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盛世华章

鼎定河山 第二百八十六章 盛世华章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这个时空的大定好似是那个时空大明与大宋的结合体,官员体系除了内阁,其它的与大宋一般。国家政治生态完全就是北宋的翻版再现,经济、文化亦是相差无几。

宋朝常被误读为一个羸弱的朝代,但从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来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大定亦然。

简而言之,大定有钱。

大定沿海有五大港口——密州、杭州、宁波、泉州、广州,中国货从这里走向世界,海外货也从这里走进中国。大定非常重视海外贸易,还设置了市舶司来管理贸易活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海关。除此之外,大定还在这些港口城市划出地盘,让来做生意的老外居住。

不仅如此,大定和北方的大燕、西宁、后辽的贸易也都非常密切。

俗话说,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大定的交通那是相当的顺畅,为了方便交通,大定在大运河的基础上继续修建,把汴京城变成了全国交通中心,交通发达了,买卖就好做了。

简单总结一下大定的经济格局,就是外贸(港口) 内河(城市)。虽然离不开水,但是能里能外,赚钱不要太简单。

与定王朝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大定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

而由于大定铜钱信用佳,被大量走私到东南亚和西亚,北燕、后辽、西宁、交趾、高丽和日本更停用自己的通货,改用定钱。

有定一代,各种文学集会、文学团体、文学流派风起云涌,蔚为大观。此外,还涌现出了许多着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形成了儒家新思潮——理学;此外,在书法、绘画、音乐、文学创作等方面,宋人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词达到全盛,话本在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着作丰富,史家辈出,达到了史学发展的顶峰。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如雕塑、石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佛教、道教亦有了新的发展。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全匹帛”。此言: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

大定的皇帝们不仅特别爱读书,还喜欢藏书。此外,大定历代帝王都曾下诏组织文臣大规模地校编群书,使很多珍贵的历史典籍得以保存。

定太祖常威喜好读书和藏书。他生性严肃,寡言少语,没有什么其它嗜好,唯独喜书。当时,太祖还在军中,却常常手不释卷;每攻克一地,他必让人先收集书籍。听到哪里有奇书,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得到,甚至不惜用重金收购。

太宗更加嗜好读书。他曾多次对手下文武大臣说:“朕每日所为,自有常节。辰巳间视事既罢,便即观书。深夜就寝,五鼓而起,盛暑昼日,亦未尝寝”。

大定的皇帝们几乎都爱好吟诗作词,并且水平很高。

定人私下都说崇宁帝是南唐后主化身。这种说法自然有迷信的成份在,但也确实指出了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事实:身为帝王,二人都是缺乏治国理政的才能,但在文学艺术上却都堪称天才。

常佶所写的诗词有百余篇,其中“感伤时事”的诗词颇似南唐后主的词,情韵俱佳。

此外,大定的皇帝们还喜欢与臣僚诗词唱和,常召两府、两制、三馆词臣赏花、钓鱼、赋诗。据《庚溪诗话》云:“太宗皇帝暨登宝位,尤留意斯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必制诗赐之,其后累朝遵为故事。”

“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词体在定初被视为不登诗歌殿堂的“小道”、“小技”。如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即小技),聊佐清欢。”

“词为艳科”都是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定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定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的“郑卫”之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所以,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饰,自我辩解,“自扫其迹”。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也为其曲意解释。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定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时至今时,文坛主流如是言:“世之文人才士,游戏笔墨于长短句间,有能以瑰奇警迈,清新闲婉,不流于荡淫污者,未易以小伎(技)言也。”

皇帝们爱风花雪月,民间兴起词潮,文坛自也随大流。

大定不乏词作家,但始终未有大家,横空出世的冯七郎词风多变,各种风格信手拈来,偏生还皆成名作。这让大定词家很是受伤的,人家不务正业的随手为之便“一览众山小”了,这真的是太打击人了。好在此子轻易不出手,否则真的该一统大定词坛了吧。

听李清照“逼”冯过作词,座中人不由得双眼放光,他的词那可是真的香哪。讲真,冯七郎有日子没词作问世了,太不尊重读者了,读者该安抚宠爱的嘛,值此上元佳节,难道你不应该拿出一篇上佳的词作来回馈读者?

在众人的灼灼目光之下,冯过感觉有些吃不消,正组织措辞应对呢,便听得前头传来吵闹声,就像忽然间炸开了般。

这围解的……完美,冯过招手让人上前面去看看出了啥事。

稍顷,那人回来解说一番。

啥?女真人闹事?

冯过看了贾小春一眼,后者心领神会,悄悄出门。

便在这时,前头的吵闹声愈发大了起来,似是有人动了手。

“去瞧瞧……”冯过坐不住了,起身便向外走。嗯,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是不想写什么上元词而借机离开。

白楼的整体布局与其它楼子大同小异,大堂中央有全开的舞台,二楼是雅阁,客人可通过大开窗欣赏歌舞演出。当然,雅阁也可单请艺人表演,互不相碍。

这会儿上舞台表演的是“天仙配”,引起纷争的又是梁红玉。咦,怎么说是“又”?好熟悉的场景有没有?好嘛,这是从南京“闹”到了东京了哪。

话说梁红玉跟随着上京,业务能力一日千里,成了应素白的左膀右臂,小小年纪便成了“白家班”的教头,负责新人的培训教导。至于她自己,更是班里挑大梁的得力干将,既是“新白娘子传奇”里的白素贞又是“天仙配”里的七仙女。其歌舞俱佳,眉眼间的英气更是凭添几分不同寻常的魅力,短短数月便成了京师名角。

汴京多风流,年前年后更是热闹非凡,白楼作为新近崛起的楼子,这段日子生意火爆、人满为患,晚间推出的演出曲目便是“天仙配”。

梁红玉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精彩,获得震天价的喝彩,掌声雷动,也少不得有那豪绅巨贾大手笔打赏。这些VIP级别的客人自需好生经营,开门做生意,最大的本事是留住客人嘛,梁红玉会去敬一杯酒、道声谢。但也是仅此而已,白楼有死规定,不允许楼子里有污七八糟的事出现,有其它需求的请出去谈。

其实,能去高档地方消费的人非富即贵,基本素质大抵是有的,真正无事生非仗势欺人者并不多。而且,有钱人固然任性,却也不致于恣意妄为,太过任“性”是极少极少的。再者,能在京中做青楼的又怎会是全无根基之辈?一个不小心就得惹上不该惹的人。

今日,算是例外,闹事的这伙人委实不了解白楼的来历,又或者说是偶然中的必然。闹事者历来胆大,最尚武力。

没错,说的便是女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