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零五章 龟禀赋奇

鼎定河山 第一百零五章 龟禀赋奇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凡是赌博,是庄家的事业。十赌九输赢的只有庄家。但是,人们即使明白这一点,也还是要赌。这玩意,正好打在人性的弱点上,被打中的,肯定就迷上了,失去理智,即使家破人亡,也不知悔恨。闱姓的彩金,百分之四十,都归庄家,只有百分之六十,オ拿出来分给中彩者。在特别时刻,比如被禁查之际,这样的比例还有变动,庄家即使弄出猫腻来,下注的人也没有办法,但依旧乐此不疲。但凡一种赌盘做大了,获利也就大。自然会吸引一些不是寻常赌徒的人来参与,这些h财大气粗,参与即是操盘。操盘的方式,跟赌球类似,或者操纵球队球员,或者操纵裁判。操纵球员,就是操纵参加考试的人。

有一种方式,即找一些程度比较差的小姓考生,这些人事先就不为人看好,然后跟他们说好,找些程度好的枪手替代。这样的事,多半发生在秀才考试上,因为这种考试,监考比较松,枪手比较容易混进去。考前比较被人看好的考生,只要是小姓,就花大钱收买,让他们或者临阵缺考,或者胡乱应付,故意考砸。这样操纵之后,他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投注,取得出人意料的战绩。操纵裁判,就是收买考官。

但在乡试乃至会试,几无可能发生以上情况。

一则到了此阶段,正是攀达人生巅峰的最好时机,若无外界施加过度压力,谁会丢弃这个鱼跃龙门的机会?

更何况,对于考场舞弊,常规的处罚有取消考试资格、戴枷示众、杖责、革功名、充军,甚至处斩。

昌大中九年乡试,因出现“漏泄题目”事件,涉嫌考官均受到贬谪,涉嫌考生登科者则全部除名。

昌穆宗时,礼部侍郎钱徽取士不公,所取郑朗等十四名进士都是无才能的贵族子弟。穆宗获悉后就让白乐天主持复试,结果有十人不合格。结果,钱徽被贬职,涉案官员都受到了处分。

楚弘治十二年会试,考官陈敏政将考题卖给举人宋寅、徐泰等。后经查出,“敏政谪官,寅、泰皆斥遣。”

楚万历三十八年会试,考官陈宾尹私下“与名房互换答卷,共十八人。”次年,被御史弹劾,受到惩处。

楚天启元年辛酉科乡试,浙江考生李千秋在考卷中暗藏“一朝平步上青天”七字作为关节,通过行贿作弊,考中举人。事后查明,李千秋被革除举人称号并发配充军,主考官柴谦益也因失察而受处分。

彼时,作弊考生会被杖责,严重者会被发配边疆九年。当时通常每三年一次科考,在边疆呆九年,若侥幸没死,回来后也会被除去士子身份,一辈子都别想参加科考。

在科举制度发展到顶峰的大定,作弊手段也登峰造极,但朝廷的处罚制度也更严酷。一旦发现作弊,按照《大定律例》戴枷示众,杖一百,发往边疆充军。为防止夹带,对考生的穿着有了严格要求。例如鞋垫要抽掉,里衣要脱去,砚台不能太厚等。凡临场枪手、冒籍、顶替、夹带、抄袭、传递、不坐本号者,立即给其带上枷锁,现场示众。

对于一些已有功名者,例如生员,一旦违规,即革除功名。对代考等舞弊情节严重者,往往发配充军。

如仁宗年间,对三名雇请枪手的童生、枪手及其他涉案者,先行枷号三个月,然后“发烟瘴之地面充军。至配所杖一百,折责四十板”,脸上还要刺上“烟瘴改发”字样。,广西士子岑照花了三百两银子找人代考,居然得中解元,被揭发后立即被处斩。

理宗年间的湖南乡试中,湖南士子傅晋贤用一千二百两银子买通贡院书吏樊顺成、罗文秀,在发榜前“换卷”。将第一名彭峨的试卷偷偷抽出,把卷首的姓名、祖籍、三代等项裁下来,换上了傅晋贤的个人名义。发榜后,傅某得中解元。

意想不到的是,彭峨在考试后、放榜前曾将答卷默写了一份,送给岳麓书院的山长罗典。这个无意中留下的证据,使得彭峨幸免蒙冤。而舞弊的傅、樊、罗三人被处死。

然而,即使对科考严加管理,也未能防范舞弊现象,更是无法杜绝一些朝廷官员、考官与士子考生内外勾结舞弊的惊天大案时有发生。

乡试举人,会试进士,为此不乏有铤而走险者,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但总体而言,也出台了相应的反作弊措施,基本上对作弊者零容忍。但凡发现有作弊嫌疑的,由皇帝下旨,任命钦差,一查到底,不论是皇亲国戚,朝廷大员,还是普通学子,一经查出,严惩不贷。科举选仕,尚属公平公正,也算为天下寒窗苦读的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八月初一,冯过一行数十人结伴而行,浩浩荡荡的奔赴省城南昌。

