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38章 文王夜梦飞熊兆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38章 文王夜梦飞熊兆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文王听取了散宜生的建议,打算建造一座灵台,用来观测风候和验证民间灾难。他在西岐各城门张贴告示。

西岐各门惊动,军民都来争看告示,看到后,都非常高兴,愿意出力建造灵台,一起大声说到:“大王的恩德如天大,我们没有什么回报大王,我们日出而嬉戏游玩,太阳下山而归宿,坐享太平盛世,享受和平之福,这都是大王的恩赐。现在大王想造灵台,还会给工钱,我们就算是肝脑涂地,手残足跛,也是甘心。何况还是为了给我们百姓占验灾详的设施,为什么反而要领大王的工钱呢?”

一郡军民,都很欢喜,都表示情愿出力造台。

散宜生知道民心如此,就带着奏本进去,向文王启奏。文王说:“既然军民有这样的意愿,那就传令给他们散银两。”

众民领了银两后,文王对散宜生说:“可以选择吉日,破土动工。”

众民齐心协力,认真地搬运泥土,砍伐树木来建造灵台。就这样,时间如指间弹过的日光,转瞬即逝,席上的花影也在座间悄悄地移动。又过了不久,落花红满地,菊花黄入东篱。建造灵台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官就前来报告说工程已经完成了。文王非常高兴,就随同文武官员排着队出城,来到灵台观看。只见栋梁上雕龙画凤,整个灵台砌得巍峨雄伟,真是一大景观啊!

话说文王随同两班文武官员上了灵台,四面一观。文王默默不语。这时,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道:“今天的灵台工程已经完成了,大王为何不高兴呢?”

文王说:“并不是不高兴。这灵台虽然建得很好,但是台下缺少一个池塘以应‘水火相济、阴阳合配’的意思。我也想再开一个池塘,又怕劳伤民力,就只好作罢。”

宜生启奏道:“建造灵台的工程这么大,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何况只是在台下再开一个池塘,工程也会很容易。”

宜生忙传工旨:“在台下再开一个池塘,以应‘水火既济’的意思。”话说未了,只见众民大声喊道:“小小池塘,有什么难的!又劳烦大王忧虑了!”于是众人随手拿起带来的锄头,开始挑挖。不久便挖出一付枯骨来,众人四处抛散。文王在台上看到众人在抛散枯骨,就问道:“众民抛的是什么东西?”

左右启奏道:“这里挖出一付人骨来,众人在抛掷它。”

文王急忙传旨,命众民:“把那些枯骨拿来,放在一个地方,用匣子装起来,埋在高的土阜之上。怎么能因为我挖个池塘而暴露这骸骨呢?这实在是我的罪过。”

众人听见了这话,大声呼喊道:“圣德的君王,恩德泽及枯骨,更不用说我们这些人民了,我们哪有不沾雨露之恩的道理?您真是广施仁义,道合天心,西岐的万民获得了父母般的关爱。”众人民欢声大悦。

文王因为在灵台上看挖沼池,不觉天色已渐晚,回驾不及,文王和文武官员在灵台上摆设酒宴,君臣一起欢乐。席散之后,文王和文武百官在台下安歇。文王在台上铺设了绣榻安寝。到了三更天,文王刚好在梦中,忽然看见东南方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篷中扑来。文王急忙呼唤左右侍卫,只听到台后一声响亮,火光冲天,文王被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听到台下已经打了三更。文王自思:“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吉凶呢?待到天明,再作商议。”

话说次日早晨文武百官上台拜见文王,礼毕之后。文王说:“大夫散宜生在哪里?”宜生出班见礼道:“有什么事情要宣召我吗?”

文王说:“我昨晚三鼓时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见东南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我急呼左右侍卫,只见台后火光冲天,一声响亮,我惊醒了过来,原来是一场梦。这个预兆不知道预示着什么吉凶?”散宜生躬身道喜说:“这个梦是大王的大吉之兆,预示着大王将得到栋梁之臣,大贤之客,不出风后、伊尹之右。”文王说:“你怎么能看出是这样呢?”宜生说:“从前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的异象,在版筑之间得到了傅说:现在主公梦见的猛虎生双翼,就是熊;又看见台后火光冲天,就是火煅物之象。现在西方属金,金见火必然会被煅炼:经过煅炼的寒金,必成大器。这是兴周的大预兆。所以微臣特此道贺。”众官员听罢,齐声称贺。文王传旨回驾西岐,心里想着去寻访贤者以应证这个梦中征兆。

且说姜子牙自从放弃了朝歌,告别了马氏,用土遁之法救了居民后,隐居在磻溪,垂钓于渭水。子牙一心守候时机,不管闲事非议,日日诵读“黄庭”,悟道修真。若是闷了,就手握鱼竿倚着绿柳垂钓。时时心上念着昆仑,刻刻不忘师长之教诲,难以忘怀道德之念,早晚牵挂。一日,他手持鱼竿叹息不已,即兴作诗一首:

