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四十六章 好久不见

鼎定河山 第四十六章 好久不见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绿柔”二楼于“云想阁”的客人而言是最神秘之处,几成“禁区”。据悉,自董小宛出道以来,近二年的时间,从未有恩客能“登堂入室”。

青楼中有红倌清倌之分,前者既卖艺又卖身,后者卖艺不卖身。

现今的青楼运营模式大抵有两种,签卖身契约与签雇佣契约,青楼女子不是奴籍便是乐籍,董小宛便属于后者,与“云想阁”乃是雇佣关系。

话虽如此,乐籍啊,亦为贱籍。

《魏书.刑罚志》:“有司奏立严制:诸强盗杀人者,首从皆斩,妻子同籍,配为乐户;其不杀人,及脏不满五匹,魁首斩,从者死,妻子亦为乐户。”犯罪者妻女为乐户,是一种惩罚制度,大定沿袭传统作法,籍没犯罪者妻女入教坊,定太祖常威便“禁锢敌国大臣之孙妻女,不与齐民齿”。

董小宛虽非罪臣之后,不用入教坊,但自愿入青楼卖艺,便算是入了乐籍。日后想落回良籍,却是千难万难的。

但这又如何?“贱”不“贱”的谁贱谁知道。反正,在“云想阁”,在信州,董小宛乃是无冕之王,冠绝同行。

冯过略略忐忑的登楼,的确是有些紧张呀,这不是初哥嘛,要见名场面呢。

甄金莲蹬蹬蹬地前头带路,便是登楼也是蹦蹦跳跳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不说愁。

楼梯口有人守着,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肤色黝黑,身形魁伟,铁塔般的杵在那,犹如天神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小春哥,你整天这么站着,累不累啊?”甄金莲冲络腮胡子挥挥小手,笑嘻嘻地问。

络腮胡子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嗡声嗡气的说:“不累。”

我勒了个去,社会我春哥么?抠脚大汉居然取了个小鸟依人般的女性名字,这也是没谁了。都说黑人牙白,可没听说过皮肤黑的人也有一口白牙呀。嗯,少喝茶不抽烟,牙齿健康棒棒哒。

这位大概是董小宛的保镖吧,貌似武力值不低,即便不动手也挺有威慑力的。嗯,颜值高低不能代表一切。

转过楼梯口左转,甄金莲敲着门:“白姐姐,我把人带来了。”

小金莲这话说的,怎么有种羊入虎口的错觉呢?嗯,董小宛原名董白,这“白姐姐”叫的好似她是姓“白”的。

迈步进屋,冯过好奇地四下打量,这是首次进闺房呢,且是在青楼,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感觉……有些刺激。

一番观看后,他有些错愕,还略略有点小失望,这是闺房?该称作书房才对呀。

屋子挺宽敞的,冯过目测有八十平方的样子,两侧开窗,采光、空气极佳,标准的书斋摆设,斋中计有: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哥窑定瓶一,插花盈瓶,以集香气。又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暖炉一。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一。如吴中云林几,式佳。壁间悬画一,书窀中画惟二品;有山水,有花木。

他的目光在墙上那条幅驻留,神情微妙,有窃喜,有尴尬,有忐忑,甚至有点想离开。嗯,条幅上写的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冯过前世是书法爱好者,魂穿过来后经过些日子适应没网络没手机娱乐匮乏的煎熬后,唯有将时间精力耗费在读书写字上,因为有前世的底子在,心无旁骛的练了一段时日,书法造诣可谓是突飞猛进。而且,他练的是那世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字,在这里算是独树一帜了。

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他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但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书法之道,一通百通。冯过在此道成就远超同辈,即便放诸天下亦是能有立足之本的,鉴赏力自然也差不了。

在他看来,墙上这幅字: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这字体清秀平和,娴雅婉丽,清婉灵动,是卫夫人簪花小楷无疑了。

这个时空的历史也不乏女书法家,譬如蔡文姬,譬如薛涛,譬如卫夫人。

卫夫人的曾族祖父卫觊、族祖父卫瓘、族叔卫恒都是着名的书法家。另外,更关键的是,她和“书圣”王羲之的母亲还是姊妹,卫夫人也十分喜爱这个自幼练习书法的小外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没有卫夫人的启蒙教育,也就没有后来的“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在《姨母帖》言:“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她少时好学,尤其酷爱书法艺术,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她巧妙地将两家书法之精髓有机融合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的书法端庄雅丽,娟秀俊美,字字珠玑,笔笔俱到,令人为之赞叹。

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夫三端之妙,莫先夫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飏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她的小楷碑帖《名姬帖》是楷书中的上品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世人誉称她的小楷为簪花小楷。她的小楷如舞女翩翩起舞,跃然纸上,令人心驰神往。

钟繇赞其书法:婉然若树,穆若清风。美感充溢纸间,富含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之风,和其师的书法风格迥异。

后人赞曰:“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依冯过看来,这幅字已得卫夫人簪花小楷精髓八分有余。盈盈绕指尖,清清美心田。

“冯公子,多日不见。”

他正自遐想,忽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珠帘,从内间走出一个女子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

女子头挽乌鬓,斜飞凤钗,面若银盘,目若秋水,两道秀眉如纤美弯月眉不画而翠,悬胆丰鼻下朱唇点点,启齿之间,贝齿洁白如玉,笑靥如花生得形容袅娜纤巧,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一双秋水眼,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眼如水杏。

呃,这女子便是董小宛了。

鹅湖初遇时,她脸上遮着轻纱,隐绰只见五官轮廓,当时已觉惊艳,此刻再见真容,饶是他有着中年人的心性,也是不由得心跳加速。

那世有所谓照骗,有所谓网红脸,各种P图,各种美颜,各种化妆,各种整容……嗯,与之相比,武侠小说中的易容术简直太菜。

冯过曾看过一段视频,目瞪口呆的看着一位相貌平庸的女子经过化妆后,完全变了个人,不可思议地与某女明星有九成相似。这着实颠覆了他的认知,实实在在地化腐朽为神奇啊。

于此,他是异常抗拒的,特反感女性化妆。在他看来,自然是美,素颜最自信。

此刻的董小宛便是不施脂粉素面朝天,简简单单的白裳白裙,反倒愈发衬的面容精致,气质优雅。就这颜值,可以吊打那世的所有女星。

“小宛姑娘,好久不见。”

话一出口,冯过自己也是微微一怔。好久不见?这应是好友之间用词吧,是一种默契于心的熟稔,经日未曾叙面时的寒喧,却是如此自然而然的说出了口。或许,心中是将她当作久识的友人,才会有此下意识的反应。

董小宛似是微微笑了笑,请冯过坐下。

冯过曾在书中读过这么一段话,用来形容董小宛再恰当不过----“敢道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芝兰其馨,金石其操,故是青楼贱质,红粉庸姿。”

她这微微一笑,仿似寒冰消融,屋子里也顿时暖和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