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妄奏边捷

鼎定河山 第一百三十一章 妄奏边捷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初十晨,卯时正左右鸣放号炮并奏乐,考官宣布考试结束,最慢的人也必须在该日傍晚之前提交答卷。他们将楷书誊写的答案正文和草稿交到场内的至公堂,各县分别处理。将答卷提交受卷官后,即可拿到名为“照出笺”的竹制出门许可牌。收拾好行李,等待聚集到一定的人数后,就可以结成一队,开门离开考场。

每收到一份答卷,受卷官都要检查其中有没有违规的地方。违规称为“犯贴”,比如越幅(跳过一页作答)、曳白(全部是白纸)、漏写(留有几格未填写)、污卷(蜡烛或油灯的污损)、挖补(为订正错字而裁减拼接答卷)等。受卷官发现犯贴后,应立即报告监临官,并在场外公示该考生的姓名,令其不得参加之后的考试。这样的公示称为“紫榜”或“蓝榜”,由于责任人是提调官,前文提到外帘官使用紫笔,所以称为“紫榜”;又因为之前曾经使用蓝笔,就留下了“蓝榜”的说法。

等到交卷人数满五十,已是午时许,外帘官打开贡院大门,冯过方算“重见天日”。

这首批出场的有好些个熟人,徐元杰刘几汪革等均在列,数人相视而笑,竟是有些“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三天两夜下来,众人皆觉身心疲惫不堪,各自散去不提。

这日,视线转向遥远的西北,西宁灵州城前二里处,常定大军集结于此合围已二十日。

某军帐内,一中年将帅狠狠地捶着桌案:“高公绰误国,某必参他。”

另一络腮胡子大将亦是怒色满面,深吸一口气,低声劝道:“都帅息怒,小心隔墙有耳。”

“都帅”额头青筋陡现,继而无力长叹:“君瑞,他日你我乃为大定罪人也。”

此二人正是泾原副都总管刘昌祚与总管姚麟,乃是此次五路伐宁的第五路正副统帅,目标是会同环庆军攻取灵州。

而“高公绰”便是第四路统帅、环庆都总管、节制泾原军的高遵裕。

二十日前,当刘昌祚的泾原军冲到灵州城下时,灵州城的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居然打开城门出城迎战,就在泾原军快要抢占城门的关键时刻,消失多时的高遵裕出现了,派人命令泾原军停止攻击,很明显高遵裕要抢攻,就这样攻取灵州城的机会消失了,西宁人回城死守。

高遵裕不仅没有客气地对待刘昌祚,还愤怒要撤刘昌祚的职,指定刘昌祚的副手姚麟接替,愤怒的姚麟拒绝,一顿大吵,结果是泾原军退出灵州争夺,负责在外围防守。高遵裕率领环庆军攻城,但灵州城是一座坚城,城防可以与太原城媲美,对于缺少攻城器具的环庆军来说,攻城没有一点效果。对于西宁方面来说,如果灵州城丢失了,都城兴庆府就将不保,因此,派出了最强大将仁多零丁来援。八日前,在灵州城外围,泾原军没有抵挡住宁军的攻击,同样环庆军就没有抵挡就让西宁援军进了城。事后,高遵裕指责刘昌祚没有抵挡住援军,想借此斩杀刘昌祚,被部下劝止后,乃除其兵权。

刘昌祚再如何义愤填膺又能怎样,官大一级压死人,高遵裕想收拾他易如反掌,怕是事后也是不了了之,毕竟其另外一个身份是皇亲国戚,乃是当今太后的伯父。

出征前,高太后乃说:我伯父高遵裕报国忠心,不后于别人,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气度太小,虚荣心强,不容别人之功高于他。既这样那么攻城守地总想把功劳归己,不许他将所得。这短处易致失败,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能作副将,不能命他作主帅。

但皇帝刚愎自用,不听母劝,仍是任命高遵裕为一路统帅。

论背景靠山,刘昌祚也好,姚麟也罢,皆远不如高遵裕,这好大一口黑锅他二人是背定了。

姚麟又压低声音道:“都帅,依您之见,此事背后可有童道夫那阉宦手尾?”