自别昆仑地,俄然二四年。

商都荣半载,直谏在君前。弃却归西土,稀溪执约先。

何日逢真主,被云再见天。

子牙作罢诗篇,坐在垂杨之下。只见那滔滔流水无尽无休,通宵达旦向东流去冲刷尽人间万古忧愁。

正在子牙叹气时,忽见一樵夫放下担柴过来稍作休息。问子牙道:“老丈我常时见你在此执竿钓鱼我和你就像一个故事。”

子牙道:“像何故事?”樵夫道:“我和你就像一个渔樵问答。”

子牙大喜道:“好个渔樵问答。”

樵夫问道:“你姓甚名谁来自何处?因何到此?”子牙回答说:“我是东海许州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樵夫听罢不禁笑出声来。子牙问樵夫道:“你姓甚名谁?”樵夫道:“我姓武名吉祖贯西岐人氏。”

子牙不解地问道:“你刚才听到我的名字,反而加以嘲笑,是什么缘故?”

武吉回答说:“你刚才自称为飞熊,所以我才会笑。”

子牙反问:“每个人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号,这有什么好笑的?”

樵夫解释道:“以前那些古人、高人、圣人、贤人,他们胸怀万斛珠玑,腹藏无边锦绣,像风后、老彭、傅说、常桑、伊尹那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号。而你也有这个号,可是名不副实。所以我才笑你。我常常看到你在绿柳下垂钓,别无长技,守株待兔,看你在这清波之上,并无什么见识和聪明才智。为何还要称道号呢?”

武吉说着拿起溪边的钓鱼竿,看见鱼线上串着一枚针,笔直的没有像鱼钩一样弯曲。武吉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息说道:“有智慧的人不在于年纪大小,没有谋略的人即使活到百岁也是枉然。”

武吉又问子牙:“你这个鱼钩为什么不是弯曲的?古话说:‘且将香饵钓金鳌。’我教你一个方法,把这针烧红后打成钩形,上面放上香饵,线上面再设置浮子,鱼来吞食时,浮子会自动动起来,这样就知道鱼来咬钩了,这时往上提竿,鱼钩钩住鱼嘴,这样才能钓到鱼,这是钓鱼的方法。像你这样的根直针,别说三年,就是给你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

(武吉心里想着:‘百年空军的称号,除了给你,也没谁有资格了!’)

题外话:各位读者书友,明朝的作者许仲琳,肯定也是一位老钓友,我这样说,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

武吉接着对子牙说道:“由此可见,你愚蠢笨拙,怎么能够妄自号称飞熊!”

子牙说:“你只知道一部分,却不知道另一部分。我在这里,虽然名义上是垂钓,但我的真正意图并不在鱼,也不在乎别人说我空军司令什么的。我在这里不过是为了守护青云之路,拨开阴霾,直上云霄,怎么能只从曲中取鱼呢?这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也不愿在曲中求,不会为了一时的快乐而设下陷阱钓锦鲤,我只钓王侯将相。”

武吉听完,大笑说:“你也想成为王侯!看你那副嘴脸,不像王侯,倒像个活猴!”

子牙也笑着说:“你看我的嘴脸不像王侯,我看你的嘴脸也不见得有多好。”

武吉说:“我的嘴脸比你好些。我虽然是个樵夫,但比你快活:春天看桃花杏花,夏天看荷花红艳,秋天看黄菊,冬天赏梅花松树。”

子牙说:“不是这样的嘴脸。我看你脸上的气色不太好。”

武吉问道:“你看我的气色怎么不好呢?”

子牙说:“你左眼青,右眼红,今天进城会打死人。”

武吉听完,叱责他说:“我和你闲谈瞎扯蛋,你却为何出口伤人!”

武吉生气的挑起柴火,径直往西岐城中来卖。不知不觉走到南门,却正逢文王的车驾前往灵台,占卜灾难和祥兆。随行的文武官员出城,两边侍卫的甲马御林军人大声呼喊:“千岁驾临,大家让一让路!”

武吉挑着一担柴往南门来,因为市井道路比较狭窄,将柴换肩,不小心有一头脱担了,扁担翻转,扁担的一头打在守门军士王相的耳门上,立刻把王相打死了。

两边的路人大声叫道:“樵子打死了门军!”侍卫马上把武吉抓住,押着他来见文王。

文王问:“这是什么人?”两边的人启奏:“大王千岁,这个樵夫不知什么原因打死了门军王相。”

文王在马上问:“那樵夫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打死王相?”

