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三九零章 这应该是个示范工程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三九零章 这应该是个示范工程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听林应彪让自己跟他去赴宴,李华勇却也猜到他今天晚上都是请的一些什么人。

那肯定都是羊城或者粤省体制内的一些官员。

其实到目前为止,李华勇并不太清楚林家或者说林应彪在内地的一些关系网,不过想来他今天请的人级别应该不会太低。

要知道林应彪来到大陆已经好几年了,而在这几年当中,他待在蛇口那个工厂的时间还真不多,大部分时间倒喜欢往羊城甚至往京城跑。

对比一下林应虎,就在前些天,林应虎曾带李华勇去跑过一次,李华勇还真没见到处级以下官员。而林应彪在大陆待的时间更长,他本人其实更擅长也更热衷此道,再加上他还是林氏集团大陆区总经理,这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官方身份了,在大陆就是林应彪正式代表香江林家。

因此李华勇可以确定,林应彪今天请的人,那肯定比自己上次见的级别更高,份量更足。

那自己要不要去呢?李华勇稍微想了一下后,他对林应彪说道:

“三叔,今天晚上的宴请,我看我就不去了吧。”

“嗯?”林应彪诧异的看了李华勇一眼:

“你小子什么意思?”

李华勇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想拿下这样一个项目的主导权,来自体制的支持和助力必不可少,这甚至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而李华勇之所以不想去,这当然不是说他清高或矫情什么的,只是具体到这个项目,李华勇有自己的考量。

“三叔,您刚才说这个项目备受关注,从羊城到粤省,都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这个项目是吧?”

“是呀...哦?!难道阿勇你是担心......”

李华勇盯着林应彪,一字一句说道:“运用体制的力量,这可是一把双刃剑。”

“可是.......”

林应彪还想说什么的时候,李华勇却把他打断:

“三叔你听我说完,您刚才说这个项目备受关注,那您想过没有,这个项目为什么会如此受关注?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意义特别重大?有什么特殊意义?还是因为这个项目的利润特别丰厚,肥到让很多人眼红?好像都不是吧?”

“这.......”

林应彪迟疑一下回答道:“做这个项目固然可能赚钱,但肥到让人眼红应该不会。据我了解,在胡家二哥之前,这个项目也不是没找过别人,不过大多数人倒觉得这个项目的难度太大,麻烦不少,盈利却无法预期,因此都婉言谢绝了呢。”

李华勇点点头,林应彪这话应该是实情。

不是每个人都是像李华勇这样的穿越者,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胡家二哥那样如此看好内地经济。

这类地产项目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于什么?当然是来源于土地增值。可是在如今这1987年,有多少人能看到国内的地价会涨?土地会增值?

必须实话实说,在这年代能看到这点的人不多。说极端点,由于咱们国家土地的公有性质,大部分人甚至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土地都是国家的,这怎么涨?就算涨了和你私人又有什么关系?

在真实历史中,国内真正形成“房地产”的概念,其实要等到明年琼岛建省以后,琼岛的那波土地开发热才真正开始,琼岛的那波土地热结果大家都知道,最终落了个一地鸡毛,然而就是这一地鸡毛,给国人好好普及了一下什么叫做“房地产。”

因此在如今这年代,大多数人在看待类似荔湾区这个项目的时候,土地增值这一块就会被很多人自动忽略,大家的眼睛只会盯着土地上的那些建筑物,在建筑物上动脑筋,期待能在这上面找到盈利点。

然而说实话,无论选择什么方案,仅凭这些建筑物的话,盈利点固然能找到不少,不过只要一考虑到开发周期,再想想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那些麻烦事,这种项目就不可能让人眼红,至少在如今这年代不会让人眼红。

“是呀,这是有的奇怪,那么阿勇你认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项目如此受人关注?”

