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零六章 半泓墨沼

鼎定河山 第一百零六章 半泓墨沼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人。秦楚中着名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

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自幼颖悟,每次看书,五行一齐看下来,过目一看,终身不忘。《楚史列传》对谢枋得是这样描绘:“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他好说直话,一与别人论述古今治乱的国家大事,一定是掀起胡子,抵着几案,跳跃自奋,显得很激动的样子。以“忠义”作为己任。

宝佑四年与中进士。谢枋得对策时,严厉地攻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本意希望擢升中进士甲科,到公布考生名单,考中乙科。任命担任抚州司户参军,随即弃职而去。次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担任建宁府教授。未上,吴潜宣抚江南东、西两路,命他担任干办公事。团结民兵,以保护饶州、信州、抚州,用科降钱米以作为地方民兵的食粮。谢枋得说服邓、傅二姓所属二社各大家,得到民兵一万多人,驻守信州,到兵退后,朝廷核实各项军费,差一点没有免除科降钱。

后得罪权相贾似道,贾似道则以谢枋得居乡不守法纪、冒领使用科降钱,又诽谤他,追夺两官,贬谪兴国,直到咸淳三年才被放回家乡。此后,他隐居弋阳的家中,闭门讲学,向弟子宣传爱国思想,并鄙视权贵,足迹不入豪门。

咸淳三年,朝廷赦免谢枋得,允准回居乡里,应吴潜征辟,组织民兵抗元。

谢枋得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第二年正月,吕师夔与武万户分别平定江东一带,谢枋得以兵挡之,派前锋呼喊说:“谢提刑来了。”吕师夔的军队驰到军前,用箭射谢枋得,谢枋得被乱箭穿心乃殒,时四十有二。

后楚武帝于乱世中奋起,军民一心,驱除异族,是为“后楚”。

谢枋得被贬谪居兴**叠山时,乃以此为号。

弋阳叠山镇便因其而得名。楚武帝延佑五年,当地民众在谢枋得早年求学处建成书院,以纪念榭枋得的民族精神和气节,是为“叠山书院”。

站在这座古朴雄伟的建筑前,看着大门上金匾“叠山书院”四字,冯过有些神思不属——

那个时空,谢枋得是江西省弋阳县周潭乡人,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在中国历史上,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并誉为爱国主义的“二山”。他一生志节耿耿,贫贱不移,坚贞不屈。南宋末年,不惜倾家荡产,聚集民间义军抗击外侮。南宋灭亡后,他守怀抱节,严辞拒绝元朝高官厚禄利诱。1289年4月,谢叠山在被关押的元朝大都悯忠寺殉国。

谢叠山有一句名言:“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此言对后世影响很深,常被人们所引用句。

虽然跟比他年轻十岁、同为江西人的文天祥相比,谢枋得的名气和事功实在要小很多,但其确当得起“文人风骨”四字: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在这个时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尚未出现,谢叠山之名却已青史留名了。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两周后引起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秦楚政权又分“前楚”和“后楚”,类似于东汉和西汉,又似南宋和北宋,总之期间与契丹大辽国战事不断,烽火连绵。前楚初,中原王朝尚能与大辽抗衡,到了楚安宗时便节节败退,大辽铁骑甚至南下江南,是有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江南保卫战”。若非其时雄才伟略、文武兼备的武帝秦恒临危受命登高一呼,大楚军民万众一心,大辽已是吞并了南方中原。

后楚末期楚幽帝、衰帝昏庸无能、荒淫无道而导致民不聊生、王权崩坏,天下节度纷纷自立门户群雄逐鹿,最终太祖常威继承秦氏江山,建国大定。

虽说那个时空从唐到明王权更迭不止,这个时空尤为甚心,百姓安居乐业的日子总是维持不了多久。就拿大定来说,建国初的数十年对内要剿灭各路军阀的残存势力,外要应对北燕的咄咄逼人,直到太宗朝中期方算稳定。但之后又有“澶渊之盟(耻)”,大损国力,且在与西宁的博奕中又处处受制,更是雪上加霜。固然,岁币也好,岁赐也罢,大定通过与燕、宁的通商通商,两国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大定。也就是说在军事上北宋是矮子,但是在经济战争中,每年从西宁、北燕的商业收入已经超过了每年给他们的岁币(赐)。但,这期间民族气节也在慢慢流失。所谓“温水煮青蛙”,不外如是。

