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廿二章 愿挹秋香

鼎定河山 第一百廿二章 愿挹秋香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天下之大,欲朕一人自理之乎?虽有至圣之君,犹以用人为重。”

《太祖实录》卷十七载曰:“丁酉,下令设文武科取士。令曰,略兹欲上稽古制,设文武二科,以广求天下之贤。其应文举者,察之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骑射。以觐其能,策以经世时务以观其政事。”

本朝开国之初就对科举颇为重视,而且“考之经术”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又曰“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举人一词,最初应是选取任用人才之意。考中举人者可继续参加会试,无论成功与否,都可不必再重新参加乡试,可以根据个人意愿不断参加乡试,也可以以举人身份致仕。举人也可以叫“孝廉”,汉朝取士有“贤良方正科”、“孝廉科”,其中,“孝廉科”是由地方举荐人才再由朝廷任用。所以,“孝廉”也被作为举人的别称。

时人又曰:“古者取士之法,莫备于成周,而得人之盛,亦以成周为最。自昌以后,废选举之制,改用科目,历代相沿。而楚则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谓之制义。有定一沿明制,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大定取士基本沿用秦楚制义的方式,同时肯定了科举出身士子的地位。至若燕、辽、宁、大理诸国,亦仿定制。科举考试乃是其时知识分子改变命运、平步青云的最好方式。

凡音皆窜迹,至艺始呈奇。以此论文学,终凭一一窥。

不过,乡试未过,冯过却已是“榜上有名”,这让他哭笑不得,且徒呼奈何。

但此榜非彼榜,乃“关扑榜”是也。

从秦朝以后的各朝各代,为了阻止赌博恶习的蔓延,都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尤其是到了大定,抓赌最严格,处罚也最严厉:

太宗淳化二年闰二月己丑,诏京城蒲博者,开封府捕之,犯者斩;

《定会要辑稿·刑法志》曰“开柜坊者,并其同罪”。

由此可见,大定朝廷对抓赌那是不遗余力的,严重的可以砍头。

但事物也不是绝对的,一入正月,开封府便张榜告示全城:元旦、冬至、寒食这三大年节,放关扑三日。每到此时,市民都喜气洋洋的,进行关扑的游戏。

何谓“关扑”?简而言之便是带有赌博性质的一种博彩营销游戏,在大定极为流行,和那个时空的麻将普及率差不多。一到节日放假这几天,商家都要开展这种游戏,进行商品的营销活动。

它的具体玩法是:当买家看中一件商品,并选择以关扑交易,商家便开出一个与商品标价相当的押注额和赢取条件,规定赢取条件的最常见方式是抛掷一组铜钱所得到的特定组合,铜钱抛掷结果正面曰“字”,背面曰“纯”。同时抛掷一组铜钱全为背面则曰“浑纯”,六枚皆纯曰“六纯”,十枚皆纯曰“十纯”,以此类推;若买家赢了,就取回押注并免费获得商品,否则押注归卖家。

一开始,扑卖的都是小件商品:从吃的,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象生花果、鲜鱼、猪、羊蹄肉、猪胰胡饼,到用的,如细柳箱、罗桶杖、诸样藤作、银丝盒子、乌木花梨动使、画烛;从穿戴的,如花环钗朵、箧儿头饰、销金裙、缎背心、销金帽儿、逍遥巾,到玩耍的,如四时玩具……可以说应有尽有,都一一排列上市,参与关扑。

但逐渐的,商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后来出现了高档商品,珍玉、奇玩、匹帛、以至车马、地宅、歌姬、舞女,都可以作价而扑之。也就是说,把人也当成了可以进行约赌的商品。

后来这种游戏被传入宫廷,连皇帝都参与进来。仁宗便时常同宫人关扑,他的技艺不高,常常将身边的钱输个干净。他欲罢不忍,便向宫人商借他输去的钱再博,可是宫人却嬉笑道:“官家大”,不肯将羸来的钱还给皇帝,仁宗也无可奈何。