“还能因为是什么,”李华勇叹一口气:“因为这个项目,很可能是个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或者干脆就说,这其实就是个试点,是国家房改政策的一个试点。”

“嘶....试点呀?!怪不得了。”

林应彪很夸张的倒吸一口凉气,他已经在国内待了几年,对国内的一些做事习惯已经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试点”这种做法,那更是已经再熟悉不过,因为他们林氏集团来到大陆,这本身就算是一个“试点”。

而李华勇认为这个项目其实是个“试点”,这还真不是胡乱猜测。就在今年早些时间,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房改政策,虽然在真实历史中,第一个“试点”是出现在京城,001号土地开发证是落在大老刘手上。然而大家都知道,京城那地方通常都不会被选择为当“试点”的,因此那个001号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国家真正想探索房改的方向,寻找一条城市建设新的发展道路,那肯定还会选择其他城市当做试点。那么哪个城市最合适呢?那当然毫无疑问就是羊城。

因为想当这个“试点”的话,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这必须是个老城市,因为只有在这种城市进行房改,那才具有普遍意义和示范效应。那么根据这一条,像鹏城这样的新兴城市自动排除。

第二个条件:这个城市必须具备较强的实力,拥有房改的条件。

那么根据这一条,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国内大部分二线城市其实就已经排除,因为在如今这年代,大部分城市的实力都还不行,在这些城市冒冒然进行房改的话,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大乱子,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样算下来的话,有资格当这个“试点”的也就京城,申城,羊城这三个城市。

在京城太敏感,申城国家现在还不想动的情况下,羊城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见不用跟林应彪解释太多“试点”的意义,李华勇直接对他说道:

“三叔,您现在应该知道我晚上不想去的道理了吧?”

“嘶...”林应彪再吸一口凉气:.“如果真是试点的话,那还确实不方便去。”

说完这句话后,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试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项目将会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并且不是只盯一会,将会盯很长时间,甚至等这个项目结束以后,这个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可能都会被拿出来分析解剖,这个项目什么地方做得很成功?又有那些不足之处?这个项目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又有哪些教训应该吸取.......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在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

李华勇为什么说要“走正途”,用堂堂正正的办法击败胡启文呢?道理其实就是在这个地方了。

比如说今天晚上,他如果和林应彪去见那些体制内官员的话,那很可能以后说都说不清,明明是因为他的方案更好更合理,这才让他最终击败胡启文拿到整个项目的主导权,可是到了最后,肯定有人不会这么想,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闲话,认为他是依靠关系拿下这个项目的。

这样的风险李华勇怕吗?说实话作为一名穿越者来说,李华勇当然不是很怕。可是同样的道理,李华勇认为作为一名穿越者,假如连这种风险都不知道规避的话,李华勇很难想象这样的穿越者能取得多大成就。

尤其当一名穿越者穿越在中国,穿越在这个年代的中国,那就更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否则还什么世界首富呢,又从来没有谁说穿越者对监狱有豁免权。

“阿勇你这个家伙.......”

明白了李华勇的顾虑后,林应彪看着他连连摇头。

李华勇见状微微一笑,他不禁对林应彪卖弄道:

“三叔,体制的力量当然要借用,尤其是这个项目,没有体制的助力那根本成不了事,不过怎么用好体制的助力却是一门学问,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啊,您知道什么是最佳借力方法吗?”

林应彪嘿嘿一笑:“这个真不知道,那阿勇你教教我。”

“那当然是要借得含蓄,对于体制的力量,引而不发才是最高境界。”

林应彪哈哈大笑:“好一个引而不发,那行,那咱们这次就来个引而不发吧,就用这种方法拿下这个项目的主导权。”

李华勇含笑微微点头,林应彪又对他说道:

“对了,你虽然不用过去,不过我晚上还是要去的,我刚才还没问你,你对这个项目是什么思路,想把那两个工厂改造成什么?本来我是想让你晚上自己说,那现在你只能先说给我听听了。”

“我的思路很简单啊,我想在那个地方建一些市场。”

“市场?”

“就是市场啊,”李华勇笑道:“三叔别忘了荔湾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老早“十三行”所在地,因此我的思路就是在那里建一批市场,若干零售市场,若干批发市场,若干专业市场,再加上部分辅助设施,这既符合当地的经济习惯,也容易安排人就业。三叔您说说,我这样的思路,是不是要比胡家二哥打造什么CBD的思路好些,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