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四十章 江畔红袖

鼎定河山 第四十章 江畔红袖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之所以说是“大多数人”,是指有些人是败兴而归的。譬如说囊中羞涩的,譬如说猎艳未果的。

有钱未必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线。

逛青楼这档子事,既伤钱又伤感情。

冯过虽未去青楼耍过,但大体是知晓个中事宜的。

青楼并非是J馆,也不是有公主的某些会所,更不可能是街边洗头F一类的,而是类似于明星见面或者握手会之类神奇的存在。街边洗头F这一类的存在是有的,在古代称之为竂,毕竟古今皆同洗头F这种小场所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那么这个竂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破的不能再破的破草房子,甚至有可能随便搭个破布棚子,或者土包上掏个土窑一样的洞也行,所以这个场所也叫窑子,里面的小姐姐地位低下,一般被称之为chang,所以这个地方一般叫做chang竂。

比较高一等的呢,就是酒楼或者勾栏瓦舍,说通俗点就是ji院,这个等级虽然干的还是那个生意,不过环境就好了很多,客人在里面能吃能喝能玩,里面的女子类似于某某会所的公主,老鸨类似于经理之类的,就是鹿鼎记里韦小宝他妈在的那种地方。这一类价格更高,女子也相对稍有文化,并且干净一点,长相也比chang竂要好,有的挑,只要价格到位困难不大。

对于达官贵人来说,那单纯的去J院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了,而洗头F或者会所这种地方也不能使他们与普通人区别开来,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俗话说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捧花魁捧戏子捧艺人,和那个时空的追星并没有本质区别。

首先,你要准备好钱,许许多多的钱,先到地方买见面会门票,这个门票就叫点花茶,紧接着你要上楼,上楼你要支酒,就是你接着掏钱喝杯酒,毕竟这是雅间不是卡座,这低消啊,还不包括在饭费里。所以给了低消,你就可以点菜了,当然点菜你也得再掏钱,不过你既然都进了雅间了,也是个体面人了,那肯定不会在乎一顿饭钱不是,至于姑娘小厮的小费什么的还是要给一些。点了菜你也可能见不到花魁。这种营业场所他会缺钱吗,你只是进了酒吧点了个雅座而已,充其量也就是刚上楼。一个花魁根本不可能量产,培养出来那是非常难的,需要长相、气质、才华都绝佳,才能成为花魁,那么容易就让你见到了,岂不是很掉价?

接下来就是来打茶围,所谓打茶围就是喝茶扯淡。花魁要用这段时间来选择要不要跟你一起吃个饭,就跟选秀一样,你需要从想跟花魁吃饭的人中脱颖而出,才能跟花魁吃到饭,毕竟很多花魁也是卖艺不卖shen的,卖shen也不能明着来,否则很掉价,就像清纯人设一旦崩塌,立马就不值钱,而且也不能翻身。

花魁选好了人,就会单独邀请选好的人到自己的房间一起喝杯酒,并且聊会天,聊得来那你就多聊会,聊不来就给你弹一首小曲儿,算是个人专属演唱会了吧,毕竟你花了这么多钱,也不能让你白花。

综上所述,这就是逛青楼的基本流程了,总体来说,没有个家财万贯名满天下,那你也至少要名满一府,否则这种事你想都不要想,复杂倒是不复杂,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实力。

甘诚倒是有这经济实力,但综合实力不济,便是想听董小宛唱支曲儿也是不行。这不,死乞白赖的拖着冯过几个一齐,以壮声势呢。

花魁大会仿会试,三年一比,这二年恰好是空窗期。董小宛便是在这时打响了名气,成了无冕之王,九成九会成为明年的花榜魁首。

她的身价已是信州青楼最高,要想听其单独献唱得需纹银三十两,不二价。

三十两银子,这可非小数目。

一两银子挺经用的,具体量化,如果一个人一天在外面吃,一天四分银子也够了,一两银子够吃二十五天。

如果按照米价来算,一石粮食大概在四到六钱银子之间浮动,一石重量大约相当于那世的154斤,按照一石五钱银子算,然后按照一两银子一千文铜钱来算,那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也就是308斤,也就是一两银子值770人民币。

三十两银子就相当于人民币……

冯过表示,明星果然能赚钱,土豪果然肯花钱。

至于董小宛出现在鹅湖文会这回事,当然是互取所需、互惠互利,若无文人墨客捧场,又何来头牌花魁之说?

