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摩天纪 > 第64章 没有客栈,寺前大战

摩天纪 第64章 没有客栈,寺前大战

作者:MJ摩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5:39 来源:书海阁

去日光城需要往西行,这里的山越来越多,地势也越来越高,风势更是越来越大。原本还很暖和的天气,一下就变得恶劣起来。

龙僷拉着常乐的衣袖问道:“已经过了十天了,之前还骑着马赶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日光城啊?这里的风好大呀,我无法呼吸了。”

常乐故意装作听不见的样子:“你说什么?大点声,我听不见。”

“哼,我问上官姐姐去。”

天已进入申时,天气一下转冷了,西北风啸啸地吹个不停,由于是顶风逆行,大家行进变得慢了很多。前边出现了一户人家,上官云怡也顾不得和龙僷搭话,她用手指了指前边,示意进到屋里再说,于是一行人径直来到了屋外。

张祯山上前敲门,不一会儿一个大汉开了门,还没等张祯山说话,大汉已热情地把众人唤了进去。这是一间石屋,四周都有修补的痕迹,即使这样也能感到有冷风吹了进来。屋子中间是一个简易的灶台,里面已升起了灶火, 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张祯山开口说:“多谢大叔,谢谢您让我们进来取暖。”

“不用谢。这里也不是属于我们二人的,是猎户们临时避风的地方。”

“哦,难怪这里什么也没有,我们还以为是一户人家。”

“小伙子说的不错。你们也没有看错,这里原来是有人家的,不过近一个月以来附近有了匪徒,大家也就都搬到山里去了。”

上官云怡走过来问:“请问大叔,您贵姓?”

“我姓张,他是我的邻里,老李。”

“原来是张大叔和李大叔,两位大叔你们好。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们,我叫上官云怡,您放心,我们都不是坏人,我们是从峨眉山来的。”

“我知道你们不是坏人,你们随便坐,大家过来烤烤火。”

“哦?两位大叔是怎么知道的?”

李大叔突然发话:“坏人谁会敲门,就直接闯进来了。”

“原来如此。看来两位大叔遇到过坏人了?”

张大叔深深遗憾地说道:“是啊,我们原来也在这一带居住过。我是一个人过,那日外出打猎没遇上坏人。但李大叔两口在家,把他们家东西都抢光了,李大婶也不幸被他们打死了。”

李大叔突然惨痛地大叫:“带头的是个秃子,我要弄死他。”

“唉。他跟我说过,那日一群歹人闯进了他们家,带头的人看上了李大婶给李大叔缝制的虎皮帽子了,就让人抢了过来,李大婶本想抢回来,却被那些人推倒在地上,脑袋撞到了尖石上,结果不幸身亡。后来这一带就不得安宁了,就一起搬到西边山里来了。”

“秃子?”上官云怡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接着问:“我看西边的山并不太远,大概就只五里路,那些歹人就不进山里吗?”

张大叔继续说道:“今天天气不好,看不清楚,其实也就三里多路。那些坏人是不敢进山去的,过了那座小山路就变得平坦多了,而且气候也好。村落也是一个挨着一个,那里的村民一般还都会些武功,这些匪徒吃过亏,就再也不去了。”

“哦?村民们也都会武功?”

“是啊,都是日昭寺的僧人下山教的,之前也一直都在教。就这样一代传一代,许多的年轻人都学的很好,而且现在也经常看到有僧人到村里来,来教大家一些功夫的。”

“原来如此。张大叔,这里距离日光城还远吗?”

“过了这座山,若是走路的话应该还有三四天的路程。”

“那往后的路好走吗?会不会遇见山匪和贼人......”

当日向张大叔打听好去日光城的路,大家开始休息养精蓄锐。在两位大叔的领路下,很快便来到了他们生活的村子,这里民风质朴,一听他们都是来自峨眉,便更加的热情。若不是急需赶路,上官等一行人便想要留下来住上三两日。

十月初三这一日,大家终于到了日光城。这里也没什么城墙,实则是大家群居而形成的大的城镇。而最东边有一个比较大面积的建筑群,这里分南北院落,每个院落又分割成较多的房间。村民得知他们是外地来的,便把他们领到了这里,交由一位僧人招呼大家。

僧人说道:“哦弥陀佛,哩么好。吾是这里的主事,大家叫我多吉好了。”

上官回应:“多吉师父你好,我是峨眉派弟子上官云怡,这些都是我的朋友。”

“原来是峨眉仙宗弟子,欢迎你们来到这里。”

多吉一边说着,一边把大家带到了北院。大家都来到北院的前厅坐下来休息,多吉师父还给众人安排了茶水和一些吃的东西。

“阿弥陀佛,不知道大家要在日光城里呆多久?”