“东市斗鸡西市鞠”,斗鸡、蹴鞠乃是其时最为流行的博戏。

定人又说,“一分使钱一分踢。”上场蹴球是不是全力以赴,就看输赢的彩头多不多。不过,大定的足球俱乐部并不是鼓励“赌球”,齐云社制订的社规包括“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在此可内涵一下某男足)。但从“戒赌博”被列入齐云社禁约,也可以看出时人“赌球”之盛,否则就犯不着强调“戒赌博”了。

时人用来博戏的球类运动,不仅仅是蹴鞠,还有“高尔夫球”——你没有听错,时下也玩“高尔夫球”,称之为“击球”、“捶丸”、“打球子”,名字虽然不叫“高尔夫”,但玩法跟现代高尔夫球是差不多的。神宗皇帝曾与两位亲王赌打“高尔夫球”:“熙宁初,神宗与二王禁内打球。上问二王欲赌何物。徐王曰:臣不赌别物,若赢时,只告罢了青苗法。”说得神宗很不爽。“余少时多好,好仙,好侠,好医药卜筮,以至方技、博弈、蹴踘、击刺、戏弄之类,几无所不好。翰墨几案间事,固不言而知也。然皆不精,惟于攻诗最久。……虽精于诗,亦复何用?曾不如医药、卜筮、方技,犹可以自给;蹴踘、博弈之流,犹为人所爱幸。”

这是某文人自述,瞧瞧,蹴球可比写诗更受世人“爱幸”。

人们为什么喜欢包括赌球在内的博戏?大才女李清照说:“好博,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让之志。”意思是说,博戏可以满足人们的“奔竟”、“好胜”之心。

嗯,冯过表示有些懵,有些乱,有些“久仰”。

那个时空,他假假的算是个文人,对李杜、苏轼、柳永这等文人墨客自是心生仰慕,对李清照、蔡文姬、朱淑真、刘令娴、谢道韫、卓文君、薛涛这些才女更是倾慕不已,奈何错位时空、缘铿一面哪。

不想,这个时空李大才女居然也在,好像是不能搬运她的名篇了……啊呸,据辛弃疾说(冯过特意拜托老辛打探此事,“济南二安”嘛,跨越时空的CP,咳咳。),李姑娘也寓居东京,虽然年方二八,却已是才名满京城。如此说来,早晚能见伊一面的。可惜的是会试在南京考,若在东京的话倒是可以想法拜见一番。嗯,除非“冒籍取解”。

本朝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北方士子无人中第,引起南北士人的激烈对抗,导致了一场科考案——“南北榜事件”。

是年二月,刘三吾与白信蹈主考会试,录取五十二人尽为南方士子,被称为“南榜”。发榜后,北方士子十分不满,指责刘三吾“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太祖于是诏令张信等十二人覆阅,仍维持原榜不变。结果又有传言说,张信与刘三吾串通,故意呈送北方士子中的劣等试卷。太祖震怒,令“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戍边”,亲自阅卷,重定一榜,录取六十一人都是北方士子,被称为“北榜”。

在迁都汴京后,永乐元年,北京国子监建立,更多的北方考生得以入监学习。十三年,东京首次举行会试。此次会试中,进士王翱因籍贯临近东京,而受到皇帝优待。“帝时欲定都东京,思得北士用之。翱两试皆上第,大喜。特召赐食,改庶吉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

随后,因缺乏相关制度保证,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重新取得领先地位,北人很难在会试中登第。于是,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卷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宣德年间,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在会试中正式实行。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不易划分南北或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附中卷,有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二府,滁、徐、和三州。

又重定乡试解额,与政权关系最密切的两京地区分配名额较多。“定额南京及国学八十名,东京及国学五十名”,其他各省至多不过四五十人。因东京解额较多,在会试中归为北卷,不如南卷竞争激烈,于是许多士子都设法在北京顺天府“冒籍取解”。

但,冯过可不想负“走捷径”之歪名,老老实实的在南京应考便是。至于李清照,有缘自能相见。

话题转回来,虽然朝廷明令禁赌,却是禁而不止,大定自上而下好赌成风。

乡试也是博赌大盘,其中一种玩法便是博解元及五经魁之人,文人士子最喜押扑。

而冯过在“解元”赔率排行榜上高居第三,只在临川汪革和庐陵胡铨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