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坚志异

鼎定河山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坚志异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近年来王老志、王仔者既衰,皇帝访方士于左道录徐知常,以“灵素对”。林灵素既得召见,皇帝问:“有何术?”答曰:“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

又进言:“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己乃府仙卿褚慧,亦下降佐帝君之治。”并称权臣如蔡京、王黼、童贯等皆为仙官。时贵妃刘氏有宠,则奉为九华玉真安妃。皇帝信其言,又视其貌如旧识,为之改名“灵素”,赐号“通真达灵先生”,授以金牌,任其非时入内,并筑通真宫以居之。

六月,汴京再遇水患,皇帝遣灵素厌胜,方率其徒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梃将击之,走而重。皇帝知道林灵素为世人所怨,有了厌恶之心不乐。

蔡京上奏其妄,请皇帝治林灵素罪。

对此,林灵素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就来个反奏童贯、蔡京等奸臣,是“飞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转世祸国,劝请皇帝斩决。他说:“愿陛下知丙午之乱,奉大道,去华饰,任忠良,灭奸党,修德行,诛童、蔡,此祸可免,他时玉府再会天颜,不然则大祸将临。”其后,林灵素又多次假神真降言,警告皇帝:“幸速避地,勿尚奢华,当出圣断,毋听奸邪所败。”

如此看来,他似乎也是能尽忠言直谏的良臣。但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那就途谮了。

他上疏说:“愿陛下知丙午之乱,奉大道,去华饰,任忠良,灭奸党,修德行,诛童、蔡,此祸可免,他时玉府再会天颜,不然则大祸将临。”其后,林灵素又多次假神真降言,警告皇帝:“幸速避地,勿尚奢华,当出圣断,毋听奸邪所败”,就是建议皇帝迁都避祸。

迁都这种大事,自然是遭到忠臣的反对,这下皇太子不喜欢他,奸臣不喜欢他,忠臣也不喜欢他,特别是他建议迁都之后,全台上言林灵素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

先是蔡京被贬,紧接着是林灵素被斥还老家,又在温州被地方官举报“居处过制”,再置楚州,没几天就死了,“神仙国师”终年四十四岁。

冯过没纠结林灵素是否是“妖道”,其人褒贬不一,在民间有死忠亦有怨恨其者,身上充满神秘色彩,存有大争议。

譬如,在林灵素的怂恿下,皇帝在全国各地广修道观宫殿,道士不但有封地千亩,而且俸禄堪比官员,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蛮横的地主道士,他们不但压迫百姓,还强占寺庙,把僧人都赶出去。

由于大量田地都被兼并属于道观,各地百姓可谓是叫苦不迭,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道士高延昭便倚林灵素,凌灭郡邑,恃势犯法,无复以州县为意,唯有宗泽敢于穷治。

林灵素便诬告宗泽蔑视道教,导致宗泽被贬。

至于其与蔡京的明争暗斗,纯属狗咬狗,谁都非善茬,目的只是争宠。

市井间,关于林灵素的传说有很多,冯过便去勾栏听了一回说书段子,乃是林灵素与佛门高僧斗法的故事,那叫一个天雷阵阵大开眼界呢。

林灵素开始表演,喷一口水,化成五色云,中间有仙鹤百数,一飞绕殿前,又有金龙出现在云间飞舞。

那群高僧说道:只不过是幻术罢了,乃纸龙鹤耳,看我们使用神通,让令龙鹤坠地,化为纸也。

那十四个和尚正要施法,却发现只有两个高僧能开口,其他十二位都被施法不能开口,面若死灰。

林灵素微微一笑,然后空中的仙鹤和金龙又多了几百个,蔽日遮云。

皇帝看到这十四个和尚根本对林灵素无可奈何,就问道:你们破不了先生的法术,还有什么神通?

