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雅绝尘

鼎定河山 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雅绝尘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冯过眼角跳动着,这小应子哪,还真把《天仙配》给排出来了,且是味道纯正的黄梅戏,要不怎么说是术业有专攻呢,不服都不行。

早前她们要来南京另起炉灶,应素白便死气白咧的缠着冯过要新戏剧本,而且催更的厉害。冯过是拿这小妮子没辙了,美女小姐姐也不发嗲撒娇,只晓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痴痴呆呆的,也就是跟在秀外慧中的董小宛身边才不会被人骂了还帮人数钱。

除了《天仙配》,冯过还将《西厢记》、《牡丹亭》、《南柯梦》、《杜十娘》等几折戏写给应素白。戏痴嘛,让她一次嗨个够。

在上饶时,应素白便不再登台演出了,而是教授技艺、排演节目,到了金陵城自也不可能重返舞台。

但她的“戏痴”之名可非胡乱吹嘘出来的,如何也离开不得。这不,到金陵才多少时日,就排了几出大受欢迎的新戏,并迅速打响名气扎下根来。

讲真,冯过知道董小宛与应素白都很能干,但想不到她们的执行力竟一强至斯,或者这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吧,二女脾性互补,正可以拾遗补缺、彼此成就。

一说起青楼,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应该就是丽春院那种客栈式的阁楼,实际青楼并非如此,低端的青楼其建筑风格充其量是寻常巷陌,而中高端的青楼绝非客栈式阁楼这么简单,其中环境已完全园林化了——

“翁欣然随之入,至中堂举目,则湘帘翠幌,清池小山,花木掩映于朱栏曲楹间。一少姬浓妆前拜,引入幽室,进以金樽,款以珍馔,翁不觉陶然径醉,即与之狎。”

从此不难看出,这种高档的青楼既是美酒、又是美人,关键景色也很美。人工种植的草木、雕刻的假山、开凿的清池,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于此,陈亮很有发言权,乃沾沾自得的言称其曾至吴ji徐兰所居:“其家虽不甚大,然堂馆曲折华丽,亭榭园池,无不具。”

他又讲述某青楼布局:“某尝携友人至杭州一楼子,园主因导余辈从西角门入,则又一径。乔木蔽日,假山亦已古色。又得堂庑加大,前俯一池,宽三数亩。荷已盛花,中有败舟二……”

听听,青楼的园林与传统的江南园林的景色相仿,也符合园林的营构之道,其建筑风格与传统典雅的园林相差无几矣。

本身,青楼的园主(老鸨)修建园林式青楼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为从顾客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这种建筑风格也是喜闻乐见的。在中高档的青楼,其受众人群多以文人士子、墨客骚人、富人贵客为主。为了取悦这样的客户群体,让文人士子、墨客骚人满意,使得青楼营构必须要符合文人的口味,从而使青楼园林有了强烈的文人化倾向,这也是为何中高档青楼到后面都选择了园林式的建筑风格。

不但是建筑风格偏向文人化,就连装饰风格也是文人化。不同于某时空的娱乐场所一直在突出风花雪月的装饰风格,此时青楼的追求的装饰风格是淡雅、精洁。

龙川先生尝就此写游记曰:

“杨妙儿者居前曲……居第最宽洁,宾甚翕集”;

“(卞玉京)年十八,侨虎丘之山塘,所居湘帘琴几,严净无纤尘”;

“泪秋,南都名妓也……卜居秦淮旧院,后临水榭,垂枣花帘,房栊幽静,清雅绝尘”;

“(王四)所居月波水榭,绮窗锦幕,不染纤埃,几榻尊彝,位置俱极楚楚。”

园林化、文人化与雅洁、幽密的情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青楼独特神秘的氛围——宛若仙境。仙境不正是那些前来消遣的文人墨客们所追求的吗?这里的仙境不仅仅是指环境上宛若仙境,更是这里边还有个宛若神仙的女性为其服务。

话说青楼里面,极品女子可不少,而且极品的大多都是有才艺的,这就是常说的卖艺不卖身,换言之,那时候青楼的极品女子跟某时空的明星差不多,都会有一大批粉丝去追捧。她们的才貌气质俱佳,且能歌善舞,吟诗作对,极其风雅。

而每一个青楼都会有一个压轴的姑娘,这也是所谓的头牌姑娘,要见到头牌姑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是有钱就可以的。成为头牌的青楼女子,背后都会有权势富贵之人当靠山,一般的小土豪见到头牌姑娘也是客客气气的,象有些去ji院“办事”的男人见到头牌姑娘也只能看看而不敢动手。

