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二十章 风物长宜

鼎定河山 第一百二十章 风物长宜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三人缓步向亭子走了过去,忽同时忆起一事,相视莞尔。

刘几:“一人乎?”

徐元杰:“二人乎?”

冯过:“尧舜既是一人,澹台灭明自是两个人。”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士子不懂装懂,把“澹台灭明”当成了“澹台”、“灭明”两个人,把“尧舜”当成了一个人,如此无知却高谈阔论,自然被僧人笑话。

这是一则士林野谈,圣人“以貌取人”倒也罢了,士子会不知澹台灭明?莫非其读的是假书不成?不学无术至斯,那也是没谁了。

冯过心下一动,咦,灵感来了哦……咳,又有书可以“写”了。这回就“写”《夜航船》。此书是那个时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所着的百科类图书,讲述了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等二十大类一百二十五个小类的学科知识。

为何取名《夜航船》呢?夜航船是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人们外出都要坐船,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其中乘客有文人学士,也有富商大贾。有赴任的官员,也有投亲的百姓。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谈话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

“一人二人”便是此书序中的一个故事,张岱如是说:“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前世,冯过乃是偶然间读得一篇名为《自为墓志铭》的文章,文中历数自己有“七不可解”,此外又有“八可称”“八不成”“六呼之”,作者用近乎游戏的笔墨,以自嘲戏谑的口吻,写出心中的痛楚与伤痕。“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乃成纨绔子弟之写照。

读罢,冯过深为作者无讳死亡所感,遂查阅相关资料。

此文乃是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张岱所写,其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陶允嘉家养病,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崇道称为“今之江淹”,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观点;于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悠游自在,创作了许多诗文;于崇祯八年参加乡试,因不第而未入仕;明亡后,避兵灾于剡中,于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着述,着有《陶庵梦忆》和《石匮书》等。

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至于其所编着《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在那世看似荒诞不经的内容,但这种情趣笑谈在此时恰恰是最受欢迎的。

嗯,无关风月蜻蜓点水怡情养性闲散恬淡的《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幽梦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之类,小众一些的《春在堂随笔》,正能量的《增广贤文》,偏儿女一点却为千古至文的《浮生六记》,鬼怪蛇神的《子不语》,科学的《梦溪笔谈》,生涩一点的,《淮南子》《日知录》……哎呀呀,可“写”者甚蕃,那就一本本的“写”。文抄之路其修远兮,吾将笔耕不停息。

待得走近,“子羽亭”中男女十数人,其中有三位“熟人”,正是先前在城门处有一面之缘的“信民兄”三人。

对方也注意到冯过一行,微微一怔,乃微信示意。

“这倒是位易相处的……”冯过亦是微笑,见亭子里众士子正听一紫衫女子抚琴弹唱,正唱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由哑然,脚下加快,折向另一处。

三人原想着去贡院“参观”一番,快到青云街时见有军士“荷枪实弹”的把守,方后知后觉的省起一事——贡院已是封门落闸了,这才转至百花洲游赏。

大定选举令曰:“乡试,直隶于京府,各省于布政司。会试,于礼部。主考,乡、会试俱二人。同考,乡试四人,会试八人。提调一人,在内京官,在外布政司官。会试,礼部官监试二人,在内御史,在外按察司官。会试,御史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

神宗诏令科场所用推官和知考官须由负监察之责的提学御史遴选。即对各级考官的选拔也由科道言官来主持,以防止朝中大臣和各类权要人物以己意安插私人为考官。考官亦称帘官,有内帘官、外帘官之分。内帘官指主考、同考、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主要职责是出题和阅卷。外帘官指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各项考场事务,也称场官。内外之分,本是为了防止舞弊。

另外,乡试八月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这也是防止考官串联舞弊之举措。

而两京及各布政使司乡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其实,也就是这三位心大,将将在开考前一日赶到省城,还悠哉悠哉的瞎转悠,这是有多自信哪。要知道,好多考生可是提前一个月甚至更早便到了南昌全力以赴的备考,唯恐出了丁点差错。“头铁三人组”哪,哦,还有那“信民兄”三位,正好可以来一场3v3……

不过,正如冯过所言,每临大事有静气,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学会自我调节,身体状况也好心理情绪也罢,都得处于松弛状态。弦绷的越紧越容易断,需懂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事半而功倍也。临考之前最忌临阵磨枪,但求身心放松。

科举考试,不仅是学识的较量,还是毅力和体力的较量!

乡试三场,虽是每日一场,但连续作战,又何止是身心俱疲?至若会试则更是酸爽无比,三日一场,连续三场九日下来,唯“昏天暗地”尔。个中滋味,文字不足以道,试过方知,一把辛酸泪啊。

所以说,做任何事,好身体是先决条件。关键时刻还得懂得调节放松。

就如冯过他们在乡试头一天不再啃书本,而是选择游玩百花洲。

举目望去,但见荷花满湖,万柳成行,洲上盛开奇花异草,果然不愧为百花之洲。又有四周房舍,参差错落,似一副水乡民居水墨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再往左看,则有百花台,因“百花堤”得名,又因百花堤为曾巩所建,所以亦名“南丰台”。百花台周围,鲜花烂漫,景色秀丽。

冯过不由赞道:道:“诸位,这百花洲北侧大明湖水光潋滟,芙蕖映绿;西岸之花园,则四季有春,蜂飞蝶舞;南岸小桥卧波,清溪潺?,柳浪闻莺;东边矮屋短墙,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此等景致,非文字足以赞其美矣。”

刘几道:“改之,此处可有诗句以赞呀。”

徐元杰亦是点头,美景在前,可以文记之也。

冯过无所谓的耸肩,张口就来:“落霞秋水共一色,孤鹜长天呜青云。九曲桥上谈心事,百花洲内作文章。绿色持继阳光港,风物宜将放眼量。为学贵在恒勤早,莲士早点状元郎。”

卧艹,还真是……变了个态。

刘、徐二人终究知道冯过的文字功力,只道:“倒是应景。”

对于好友的故作不以为然,冯过见怪不怪,又慢慢的吟道:“推上百花如锦绣。水满池塘,更作溅溅溜。断送风光惟有酒。苦吟不怕因诗瘦。寻壑经丘长是久。晚晚归来,稚子柴门候。万事付之醒梦后,眉头不为闲愁皱。”

此时的百花洲开满了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娇艳玉英,一朵挨着一朵,密密地盛放着,翠绿的、嫣红的、明黄的、雅白的……各色的花交织在一起,如同一件颜色绚丽的丝织品。池塘中的水已满,水愈加极速流动,惹得水花四溅。

这阕词……刘、徐尚自品咂,背后有人朗声赞道:“好一阕《蝶恋花》,好一句‘眉头不为闲愁皱’……”

回头望去,正是“信民兄”数人。

对方倒是爽快,先作了自我介绍——城门见过的三人:“无逸兄”名谢逸;“文珍兄”名俞国宝;“信民兄”名汪革。另有谢逸从弟谢薖,字幼盘;又有饶节者,字德操。

冯过这边自也介绍一番,对方数人相视而笑:“竟是冯七郎当面,吾等有眼不识泰山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