武吉启奏:“小人就是西岐的良民,叫做武吉。因见大王驾临,道路狭窄,将柴换肩,出现了意外才误伤了王相。”

文王说:“武吉既然打死了王相,理当抵命。”

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文王前往灵台去了。

纣王时期画地为牢,只有西岐有这样的事。东、南、北三地,甚至是连朝歌都有监狱,只有西岐因为文王先天数的预测准确无误,祸福没有差错,因此人民不敢逃匿,所以画地为牢,人民也不敢逃走。但凡有人逃走,文王就会根据先天数预测出逃走的人,捉回来后会加倍问罪。因此顽固狡猾的人都遵守法律,不敢违法乱纪,所以被称为“画地为牢”。再说武吉被关了三天不能回家。武吉心想:母亲无依无靠,必定倚着门在盼望自己回来;更何况又不知道我有刑罚牢狱的灾难。”

武吉因为想念母亲而放声大哭。路上的人都围着观看。这时散宜生往南门经过,忽然看见武吉悲声大哭,就问他:“你是前日那个打死了王相的。杀人偿命这是常理你为什么大哭?”

武吉告诉他说:“小人不幸遇到了冤家,误将王相打死,理当偿命哪里敢有埋怨。只是小人有个母亲已经有七十多岁了。小人没有兄长没有弟弟,也没有妻子和儿女。老母亲孤身一人,必定会流落街头成为沟渠里的饿殍尸体暴露在野外。想到养儿防老,但是老母亲养了儿子却也防不了老,儿子死了母亲也被饿死,想到这样的切肤之痛,小人忍不住才放声大哭,不知道回避,有犯大夫还望你宽恕罪过!”

散宜生听完武吉说的这些话,沉默了很久:“说到武吉打死王相,那并非是普通的斗殴杀人,不过是挑柴时误伤了人命,自然没有抵偿的道理。”

散宜生说:“武吉,你不必悲伤,我去跟千岁上奏一本,放你回家,为你母亲准备衣物棺木,以及柴米等生活必需品,你再等秋天后接受国法处置。”武吉叩头道:“谢过老爷的天恩!”

有一天,宜生进便殿朝见文王。朝贺完毕后,散宜生启奏道:“启禀大王:之前武吉伤了王相的人命,被囚禁在南门。我去南门时,偶然看到武吉痛哭。我问他原因,他说自己有七十余岁的母亲,只生了他一个孩子,而且他上面没有兄弟,也没有妻室,他的母亲没有任何指望。现在他遭受国法的惩处,被囚禁不能出去。想到这样下去,他的母亲必定会被饿死,因此才在那里痛哭!我想到王相的人命,并不是因为斗殴杀人,而是误伤。何况武吉的母亲,孤寡身单,又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身陷牢狱。所以我想先放武吉回家去安顿好老母亲,之后再来接受法律的惩罚,我现在来请求大王的旨意!”

文王听了散宜生的话,立即批准了,说:“立即放武吉回家去!”

武吉出了狱后,心里惦记着家,于是飞快地跑回家。只见母亲正倚着门,盼望自己回来。

他的母亲看见他后,便问:“我的孩子,你因为什么事情,隔了几天才回来?我在家里日夜不安,非常担心你在深山野谷被虎狼伤害,让娘担心吊胆。现在看到你,我才放心下来。不知道你出了什么事,今天才回来?”

武吉哭着跪在地上说:“母亲,我很抱歉让您担心了。前天我到南门卖柴,文王的车驾突然来了,我为了避开文王,挑着柴闪避,结果不小心把尖担弄塌了,打死了门军王相。文王把我关进了监狱。我想到您一个人在家,没有我的消息,怕您担心,又没有人照顾,又没有钱和食物,没有人奉养,会变成沟壑里的鬼,因此伤心痛哭。但是幸运的是,上大夫散宜生老爷替我向文王求情,才放我回家来,准备好您的衣衾、棺木、米粮等东西,安排妥当后,我就去偿王相的命。母亲,您养育了我一场,但恐怕以后不能再照顾您了!”说完后他大声哭泣。

他的母亲听到儿子遭受到人命官司,吓得魂不附体,非常伤心,一把扯住武吉,泪如雨下,对着天空叹息说:“我的孩子一生忠厚老实,没有做过欺诈的事情,孝顺母亲,安守本分。今天他因为什么得罪了天地,要遭受这样的灾难呢?我的儿子啊,如果你有差错,我也无法活下去了!”

武吉说:“之前有一天,我挑着柴到磻溪去,看到一个老人拿着鱼竿在钓鱼,鱼线上挂着一个针,正在那里钓鱼。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把针弯过来,挂上鱼饵钓鱼呢?’那老人说:‘宁可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我钓的不是鱼,而是钓王侯。’我听后嘲笑他说:‘你这个人想做王侯?你看起来不像王侯而是像一个活猴!’那老人看看我说:‘你的嘴脸也不好。’我问他:‘我怎么不好了?’那老人说孩儿:‘你的左边眼睛是青色的,右边眼睛是红色的,今天一定会打死人。’确实就像他说的那样,那天我打死了王相。我想这个老人嘴很毒,想起来就觉得可恶。”

他的母亲问:“那个老人姓什么叫什么?”武吉说:“那个老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因为他说出自己的道号时我嘲笑他,所以他才说了那些不好的话。”

老母说:“这个老人善于相术,他可能有先见之明。我的孩子,你应该再去求他救你。这个老人一定是高人。”

听了母亲的话后,武吉整理了下衣服就直接去见子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