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路向北

鼎定河山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路向北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这高永昌也是个“念旧”的,可与慕容复媲美。

在多方调集军备陈兵东京道之际,渤海人高永昌做为一名普通裨将,被授命带领三千渤海兵,屯驻于东京辽阳城外的八甔口,以备御女真。

此时的东京道地区,各种势力暗涌,各族众多在辽金之间处于观望状态,人心浮动。然而,东京留守萧保先仍不合时宜地采取严酷的民族压迫,对于矛盾丛生的东京道地区无异于火上浇油,激怒了深受其苦的渤海人,是时,东京汉人与渤海人有怨,而多杀渤海人”。这种蓄意制造汉人与渤海遗民之间的民族矛盾加剧了渤海人的反抗情绪,在此情况下,前来备御的高永昌看准时机,策划了反辽的军事行动。

后辽天庆六年(大定崇宁五年)正月,由高永昌授意策划,十余名渤海人借故生事刺杀了东京留守萧保先。随后,副留守大公鼎和代行留守事的高清臣,逮捕数十名嫌疑人犯,杀头示众。此举立即激起人情汹汹,不可禁戟戢,一夜烧寨起乱。这便为高永昌起义反辽提供了借口。正月初五日夜间,城中举火,内应开门,高永昌的军队顺利地开进了辽阳城,辽廷官员们见情况失控,则由西城门逃走,未做抵抗便将辽阳城拱手让予高永昌为数不多的部队。

随后,高永昌在辽阳府宣布建立了“大渤海国”,年号隆基,自称大渤海王,旋即得到了周边渤海人的积极响应,旬月之间,远近响应,有兵八千,迅速攻占了东京道诸多州县,占据辽东五十余州,除北面的沈州仍在辽控制之外,辽阳府以南的东京道诸州尽被高永昌占领。

尽管大渤海国发展势头迅猛,但高永昌明白辽廷绝不甘心东京道的丢失,为了防御辽军反攻,高永昌在辽河和太子河两岸设置了两道防线。辽天祚帝获悉高永昌起兵占据辽东建国的情况后,曾试图以招安的方式解决危机。因此时金已建国,辽对金战事不利,频遭败绩,所以对于高永昌的反叛忌惮用兵,而先是派出萧乙薛和高兴顺赴东京道招安高永昌。此时大渤海国士气正炽,断然拒绝了辽的招安。不得已,辽天祚帝才遣萧韩家奴、张琳讨之。二月,贵德州守将耶律余覩以广州渤海叛附永昌,然而被辽军所败。高永昌早知辽军之势胜于自己,便想借助势头正盛的金国女真的力量保全自己。于是派出挞不野、杓合为使者,带着财物向阿骨打求援,并提议愿并力以取辽。阿骨打则立即派出胡沙补为金方谈判代表,明确告诉高永昌“同力取辽固可。东京近地,汝辄据之,以僭大号可乎。若能归款,当处以王爵”。指出高永昌不可僭越称帝,但可以给以王爵做为条件。对此,高永昌使挞不野与胡沙补、胡突古偕来,而永昌表辞不逊,且请还所俘渤海人。阿骨打留胡突古不遣,遣大药师奴与挞不野往招谕之。高永昌与金国的接触不欢而散。三月,辽廷派出张琳为大将,奔赴沈州,招所谓转户军二万人,齐集北镇。三月初,张琳对高永昌的渤海军队发起进攻,在辽中县满都户一带,同渤海军相遇,旬日间,三十余战,辽军胜,突破了辽河防线,在太子河东岸集结,准备渡河攻取辽阳城。当辽军渡河攻城的的时刻,高永昌抓住战机,俟至平渡,以铁骑五百,突出其傍,辽军大败,高永昌率军反攻,一直追至沈州城下,强壮者,仅得入城,老幼悉被杀,军资器甲等物资尽失,使辽军再次丧失战争的主动权。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金辽之战,对于后辽的境况很是幸灾乐祸,乐见其成哪。

毕竟,定辽是有历史仇怨的,大定当年可没少被契丹人“欺负”,即便契丹分裂成后辽与北燕,那也是不忘前耻。事实上,这许多年来,大定与后辽维持着极微妙的友善关系,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联吴抗魏嘛,但各自具体存的什么心思,则是不言而喻的。

如今女真人势不可挡、步步紧逼,后辽则屡战屡败、节节败退,更兼国内祸乱频生,眼见着已是国运衰败,身为大定人,自然是搬条小板凳嗑着瓜子看大戏,没有痛打落水狗便算是仁至义尽了呢。

