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零九章 东京梦华

鼎定河山 第二百零九章 东京梦华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举目则青楼画阁,棱户珠帘,雕车竞争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疱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站在汴梁城外,望着巍峨壮观的城墙,便是见惯了高楼大厦的冯过也觉扑面而来的是厚重的冲击力,这是一种见证历史变迁的千年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汴梁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濠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新城南壁,其门有三;正南门曰南薰门;城南一边,东南则陈州门,傍有蔡河水门;西南则戴楼门,傍亦有蔡河水门。蔡河正名惠民河,为通蔡州故也。东城一边,其门有四:东南曰东水门,乃汴河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遇夜如闸垂下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余丈;次则曰新宋门;次曰新曹门;又次曰东北水门,乃五丈河之水门也。西城一边,其门有四:从南曰新郑门;次曰西水门,汴河上水门也;次曰万胜门;又次曰固子门;又次曰西北水门,乃金水河水门也。北城一边,其门有四:从东曰陈桥门;次曰封丘门;次曰新酸枣门;次曰卫州门。

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荫。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因兵士二十,指挥每日修造泥饰,专有京城所提总其事……

以上是资云所言,他收到资南嘉的信后便在城门处日日守候,终算是在四月初三日接到了冯过一行。

他对汴梁城可不陌生,早年资哲做京官时便将他带在身边,去年赴国子监进学,此次东京会试将将被取中,也算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了。在冯过等人面前,他假假也算是半个东道主,嘚啵嘚啵的成了个话痨。

还别说,他这般唧唧哇哇着,倒是让众人对这座千年古城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夏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至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年。春秋时,周文王之子毕公高曾经在此筑城。而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庄公选此地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景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战国时,魏惠王将国都迁到这里,定名“大梁“。五代时,梁太祖建都开封,改名“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本朝迁都至此,改名“汴梁”,即东京也。

后周世宗郭荣继位后,开始了汴梁城的大规模修筑工作。当时,共集结了十多万左右的民夫重修汴梁城。在修筑外城时,因为开封当地的土质松软,他还特意命人从百里之外的虎牢关一带调取土壤夯筑城墙,最终修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构成的汴京城。此次修筑奠定了大定“东京城”的基础。

大定建国后,又对汴京城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筑。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神宗熙宁八年。这次修筑前后历时三年,动用了上万人进行修筑。除了加固城墙外,还在城墙上修筑了敌楼、城门处修筑了瓮城。敌楼和瓮城,原本都是只用在边境城池上的防御设施,但是因为定燕之间的紧张形势,汴京城也“边城”化了。

汴梁地处华北平原,而作为中原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并不在中原王朝手中,导致其直接暴露在北方大燕的威胁之下,边防压力之大自不待言。

到了此时,汴京城已经发展出了城外壕沟、壕沟后羊马墙、羊马墙后外城、外城后内城、内城后皇城的五重防御体系。此外,为了加强城池四角的防御,元丰七年时,定廷还于汴京外城“封筑敌团”,即在外城的四角上修筑城楼,以增加城池四角的防御力量。城门的防御更是重中之重,共有十二座城门和九座水门,其中南熏门、新郑门、新宋门和新封丘门因为通御路是“直门两重”外,其余城门均为“瓮城三层,委曲开门”。而汴京城的水门也是戒备森严。例如汴河东水门,除了水门本身有铁闸拦河外,水门两边还有两座“拐子城”,即两座瓮城。若有敌人进攻水门,则可以从两侧的瓮城夹击敌人。

汴河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汴梁没有山河之固,因此除了重兵把守,城墙防御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植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其高际天,坚壮雄伟。

刘姥姥首进大观园嘛,乡下人进城,虽不至于噤若寒蝉,却终究有些畏畏缩缩。

南京固然繁荣,却还是不及东京的,政治中心呢,街面上偶然间碰上的说不定便是皇亲国戚,那还不夹着尾巴……咳,老老实实做人。与资云一起前来迎接冯过等人的还有辛弃疾的孙子辛圹,其父亲乃是辛弃疾次子辛秬。