“仁伯兄,真的是你啊。”三人从书院出来,其中一个年龄更长的惊喜的与徐元杰打着招呼,目光扫过,在冯过身上逗留稍久。徐元杰见到那人,不苟言笑的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长卿兄,好久不见,别来安好啊。”

那人连说了几个“好”,大有老友重逢的欣喜若狂之态。

二人寒喧两句,随即介绍双方。

“长卿兄”叫陈康伯,字长卿,弋阳南港口里南山村人,年二十五。

稍瘦的叫汪俊,字抑之,弋阳南岩旗山人,年二十四。

胖些的叫周执羔,字表卿,弋阳曹溪人,年三十一。

三人皆曾在“叠山书院”求学,此次是前来拜访当年恩师。

之所以是“曾”,是因为三人皆已是举人,陈、汪上科会试落榜,周执羔则已是连续两科名落孙山。

说起来两边份属“校友”,皆出自于信州府学,自是“相见恨晚”。

冯过倒是对周执羔的名字颇感兴趣,《周礼·羊人》曰“凡祭祀饰羔”,《周礼·大宗伯》曰“卿执羔”,长辈给他取名“执羔”,是寄予厚望,祭祀中能执羔者既是公认明礼之人,更得身份矜贵。“表卿学长”当得起此名否?咦,不过这姓名有些熟悉,或许在那个时空亦是弋阳名人,对于本上饶的知名人物多多少少会有些印象。

曹官子、青衣儒圣、西楚霸王、曹得意……皆同一人,乃是那本网络奇书中吸粉无数的风流人物。其才学冠绝翰林,隐匿深宫多年,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不求富贵,只求君王身侧佳人一笑,不仅文采惊艳,一身武功更是常年位于武评榜前三,以一己之力刺杀离阳重臣不下二十人,每次独自翩然而至,再携人头而去,三次入太安城,其中两次杀入皇宫,先后面对两朝天子,杀甲士数百,最后一次离现任皇帝之差五十步,“只要世间尚有青衣,便教你得了天下却不得安稳。”最后他由王道转入霸道,一人攻一城,先手天元,很无理的起手却令太安城高空落下一道绚烂光柱,轰然坠地,一座雄城,天地为之摇晃,这位西楚霸王让天下人看到了读书人的生气,“我恨跻身儒圣太晚,我恨转入霸道太迟。这个天下说是你害大楚亡国,我曹长卿!不答应!”

虽然“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长如夜”,但这座天下又怎少得了曹官子?

原天下有一石风流,大楚独占八斗,曹得意独占八分,这般人物,如何能不风流得意?可是,在他眼中,他之风流,为她所见,方是风流。为一人拿起,终又为一人放下。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不知所栖,不知所结,不知所解,不知所踪,不知所终。曹长卿至情至性,徒惹世间几多怅恨。

长卿长卿……瞬息之间,冯过居然想了这么多名场面,这也是没谁了。实在是这位陈康伯学长的长辈太会给他取表字了,不得不让他感慨唏嘘啊。

呃,陈长卿,陈康伯,“文正”,南宋名相,抗金北伐,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年未逾六十而官阶一品,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备《洪范》五福之全,沐四朝雨露之濡。噫!若公者,葢乔岳之降神,与古人而齐驱者耶!”“谢安之于桓温,如近世陈鲁公之于完颜亮,幸而捱得它死耳。”“迟魏之帝者,一周瑜也;保宋之帝者,一寇准也;延宋之帝者,一陈康伯也。”

那个时空的弋阳名人中,陈康伯的名望甚至还在谢枋得之上,属实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但眼前这位呢……

也容不得冯过细想,知道他们是赴省城乡试,数位学长仁兄很是热情的将学弟带进叠山书院喝茶聊天,顺便引荐给书院的师长们。

现叠山书院山长是任良辅,松**浦人,知晓冯过几人的来历,很是热络的设宴招待了一番,宾主尽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