至于高永昌一事,众人则有不同见解。

陈亮、贾小春与辛扩均以为,高永昌既败辽军,此可谓关键节点,女真人大概率会抓住后辽疲于应对之机趁势应允“渤海国”的要求出兵夹击耶律氏,并一举击溃后辽。此乃应势而为,必将一战定乾坤。至于所谓“渤海国”则大可事后谋算,女真人或许会卸磨杀驴,又或者会封官重用,这需视高永昌有多大的利用价值而定。

但冯过几人(实际上是冯过一家之言,徐元杰与刘几以其马首是瞻,或者说完全是盲从,冯改之总是对的)却有不同看法,在他看来,女真人狼子野心,绝不容不得“渤海国”。猛虎在侧焉能安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完颜阿骨打有雄霸天下之志,必先攻而破之,而后再图后辽。

便在这日,从北方传来最新战报——就在高永昌沈州之战获胜,率军凯旋返回辽阳之际,金国恐“大渤海国”顺势坐大,于是中止与高永昌的谈判,扣留渤海方面的谈判代表胡突古,向高永昌的领地大举进攻。完颜阿骨打以完颜斡鲁统内外诸军,与蒲察、迪古乃会咸州路都统斡鲁古讨高永昌。随后,高永昌被迫与金军作战,怒杀金方代表胡沙补,高举起抗金的战旗。至此,高永昌以反民族压迫为内容的渤海遗民反辽起义,开始演变成带有反对女真贵族侵掠的抗金战争。

在进攻“大渤海国”的同时,金国又撕毁与后辽的停战协定,派大将完颜斡鲁率军向后辽沈州发起进攻,旋即占领沈州,后辽守将张琳缒城苟免。而金将吾里补、撒八率军在辽中县的兔儿陀和首山接连挫败大渤海国的军队,高永昌只能退守辽阳城。走投无路的高永昌希冀通过假意臣服金国,以换取喘息的时间,于是派出家将铎刺,以金卯、银牌为礼物,向金军提出“愿去名号,称藩”。然而,这时渤海高桢降(金国),言永昌非真降者,特以缓师耳”。金军佯装应允,暗中收买了降将卢克忠的家奴撒屋,偷开了辽阳城门,金军迅速攻占下了辽阳府。高永昌仓卒退却,收集部下五千人退往盖平长松岛。他的妻子和儿女,在辽阳城破之时,因渤海叛徒恩胜奴和仙哥的出卖,被捕身死。高永昌退走长松岛,粮草无援,被金军大将斡鲁、兀室纳波率兵包围。在金军重围中,渤海降将卢克忠、挞不也抓获了高永昌和卫士铎刺,献予金国,解往东京辽阳府杀害。至此,高永昌所领导的渤海人反辽抗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陈亮等得晓,皆赞叹冯过的“料事如神”。

冯过智珠在握的笑笑,又分析“渤海国”为何会如昙花一现:

其一,高永昌对于东京道地区早已存在的、且极为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没有妥善处理。终辽一代,契丹贵族统治集团对于这一地区推行了民族高压政策,同时还对各族挑拔离间,分化瓦解,造成了严重的民族隔阂,盖辽东,夙与女真、有仇。所以当金军压境时,熟女真立即投降金国是必然选择。东京汉人与渤海人有怨,而多杀渤海人。可见,在东京道地区,渤海人几乎成为一支“孤军”。高永昌建立“大渤海国”后,不仅没有想办法消除民族隔阂,反而实行了顺者昌逆者亡的政策。与此相反,阿骨打则对各民族施行了积极招降和多方优抚政策,当金军下宁江州,获东京渤海人皆释之;大肆宣传渤海、女真本同一家的口号;释放宁江州防御使大药师奴(亦为渤海人),到东京招降渤海人;阿骨打还收养战俘渤海士兵。在高永昌的军队中,金国大搞策反工作,收到了颇有成效的效果,陆续有身边将领倒戈相向,使高永昌在关键时刻遭到不可挽回的失败。

其二,高永昌的大渤海**队建立仓促,大多为平民投诚而骤然扩大,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军事训练,更未经战事,且多为步兵,又军纪松弛。在此情况下,高永昌的大渤海国一边要对抗后辽,再对抗身后的金国,腹背受敌,很难取得胜利。

高永昌反辽抗金的虽然失败了,此战历时虽短,但其声势之浩大,对后辽打击之惨重,且有大批渤海人投奔金国,必会直接加速后辽的灭亡和金朝的胜利。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抑或是纸上谈兵、瞎猫遇上死耗子?陈亮几人虽惊于冯过的“洞烛机先”,但对其百般“夸大”女真人的战斗力却是“不敢苟同”,草原蛮子罢了,人口少,兵力不足,且粮食奇缺,想要灭掉建国百年的后辽又谈何容易?一旦后辽缓过这股劲来,必定重整兵马转守为攻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便是大部分定人的共同认知了,冯过很想说一声:诸位,你们太单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