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茶马互市

鼎定河山 第二百五十二章 茶马互市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次日上值,刚坐定,费懋中踱了下来,示意三人勿需多礼,道:“近来茶马互市问题频出,子由先生令有司上折述论。改之,你也写一篇策论。”

“子由先生”便是内阁三辅苏辙了,《名二子说》中有曰“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其表字由此而来。

朝廷每就时政利弊诏令上策讨论,翰林院首当其冲,冯过自是应下。

至于秦桧与万俟卨早出了新手村,心无波澜。但见冯过从容淡定的样子,倒是有些惊诧,当初他们初入翰林院,接此任务可是好生激动了一番,兴奋着呢。

冯过没去揣测二位同僚的心思,心下在想着“茶马互市”一事。

茶马互市起源于大昌,是用中土地区的茶叶同边疆游牧民族换取战马,大昌因为马政政策的实行,茶马互市虽然存在,却并未得到长期性的发展,主要的马匹产量依旧是从内陆的养马场供应,茶马互市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存在。

然而到了大定,因为幽云十六州这个中原政权的门户被契丹所占领,导致大定时常受到侵扰,又没有相应的地区可以产出马匹,从而茶马互市在大定达到发展到了顶峰,更是成为大定获取马匹资源的唯一途径,然而,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也带动了私营问题的产生,就比如茶马互市的走私问题。

最令大定皇帝困扰的问题,无异于是边疆少数民族的侵犯问题,而归根结底,则是因为大定的软弱性。它之所以软弱,是因为没有和人打仗的的底气。大定的军队一般是以步兵为主,而北方游牧民族,诸如燕、西宁或者是后辽,他们身为游牧民族,军队一直是以骑兵为主。

而中原地区,因为没有幽云十六州,导致北方门户大开,大定首都汴京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便是以平原为主,而在大定与周边各国的战争中,一直都是输多胜少,朝廷也想组建骑兵,却苦于没有马匹供应,难以组建。

而茶马互市的走私问题,则彻底断绝了大定的马源问题,其实,早在大定之前的大昌,西部、北部边区的游牧民族,就已经与中原以茶为主的地区人民有了密切的交往,他们互通有无,用茶叶来换取马匹。

然而,大定制定的垄断茶马互市,让这些边界的人民没有了生存之路,可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即便是朝廷不让他们从事,他们也会从事,并且他们世代居住于此,早已根深蒂固,山高皇帝远,慢慢的,茶马走私等问题就彻底禁止不住了。

茶马互市的发展,最初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用茶叶来换去马匹,而是以铜、陶瓷等资源,或者是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来换取。中原地区地产丰盛,粮食,茶叶,铜矿,铁矿,金矿等更是数不胜数,使得百姓可以自给自足,而周边的游牧民族,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使他们从小骁勇善战,盛产好马。

游牧民以打猎为生,虽然得以温饱,然而小麦等生活必须品的产量则非常低,从而在一开始两地的交流中,都是以生活必需品为依据的。

有了中原地区的粮食,他们得以实现温饱,不必再吃单调的肉类,野生动植物,而中原地区的丝绸,胭脂等等,更是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热爱,所以游牧民族一直侵扰中原政权的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什么将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换为了铜铁矿产呢?那是因为粮食产量高,产量足,虽然是生活之根本,然而若是将一袋大米和一匹马来比,那价值一定是马高,往往一匹马要耗费大量的粮食,而因为常年的交换,导致少数民族也能够种出少量的粮食,虽然不如中原地区产量高,可满足他们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

而慢慢的粮食已经不再能够满足茶马互市的要求,从而渐渐地换成了铜矿铁矿。而有了铜矿、铁矿等资源,少数民族就可以用这些东西来铸造兵器,渐渐就形成了武装政权。他们的兵器好了,对汉人政权所造成的威胁自然更大。

所以大定建国后就取消了这一规定,不允许将铜铁等矿产资源换与马匹。而这个时候茶的重要性则凸显,在大定与西宁的战争的停战协议中就能看出,西宁向大定称臣,而大定向西宁送去大量的茶叶、布匹、丝绸等等。

