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30章 姜子牙逃离朝歌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30章 姜子牙逃离朝歌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酒池肉林建造好之后,纣王与妲己设宴欣赏肉林、酒池。在正午时分,妲己奏道:“音乐声音过于嘈杂,歌唱平淡无奇,陛下可传令,让宫女和宦官表演扑跌,获胜者可到池中饮酒;不能取胜的则是无用的婢女,她们不可以到御前服侍,以免有辱天子,可以用金瓜击顶,将她们放于槽内。”妲己说完,纣王全部照办,他下令:“命令宫女和宦官进行扑跌。”

这妖孽在宫中无所不为,宫宦遭受灾难,伤害了百姓的性命。

有一天,妲己忽然想起玉石琵琶精的恨,便想出一个计策想要害姜子牙。她画了一幅画。那天,在摘星楼与纣王一起饮酒,酒至半酣,妲己说:“妾有一幅画,献给陛下欣赏。”纣王说:“拿过来我看看。”

妲己命令官人将画挑着呈上。纣王看着画说:“这幅画既不是翎毛,也不是走兽,也不是山景,也不是人物。”画面上有一座高四丈九尺的大台,殿阁巍峨,琼楼玉宇,玛瑙砌成的栏杆,明珠装成的横梁,夜间发出光华,照耀出瑞丽的光彩,名叫“鹿台”。妲己奏道:“陛下身为万圣至尊,贵为天子,富拥四海,如果不建造这座台,就不足以显示陛下的身份。这座台真的是堪比瑶池上的宫殿,仙境里的蓬莱。陛下早晚可以在台上设宴,自有仙人、仙女下降。到时候陛下与真仙一起遨游,延年益寿,禄寿无穷。陛下与妾身将共同享受人间富贵。”

纣王问:“这座台的工程看着就很浩大,派什么官员督造才好呢?”

妲己奏道:“这项工程必须得由才艺精巧、聪明睿智、有深厚的阴阳学识、洞晓五行相生相克道理的人,才能够督造完成,依妾身的意见,这个督造的任务除了下大夫姜尚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人了。”

纣王听从了她的建议,立即下令:“宣下大夫姜尚。”使臣前往比干的府邸宣召姜尚。比干慌忙接旨。

使臣说:“旨意是宣下大夫姜尚的。”姜子牙听了立即接旨,谢恩道:“天使大人可以先到午门等候,卑职随后就到。”使臣离开了。

姜子牙暗中为自己占卜一卦,就知道了今日自己有凶险。子牙对比干谢道:“姜尚承蒙大德提携照顾,并且早晚得到您的指教之恩,没想到今天就要和您分别了。您的恩德,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相报。”

比干疑惑的问道:“姜先生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呢?”

子牙说:“我刚才占卜了一下自己的运命,今天卦象显示有凶无吉,有害无利。”

比干说:“先生又不是谏议官,而且不久将要面见君王,以顺为是,有什么可怕的!”

子牙说:“我在书房砚台之下留有一封信,当丞相有大难临身,无处解释。您可以看看这封信的内容,或许可以帮您脱离危难。这只是卑职报答丞相恩德之万一罢了。从今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睹尊颜!”

比干实在不忍心,说:“如果先生真的会遭遇不测,我就进朝堂面见君主,保证先生不会有危险。”

子牙回答说:“既然天意如此,就不必劳烦你了,反而会拖累你。”

比干送子牙离开相府,他骑上马来到午门,径直来到摘星楼等候旨意。奉御官宣召他上了摘星楼,参见了君主。

纣王说:“你为朕辛苦一趟,建造鹿台,等到工程完成之日,加官晋爵,朕绝对不会食言。图纸在这里。”

子牙接过图纸一看,台高四丈九尺,台上建造琼楼玉宇,殿阁重重叠叠,檐牙高啄,玛瑙砌就栏杆,宝石妆成栋梁。

子牙看完后,暗自想道:“朝歌不是我长久居住的地方,而且我要是用言语劝谏这个昏君的话,昏君必定不会听从劝诫,反而会惹他发怒而获罪。不如我就趁这个机会脱身而去隐居起来,这样反而更好!”

姜子牙看过图纸后,纣王问:“这个台子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工?”