“不瞒多吉师父,此次前来是想上日昭寺拜见一下赞普丈室和赞布禅师,小女子有一些事情和疑问想要求两位禅师解惑,所以还不能确定具体的归程,希望多吉师父能给我们介绍一家客栈,我们好先安顿下来再做打算。可城里的人都说没有客栈,便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哦弥陀佛,日光城的确没有客栈,外人来到日光城也多住在这里,我们这里不收取任何钱财,还免费提供食物。只需大家每日帮忙,把院里的水缸挑满即可。”

“原来如此。来的路上我们见到的民众均为质朴纯良,对我们一行人大家也都很热情。看来日光城也很少有商贾买卖等等。”

“上官姑娘聪慧过人。在日光城里没有钱币的流通,大家仍旧保持物物交换为主要的供求习惯。至于外界物品的流入,也是以物品交换为主要的交易门径。”

“原来这样。多吉师父,有一件事要通报给您。”

“阿弥陀佛,上官姑娘请讲。有什么事,我会尽力帮忙的。”

“哦,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是这样的,这件事关系到很多村民。我们大家从峨眉山出发,走到距离日光城还有五六百里的时候,在一处遇见了两位猎户大叔。他们说原本是住在山外的,可是那里常有山匪歹人作乱,他们不得已才迁入山内居住,怕是过不了多少时日,就连山内住着的居民便也要遭受山匪歹人的迫害了。”

“哦弥陀佛,多谢姑娘提醒。近年来,江湖纷争不断,更使苍生蒙难,真是罪过罪过。我会找人前去日昭寺通告这一消息的,望寺内高僧能够尽力庇护黎民。”

“这样最好了,若有机会我也会把这件事向寺内告知。我们今日到此,一行共有三女四男,有劳多吉师父安排居所。”

“各位不必客气,来到日光城,希望你们能得偿所愿。哦弥陀佛,告辞,告辞。”

多吉说完便走了。之后,有人为他们安排住所。炀仪等四个男子就住在北院,而上官她们三个女的被安排到了南院。北院侧面有个窝棚,里面有十几口大缸,而他们七个人被安排每日挑满四大缸水即可,但关键在于距离打水的小河竟有三里多远。第二天,七人忙到了未时才把四大缸水挑满。由于前往日昭寺仍需近两个时辰的时间,现在去了恐怕也要快傍晚了,而炀仪他们四个男子还是挑水的绝对主力,上官也只好等次日和冰漓两人结伴前往日昭寺了。

上官云怡和冰漓一连三日前往日昭寺,但均未见到赞普丈室和赞布禅师,甚至连寺门都没能进去。寺门前的僧人告诉上官云怡,说赞普丈室和赞布禅师均不在寺内,若无紧急要事,女子不便留在寺中,所以上官云怡和冰漓均是无功而返。到了第四日,上官云怡、冰漓和龙僷三人同去,结果也是一样。第五日的时候,三人到了寺门得到的答案更是如出一辙,龙僷年轻不懂事,当场动怒想要闯进去,幸好被上官所阻。

第六日,上官云怡刚到寺门前,僧人竟然提出比试武功的要求,若能胜出便让上官云怡和冰漓二人进去。虽然冰漓武功大进,但还是败下阵来。不过上官也不着急,若无其事地回去了。吃过晚饭,上官云怡吩咐大家早点休息,明早要更早些起来打水。

到了第七日,天还不亮大家就起来开始挑水。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让炀仪他们轻松一些,昨天晚上晚饭过后,上官云怡和冰漓两人就已经提前挑满了一大缸水,现在只要再挑满其余大缸即可。于是七人齐心协力,仅仅用了一个多时辰便挑满了四大缸水。后来他们吃过了斋饭,还休息了一杯茶的功夫,七人便一起上了日昭寺。

