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四十五章 点茶行令

鼎定河山 第四十五章 点茶行令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三刻钟后,行令者越来越少。

都是小金莲不按套路出牌啊,往日里可没这恁多讲究,大抵便是每人拿出篇文章来,择最优者为胜,简单粗暴多好,还真来斗茶令啊。

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话说这套流程,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嗯,点茶,与“焚香、挂画、插花”并称为“四艺”。这种点茶不仅是禅家参与,而且形成了与文人士大夫亲密的交友关联。但,咱这儿可是“云想阁”哪,即便附庸风雅,也不需要这般正式吧。

吐槽归吐槽,却也无人发作,常世子的地盘,谁敢作主?

与“茶”相关的诗文总量不变,你说与不说,它都在那里,但无论记忆力再强,总会悉数说完,即便在座的或自作或请人捉刀,也总有“图穷匕见”之时,到最后还是得比拼知识量和记忆力。

冯过却有些意兴阑珊,茶令也好酒令也罢,于他只是无聊的娱乐小游戏,着实没太大兴趣。不过,随着游戏推进,氛围似乎更加热烈,能坚持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饮了十盅茶的甘诚有些亢奋,这也难怪,就目前而言,他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啊呀呀,董小姐,小宛姑娘,你可洗白白……啊呸,董青莲不可亵玩焉,我就听个曲,嘿嘿,在你闺房听个小曲而已。

yy不已的甘大公子有些得意忘形,冲冯过几人哈哈笑道:“诸位可莫让着小弟哈,加油哦,否则我可捷足先登了喽。”

“捷足先登”这个词用的妙啊,讲真,无论是徐元杰费懋贤还是刘几冯过,都非好色之徒,但终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那日在鹅湖见得董小宛半面,说心中并无丝毫旖旎遐思那是自欺欺人,圣人亦有云“食色性也”,好色并非是劣性。

是以,让甘诚这般一挑衅,哥几个反倒激扬起动志来,你一句我一句地刷礼物……刷茶。

呃,太欺负人了有没有?这局面让其他人掩面而泣,看冯过几个坐在一起玩着游戏,旁人完全跟不上他们的节奏,再者也是记忆枯竭了,干脆静静地看着他们表演。

不一会儿,旁人又看出几分端倪。甘诚四人渐渐地会有停滞,到冯过处却是丝毫不停,随口就抛出一句。再过一会儿,便给人一种错觉,是冯过一人在对甘诚四人仍稳居上风。

开了挂的冯过表示,就这?我要打十个。

的确,穿越至今,他感觉自己随身携带了一座图书馆,古图右史,汗牛充栋,记忆力强大的令人发指。

一刻钟后,刘几摆摆手,表示服了。

俄顷,徐元杰也苦笑着退出。

费懋贤频频皱眉,甘诚冷汗连连,惟冯过面无表情,云淡风轻的让人心里抓狂。

费懋贤:“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甘诚:“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冯过:“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费:“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甘:“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费:“将火寻远泉,煮茶傍寒松。”

冯:“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甘诚张了张嘴,看看冯过,又看看费懋贤,苦着脸:“……”心里有一句mmp不知该不该说?

为了今次过三关,甘大公子先期可是做了十足功课的,也使了不少银两,方打探出相干事宜。尤其是茶令,他可是绞尽脑汁作了首诗,还请名家“斧正”过。不仅如此,他还背了不下百句与“茶”相关的诗,可还是不行呀?功亏一篑?似手还谈不上。看冯过费懋贤那俩货,应该还能有存货,面前茶几整整齐齐垒叠着十八盏茶盅,居然还无法胜出……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军太妖孽呀。

比赛尚未结束,只剩冯过与费懋贤二人对局。

费懋贤凝眉想了想,勉强说了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冯过淡淡的说:“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

……

费懋贤:“……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冯过:“茶。”

费懋贤愣了愣,看看冯过及他面前三十余盏空茶盅,又看看自己的,相差有七、八盏的样子,吁了口气,轻声道:“改之胜了。”

冯过微微一笑:“侥幸而已,恰巧知道的多些。”

尘埃落定,冯过这位优胜者迎来一众注目礼,羡慕嫉妒恨皆而有之。

甄金莲却不肯就此罢休,眨巴着大眼睛:“冯案首最后一句就一‘茶’,这也成么?”

这不鸡蛋里挑骨头吗?即便最后一句不算,冯过也是行令最多的那一位呀。不过,众人知道冯过的身份后,算是较为膺服,却也乐得瞧个乐子。

只见冯过一本正经地点头:“怎会不算?也是诗啊。”

甄金莲嘟嘟嘴,欺负我读书少么,只认认真真地瞧着冯过,也不出声。

“嗯,是一字至七字诗。”这才是最高级的死缠烂打啊,冯过咳了声,也不确定这个时空有没有元稹这首诗,反正就是念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听者尽皆亮了双眼,居然是“宝塔诗”呢。

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直至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似宝塔,底宽上尖。

这种“一七体”诗(有的从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题又押韵,指物为题,以题为韵,一韵到底。诗人或状物赋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对。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题目,又是音韵,同时也规定了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复。其他六对,都是隔句押韵。这中“一七体”诗的特点是扣题紧凑,对仗工整,形成诗歌独有结构美。读后使人玩味不已,其趣无穷。

宝塔诗按形状分可分为单宝塔诗、双宝塔诗和变形宝塔诗。从读法上分,把从上依次读到下的称宝塔诗,把交织读、倒读、回文读或迂回读的各自另起了名字,如火焰体诗、飞雁体诗歌(晴空展翅飞雁文诗)、叠翠诗等。

冯过这种诗是单宝塔诗,妙趣横生,很是符合这种场合氛围。

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好吧,为你点赞,为你打call,为你喊666……这波操作,硬是要得。

讲真,这首诗倒非说如何上佳,但胜在精妙。像这种宝塔诗,原是文人消遣而写,但也得花费不少心思,非文字游戏玩的溜者不可。

冯案首……果然文采斐然,名不虚传。

饶是如此,小金莲尤不敢轻易放过,这就好似遇着一头绵羊,可不得劲地薅啊:“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是‘定风波’呢,烦请冯公子录下全词。”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正体为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另有数种变体。

作为头牌董小宛的贴身侍婢,甄金莲自也通晓词律,此乃安家立命之本。若非此阕词句不适合嗓音,她当场便可弹唱哩。

这妮子……在小金莲貌似无辜的目光注视下,冯过败下阵来,小萝莉的杀伤力太强,表示吃不消,还是干脆些,只好对不起老辛同志了。

“老去逢春如病酒”是那个时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上片以少年春意狂态,衬托老来春意索然。下片风卷残花,当悲。寓意颇深,耐人寻味。

录罢“定风波”,见小姑娘眼神闪烁,冯过默默叹息,将另一阕词也录了下来。

甄金莲笑的眯起了眼睛,拿起纸来,小心呵着气,待墨迹干了后方收进袖管,小手一挥:“冯公子胜出,请上二楼。”

在场不乏自负的文客,不晓冯过写的是甚,心痒难耐,便有人出声发问。

甘诚几人却是看着冯过誊录的,心下折服,却也与有荣焉,当下便一人一句诵读起来----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