子牙回答说:“这个台子高四丈九尺,然后要在上面建造琼楼玉宇,碧玉雕栏,工程十分浩大。如果要完工,非得三十五年不可。”

纣王听了奏言,对妲己说:“御妻,姜尚说要三十五年才能完工,我觉得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青春年华可以用来寻欢作乐,如果像这样下去,人生有多少年华可以消磨?建造这个台子实在没有什么益处。”

妲己奏道:“姜尚是方外术士,总是说些狂妄无边的话。哪有三十五年才能完工的道理!他这是用狂妄悖论来欺骗君主,他的罪应当用炮烙的刑罚!”

纣王说:“御妻的话很有道理。传奉官,去把姜尚抓来炮烙,以正国法。”

姜子牙启奏道:“臣启陛下,建造鹿台这样的大工程,很是劳民伤财,希望陛下不要再有这个念头,切勿为是。如今四方刀兵乱起,水旱灾害仍然频繁发生,国库空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困苦,陛下不关心邦本,和百姓建立好关系享受和平之福。反而日益沉溺于酒色之中,亲近小人而疏远贤良,荒废国家政事,杀害忠义良臣,惹得天怒民怨,陛下全然不思考以往各世的教训而反省自己。现如今又听信妲己的狐媚语言,妄自大兴土木工程,陷害万民,臣不知道将来陛下的结果是什么情况了。臣受到陛下的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胆披肝冒死劝诫陛下。如果不听臣言,又会听见昔日桀王造琼宫的故事了。可怜成汤江山社稷,不久之后将为他人之所有。臣怎么忍心坐视不理而不劝诫陛下呢!”纣王听了大怒,骂道:“老匹夫!竟然敢诽谤天子!”命令两边承奉官:“给我把他拿下,碎尸万段,以正国法!”

众人正要上前抓拿姜子牙,子牙抽身从摘星楼上飞跑而下。纣王看到子牙逃跑,觉得又怒又好笑,“御妻,你看这个老匹夫真是搞笑,一听见‘拿’字就逃跑了,全然不顾礼节法度,以前哪里有人这样跑了的?”

纣王传旨命奉御官:“把姜子牙捉拿回来!”

众官追赶子牙,经过了龙德殿,九间殿,一直追到九龙桥时已经快要追到子牙了。

姜子牙说:“承奉官不用再追赶我了,无非是一死而已。”子牙说完,就用手按着九龙桥的栏杆,借力翻身跳出栏杆,跳到桥下的水里,把水打了一个窟窿,砸起了一串水花。

众官急忙上桥看时,水里已经看不到人,水星儿也不冒一个。他们不知道子牙这是借水遁离去了。承奉官只得回去摘星楼回旨,纣王说道:“便宜这个老匹夫了!”

没有了姜子牙督造鹿台,纣王又与妲己商议鹿台让哪位官员来监造。妲己奏道:“要造这座鹿台非崇侯虎不能成功。”

纣王批准实行,令承奉官宣召崇侯虎。承奉官得到旨意后,出了九间殿去了文书房来见杨任。

杨任问道:“下大夫姜子牙因为什么事忤逆君王而自己投水而死?”

承奉官回答说:“天子命令姜尚造鹿台,姜尚上奏劝阻建造鹿台而忤逆了旨意,因皇命承奉捉拿他,他跑至九龙桥投水而死。现在皇上诏崇侯虎督工。”

杨任问道:“什么是鹿台?”

承奉官回答说:“苏娘娘献出的图样,工程十分浩大,台高四丈九尺,台上造琼楼玉宇和各种殿阁,用玛瑙砌成栏杆,用珠玉镶嵌梁栋,现在又命令崇侯虎来监造。卑职看到天子的行为都是和桀王那样,不忍心看到江山社稷被毁灭,特意来见大人,乞望大人秉承忠义,劝谏陛下停止大兴土木的工程,拯救万民搬泥运士的苦难,免得劳民伤财,这是大夫爱护天下百姓之心,声名可以远扬于世啊。”

杨任听完之后,对承奉官说:“你暂时将这个诏停止,等我进见圣上回来,到时看情况施行。”

杨任径直来到摘星楼下等候旨意。纣王召宣杨任上摘星楼见天子。

纣王问道:“你有什么奏章?”

