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106章 观海楼开业

穿越八零多张床 第106章 观海楼开业

作者:无色非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7 11:18:33 来源:书海阁

这个暑假对胡星河来说,忙碌而又充实。

李筱桦送完钱就又去了北戴河,继续他的捡钱大业,而胡星河在一周之后就接到了李振江的电话,观海楼旅社被列为首批“京味京韵特色文化旅游定点接待单位”,文件都下来了,让胡星河带着姥姥一起来,他们要照相,还要上新闻呢。

胡星河只得屁颠屁颠的带着姥姥去了市旅游局。结果,现场来了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李振江和姥姥捧着一块铜牌子,一阵噼噼啪啪的拍照,结束之后,李局长把一个红头文件交给了胡星河,这个文件就是观海楼被列为定点接待单位的文件。

接下来就是去外汇管理局办理外汇兑换券指定消费单位的申请,这事胡星河以为需要自己去,没想到却是旅游局统一办理,他们观海楼派财务去领取一个牌子和一些票据就可以了。

这些手续办完之后,街道的王副主任和胡星河商量开业的事。这事无论是对于街道还是旅游局都是一件有着象征意义的大事。

街道的王主任要借着这事找到自己事业上的突破口,市旅游局也是通过观海楼的开业宣布京城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启动,而外汇管理局也是借着观海楼把支持改革开放的信息传递出去。

反正一个观海楼的开业牵动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大批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人心。

邀请各个部门的领导由街道和旅游局、外汇管理局出面,观海楼就是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就行。

而第一批接待的外国团队是米国旅游团,三十六人。

正式开业的日子被定在了八月二十号,星期五。

头天晚上,所有四合院大门上披红挂彩,红色的地毯把十三号至十七号的大街都铺满了。

开业的重头戏在十七号院。

从院门往里都铺着红毯,一直通往二进院的正房。

垂花门也披着红绸子,从大门口到二门都摆着鲜花。这会儿胡星河买不着插花,只能是把盆花摆了一地。

院门的两侧贴红色对联,“改革开放亿万百姓喜气洋洋,文化旅游四方游客宾至如归”,横批“开门迎客”。

这幅对子还是胡星河找人写的,内容是旅游局定的。

为了有开业的仪式感,胡星河专门让老王雕刻了一个大匾,“观海楼”三个大字是托关系找人写的,听说是某知名的书法家。

这块牌子被红绸布蒙着,就等着领导来了剪彩揭幕呢。

天刚蒙蒙亮,胡星河就赶了过来。

昨晚所有员工都没回家,在布置现场。厨房的师傅提前准备好了开业的食材,客房已经收拾停当,男女员工擦胭抹粉,老妈和小姨也换上了定制工作服,老爸也跟着忙活,李振祥今天是专门请假来的,自己媳妇儿的事业,他能袖手旁观吗?!大家伙都等着典礼的时刻,只有胡军,少年不知愁滋味,依然是招猫惹狗,上蹿下跳的。

上午十点,街道上的人陆陆续续的来了,派出所的,消防的,税务的,银行的,就连街坊都来了上百号人,侯德海都抽空跑到十七号露了个脸,和胡星河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的走了,最近他也是忙得很,根本没时间在这儿耗着,祝贺一下胡星河也就走了,好朋友之间不讲这些虚的。

半个小时以后,几辆小轿车停在了十七号院的门口,车上下来的是房管局薛副局长和老关、老罗,他们是给胡星河捧场的,另一辆车上下来的是旅游局的李振江。

看见正在忙着招呼客人的李振祥,就走过去聊了起来。

当初胡星河认亲之后就把这事和家里人说了,李振祥当然知道有这么一门亲戚,只是他们之间的走动不是很频繁。今天,老爸和李振祥都来帮忙了,姥姥作为观海楼的代表,是必须要出现的。

