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零六章 天方夜谭

鼎定河山 第二百零六章 天方夜谭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昌末,八大王张献忠自陕入川后,在开县黄陵城设伏兵,一举歼灭了大昌在四川的主力,继而攻克开县城。

当时,张献忠的部分人马驻扎在城外老关嘴至南河一带,一些军士过南河到三中村砍甘蔗吃,与一唐姓看守蔗林人发生口角,军士依仗人多又有兵器,一拥而上,企图降伏守甘蔗主人,此人虽是长工,但为唐门中人,他用锄头左钩右拦,不几回合便缴了几位军人的械。

落荒逃回的军士被统兵仗责,请来唐姓长工切磋武艺,不料,堂堂总兵竞不能敌。佩服之余荐于八大王帐下,但此人不愿参军离家,于是被封了个地方武官。

此后,开县唐家拳在武林中广泛传播,并成为峨眉武术“五花八叶”中的“五花”一派。

“五花”是从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即开县的黄陵派(实指唐家拳)、涪陵的点易派、都江堰的青城派、通江的铁佛派、丰都的青牛派;“八叶”是从技击风格角度所分的八大门派“僧、岳、赵、杜、洪、化、字、会”。

楚宁宗中,开县唐门开始使用暗器——竹镖。

是以,虽说“四川唐门世代居于四川恭州成都府大巴山中,是饮誉武林的暗器家族”,但唐门只不过是发展了暗器中小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门派独有的拳术。

其暗器种类有:带衣镖、袖镖、简镖、金钱镖、弹丸、飞叉、飞刀、飞爪百链锁、甩手箭、袖箭、背箭、梅花针、指针、排针以及飞石等。

飞石,又名飞蝗石,为暗器中最便利最节省之一种,实为随地皆有俯拾即是之物,既不须费钱购买,又不须费时琢磨,而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信手而拾,信手而发,其便利为何如也。但于山野之间,寻取坚石,以青石为上,麻石次之,黄石最下。所取之石,宜细长,上锐下丰。至其四边之形式,则不必拘泥,即椎形、方形、六角形等等,皆无不可。依其形状言,则略似蝗虫,故名为飞蝗石……至其练法,亦不甚难,大略与脱手镖相似,唯专用摔撇之劲,而不用推送之力。发石时之手法,有阴、阳手之分,用阴手者多……

这些是贾小春、王寅及邵百花所授,概括起来唯两点:曰力度,曰准度。力度有了便勤练,唯手熟尔嘛。

事实证明,冯小七多多少少还是有武学天赋的,飞石一出救下了卞玉京。

这场突袭战大告全胜,当场击毙六人,俘虏九人,己方无一人受伤,冯过暗赞自己的主角光环也太闪亮了些,缺少成就感哪。

眼下城里已然乱成一锅粥,这里呆着不安全,众人找来绳索将那九个倭寇牢牢绑了起来,锁了门离开,一路上小心翼翼,尽量挑僻静处走,好不容易才回到住处。

见到冯过安然无恙,资南嘉等人方放下悬着的心。

此处有贾小春坐镇,等闲数十人可攻不进来,算是风暴中心,反倒是自始至终都会受到侵扰。

提心吊胆的熬过了两个时辰,出外打探消息的护卫队员回禀称大队官兵进了城,灭火的灭火,平寇的平寇,城里已不见了倭寇踪影。

稳妥起见,护卫队仍是全神戒备,夜里也是安排了足够人手值岗。

一夜无话,直到次日天亮,坊丁敲着锣宣告倭寇已被驱赶出城,紧闭着的大门才纷纷打开。

浓烟早已散尽,火情也早已解除,金陵城似乎一如往常,但昨日倭寇入侵的创伤却是无法抹却的。

事实上,事后朝廷的邸报上关于此次倭寇犯侵金陵的记并不尽翔实,只道并未给金陵百姓带来伤害。

这已非止是避重就轻的粉饰太平了,没有伤害?就不怕死于此次倭害的三百九十八名的亡灵找你们讨要说法?

