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39章 文王踏青访大贤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39章 文王踏青访大贤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武吉来到溪边,看见子牙独自坐在垂杨之下,手中的鱼竿在绿波之上轻轻飘荡。子牙自顾自地唱着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武吉走到子牙身后,轻声细语地叫道:“姜老爷!”子牙回头,看见了武吉,便问:“你是那一日在此的樵夫。”

武吉回答说:“正是。”子牙又问:“你那一日可曾打死人么?”

武吉慌忙跪下哭泣道:“我是山中的打柴人,一个愚昧的凡夫俗子,哪懂得什么深奥的道理。我只有一双平凡的眼睛,凡人的智慧,不识得老爷您的高明和学识。前日我说错了一句话,冒犯了老爷的尊颜,还请老爷切勿记怀。老爷是大人之辈,不是我们这些小人能比得上的。我恳求姜老爷大开仁慈,广施恻隐之心,就像是普济群生的菩萨一样。自从那天与老爷分别后,我走到南门,正好遇到文王驾临,我忙着挑起柴火躲避,没想到却压塌了尖担,果然打死了门军王相。当时文王定了我杀人之罪,按理我应该抵命。但我念着家中老母无人照料,终究会成为沟壑中的孤鬼,蒙上大夫散宜生老爷替我向文王求情,暂且放我回家,置办完老母的身后事,我便去抵王相的命。我思来想去,即使这样的话,我们母子的性命依旧是不能保全。今日特来求见姜老爷,恳请您怜悯我这条微不足道的性命,救我们母子二人一命。我若有幸得救,必定结草衔环,犬马相报,决不敢有负您的大恩大德!”

子牙听后说道:“‘数定难移’。你打死了人,应该偿命。我怎么能救你呢?”

武吉哀求道:“老爷您慈悲为怀,无论昆虫草木,无不相容。请您救我一命吧!如果我们母子能够得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您的恩德!”

子牙看到武吉的态度虔诚,而且这人后面必定有富贵。于是子牙说道:“你想我救你也可以,但是你要拜我为师,这样我才会救你。”

武吉听到了姜子牙的话,立即就拜师了。

子牙说:“你既然成为我的弟子,我不得不救你。你现在就回家去,在你床前挖一个坑堑,深四尺。到了黄昏时候,你睡在坑内;叫你母亲在你头前点一盏灯,脚那一头也点一盏灯。抓两把米或饭撒在你身上,再放上些乱草。睡过一夜起来后,你就只管去做生意吧。”武吉听了师父的话,便领命回家挖坑点灯。

话说武吉回到家中,满面喜色地告诉母亲:“姜老爷不仅教我读书写字,还打算收我为徒呢!”母亲大喜过望道:“我儿啊!你快快挖坑吧!听从姜老爷的吩咐。”于是武吉便按照子牙的指示挖坑、点灯。

这天晚上到了三更时分,子牙披发仗剑、踏罡布斗、左手掐法诀右手结印记,替武吉祭星。第二天早晨,武吉前来拜见子牙,口称“师父”,向他下拜。

子牙说:“你既然拜我为师,便须早晚听我教训。打柴之事并非你长久之计。早起挑柴去卖,到了中午便来与我谈论兵法。如今纣王无道,天下反乱四百镇诸侯。”

武吉问道:“师父您说的反了那四百镇诸侯是指哪些呢?”