大家伙在门口相互介绍,然后就往里走,在一进院里站着聊天。

时间接近十一点的时候,所有邀请的领导都到了,市里来了一位剪彩的副市长,领导讲话是必须的,这个是传统。

然后就是剪彩揭幕仪式了。

司仪是旅游局的一个小姑娘,邀请了六位领导站着门前,服务员把一根红色的绸带拉起来,在鞭炮声中,领导们剪断了绸带,然后就把盖在观海楼匾额上的红绸布拉下来,“观海楼“三字露出来,现场掌声热烈,今天现场来了很多的记者,依然是长枪短炮,啪啪啪的一阵狂拍。

胡星河在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怎么能不拍点照片留念呢?他也成为了现场摄影师,拿着自己的相机狂拍不断,胡军的任务是放鞭炮,他很认真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其实,在现场的还有很多胡星河不认识的人,都是知道信儿,自个来的老百姓,有人把这事当成了热闹看,也有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常言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人们,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信息,他们看着现场热闹的场面,心里也涌动着春潮。这边的仪式刚刚完成,那边街口就开进来一辆旅游大巴,在观海楼门口停下,嗤的一声打开车门,稀里哗啦下来三四十个金发碧眼的洋人。

在导游小伙儿的带领下走进一进院,此时他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嘴里一个劲的说着“偶卖糕的!”各式相机就开始噼噼啪啪的一顿乱拍。

前台小姑娘被这个阵势吓的都口痴了,好在导游小伙儿是自己人,把他们的护照拿出来,一个一个的登记。

老妈和小姨也跟着前台小姑娘一起忙活,胡星河带着几个男员工推着行李车,把大巴行李舱里的行李都装车往院里推。

这回记者们有的忙活了,还有几个专门拉着外国游客问东问西,在场旅游局的人赶紧上前阻拦,外国人怎么能随便采访呢?外事纪律还要不要了?!

等到这边办理好了入住手续,记者们被允许采访领队和导游,虽有遗憾,但是基本信息已经得到了,一篇精彩的新闻报道是没问题了。

胡星河见员工们都开始各行其责,从开始的慌乱到现在井井有条,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姥姥出面,由胡星河负责具体的安排,把参加开业剪彩的领导们领到不远处的饭店,这餐午饭虽然是工作餐,也是非常的丰盛,领导们酒足饭饱之后,很满意的走了。

记者们最后出门,胡星河每个记者给了一个小礼品。

“各位,招待不周,多担待,多美言!”

“呵呵,小胡,你们这个旅社不错,明天你就看报纸吧!”

“是呀,以后需要我们报道的时候,就联系我们!”

“好,一定,一定。”

送走了这些人,胡星河扶着老太太,一个劲的给她捶腰,“姥姥,累坏了吧?辛苦啦!”

“嘿,你这个傻孩子,咱自己家的生意,辛苦点怕啥?我就是占个名,你妈和小姨才真辛苦呢。”

“那咱回去吧。”

胡星河扶着老太太走回十七号院的时候,就见满院子的黄头发蓝眼珠的洋人,这看看,那摸摸,这个好奇呀。

前台小姑娘们整理着单据,老妈手里拿着一大叠的外汇兑换券,正在一张一张的清点。

“妈,他们都吃完午饭了?”

“啊,刚吃完,这不在消食呢嘛。”

胡星河看着院里院外的外国游客,心里一阵感慨,他还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想法还真实现了。

姥姥进了办公室,在里面休息着。

“我爸和姨父呢?”

“他们在餐厅吃点饭。你小姨和导游研究晚餐的事呢。”

正说着话,销售部办公室的房门一开,导游小伙就直接进了二进院子,用英文喊了起来,“大家集合了,下午还有一处景点,晚上回到这儿住宿吃饭!”

小姨拿着一张单子,急匆匆的往餐厅去了。一会功夫,餐厅的帮工就骑着三轮奔菜市场去了。

“姐,晚餐安排好了,已经去买菜了,食堂的大师傅要准备晚餐,餐标是每人两块,一共是三十六人。”

“好,七十二,四桌?”

“四桌。”

老妈这边开始下账收款,俩人又嘀咕一阵,然后就各忙各的了。

胡星河站在前台这儿,看着往院外走的这些洋人,导游和胡星河打了个招呼,带着人上了门口的旅游大巴,一溜烟的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