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丰亨豫大

鼎定河山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丰亨豫大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次日是旬休,冯过仍是卯正起床,在甄金莲的侍奉下穿衣洗脸。

话说他中了状元成为翰林官,地位待遇也是水涨船高,冯去疾正忙着找牙人雇佣仆婢呢。

东京凡雇觅人力、干当人(杂役)、酒食作匠(厨师)之类,各有行老供雇,觅女使即有引至牙人。“行老”、“牙人”,都是介绍雇佣劳动力的中介。

大定取消了宵禁,实现了坊市合一,五花八门的各种经营活动拥挤在街巷里,从早五更到晚三更,通宵达旦,尽是人间烟火味。

经营活动多了、杂了、乱了,便需要规范,于是出现了“行”这个组织。药行、卦行、香行、米行、肉行、车马行……在大定至少不下一百六十个行当,行有行规,连从业的衣着都是有固定格式的。

比如,香铺里的裹香人,就得戴帽子,并有披肩;质库里的掌事,就穿黑色长衫,扎系角带,不戴帽子。

“牙人”的袖子相当长,那是为了方便摸手指头算计钱多钱少,来讨价还价。

买卖粮食的有“米牙”,买卖牛马的有“马牙”,买卖茶叶的有“茶牙”,买卖房屋的有“庄宅牙人”,连仆人奴婢的买卖,都有专门的“牙人”去负责。如果对某个行业没有深入了解,掌握大量买卖信息,是做不好“牙人”的。

“牙人”吃的是青春饭,年纪大了不能当“牙人”,否则就要挨板子。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当不了“牙人”,当“牙人”要有一定的经济担保,以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实力。

最后是持证上岗,这个上岗证叫“身牌”,是一种木牌子,上面写明“牙人”所在的地区、职业领域,以及归属哪里管理等从业信息。

“牙人”交易前,必须先出示自己的“身牌”,没有“身牌”,是不能进行交易的。

付出和收获总是成正比,“牙人”不好当,但是收入却颇丰厚。

譬如,在京城买卖房子,向政府缴纳二分的税,向牙人支付一成的佣金。这“牙人”的收入也太可观了。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牙人一般都是世袭的,最初牙帖定有限额,由户部分配到各省布政司核发,“原牙帖商人物故,其兄弟子孙许持原帖呈明捐换。”原领牙帖商人病故,“如非嫡亲兄弟子孙不准更换,只准捐充,如有冒名顶替者,照私充律治罪。该商物其兄弟子嗣匿饰不报持原帖承充者,经人告发,官令退帖治罪,”此外,官府对牙人的品德也有一定要求,必须是忠厚老实,还规定必须在牙帖标注的地方经营,不得跨越地盘。

从以上可以看出,牙户是一种垄断性很强,乃至带有福利性质的行业,一般人可望不可即,你得花钱买资格,有时候有钱都不一定行,还得上头有人。一旦进入,就相当于端上了金饭碗,只要商业繁荣,总有机会挣到钱的。

了解了这些,冯去疾咋舌不已,频有些意动。但也只是想想罢了,他主管冯氏商行,经手的资金非比寻常,牙行再有前途,委实也是看不上的。

至于甄金莲,则是董小宛让她暂时照顾冯过起居的。小妮子虽然才十四岁,服侍人倒是手脚麻利,谈不上无微不至,却也甚为周到。

话说冯过在小骆村时是坚决“自力更生”的,严词拒绝了冯沈氏遣派“身边人”。可人在东京身不由己哪,董小宛盛意拳拳,他实在没法子拒绝。

有时他会想,我是何德何能啊,让董小宛飞蛾扑火般不管不顾地待在自己身边,且只默默的付出不争不抢。这样的女子,秀外慧中,温婉柔美,好似出水芙蓉般洁静,优秀的让人完全忽略了其出身不好的“缺陷”。

她让情同姐妹的甄金莲来侍奉自己起居,冯过怎生拒绝?不看僧面看佛面……好吧,不凡尔赛了,太矫情。

昨晚酒喝的不少,好在年轻恢复快,倒是没有宿醉的颓靡。

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他委实想不到出去聚个餐便能碰上那一班人,要不怎么说世界太小呢。