刘昌祚紧皱眉头:“怕是脱不了干系。高公绰纵然再胆大妄为,有韫相盯着,也不敢贸然抢功,这其后少不了有厉害关联。”

姚麟乃冷哼道:“他童道夫一介阉货罢了,偏生又充什么大尾巴狼。早前莫名其妙的得了些战功,便自封为军神,真是无耻之尤。”

刘昌祚沉默了一会儿,道:“倒也算不得莫名其妙,他童道夫还算知兵的。天子近臣嘛,恃宠而骄骄横拔扈也是有的。”

姚麟想想童贯的履历,收复四州、出使北燕及攻打西宁,还真是可圈可点,即便是平定方腊也只用了二月时日,确也没法昧却此功。

只是他姚某人最见不得宦官隳坏军政,尤自愤愤不平:“贯起自卑微,本无智谋,陛下付以兵柄,俾赏典机密。自出师陕右,已弥嵗祀,专以欺君罔上为心,虚立城砦,妄奏边捷,以为己功。汲引群小,易置将吏,以植私党。交通馈遗,鬻卖官爵,超躐除授,紊乱典常。此贼不诛,难平天下之怨也。”

刘昌祚瞥心腹爱将一眼,声音低沉,似是自语,更似在极力压抑:“贯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奔走期会过于制敕。尝有论其过者,诏方劭往察,劭一动一息,贯悉侦得之,先密以白,且陷以他事,劭反得罪,逐死。其确是个有度量的,颇能疏财。后宫自妃嫔以下皆献饷结内,左右妇寺誉言日闻。宠煽翕赫,庭户杂遝成市,岳牧、辅弼多出其门,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至数百辈。穷奸稔祸,流毒四海,虽菹醢不偿责也。”他又一拳砸在桌案上,发出一声闷响:“然则又如何?早先他因蔡元长而一飞冲天,二贼里应外合狼狈为奸,是有‘公相’‘韫相’之称。想蔡元长英明一世,却是不曾想过竟是养了一头白眼狼。如今童道夫深受官家宠信,想扳倒他绝非易事……”

二人均是叹息。

这时,帐外有人禀报道:“刘帅,姚帅,高帅有令。”

刘昌祚收拾心绪:“进。”

一校尉掀帘进来,单膝着地施了军礼:“高帅令姚帅去中军帐议事。”

彼时军中都总管、主管皆称“帅”,不熟之人还真会傻傻分不清楚。

“岳校尉,高帅可有具体指示?”姚麟认识此人,姓岳名飞,字鹏举,年廿一,一手枪法出神入化,参军一年便擢升为翊麾校尉。

岳飞声音洪亮:“未有。”

姚麟与刘昌祚交换了个眼神,道:“某晓得了,这便过去。”

姚麟自去中军帐议事,刘昌祚面色深沉,心下如翻江倒海般难受。

早前,高遵裕阻止刘昌祚攻城,虽说是以抢功为目的,但是对战局影响并不大,毕竟刘昌祚所部难以独自攻占灵州城。

刘昌祚深知定军千里奔袭而来,缺乏攻城器械,军中皆无攻具,亦无知其法者。面对经历多年加固修建的灵州城,强行攻城并不是好办法。

所以他认为应该先行击败西宁于灵州城外的援军,东关在城东三十里,旁直兴州渡口,平时自是要害,今复保聚。

不过高遵裕则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如果说采用刘昌祚的建议,先行击败西宁的援军,在攻占灵州,那么功劳就不是自己的,定军已经开始围困灵州,只要攻占,那么功劳就妥妥是自己的,而且指挥难度不大,就是那人堆啊,加上高遵裕一直看不惯刘昌祚,又怎么肯听刘昌祚的话。

是以本来汇集于灵州城下的定军两支主力部队,环庆路和泾原路的定军,在一位自吹且想独占功劳的主将指挥下,发动了无望的攻城战。

而且高遵裕在如何攻城上,也是太单纯了,先前他说,“吾夜以万人负土平叠,黎明入之矣”。未果,他又派人采木制作攻城器械,皆细小不可用,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久攻坚城不下,西宁军援兵还在虎视眈眈。此乃致我军遭受两面夹击的困境当中啊,想必西宁是不会此战机的。

思绪万千,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岳飞未报而入,脸色略显惶急,声音发颤:“西宁掘黄河七级堤,大军撤离,高帅令刘帅率本部殿后。”

刘昌祚心神恍惚,依稀听得“撤离”、“殿后”字眼,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问:“什么?”

这时,帐外的嘈杂喧哗骡马嘶鸣声乱成一片,岳飞提高声音:“西河掘河,水淹七军,大军撤离,刘帅殿后。”

刘昌祚整个人一激灵,嚯的起身,大步出帐,目力所及处但见人马奔窜,十余万兵马民夫的大定营帐完全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

定崇宁四年八月初十,灵州宁军掘黄河渠水猛灌定军,切断定军补给线,水淹、缺粮、冻饿交加,攻城又死伤惨重。十万定军,狼狈撤退时只剩一万出头。

数日后,战报传至东京,朝野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