到了日昭寺前,这座宏伟而又庄严的寺院宫殿,皆让大家肃然起敬。寺院依山而建,主楼竟有几十丈高,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共分十二层。整体乃石木建造而成,外墙厚度达一丈之多,高达三丈有余。站在远处眺望,院墙内的宫殿、灵塔、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显得一应俱全。由于日昭寺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且气势雄伟。那日光的光辉洒下来,红、白、黄三色交相映辉,神秘的韵味昭然若揭,色彩斑斓,大放异彩。

炀仪只管抬头神往,却没看到寺里出来三位僧人。他们手上各持一棍,单手合十立于胸前,似乎早就知道他们要来,而特意在此等候。上官云怡率领大家走过来,并向三僧施礼,哪知炀仪还一直抬头望着寺院,由于对日昭寺的外景特色太过专注,未能及时停下脚步,却径直走向三僧。因为距离太近,上官等人抬起头时,炀仪已走到三僧跟前。此时的炀仪,摩觉掌法已达最高境界,气息内敛、韬光养晦,纵使绝顶高手见到他也难以琢磨,皆有大智若愚、虚怀若谷之高深莫测的气度。三僧刚才并没有听到炀仪的脚步声,也没觉察出他走过来时的气息,三僧也是刚施礼后抬起头来,却见眼前一人已到跟前,本能以为是遭到突袭。

三位高僧成“品”字形站立,距离炀仪最近的僧人急忙挥出一掌,掌风呼啸而发,听到声音后的炀仪立即出掌抵御,空中“喷”的一声,两人各自后退了三步。于是三位高僧已成并排而立,三人各举木棍高四平,进步披身。

刚才出掌的僧人开口道:“阿弥陀佛,若能胜得过我三人,便能进入日昭寺。”炀仪刚反应过来,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上官云怡。上官云怡并没说话,只是缓缓点了点头。炀仪回过头来抱拳施礼,挥出单掌直冲向刚才与他对掌的僧人。

三位高僧见对方并不出剑,只是单掌而至,于是那中间高僧也是单掌应对。两人又对一掌,只见高僧脸上变得通红,显是快要不敌,因此其他两位高僧立即加入。二人各出单掌搭在前面高僧左右肩膀上,但仍旧被炀仪击退一丈有余。此时的三位高僧才用上了上乘内力,奋力把炀仪弹回,接着三位高僧同时使出高深的棍法,与炀仪战在了一处。

一旁的张祯山不由得赞叹说:“日昭寺此棍法真是了得。看这三位高僧的棍法精妙多变,扫、拨、云、架、撩、戳、劈、挑、点每每都能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尤其棍法中的挑、点、戳棍打法较多,三分是棍却七分如枪。”

“五师弟博学多才,竟看得如此仔细。不过炀仪空手十余合未败,也是十分了得。”

而萧仲英却说:“恐怕最多再坚持**合了。”

“萧大哥的枪法造诣自然是冠绝天下。”张祯山夸赞了一句,然后大声叫道:“在下五灵山张祯山,向日昭寺高僧请教了。”

张祯山提剑而去,与其中一位高僧对上,瞬间减轻了炀仪的压力。张祯山的剑法灵变翔动,剑法应用不在高僧棍法之下,两人战至十五回合,高僧棍法变得更加凌厉无比,显是已加强了内功的输出,使棍法更具威力。张祯山虽然已加强了内功的修炼,但时日还尚短,现下未能有质的提高,与这位高僧相比,两者差别较为明显。再十回合,张祯山也变招儿了,一曲遨笑江湖吟,仗剑天涯为知音,他的笑傲剑诀飒爽赫然而现。

“好!好剑法!张五侠这剑法洒脱超逸,万丈豪情,大有笑看风云,英雄无畏的凛然剑意。剑法犹如其人,才华横溢而狂放不羁。”

“哈哈,连萧大哥都这么说了,看来日后的五师弟定是一代宗师。”

“那还有假!看来,我也该下场了!”