甘土豪领着众人熟门熟路的来到城西,恰是华灯初上时。

寒冬凛冽,信江河两畔却是灯火辉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信州城西有双塔,曰奎文,曰五桂。

奎文塔原名“见龙塔”,俗称“龙潭塔”,为七层塔楼。塔下是信江和丰溪二水汇流而成的大深潭,称“龙潭”。据载,信江河经常发大水,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为镇住发大水的蛟龙,百姓们修建了见龙塔。后塔坍,仅存二级。秦楚隆兴三年,郡守王赓言率同通判汪正修、上饶知县赖勋在仅存的原塔二层之上重新加建五级,顶层祀奉梓潼帝君神像,易名“奎文塔”。奎文塔高十六丈,径三丈三,八角形砖石结构。第四层的壁上,镶嵌有王赓言等重修奎文塔的青石碑记三块。塔内有石阶,可盘旋而上。塔下建有塔院,塔院建房数楹,其中有纯阳楼、惠济夫人祠、仓颉祠、惜字炉、观水亭等附属建筑。五桂塔,又名乌龟塔,因塔位于五桂山(俗名乌龟山)而得名。五桂塔高六丈六,五层八角,砖石结构,仅底层中空,开四门,二层以上闭实,无梯阶上通。

据传,秦楚某年科考取士,有五位进京赴考想搭船赶路的书生,在此相遇。天色渐暗,一时不见便船,便在河边的一块巨石上畅谈,不觉已是天亮。虽然五位初次相识,然而意气相投,约定进京赴考之后,无论科场得意与否,都再来此一聚。后来,也是天公作美,五人都皇榜题名,得中进士。再次聚会,友情自然更加深厚。遂合资在此建塔一座,在附近山上一人栽植一棵桂树,暗喻蟾宫折桂,流芳后世。后人便称此塔为“五桂塔”,称此山为“五桂山”。

冯过点点一道逛青楼的小伙伴们,正好五人,莫非也能成“五桂”?

可是这双塔附近便有四五家楼子,“云想阁”便在左近,佛门圣地与青楼比邻而居,这是什么操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过,想想南京夫子庙便座落在秦淮河畔,正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夫子有莺莺燕燕相伴,倒是不会空虚寂寞冷。

这也便释然了。

站在“云想阁”前,冯过真心感觉到自己还是孤陋寡闻了,或者说被那世的影视剧给带跑偏了。

此乃闹中取静之处,恰是通衢大道之旁街巷,予人曲径通幽之感。门前便是信江河,杨柳低垂飘摇,取“依人”之义;窗外河水不浙,含“不尽”之情。

临街这幢二层楼子便是“云想阁”,从外观看并无富丽堂皇的靡靡烟尘味,反倒显得很是雅致,那悬挂着的一排大红灯笼方显得此处不同。

迈进大门,迎面是一堵砖雕照壁,上刻文士雅集图案。转过照壁方觉内里别有洞天,院子当中的天井极为宽敞,当中一条青石小径直通后院,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廊桥,大概各有十来间屋,丝竹声声,笑闹不断。

这时方有一装扮得体的侍者迎上前来,二十三、四岁的年纪,微微前倾着身子,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态度热情但不卑微:“诸位相公好。甘公子,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

甘诚打声哈哈,道:“平日里学业繁重,委实不得闲。听闻贵楼今日有赛诗文会,这便过来瞧瞧。”

还是让影视剧给坑了,不都说龟公是猥琐发育的么?这人气度不俗,怎么看都有猥琐二字无关。

“学业繁重”?“不得闲”?冯过表示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至于甘大公子忽然来几句文绉绉的场面话,随风飘去吧。

但“赛诗文会”又是什么鬼?

随着那青年,穿过天井后的月拱门,里内又是别一番景致。乃是一处庭院,渐次植有松柏梅竹,甚至还有石山池塘。池塘种了一片莲藕,也不知如何打点,到这寒冬时节竟然还有莲花绽放。

顺着池塘上的木桥前行百来步,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亭后又是一座精致的二层小楼。

那青年拱拱手:“诸位请自便。”顾自退去。

待那人走远,甘诚方为众人介绍:“这位乃此间二管事,常家人,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

众人恍然,怪道这人不卑不亢呢,原来有此层身份。

秀才倒也罢了,关键在于“常家”。

常家,自然指的是朝阳常氏,皇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