青楼的级别比较高,一般的平民老百姓是不会去消遣的,而能进入青楼的人要么多财、要么多才,所以大多进入青楼的都是富商、名士以及士大夫,他们去的目的就是放松自我,有的是放松身体,有的是放松心情。游戏人间、笑傲江湖,在这里有一两个红粉知己,或者有一两个温香软玉的“密友”,让男人悠然自得,喝杯清酒、品杯清茶、听听小曲,吟吟诗作作对,别提多快活了。

其实,青楼在楚之前都是高雅之地,相当于文化会所,进去之后是大厅,里面设有雅座,多是文人墨客所去,也不干别的事,就是饮酒吟诗,根聚会性质类似。不过楚之后就变了味……谈青楼文化,就不能不谈秦淮的环境。秦淮河是由西至东贯穿南京城的一条运河,两岸繁华无比。其中江南贡院是试场,跨过文苑桥就是旧院,即是ji寨。读书人从贡院考试完出来,过桥就能轻易到达各处青楼。

所居曲房密室,帷帐尊彝,楚楚有致。中构长轩。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霏拂几榻,轩右种梧桐二株,巨竹十数竿。晨夕洗桐拭竹,翠色可餐。入其室者,疑非人境。

此处青楼的室内设计一丝不苟,而且很有法度,布局严谨,毫不粗俗,优雅舒适,细心打理,几乎是仙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换个角度看,文人们走进青楼,抱着的心态并不下流,对于极其讲究的环境布置,也会细心探究,而且抱着欣赏的眼光。虽然色艺是文人与ji女交流的重要部分,但与之并存的艺术与人情的交流,却不容忽视。而糅合了文艺的男女关系,正是此时秦淮的青楼文化的核心。

是以,千万不要说龙川先生“道貌岸然”啥的,人家只是抱着欣赏技艺和交流艺术的态度方流连其中的。

而此时秦淮河最有名的当属“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林敏儿、顾媚、寇湄、陈圆圆。她们全都才貌双全,拥有着满腹的才华与令人遐思的美貌,追捧者无数。

看到八艳中某个名字,冯过心下嘀咕:不知道某个吴姓奸贼出世了没,要不要找到并掐死他?嗯,此事可以盘算盘算。

“白楼”恰恰便是返璞归真,大厅的小舞台有歌舞表演,其它青楼的“特殊服务”一概没有。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与秦淮河似乎格格不入,却偏令人趋之若鹜,果然是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哪。

在金陵城寸土寸金的秦淮河畔租赁楼子(董小宛与应素白虽然都是小富婆,可买不起,便是这租金也是肉痛的紧),装璜布置一番,主打的却是戏剧,这样的别出机杼居然还就成功了。这只能说明,金陵人多富豪,喜猎奇,能包容。有容乃大嘛,唯能包罗万象方更能发展壮大。

“白楼”首推的便是黄梅戏“天仙配”,地道的唱腔,编排精彩的剧情,一经推出便轰动全城,可谓是一炮而红。

黄梅戏传至南京不算多久,却是颇受欢迎,但青楼中能唱的歌ji并不多,毕竟这种唱腔虽不难,要唱出那种韵味却是不易。

至于“天仙配”,原本就是民间传说——

传说中玉皇的女儿。因向往人间生活,同情董永卖身葬父的遭遇,并热爱他勤劳诚实的品质,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并为董永织锦偿债赎身。后来遭到玉皇的残酷干涉,被天兵天将捉回天庭。

冯过给的剧本中不仅只有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其中还涉及到他们的儿子的故事。简单的说,他又抄了神话小说大师——周濯街所着作的长篇神话小说系列中的《七仙女正传》。

好吧,他还是小觑了应戏痴的能耐,也就月余时日吧,就把戏排了出来。而她精心挑选的“弟子”也不负所望,极完整的完成了演出。

0K,为你们点赞,为你们打call。看这火爆的场面,定是能赚个盆满钵满。按照这趋势,用不了多久,便可直接将这楼子给买喽。

不过,董小宛却轻轻摇头,云淡风轻的说,听闻东京下桥南斜街、北斜街,内有泰山庙,两街有ji馆;而朱雀门外龙津桥西、朱雀门外东壁大街至保康门前、马行街縠儿市、东西鸡儿巷、相国寺南录事巷、寺北小甜水巷、景德寺前桃花洞、金明池西道者院……其他“幽坊小巷、燕馆歌楼”则不计其数;如矾楼这般规模的酒楼便有七十二家……大概是极繁华的,更有李师师、聂胜琼、赵香香这等大家,早晚需去瞧上一瞧,或许三月份就走上一遭……

啥意思?冯过有点懵,你们要去东京?搞乜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