冯过原本想顺着水路悠哉悠哉前往,沿信江顺水而下,到鄱阳湖再转经九江府前往南昌,却架不住徐元杰、刘几等人嫌舟船速度太慢,若遇上雨天愈发的迟缓,怕是十天八天也到不了省城。他冯某人不把乡试当回事,徐、刘可是卯足了劲要一举中的的。无它,此科不过再等下科,这三年确是耗不起啊,两家家境平平,供他们读书委实不易。

雇了骡车,从横峰、弋阳、贵溪一路西去,沿途在龟峰、龙虎山稍作休憩调整,顺便欣赏欣赏名山美景。

“无山不龟,无石不龟”,龟峰又名圭峰,素有“江上龟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誉称。奇洞成群,共有大小二十八个岩洞。如始建于晋代“中华第一佛洞”南岩石窟、“禅宗古寺”双岩、“飞来禹迹”龙门岩等。

登山赏景,一干秀才免不了诗兴大发,或低声吟哦或高声诵唱前人名篇,如“明发大琛山,龟峰引颈来对面。亭午过戈阳,龟峰缩头不相见”,又如“形势如龟禀赋奇,昂头曳尾向溪湄。石色烝霞红甲润,苔痕湿雨绿毛垂”,兴致勃勃,旁若无人。

冯过与徐元杰刘几还有沈开恒自是结成小圈子游玩。对了,岁试中三舅沈致信勉强考了个四等,沈开恒却吊了个车尾堪堪取得乡试资格,很是兴奋了一番。

那个时空,因为小姑一家在弋阳工作生活,冯过去龟峰玩过几回,但此时游赏见着的却是不尽相同的景致,许是心境不同之故吧。

主峰在三叠龟峰,不算高,三十丈的样子。峰顶有三石,一石叠于一石之上,形如龟,有头有脚,三只脚蹲伏。三只龟昂首望天,因而得名。

双剑峰紧靠三叠龟峰西侧,石峰拔地而起,峨然矗立,形似利剑,银光闪烁,寒气逼人。相传是东海龙王与杨二郎大战时失落在此的一对神剑。

狮子峰状如狮,形态变幻。从正面看,狮坐地上,形体高大,毛绒绒竖起,张开血盆大口,巨牙历历可数;从背面看,又似凶猛的回头狮子,耳、葬、嘴棱线分明,臀肥、背宽,神态威武,昂首长吼。游人不管从那个方向看,狮首总是随着游人目光转动。相传此狮是东海龙宫镇守宫门的狮大将,名吼振,在与杨二郎激战时,殉职疆场,虽死威不倒,仍然扼守宫门。狮身化为巨峰,一片丹心留人间。

望郎峰位于圭峰东侧。相传有一对年轻夫妇,结婚不久,丈夫被征入伍去打仗,妻子身怀六甲,倚山壁远望,盼郎早归,可丈夫一直未归,她也身化石像。

摩崖石刻共计二百余条,自中唐至今,历代名人在龟峰留下题咏、书法石刻甚多,大部分在“振衣台”至“一线天”一带,形成石刻长廊。振衣台石刻,在振衣台内侧石壁上。自中昌以来,历代均有题刻。

招隐庵又名尼姑洞。位于灵芝峰北的半山腰上。以岩洞为庵,有狭小的石阶可登。洞内有石床、石臼等石具。洞壁上刻的“招隐庵”三个字,是秦楚文兴年间彭卿所书。洞外有连云蹬的题词石刻。相传大昌末年,附近有一民女,父母强迫她出嫁,她矢志不从,毅然离家逃婚,潜入此洞落发为尼。

嗯,相关的传说出于冯过之口,别问他为什么知道,总之是合格的导游。

除了自然景观,龟峰山还是历史上佛道儒三教汇集之地。龟峰山的佛教文化以南岩寺为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佛教文化游览区,佛教禅宗的发祥地——瑞相寺也在此处,寺内还有昌楚时期的雕像四十余座;除了佛教,龟峰山的道教文化氛围也十分浓郁,存有道家着名的葛仙观。而儒学叠山书院也在此处。

冯大百科全书每到一处景点便普及一番,属实博学强记。不过,到了“叠山书院”时,他有些懵。虽然早有心理建设,但这错乱的时空还是令他稍感不适。

叠山原不叫叠山,因一名人之号而得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