呵呵,世人以蔡京等为“六贼”,恨不得饮尔血啖其肉。

譬如那“东南王”朱勔,在方腊事件中被削职为民以平民怨,但其后又官复原职,且“进见不避宫嫔”。有次宴会上,崇宁帝特意与朱勔握手,对此朱勔倍感荣耀,后在这只手臂缠上黄罗,与人见面作揖此臂不举。

譬如户部尚书王黼,借位高权重之机为奸邪,搜罗很多子女玉帛享乐,和皇宫差不多。诱惑并抢夺徽猷阁待制邓之纲的妾,反而给邓之纲加罪流放到岭南。他请求设应奉局,自己兼任提领,中外钱财允许他随便用,竭天下财力供应奉局的费用。官吏推测皇帝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产的珍奇之物,都苛取于百姓,但进奉给皇帝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余的全归王黼。御史陈过庭请求罢去那些以御前使唤为名的冗官,京西转运使张汝霖请求罢去进奉西路花果,宋徽宗已经采纳,王黼又上章弹劾他们,二人都被流放远郡。譬如“隐相”梁师成,善于逢迎,希图恩宠。皇帝本来是把他作为下等奴仆的,却因此提拔他为近臣,凡是皇帝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他选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练习模仿皇帝的字体,掺杂在诏书中颁布,朝官不能辨别真伪。

譬如李彦,继为大内总管,将杨戬之前收括的田地并入西城所,共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先后杖死良民千余人,京东、河北人民群起反抗。

譬如童贯,手握兵权二十年,恩宠显赫,门庭若市,岳牧、辅弼多出自他的门下,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达数百人。他极尽邪恶,招致祸乱,天下遭殃,即使把他剁成肉酱也不能抵偿他的罪责。

譬如六贼之首蔡京,首倡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他又说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做《大晟乐》,制定命宝。任用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开凿大伾三山,建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土木徭役,服役者不下四十万。两河人民,愁困不聊生,而蔡京竟以稷、契、周公、召公自居。又想扩大宫室规模以求恩宠,召童贯等五人,暗示说宫中狭窄简陋。童贯等都听命于他,他们各显神通,争相以堂皇奢侈为得意,而延福宫、景龙江的修建,使皇帝等更奢靡,修了更加华丽的艮岳。其罪责累累,罄竹难书。

不过,有一说一,在冯过看来,蔡京当政还是有所作为的。

譬如,他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大定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

崇宁年间主持“崇宁兴学”,为大定三次兴学运动效果之首。主要举措有: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是大定“兴文教”政策的集中体现,对本朝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除了这“六贼”,在原时空,汪伯彦、黄潜善、孙觌、高世德可都是反面人物,嗯,还有和冯过同“办公室”的那两位。至于赵明诚,则是恨屋及乌了,算不上是受了无妄之灾,和这些人混迹一起,近墨者黑,早晚成一丘之貉嘛。

当然,冯过对姓赵的“恨铁不成钢”,关键在于李清照。

他对这位“千古第一才女”观感极是微妙,文坛顶流,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的女子很难有人能般配呀,赵挺之差太远了。

那个时空,李格非因为遭人陷害而被贬,当时世代为官的赵家为了不受牵连,决定“休了”李清照。当然,赵家之所以休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清照没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封建思想的禁锢下,赵父赵母逼赵明诚休了李清照就不足为奇了。赵明诚显然还是放不下李清照,于是事情就这样僵持不下。

而预感不妙的李清照也主动回到娘家去了。就在赵明诚左右为难时,夫妻关系悬崖式的掉入了谷底。

赵明诚知江宁府时,发生了一次叛乱事件。原来当时御营统治官王亦心生不轨,赵明诚的部下曾将此事汇报给了他。而赵明诚非但不以为意,还在王亦叛乱的时候弃城而逃。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查办。赵明诚的孺弱胆小让李清照万分震惊,失望之余对赵明诚开始疏远起来。

赵明诚羞愧而死后,李清照万念俱灰,一个人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余生。

可以这么说,嫁给赵明诚,绝对是李清照的不幸。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不存在的,冯过便寻思着该如何拆散李、赵的“美好姻缘”。

嗯,今天便是约好了拜访李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