萧仲英说着已挺长枪进发。此时成三对三的局面,炀仪心想,与日昭寺的高手一对一,正好来好好领略一下这棍法中的奥妙。其实刚才炀仪只调用七成功力与三位高僧对战,虽然比较吃紧,但也不至于短时间内落败。等到与二人对战时又减少了两成功力,但无论二人还是三人联手,自己纯以招式取胜,似乎均不可能,此时一对一反倒是给了他绝佳的机会。

三人大战三位武功强的高僧,虽然看似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大家心里无比明镜豁然。自炀仪踏上江湖路以来,可以说的上是从未有一刻停歇。一开始独自一人走上复仇之路,一颗善良的心获得了兄弟之情,并遇绝境而重生,不仅继承了庄义大侠的乾坤易经神功,冥冥之中还遇上了一生的挚爱。然后上官云怡踏入了他的人生,寻寻觅觅之中竟然又遇到了自己亲生的妹妹冰漓,似乎老天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但却是个无比幸福的玩笑。然后又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难得他们心中目标一致,大家又都处在这多事之秋与峥嵘岁月,已是祸不单行,屡遇险境,想来最终也是劫数难逃。乃至于大家一直都在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出生入死、绝处逢生。好在大家一路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心中的那团火熊熊不灭。今日英雄齐聚,眼前小小的困难又能如何。所谓:“千山独行不相送,仗剑远去入江湖。天下风云于吾辈,江湖十二岁月催。”这是三师兄钟书灵所做之诗句,恰如其分地印证了炀仪和上官云怡一行人的磨砺,以及他们匡扶正义征战江湖,顾念苍生决战魔军的坚毅永志。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迫得如炀仪等一样的英雄豪杰,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英勇取义。大家一直都在坚守着心中的那份信念,真真正正地做到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日昭寺寺门前,三对三的局面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张祯山的笑傲剑诀一点也不落下风,气势上还胜出对方半凑,不过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实战中使出笑傲剑诀,每一招每一式似乎还在不断改进当中。尤其是面对武艺高强的日昭寺高僧,能亲身体验到这种实战经验的蕴蓄,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与他对垒的高僧也是十分了得,每每被张祯山的笑傲剑诀压制后,均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变。这位高僧使得是棍,但棍法、杖法、铲法、枪法甚至还有鞭法,均已融汇在一起灵活应用,总能令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再看萧仲英,他的神兵天擎枪使到第四式便已挫败了对方手中的木棍,这位高僧只好赤手空拳。而萧仲英的手向后一抛,天擎枪直直立在身后四人的一侧,常乐向前三步靠近一旁,显是在代为看管兵器。那萧仲英的拳脚最为厉害的便是七十二路地煞拳和三十六路天罡爪,拳法上刚猛浑厚、势如金刚,威力已经盖过了高僧所使得铁臂拳,两人对战仅仅七八个回合,高僧便改用了掌法。他使出了金刚般若掌,这是一套佛门掌法,威力自然不必多说,高僧更是使得十分得心应手,不过在萧仲英面前似乎并不能讨好。自从萧仲英得到了牛魔铁卫的魔力晶石,内功修炼也更上了两成,此时的他与高僧的功力已经不相上下,但他的外功更加的霸道,二十个回合后,高僧明显渐渐落了下风。最为轻松的是炀仪,他已闭上了眼睛。之前他一人独战两名高僧亦可平分秋色,而现在只面对一位高僧早就游刃有余。这位高僧见炀仪赤手空拳能轻松应对自己的棍法,四十回合里对方竟是闭目闲适,于是果断弃掉木棍,一上来便是擒龙手。炀仪心想来的正好,刚才在高僧的棍法中学到了一些技巧法门,现在还能继续探视日昭寺拳法和掌法等等的精要所在。炀仪不惜使用凝神聚灵之法,虽然要消耗自己的精神凝神力,但以此神通法门能更深切的体会到日昭寺功法的内涵与真谛。从另一个角度面来讲,这也是对自己凝神力的一种修炼。如此与高僧对战,的确也让他得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武功功法,而更深层的体会便是巴布达禅师兄所说的:武功功法越是高深高强,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隐愈深,佛门弟子以无边佛法化解之,方能驱魔卫道中正善心。眼前的这位高僧武功自然厉害的很,但每每出招儿到关键时机均对炀仪留有余地,止戈之武,方为武德。佛门高僧所学功法皆以佛学为基石,心存善念慈悲为怀,习武只为伏魔护法,维护天下正道。所谓佛由心生,佛即是觉;佛法无边,到通彼岸。

一旁的四人看得目不转睛、聚精会神。上官云怡一直看着炀仪,只觉得他不管是容貌上还是心智上都成熟了很多,现在的他绝对配得上大侠这两个字,又有哪个女孩子不喜欢他呢。纵使如自己这般总被别人称作是上官女侠的峨眉高徒,也有很多地方都比不上炀仪。

身边的龙僷有些急了:“上官姐姐,他们这是要打多久啊?”

