李局,您这是笑话我呢?我就是想利用咱京城的老旧四合院,做一个让老外们都喜欢的民宿旅社。”

“你这个民宿的提法好啊,现在各地都在上马酒店饭店项目,这一哄而上不是好现象,你说的充分利用老旧建筑,开办民间住宿,这个好,投资不大,还能快速的解决食宿问题。”

“你是想把你这个观海楼旅社纳入旅游接待定点单位吧?”

“是的,局长,我们是个新鲜事物,需要局里的支持。”

“这个方向是好的,我们这几天就开个会,研究一下。”这件事就算谈完了。

之后两人就开始扯闲篇,聊了十多分钟。原本李局长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胡星河瞎扯淡,可是架不住胡星河提出的一些观点很新颖,李局也很欣赏这些观点,也就多聊了几句。

当问到胡星河在京城都有什么人的时候,他自然就提起了小姨一家。

“我在京城只有小姨一个亲人,在京城食品厂。”

“哦,是吗?京城食品厂这个单位还是不错的,我也有亲属在这个单位。”

“是吗?没准他们还认识呢!”胡星河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李副局长却心里一动。

“你小姨叫什么名?”

“龚莉。”

“啊?龚莉?”李振江就觉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听说过。

“你姨父是谁呀?”

“也是食品厂的,叫李振祥。”

“啊?李振祥?”李振江张大了嘴巴,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您认识?”

“嘿,这么说,咱俩还是亲戚呢!我和李振祥是远房的表兄弟,他结婚的时候,我还去了呢!”

就这么滴,俩人就算是认下这门亲戚了。

胡星河也就顺杆爬了,“表叔,咱俩这回可是实在亲戚了,我这事您帮我办办。”

“行,你等信吧。”

俩人相互留下电话,胡星河也就走了。他心里暗暗的高兴,你说来回旅游局都能认下一门亲戚,他也没听李振祥说起有这门亲戚啊,嘿,李爷爷他们家藏得挺深啊。

胡星河他不知道,在京城很多人家都有一些拐弯抹角的关系,就看你认不认了。京城里就是官多,随便碰着个老奶奶,没准就是谁谁哪个领导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呢。

李振江送走胡星河,就提笔写了一个报告,《关于深刻领会中央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精神,开展京城特色文化旅游的报告》。

报告中的主题思想就是乘着中央发展旅游的东风,充分利用京城现有的老旧建筑,开展京味京韵的京城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其中着重提到了,利用空闲的四合院,开展特色民宿项目,作为入境游客的住宿地点,并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可以收取外汇兑换券。

胡星河回去正遇到李筱桦来找他,这回李筱桦从北戴河又背回来了一大包现金,这些钱都是七月份的利润。

李筱桦告诉胡星河,冷饮生意最多到国庆就要撤了,他已经和景区管理方达成了协议,十一一过,就把机器设备和员工一起转给他们,连价格都谈好了,一万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