对于游牧民族,他们天生吃的油腻,对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而且整个人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气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食肉过多的话,会造成头昏脑胀,喝点茶水就能够去除油腻。是以,中原地区的茶被少数民族所热衷,甚至将茶奉为圣水,而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渐渐的形成了用茶叶换取马匹的定律。

马克思说:“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世人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而茶马走私的利润何止百分之三百,“掌榷茶之利,以佐邦用。”意思是,官府控制并垄断了茶马互市,并制定茶马比价,不以边区民族诉求和马匹、茶叶的实际价格为转移。这样一来,大定朝廷能更好地控制西部、北部边区民族,且能从贩易茶叶中规取厚利。然而做生意,价格都是可以商量的,边境人民世代交好,这也使茶马走私具有了很大的获利空间,高额利润驱使着人们纷纷参与茶马走私。官营茶马比价,有助于保障官营茶马贸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确保大定的战马来源。然而这项制度却具有一定性和强制性,面对茶叶价格大幅下降或马匹价格抬升时缺乏灵活性,使边区民族需要找寻比官营茶马比价更合理的茶马比价,给茶马走私带来了巨大的获利空间,更给大定官营茶马互市造成了巨大冲击。再加上西部、北部边区民族对官营互市的抵制和不满,最终造成了茶马走私。

冯过揉了揉脑门,此事要想解决难度太大,非止是棘手哪。

在他看来,茶马互市垄断市场的主宰者必然是官方,在官营的管理下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了掌控住经营权,官府颁布了茶禁条例。希望能用法律的绳子来牵制住私营的牛鼻子,可是天网恢恢,金子诱人。首先,茶马互市最早起源私营,遍布在大江南北的私贩子,零零落落。一时半会儿是难以管理的,其次,重金之下必有勇者,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也要去铤而走险私下交易。所以在此时期茶马互市走私情况混乱不堪。

即便是官府三令五申,禁止私下茶马交易。可还是没有金钱的魅力大,全国上上下下,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加入到走私的队伍之中。而走私的茶叶供应地主要是川贵地区,马匹多是来自西部地区。走私活动是利弊兼之,一方面,加快了西南茶叶商品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难以满足大定朝廷对战马的需求,但是也加剧了官员的懒散,制约着官营茶马互市的发展,因此官府加大力度的约束私自交易。但是,一些朝廷官员的懈怠,走私局面无法控制。

为了打击茶马走私问题,朝廷出台诸多相关律法。

私茶法的主要内容是禁止茶农与商人进行私自交易,同时防止官员滥用权力来私贩,并且鼓励民间举报私茶;贴射法的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商人应该在官员的主持下进行交易。而有趣的是,最容易出现茶叶走私活动的环节,也正是这个环节,因为商人可以选择避过官府,私自上山寻找茶农进行买卖,最终走私出境。

除此之外,朝廷还推出了茶饮政策。通过要求商人卖引、验引、批引、缴引对商人的贸易活动达到控制的目的。茶引、也就是相当于获得买卖许可的一个证书。如果有商人私下里找茶农进行买茶私贩,或者说交易量超出茶引中规范的交易数量,又或者是根本没有茶引而进行茶叶买卖都属于贩卖私茶罪,这种罪行与贩卖私盐是同罪的。进行全面控制,如果商人私自出山买茶兴贩、多余夹带或无引贩茶叶,即属于贩卖私茶,与贩卖私盐同罪。走私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仅要进行大量的财产赔款,更有可能会被流放两千里。而那些隐匿商人走私的人,则以连坐罪处罚。

如果私自贩卖被抓到,轻者会被徒刑重者则是连坐,如是知情不报者,会被流放二千里,并且罚款数万。为了控制住马匹的走私,朝廷也出台了严格的法律和惩罚措施:根据倒卖的马匹数量多少,对其进行杖棍法处置,其马纳官,以半价给告事人。

比如说咸平五年,审刑院就对秦州私贩马制定了严格惩罚措施:“一匹杖一百,十匹徒一年,二十匹加一等,三十匹奏裁,其马纳官,以半价给告事人。”

为了应对茶马私贩,朝廷还设立了都大提举茶马司专理茶马,由皇帝亲自负责。

但凡此种种举措,茶马走私仍是成了顽疾,屡禁不止,现而今更是泛滥难禁,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朝廷让各部衙上策论,也算是无奈之下的“集思广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