早年,辛弃疾遭到浙东安抚使韩侂胄弹劾,说:“以臣僚言弃疾好色贪财,淫刑聚敛。”

他遭受同僚弹劾的原因,有三点:好杀人、好财和好色。

他的第一位夫人是江阴赵氏,继室范氏,第三位夫人是林氏,共有九子二女。儿子分别为:稹、秬、稏、穮、穰、穟、秸、褎、秆,辛秸和辛秆早卒。

他的小妾,一直不弃的有七位:整整、田田、钱钱、香香、飞卿、粉卿、卿卿。至于侍妾,就无法枚举了。

一般来说,侍妾要么是随女主人嫁过来的,要么是男主人花钱买来的,根本不用经过法律程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侍妾更像是一种商品。除了服侍男主人日常生活外,侍妾还有三种作用,每一种听起来都让人觉得羞辱。

第一种作用是当做货物用来交换。比如苏轼,别看他写的一手好文章,其实出卖起侍妾来也毫不含糊。他在去黄州赴任的路上,由于缺银子买匹好马,只能靠双脚前行,疲惫不堪。最后他决定用侍妾春娘交换了一匹马。从他的诗句中就能看出来“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意思就是,我是因为山路实在太坎坷了,所以才只好将佳人换良驹。

第二种作用是当做筹码。典型的就是辛弃疾,有一次他的妻子突发重病,为了激发医生最大潜力,用心救治老婆,辛弃疾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对医生说,只要你能将我老婆的病治好,我就赏你一个美貌的侍妾。医生一听心花怒放,拿出十二分的精神看病,结果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治好了辛弃疾的老婆。以此可见。拿侍妾当筹码的魅力还是挺大的。

第三种作用是当做服务工具。大楚有个名人叫做黄士陵,他家里收藏着一面汉朝的古镜,这面镜子返璞归真十分罕见,深受黄士陵的喜爱。恰好另外一个叫李茗柯的人也对这面古镜情有独钟。可惜的是,无论出多少钱,黄士陵都不卖镜子。李茗柯后来想出了美人计这一招,派一名年轻貌美的侍妾天天给黄士陵洗衣做饭揉肩捶背。最终,黄士陵喜欢上了这名侍妾,于是将古镜拱手相让,自己则抱得美人归。

好吧,无风流不名士,侍妾成群也是身份的象征。

辛圹木讷,不善言辞,更不苟言笑,在上饶便与冯过相熟,脸上方有了些许笑意。

冯过自不会倚着与辛弃疾是忘年交而在辛圹面前充长辈,问了其会试事宜,晓得其也是取中了,且排名高出资云许多,便望了资云一眼,意味深长。

有资南嘉在场,资云发作不得,唯有狠狠地瞪了回去,心下却不以为然:反正我会试过关了,殿试后留在东京候官问题不大,日子长着呢,有得与你冯七郎见面的时候。

一般而言,殿试过后,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有父亲在,资云这个官二代想留京补官的确不难。

说来也妙,王棣、辛圹和资云这三位因种种原因成了同年,还有陈亮、胡铨、黄裳、徐元杰、刘几、谢过等等,崇宁五年的科举注定群星璀璨。

入城后,资云与资南嘉一路,辛圹带着冯过等去往龙津桥左近的麦梨巷住所,到得地头后,约定了明日登门拜访,辛圹自去不提。

此处院子比金陵城的略小,却也有前后院,甚至还有小花园,闹中取静,甚是幽静古雅。十几间屋子尽可安置得下一行廿余人。

能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购置这么处院子,足以说明冯氏家大业大,也足以说明族里对冯过之重视。

沈致信暗自咋舌,觉得家里对小七还可以再看重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