那十二人皆伏地恐惧,那两个能开口的高僧说道:我们能让水凭空沸腾。

皇太子就让人抬了一口水盂,然后两位高僧做法,果然水沸腾了起来。

然而林灵素濡染向水盂中吹了一口气,结果水马上停止沸腾,并且冻成了冰。

和尚的神通显摆不成了,林灵素就要与两个和尚赌命,找来木炭一千斤,找一个火洞,把木炭烧红,然后自己和两个高僧一起进到火洞里,看谁能活下来。

火洞烧好以后,林灵素说:“我先进去”,于是进入到火洞里,结果火不着衣,林灵素一点事都没有,然后催促两位高僧进入,其他和尚知道高僧进入火洞必死无疑,于是赶紧伏地哀鸣,告皇帝曰:乞救臣等性命,情愿戴冠执简,听役施行。皇帝免两位高僧身死,但是让两个高僧“送开封府刺面,决配于前令众”。

林灵素被贬后,八月的一天,突然携带上表拜见知府,乞求他上交给皇帝。然后和州官、亲族、邻里诀别:“尘世不可久恋,况且大祸将至,我当尽快辞世。”

在十五日月圆之夜,林灵素命令弟子张如晦说:”我的法门只传授给你,尚有六印九符并六丁妙用神机,全部授予你,世代只传一人,不可轻泄。另有七宝素珠一串,如果皇帝来取,给他便是。你将来当是朝廷全节大忠臣,今日师徒分别,他时神霄宫再会。“遂羽化。林灵素生前在城南山选好坟址,并告知弟子张如晦:“可挖掘五尺深的墓穴,见到龟蛇便下葬。”

张如晦遵照师命,墓穴挖掘到五尺深,并未见到龟蛇,于是继续挖,直到深不可视,只好下葬。

这么神的吗?

饶是冯过这个无神论者也是惊愕不已,事实上他出现在这个世界就是件玄之又玄的事,或许林灵素真的是得道成仙了吧?

冯过忽觉灵感来了,林灵素把和尚改成道士、身入火洞这等情节与师徒四人加一马取经的故事挺契合的哈,看样子可以动笔“写”那部神话小说了。“吉阳书局”需要打开局面,他冯小七也得经常刷刷声望以免沦为路人甲哪。

嗯,他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绝不拖沓。

“第1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轮,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石猴出世,合该震惊天下了。

写了一个多时辰,第一回七千余字完成,放下自制的羽毛笔,冯过犹觉意犹未尽。

休憩了一会儿,他又提笔写下三个字:“夷坚志!”

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此书以夷坚自谓,显然是向《山海经》看齐,口气大的很哪。

这当然是志怪小说集,乃是那个时空的洪迈所着。

《夷坚志》取材繁杂,凡梦幻杂艺,冤对报应,仙鬼神怪,医卜妖巫,忠臣孝子,释道淫祀,贪谋诈骗,诗词杂着,风俗习尚等等,无不收录,大多神奇诡异,虚诞荒幻。

国师林灵素的故事也囊括其中。

反正就是写呗,双开又不是没尝试过。咳,无非就是誊录一遍,以冯过的手速配上鹅毛笔,一个小时写两三千字不在话下。

“自来志怪之书,莫古于山海经。按之理势,率多荒唐;沿其流者,王嘉之拾遗、干宝之搜神、敬叔之异苑、徐铉之稽神、成式之杂俎,最行于时。然多者不过数百事,少者或仅十余事,未有卷帙浩汗。如此书之多者也,虽其所载.颇与传记相似,饰说剽窃,借为谈助……”

数日后,“东京梦华报”开始连载《西游记》和《夷坚志》,作者皆是“品涩居士”。

东胜神洲的石猴出世,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大品天仙诀、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又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得知职位低卑后生气返回花果山,并战胜托塔天王和三太子的讨伐,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并在天庭建齐天大圣府,奉旨管理蟠桃园。因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钢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眼睛被熏成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压在如来用五指化作的五行山下五百余年悔过自新。

连载至此,东京皆闻“孙大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