上官却只是痴痴地说:“不知道,看着就好了。”

“啊?你看他们,相互之间棋逢对手又僵持不下,不会要打到天黑吧。”

常乐笑着说:“呵呵,你看大姐那痴迷的样子,管你天黑不天黑的。”

“啊?那可怎么办啊,天一黑我就饿了。”

“噗!咳咳,咳咳......我还以为你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原来和我一样。”

“我可不和你一样,你只知道吃。你看冰漓姐姐,她也入迷了。”

常乐看了看冰漓,发现她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张祯山的那边,身体似乎有些僵硬,手上的剑握的紧紧的,看似冷峻的脸却显得特别紧张。

“冰漓姐是在担心张五侠,其实不用紧张,我五师哥一直在占上风。虽然这位高僧厉害得很,但我看也不是五师哥的对手。”

这时冰漓说了一句:“那可未必。”

听她说得如此肯定,于是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张祯山。张祯山已和这位高僧对战了八十多个回合,刚才他一直在气势和招式上均已压制了对手,可这位高僧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对方凭借深厚的内力和灵活的应变,顶住了张祯山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时间再长,张祯山的气势慢慢变弱了,优势也渐渐消散了。他还是有些年轻冒进,刚才一招儿“日新月异”稍占上风,却接了一招儿“十步封喉”。他本是想以速度取胜,却被对方一招儿“罗汉降魔”而破招儿,紧接着高僧又一招儿“中平回马”,以枪式点中了张祯山的肩部。二人停了下来,张祯山拜谢后收起了手中的宝剑,回归本队。

萧仲英这边的战况更加激烈,他的三十六路天罡爪与高僧的擒龙手形成了对攻,这擒龙手也本是刚猛一路,但这位高僧使得暗藏阴柔,捕、捉、抚、批、捣、抱连连使出,看来这位高僧早已把擒龙手的擒拿真功夫炼得炉火纯青。然而萧仲英的三十六路天罡爪,是从他的枪法中演化出来的,除了威猛刚劲还保有枪的灵敏巧劲。此爪功非龙爪、非虎爪、非鹰爪,却比这些更凌厉,其中内含暗劲的擒拿技法又比这位高僧使出的技法更加精妙,这样的三十六路天罡爪爪功实属上上之乘,可谓当世无敌!两人对战至第一百一十招儿,高僧被迫变擒龙手为掌法,就在变化之际,萧仲英趁机发起疾攻击,以“天罡烈手”一招儿连抢三个身位,那高僧倒退不及,被萧仲英抠住了他的锁骨,于此同时高僧以铁指禅瞬间反击,点在了萧仲英的左肩处。两人均是点到为止,在最后时刻及时收力。萧仲英与眼前高僧功力相若,但萧仲英的外家功夫更加强悍,所以看上去是一场平局。但那高僧却以多种精妙武功应对萧仲英的两种拳法,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萧仲英占据上风,所以高僧实质是稍逊半凑筹。

与张祯山和萧仲英二人相比,炀仪取胜的把握却是最大。经过刻苦的修炼,他已把摩觉掌法的内功法门和乾坤易经功融会贯通,如果说乾坤易经功是他功力输出的源泉,那么摩觉功便是激发源泉膨爆的动力所在。自炀仪摩觉功法修炼到最高层后,体内乾坤易经功功力的输出更加随意顺畅了,而且还增强了功力的效用和效率,在实战中身体蕴含的内力消耗大幅度下降,但招式使用的威力却是增加了。之前在峨眉山的时候,他仅仅用了十几个回合便打败了麒麟臂,还以为是自己占了出其不意的优势,再加上自己领悟到了摩龙真觉这样的巅峰绝技,掌法的应用乃是天下阳刚之至,可谓无坚不摧、无固不破。因此,这才使得自己在片刻间击溃了麒麟臂,殊不知自己早已跻身于绝顶高手之前列,天下任何对手想要轻松打败自己,那都是天方夜谭。一代大侠从此纵横武林,而名震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