子牙说:“反了东伯侯姜文焕,领兵四十万大战游魂关;南伯侯鄂顺反了,领三十万人马攻打三山关。我前几天观察天象,发现西岐不久将有刀兵四起、离乱发生。此是用武之时也!你应当努力学习武艺、熟读兵法,将来出仕为官就是天子之臣。又何须打柴度日呢?古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也不枉你拜我一场。”

武吉听了师父的一番话后心中豁然开朗道:“师父说得是!从今往后我一定早晚听从您的教诲!”从此他跟随子牙练习武艺、学习兵法六韬。

话说有一天,散宜生想起了武吉的事情。武吉已经离开半年了,还没有回来。散宜生进入内庭,向文王禀告说:“武吉打死了王相,我看到他家里有年迈的母亲无人照顾,就向主公禀告,放武吉回家去料理他母亲的事,并解决日后的生活费用问题,很快就回来。没有想到他居然敢藐视国法,已经过了半年,他没有回来领罪,这一定是个狡猾的百姓。大王可以使用先天数来验证他的真实情况。”

文王说:“好。”于是取出一把金钱,占卜吉凶。看到演的先天数,文王点头叹息说:“武吉也不是狡猾的百姓,而是因为害怕刑罚自己跳进了万丈深渊淹死了。如果按照正式的法律,他也不是斗殴杀人,而是误伤人命,罪不该死。他反而因为惧法而死,像武吉这样的情况非常值得同情!”文王叹息了很久,君臣都退下了。

时间过得真快,如同流水一般。文王有一天和文武大臣们闲着没事做,看到春天和煦的景色美丽动人,柳树舒展着花枝,花儿绽放出笑容,桃树和李树争相展现出美丽的花朵,春光正浓。

文王说:“三春的景色繁华盛美,万物生机勃勃,我的心情舒畅,我与众子和众卿一起前往南郊踏青赏花,享受山水之乐,欣赏春天的景色。”散宜生走近前来说:“主公,往日建造灵台的时候,晚上有吉祥的征兆飞熊出现,预示着西岐将得到栋梁之才,主君将有贤能的辅佐。何况现在春天阳光明媚,花香柳绿,一方面在南郊围猎,另一方面在山野中寻访遗贤。我们随侍左右,有南宫适、辛甲护驾,正是尧舜与民同乐的意思。”

文王非常高兴,随即传令:“明天早上到南郊游幸行乐。”

第二天,南宫适带领五百家将出南郊,布下一个围猎场。众武士全副武装,和文王一起出城,来到南郭,共享春天的美景。行到一座山上,看到一个围场,布成罗网。文王看见许多家将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手持扫杆和钢叉,带着猎鹰和猎犬,威武雄壮。

文王见到这个场面,忙问:“上大夫,这是一个围场,为什么要设在这座山上?”

宜生骑在马上欠身回答说:“今天千岁游春行乐,共同欣赏春光,南将军已经设下这个围场,等待主公狩猎行乐,以畅快心情,也不枉来此行乐一番,君臣共享欢乐。”

文王听了正色说:“大夫的话错了!从前伏羲皇帝不吃带毛的肉,而被称为至圣。当时有位首相名叫风后,向伏羲进献带毛的肉,伏羲说:‘这些鲜美的食物都是百兽之肉,我们人饿了而吃它们的肉,渴了而饮它们的血,用这些来作为滋养之道;不知道我想让它们活着,却忍心让它们死掉,这怎么忍心呢?我现在不吃禽兽之肉,宁可吃百谷的美粟。保全所有生命的生存以顺应天和,无伤无害,难道不是更美好的事吗。’伏羲处于洪荒之世,没有百谷的美粟,还不吃带毛的鲜肉;何况现在五谷可以养生,肥甘足以满足口腹之欲,我和卿家们踏青行乐,来欣赏这个美丽的春光。现在想让我等在此欢乐一下可以理解,但追赶麋鹿、逐群猎兽,以强凌弱、以勇欺人,在猎场上展示英雄气概,禽兽有什么罪过而要遭到这样的杀戮呢?而且这个时候正是春天刚刚开启、万物生育的时候,而行这种肃杀的政策是仁人所痛心的。古人活着时不剪毛、不砍树、不裁枝叶全靠天地的好生之德。我和卿等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不仁之事呢?迅速命令南宫适将围场去掉!”