更无语的是邸报并未有任何一字一句关于倭寇逃窜出金陵城后的消息,大概是事实太过离谱吧。嗯,如同玄幻小说。

也不知贾小春动用了什么关系,北上途中便打探清楚出了后续没公开的相关事宜,那才叫一个精彩哩。

事实是,这支人数刚破百的倭寇队伍,仅仅历时不到两个月,就从浙江到南京,把大定东部沿海的防御给全面凿穿。他们千里奔袭,杀得千百定军“片甲不留”。仅是可以确定的定军伤亡人数就高达五千人。一名地位尊贵的御史也死在了这场动乱之中。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就更是不计其数。

正月廿一,一波倭寇从浙江省绍兴上虞附近登陆。此时这批倭寇的数量也只是百来人出头。但刚从上虞登录,他们就杀死一名御史。当地为之哗然。随后官府探明这批倭寇的踪迹,发现他们竟已从杭州奔袭杀至淳安。虽然在奔袭至淳安的路上,面对局部规模的小战争,倭寇的人数已从百人剧减至六十余人。可就是这仅剩的六十余人,士气之高竟然让徽州府的五百多名守军“悉崩溃,望风而逃”。

这跟开了“挂”一样的六十余名倭寇,之后接连奔袭杀至旌德县、南陵县,战胜了人数二十倍于己方的大定守军。杀御史、破定军,一时间大定国土上几乎找不到风头能出其右者。

可这群倭寇真的这么厉害吗?事实上,这群倭寇打的第一场败战,遭遇到的不过是大定的普通老百姓。

当这六十余名倭寇杀至芜湖时,芜湖的百姓组成民兵。许多人站在各自的屋檐顶上,占据着有利地形,用着各种各样的粪水、石灰干扰倭寇,其余人正面击杀。在百姓们的双重夹击下,这群倭寇被打得亡命而逃。民兵又乘胜追击,最终活捉两名倭寇,阵斩了十余名倭寇的脑袋!

但令人未曾想到的是,这批吃了败仗的倭寇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奔袭至江宁府城金陵。

江宁守军查防不力,被倭寇混进城里烧杀抢掠一番,官兵反应过来时倭寇已是窜逃出城。据俘虏交待,这批倭寇入城时为五十一人,除却死伤在“独酌轩”的十五人,共有三十六人逃出。

而后,镇守江宁的两位偏将蒋升、朱襄率领数百官兵出城,来到城南外的樱桃园附近驻扎围堵倭寇。但他们没有派人侦察,居然解甲赌博。三十六个倭寇则化装成乞丐,暗藏利刃,对官军发起了突袭。官军战死三百余人,蒋升重伤,朱襄战死。而倭寇仅战死三人,余者扬长而去,不知所踪。

这就厉害了呀,百多人转战数百里,杀敌数倍于己,居然还有三分之一逃出生天,莫非此乃天降神兵?

嗯,某圈子私底下流传的说法是这百余倭寇五成是“真倭”。

啥意思呢?

“倭奴入寇,国王多有不知者,乃是各岛穷民,合伙泛海,如中国贼盗之类,彼处只如做买卖一般。其出掠亦各分部统,自称大王之号。到回去,仍复隐讳了。劫掠得金帛,均分受用,亦有将十分中一二分,献与本鸟头目,互相容隐。”

“如被中国人杀了,只作做买卖折本一般。所掳得壮健男子,留作奴仆使唤,剃了头,赤了两脚,与本国一般模样,给与刀仗,教他跳战之法。中国人惧怕,不敢不从。过了一年半载,水土习服,学起倭话来,竟与真倭无异了。”

倭寇劫掠基本全凭风向,船被吹到哪抢到哪,而俘获女子便jian ***腻了便放走了,而俘获的强壮男子便给他剔成当时日本人的发型,扔到头阵当炮灰。官军看到这些假倭自然是分不清也不愿分,一律按照真倭处理,而被剃头的也自知横竖是死只能替真倭卖命,等到朝廷大军将至,倭寇便带着所俘财宝人口坐船跑路,等回到了日本,便教所俘获的中原奴仆日本刀法和语言,过了一年半载,这些被剃了头的中原人也就跟真倭寇没什么区别了。

官兵哪管真假,砍了倭寇的头,就可领赏,于是那些被裹挟进倭寇的中国人也开始拼命,是以假倭渐成真倭,数目占到了七八成以上,真倭则不足二三成,甚至仅一成左右,比例之悬殊,可见一斑。《筹海图编》说:“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孑入而附之耳。”

后来有人索性剃发易服,充作倭人,在海禁之下从事走私贸易,往来于海上,与官兵开战,也在濒海一带就地抢掠,这是主动做假倭,混淆视听,从中获利。虽然有倭人掺杂其中,但不掌握领导权。虽称倭寇,其实大部分是民间百姓。

真倭人数虽少,却是狼子野心、灭绝人性,行径狠毒可令小儿止啼。

也就是说,五十真倭的破坏力可十倍于假倭也,官兵围剿不力情有可原。

嗯,完美,不是我方太无能,实在是敌人太狡诈毒辣。

当然,这种事官面上是不会提的,老百姓再如何讨论又能怎样?

大定这般大船呀,早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覆灭在即犹不自觉,只顾着关起门来歌功颂德、自娱自乐。

呵呵,这样的王朝政权,即便GDP占据世界的五分之一强又如何,实则引颈受戮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