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二十四桥

鼎定河山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二十四桥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大禹治水之后,将天下分为九州,最东南的部分是扬州。上古的扬州指代广阔的江南,其实这片土地还未被中原政权开发,是古越人的土地。地图上的扬州包括了此时的浙江、福建、江西,以及北部的苏南、皖南。

中昌之后藩镇割据,中央政府的号令在东部地区难以实行,很多藩镇成为国中之国,把税赋和人事权留在了本地。在这种尴尬情形下,扬州为代表的江淮地区靠商税、粮税和盐养活着大昌,成为萧家的“衣食父母”。

恰巧,这一时期的洛阳被毁,长安凋敝,扬州因此正式成为了中国第一都市。而也正是在大昌,扬州盐业崛起,成为后世千年扬州的顶梁柱产业。

进入大楚,扬州仍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都会。虽然长安和洛阳衰落了,但是通济渠和山阳渎、江南运河依然连通着中原,扬州依然聚集中外商人,繁华程度和首都东京媲美。

扬州“多富商大贾”,而这些巨富大多都是盐商。整个江淮流域的产盐集中在扬州,然后从这里沿运河和长江往内陆贩运。当时的盐船五艘一队,打着旌旗,不分昼夜赶往中国各个角落。

从扬子江边的江都桥开始,一路沿着运河北上到达扬州的水门。城墙有两重,城市包裹着运河,沿岸都是柳树,笔直的运河上横跨十几座大桥,接连相望一直通到北城水门去。这就是进城以后的第一感觉。大桥连接起市内的交通要道。进城不远,右手边就有个大市场。运河处处有码头,码头边就是各色商铺和买卖人家。

扬州在大昌时最为富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记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曲桥,次东正当帅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桥之数,皆在今州城西门之外。

大好的城市在五代时却是屡遭战乱:

自毕师铎、孙儒之乱,荡为丘墟。杨行密复茸之,稍成壮藩,又毁于显德。本朝承平百五十年,尚不能及昌楚之十一,今日真可酸鼻也!

即便如此,扬州城依旧底蕴十足,繁华仍在。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城内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二十四桥又意指一座桥。

据说,当年昌定宗的游船到了扬州的西郊,看到一座小桥,问叫什么桥。太监说不知道。一个宠妃就说了:“我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二十三桥吧。”游船上的公主、妃子有二十三个,称为二十三娇。“娇”和“桥”韵母相同,右半部分也相同。听了宠妃说的缘由,一个太监报告皇上,说船上有二十四娇———有一个妃子肚子里有一娇,她怀孕了。因此,这一座桥就叫二十四桥了。

不纠集,总之江南水乡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桥。

漫步其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略略尴尬的是,一路漫行,河上画舫、两岸舞榭丝竹管弦声中,唱的或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或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或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或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竟是十之**在唱冯过的诗词。这,当今娱乐圈的教父呀。

到了扬州,自然得品尝大名鼎鼎的“狮子头”。

“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斩肉,“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

据传,当年昌炀帝萧广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萧广看了扬州的琼花,特别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萧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倾倒朝野。

到了秦楚,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有一次,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杨万里亦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螯,世间真有扬州鹅。”其在品尝了包括像狮子头之类的菜肴后,作了生动形象的夸张,借菜抒怀。

扬州城内烹制此道名菜最为地道的是“狮子楼”,需提前预订,吃食住行诸事自有沈致信打点安排。

昌罗城、定大城的护城河又名保扬湖,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昌楚以来,众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是也。

保扬湖,其实是一条较宽的河道,湖面瘦长,蜿蜒曲折。

坐在二楼雅阁,冯过几个面面相觑,不想这名声在外的景点“名不副实”,属实是其貌不扬,好在两岸这些花柳园林颇具水乡特色,乃饰其拙也。

冯过咳了声,指指目光所及的湖水、拱桥、垂柳、园林,随口道:“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所谓“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之名够江南,冯过算是提前为之赋予这诗情画意的名字。

“好一个瘦西湖,好一个冯七郎。”一人推门而进,声音洪亮。

这是二楼雅室,怎么有人说进就进,小春同志的安保工作没做到位呀。

此次冯过上南京会试,乃是冯家头等大事,冯礼唐大手一挥,调拨了若干人手随扈(服侍)左右,一应用度皆由公中出账。

这二年,大定可不安稳,先有方腊后有钟相,东南大乱,卷入其中的百姓愈百万,伤亡数十万,虽不致元气大伤,却也是伤筋动骨了。

简而言之,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冯过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所谓政策倾斜,自有其根由。从院试到乡试,因小七表现惊艳,冯家社会地位的提升肉眼可见,族里几位实权人物非止与本地父母官称兄道弟,便是见了知府大人也不再如从前般唯唯诺诺、战战兢兢,有底气了啊。

另外,不为众人所知的是,小七通过世子的点拨暗示作出了快速反应,冯家方及时割肉止损,避免了与甘家同样的下场。覆族之危呀,想想都后怕。

因为有白鹿洞书院前车之鉴,幸是未被卷入其中,此次远行,族长可是下了死命令,一切以小七的安危为重。

安保,当然由贾小春负责。

关于浓眉大眼的小春哥,冯过并不十分清楚其身世来历,只晓得其自幼家境贫寒,父母早逝。早年受过白家(董小宛家)的恩施救助,及至他因事被军中除名返乡,家中再无亲戚,恰遇白家惊变,他便成了董小宛母女的守护神。

早前,董小宛几人去往金陵城,也不知她与贾小春说了些什么,春哥并未同行,而是选了两位一手调教出来的机警护卫随从。

对贾小春,冯过当然是信得过的。至于他说远非岳飞、杨再兴之敌,废话,那二位绝对是武力值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你行你上啊!

进屋这人之所以畅通无阻,当然不是贾小春失职,而是因为这是位熟人。

其实,也不算太熟啦,寥寥数面而已,他倒是自来熟。可架不住人家名头大呀,文武双全,天下闻名。

冯过几个见了此人,纷纷起身:“龙川先生,好久不见。”

没错,此人便是许久未出场的陈亮陈同甫,一如既往的清癯,眼神明亮,炯炯有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