众将领旨照办。文王说:“我和众卿在马上欢饮行乐。”观察来往的士女纷纷忙于踏青、观赏美景、斗草游戏或携酒在溪边游玩唱歌、或讴歌在绿圃中行进,君臣在马上欢欣感叹:“正是君正臣贤、士民怡乐。”

宜生骑在马上欠身回答说:“主公,西岐之地胜似尧天。”君臣正迤逦行乐,只见那边一伙渔人作歌而来:

忆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应天人,义旗一举民安止。

今经六百有余年,祝纲恩波将歇息。

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

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

我曾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日逐洪涛歌浩浩,夜观星斗垂孤钓。

孤钓不如天地宽,白头俯仰天地老。

文王听了渔人的歌后对散宜生说:“这首歌曲调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贤隐于此地。”文王命辛甲:“与孤把作歌贤人请来相见。”辛甲领旨将坐下马一磕向前厉声说道:“内中有贤人请出来见我们千岁!”

那些渔夫们纷纷跪下,回答说:“我们都是‘闲’人。”

辛甲问:“你们为什么都是贤人?”

渔夫们回答:“我们早上出门捕鱼,这个时候回来没事干,所以我们都是‘闲’人。”

不久,周文王的马到了。辛甲走上前去禀告:“这些人都是渔夫,不是贤能的人。”

文王说道:“我听到他们唱的歌,韵律清新奇妙,里面一定有大贤能的人。”

众渔夫说:“这首歌不是我们作的。离这里三十五里,有一条磻溪,溪中有一个老人,经常唱这首歌,我们听了多次记熟了,所以随口唱出来,实际上不是我们写的歌。”

文王说:“各位请回吧。”众渔夫叩头而去。

文王在马上思考这首歌的含义,感叹“洗耳不听亡国音”。旁边的大夫散宜生欠身说:“洗耳不听亡国音是什么意思?”

文王问道:“大夫不知道这个典故吗?”

散宜生说:“我是个愚蠢的人,不知道这个深刻的含义。”

文王说:“这一句是尧王访舜天子的故事。以前尧王有德行,却生了个不肖的儿子;后来尧王担心失去民心,私下里去考察,想让位给贤能。尧王一天来到一个偏僻幽静的乡村,看到一个人倚靠在溪水边,将一个小瓢儿在水中旋转。尧王好奇地问:“先生,你为什么要把这个瓢在水中旋转呢?”那人笑着回答:“我已经看破了世间的纷扰,放弃了名利,离开了家庭的牵挂,抛却了红尘的繁琐,来到这个深林中,面对盐蔬的食物,享受林泉的乐趣,度过我的余生,这是我平生的愿望。”

尧王听后非常高兴,说:“这个人看破了世间的虚荣,远离了富贵荣华的诱惑,避开了是非之境,真是一位有德之人。我应该把这个帝位让给他。”

尧王接着说:“贤者,我并不是别人,我是帝尧。现在我看到了你的大德,想把天子的位置让给你,你愿意吗?”那人听到后,拿起那个小瓢,一脚踏碎,双手捂住耳朵,飞奔至溪边洗耳。

正当他洗耳时,又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头牛来喝水。牵牛人喊道:“君子,牛来喝水了。”那人像是没听到,只管洗耳朵。牵牛人又说:“这耳中有多少污垢,只管洗?”那人洗完后,才开口回答:“刚才帝尧要把帝位子让给我,把我的耳朵都弄脏了,所以洗了一会儿,有误这头牛喝水。”

听到这个回答,牵牛人把牛牵到上游喝水。那个人问:“为什么走?”牵牛人回答说:“水被你弄脏了,为什么又要脏我的牛口?”这就是当时高洁之士的做法。这就有了“洗耳不听亡国音”的说法。

众位官员都听文王讲述先朝的兴废和国家的传统。君臣们共同举杯畅饮,与民同乐。他们在春天欣赏着桃红李白,鸭绿鹅黄,莺声嘹呖,紫燕呢喃的美景。春风吹着令游人陶醉,只有三春的景色最为清新。君臣们正走着,看到一群樵夫唱着歌走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