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打虎豪侠

鼎定河山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打虎豪侠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蜀冈延绵十余里,其间林密森森,多有猛兽出没。

月前,有一头老虎在密林边缘活动,先是咬死樵夫,而后又咬死为拿赏银进山打虎的七八个大汉。

为恐猛虎再伤人,官府乃贴出告示曰:

“因这蜀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另又贴出悬赏告示曰,凡猎得大虫者可得官银二百两。

别看这二百两白银,可不少了,放在那个时空的三线城市,可作三居室的首付款。

打虎那汉子姓武,行二,并非本地人,邻近街坊只以“武阿二”唤之,大名不晓。

孙觉却是识得此人,道其唤作“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其一路浪荡到了扬州,见此地繁荣,乃定居下来,因武艺不凡,入府衙做了捕差。

这日,正巧逢休沐日,武松与友人饮酒,酒过数巡后乃说及大虫伤人一事。许是酒虫上头又许是自恃武艺了得,武松不听友人劝告,执意要上蜀冈会一会那只大虫。

及至地头,听闻有“英雄”要上山打虎,左近乡民莫不诧愕,继而尾随其后看热闹。

不过,热闹看归看,小命要紧,最终只有两个胆大的跟着进了山林,余者皆候在林外,抬老虎,更大的可能是抬武松。

约莫两刻钟后,林中忽然传出虎啸,分不清在哪个方向,却令人不寒而栗,伴随着惊叫声,接着就是怒吼声。

林外众人听得胆战心惊,有胆子小的趁人不备选择了偷偷溜走——万一那大虫撺将出林来,张开血盆大口,谁的脑袋经得住咔嚓一咬的?留下来的向林子里张望,脚下蠢蠢欲动,天人交战着,在进不进林之间犹豫不决。

大约又过了两刻钟,随着武松进林的其中一人跑了出来,既兴奋又紧张,口中嚷嚷着:“大虫被打死了,来几个去抬啊……”

啊,真的假的啊,这么猛吗?但这也作不得假吧,众人将信将疑的随着那人进入林子。行了差不多一刻钟,便见一片稍开阔处,武松坐在地上喘着粗气,他的身边倒着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动不动,显然是没了气……众人松了口气,上前七手八脚的把那死透了的老虎捆绑好,又找来杠子抬起。住在林外的乡民听晓伤人大虫被打死,便有人敲锣打鼓吹锁呐一路“护送”。

这行人太过显眼,一路上不断有人打听跟随。那两个跟着武松进林的闲汉绘声绘色、唾沫横飞的诉说着过程——

进林寻了一会儿,由于酒力发作,武松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眼睛上翘,额头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随身携带的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这才住手……

文字的表述能力是肤浅苍白的,远不及添油加醋、主观客观混合掺杂的讲述者之万一。总之,说与听的都爽了。

武捕快徒手打虎这一爆裂消息迅速传遍全城,红透扬州。

汉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骑马经过一地时遇虎,孙权本想用箭射它,但想不到老虎直接扑上来咬伤了他的马。危急之际,孙权将双戟朝老虎掷去,将虎戳伤。侍卫张世见状,连忙以长戈猛击老虎,最后成功将其擒获。在三国时期,类似“孙权搏虎”的还有曹真、曹彰、夏侯称、孙礼等人。

北周杨忠尝从太祖狩于龙门,忠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壮之。意思是,杨忠与老虎单挑时,用左手夹住老虎的腰,并用右手拔了老虎的舌头。如此强悍的战斗力,简直爆表。

另一位打虎的勇士是张兴祖——“兴祖平生杀虎数十。一日遇虎,一发而踣。语左右曰:‘生虎髭剔齿,可以已风拔之。’虎怒,爪其靴裂,兴祖立杀之。人遂名兴祖为杀虎张。”张兴祖把老虎打伤了,还按住老虎要把须拔下来,老虎一反抗,就立马把它杀死。如此骁勇,难怪别人都叫他“杀虎张”了。

历史上的打虎名人还有汉代的李广、晋代的周处、大昌的裴旻等人。俱往矣,古有李广射虎、典韦驱虎、孙权搏虎、周处除虎、杨忠擒虎,今有武松打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武松打虎?

冯过同学就些微的迷糊了,杭州人武阿二在扬州蜀冈打虎?说好的三碗不过岗呢?施大大会不会气的……

呃,不对,施大大原本就是只是借用了细小的情节创造了剧情,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嘛。

那个时空,徐麒请苏州隐士施肇瑞到家里当私塾先生。施耐庵就住在祝塘镇环境幽美的大宅里,边教书边写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改名为《水浒传》),当地人都尊称他为“耐庵公“。

武松景阳冈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冈,黄狗变成吊睛白额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关于“武松”,后世频有争论,有两种说法较为广泛:

一、武松原在江湖卖艺,因武艺高受知府高权赏识做了捕快。不久高被黜,他被解职。新任知府蔡京之子蔡銎无恶不作,人称蔡虎。某日武松伏于蔡府门外,等蔡出门时冲出挥刀砍杀,己被擒,因重刑致死。百姓念其为民“打虎”,将他葬于西泠桥畔。后人立“宋义士武松之墓”碑。所以说,武松打虎的这“虎”其实是个人。

二、武松的原型其实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一位好友,名叫卞元亨。其乃是元末明初的起义军将领,他臂力过人,能举千斤。卞元亨在盐城时,听说当地常有猛虎伤人,便前去找猛虎单挑。在与老虎搏斗时,他“以脚蹴虎颌,使虎立毙”。小说中的武松打了五六十拳才把老虎打死,真实的“武松”一脚就把老虎踹死,果然厉害。

不管怎样,这里便是此般情节,作者君是任性的。

且说到得岭下,早有七八十人都哄将来,先把死大虫抬在前面,将一乘兜轿,抬了武松,径往城里而去。

有那附近上户、里正都在庄前迎接,牵一腔羊,挑一担酒,里正道:“被这个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连累猎户吃了几顿限棒。今日幸得武都头来到,除了这个大害。第一乡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侣通行,实出都头之赐。”

武松酒劲已退,乃道:“非小子之能,托赖众长上福荫。”

至于“都头”云云,原本是奉承之词,并不僭越,不必深究。

那扬州城人民听得说一个壮士打死了蜀冈上大虫,迎喝将来,尽皆出来看。哄动了府城。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叠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迎大虫。

围观人群看了武松这般模样,又见了这个老大锦毛大虫,心中皆道:“不是这个汉,怎地打的这个猛虎!”

冯过等跟在打虎英雄之后入城,眼见着此等场景,咋舌不已。

英雄嘛,人人都想去做。武松的出现,很是及时,为平淡生活增光添彩,亦是茶余饭后的谈饭。可以预见的是,官方必会大肆宣传,再加上民间的口口相传,武阿二可是要升官发财了。

于冯过而言,那本名着中他最喜欢两个人物,一个鲁提辖,一个武都头。前者征讨方腊大功告成后,在**寺圆寂,得了善终;后者则正式在六和寺出家,一直活到八十岁寿终正寝。这也算是施大大手下留情,稍慰读者之心。

这个时空,方腊出场、谢幕,钟相、杨幺登台、剧终,水浒群雄呢?此武松是否为彼武松,梁山泊寥儿洼,是风平浪静还是山雨欲来?

且看着吧。

冯过以近乎外来者的心态关注着这些似是而非的事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