杨任奏道:“臣听说治理天下的道理,是君王圣明臣子正直,听从良言计策,亲近忠诚良臣,远离奸臣佞臣,和好外国,顺应民心,有功奖赏,罪罚分明,这样的话就会天下太平。施行仁政,则天下顺从,万民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圣明的君主所要做的。现在陛下只相信后妃之言,不听忠言劝谏,要建造鹿台。陛下只知道饮酒欢娱,作一己之乐,不顾万民百姓的愁苦,臣恐怕陛下不能久享这种欢乐,会先有心腹大患。如果陛下不立即改正错误,反省自己。臣恐怕陛下的错误就不可救药了。现在陛下有三害在外,一害在内,陛下请听臣说明。所谓外三害,其一便是东伯侯姜文焕。他率领雄兵百万,一心想要报父仇。游魂关的战火未熄,多次折损军威,已经苦战了三年。钱粮耗费巨大,日渐艰难,这是一大隐患。其二,南伯侯鄂顺无辜被陛下杀害了父亲,他率领大势人马,昼夜攻打三山关。邓九公虽然竭力抵抗多年,但库藏钱粮已经空虚,军民失望,这是第二大隐患。其三,就是闻太师远征北海大敌已有十年多,至今未能得胜回国,胜败未分,凶吉难料。陛下为什么要偏信谗言,杀戮忠臣正士呢?狐媚之言偏听偏信,忠言却置之不理。奸佞小人越来越接近君前,忠臣君子越来越远离退避。宫殿之内毫无内外之分,貂党紊乱深宫。三害祸害四海,八方作乱。陛下容不下谏议官员,阻挠忠耿之士。现在又无故生事,大兴土木工程。这不仅使国家不能安定,宗庙不能稳固,臣也不忍心看到朝歌百姓受到涂炭之苦。臣希望陛下能立即停止鹿台这些劳民伤财的工程,让百姓安居乐业,或可救其万一。不然的话,民心一旦离散,就会万民荒乱。古语说:‘民乱则国破,国破则君亡。’只可惜六百年前已经平定华夷,有朝一日反被他人所俘虏了。”

纣王听完大怒:“匹夫!你不过是执笔的书生,怎敢如此不识礼数,直言冒犯君主!”命令奉御官:“将这匹夫剜去两只眼睛!朕念在你以前有功的份上,姑且饶你一次。”

杨任又奏道:“臣虽被剜目也不怕,只怕天下诸侯有不忍臣被剜目之苦的。”奉御官把杨任搀下楼,只听到一声大叫,被剜去两只眼睛献上楼来。

杨任忠肝义胆,一心为了纣王社稷着想,虽然被剜去两只眼睛,但是他的忠心不死。一道怨气直冲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面前。真君一看已经明白其中的缘由,当即命令黄巾力士:“速去救杨任回山。”力士奉了法旨,来到摘星楼下,用了三阵神风,顿时异香遍布,摘星楼下尘土飞扬,沙尘四起,又是一声响起,杨任尸骸陡然不见了。纣王急忙往楼内躲避沙土。不一会儿风沙平息了,两边奉御启奏纣王说:“杨任的尸首被风刮走不见了。”

纣王叹息着道:“像上次我斩太子那时一样,太子也是被风刮走了,像这样的事情,也是常事,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纣王对妲己说道:“建造鹿台这项工程,我已传诏给崇侯虎;杨任来劝谏我,自己没事找事,自寻死路。快去下诏给崇侯虎!”待驾官听了立即催诏去了。

且说杨任的尸首被力士带到了紫阳洞,回了真君法旨。道德真君出了洞来,命令白云童儿从葫芦中取出两粒仙丹,将两粒仙丹各放入杨任眼眶里。然后真人把仙气吹在杨任面上,喝道:“杨任此时还不复活,还想等到什么时候!”

真的是仙家妙术,立即起死回生。只见杨任的眼眶里生长出两只手来,手心里生有两只眼睛。这双眼睛很是不凡,它上可以看天庭,下可以看地府,中可以识尽人间万事。杨任站起来一会儿之后,看到自己有这样神奇的变化,又看到有一个道长站在山洞前面,便疑惑的问道:“请问道长,这里是阴槽地府吗?”

真君说:“这里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这里是青峰山紫阳洞,我是炼气士清虚道德真君。我见你有一颗忠诚而真挚的心,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向纣王直言进谏,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却因此遭受了剜目的灾难。我是怜惜你的阳寿还没有到终点,才将你度上山来,让你得以重获新生。日后你还要辅佐周王成就正道。”

杨任听完后,感激地说道:“弟子承蒙真君的怜悯和救赎,指引我重生,让我能够再次看到这世间繁华。这份恩情和德行,我怎能忘记!我希望真君不会嫌弃我资质愚钝,我愿意拜你为师。”自此之后,杨任便在青峰山定居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