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六章 老高的烦恼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六章 老高的烦恼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高启功最近有点上火。

老高的上火可不像李华勇的中暑一样,是鹏城的天气原因。最近好几件烦心事,让高书记有点急火攻心。

从内部渠道传来消息,国家正在酝酿一项改革,就是所谓的“政企分开”,在企业中将施行什么厂长(经理)负责制。而且像“华夏建总”这种单位首当其冲,将是首批进行改革试点的企业。

对于这种改革,作为政工干部出身的高启功内心十分不以为然,尽管在平时的大会小会中,他的表态比谁都积极。

“什么意思?这以后有些东西,就不是听党的了。。。”

这是老高的第一件烦心事。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点事的话,那还不足以让高启功上火。在老高看是,无论是书记统管全局也好,还是什么厂长(经理)负责制也好,无非是让一把手换个名头而已。

自己早就从老领导那里得到承诺:只要这个项目进展顺利,那么等这项改革制度一旦铺开,自己无非由“高书记”变成“高经理”,甚至是变成“高书记兼高经理”。总而言之一句话,老高认为无论怎么改革,自己的实权和地位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可真正要命的就是这个前提了,正是因为这个项目进展一点都不顺利,这才让高启功急火攻心。

老高把目光投向窗外,看着这个略显冷清和凌乱的工地,老高在心里叹一口气。

遥想2年以前,自己刚来到这个项目担任一把手的时候,自己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踌躇满志。这可是全国第一高楼啊!有多少建筑人能有幸碰到这种项目,更何况是担任这种项目的一把手。只要这个项目顺利完成,那么毫无疑问,这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己的仕途将一片光明。

虽然当初任命自己当这个项目一把手的时候,总公司有很多反对声音,他们的理由是自己是政工干部出身,不具备这种大型项目的管理能力。

老实说对于这种说法,高启功内心十分不以为然。这不就是盖房子吗?再高的楼还不就是盖房子?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他们凭什么说自己不具备管理能力?

自己又不是第一次干工程,几十年下来,自己参与建设或者参与管理的项目不胜烦举,他们凭什么就认为自己无法管好这个项目?

最后还是老领导力挺,压制住各种反对声音,才让自己顺顺当当上任。

想起老领导,高启功背心有点发凉。一个多月以前,老领导风尘仆仆来到工地视察,巡视一圈后丢下这样一句评价;

打乱仗!

这句话别人听了也许没什么,但高启功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老高非常了解自己的老领导,老领导是军人出身,“打乱仗”这种话出自他之口,那就说明他动了真怒,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批评了。老领导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在战争年代,打乱仗是要死人的。

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打乱仗”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高启功不敢继续想下去。

因此现在的高启功火急火燎,现在的高书记心力憔悴。

在身心疲惫之余,老高心里又觉得有点委屈。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但老高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一把手。自从来到鹏城以后,自己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这都已经快两年时间了,自己除了开会,回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连续两年春节自己都是在工地度过。不仅如此,自己在生活上也从来不搞什么特殊化。本来按照自己的级别,自己完全可以吃得更好,住的更好。可是为了这个项目,为了和底下人打成一片,自己吃喝拉撒睡全都是在工地。同时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政工干部出身,对业务不是那么精通,因此在平时的时候,自己对手下的管理人员态度都非常和蔼,也非常注意聆听他们的意见。。。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项目的进度怎么都搞不上去。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工地的状况都没有任何改观,甚至还换来老领导一句“打乱仗”评价。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高启功心头。

“高书记,您找我?”

“小李来了。。。”

看到应招而来的李明达,高启功马上换了一副神态,他摆出一副最亲热,最和蔼可亲的神态招呼来到自己办公室的李明达。

这并不是高启功虚伪,老高一直很看好面前这个年轻的工长。他觉得李明达为人机灵,做事靠谱,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十分听话。对于自己的指令,手底下其他人多多少少中会有点阳奉阴违,唯独这个李明达,对于自己的指令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要说老高虽然业务水平不怎么滴,但作为一名官场老油条,他这点眼光还是有的。正是因为如此,老高一直把李明达当成自己的嫡系来培养。要不然的话,高启功也不会给李明达那么大一个人情,让他回自己家乡招那么多工人。

要知道,这可是很多个技校指标。在这个年代,在“华夏建总”这种央企,一个技校指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意味着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人生的轨迹从此发生改变。

技校是培养工人的场所没错,但建筑企业的技校,又和其他技校有所不同。

在这个年代,流行着“以工代干”这种说法。意思是某人以工人的身份,干的却是“干部”的活,这就叫做“以工代干”。

在建筑企业中当然也非常流行“以工代干”,不过建筑企业中的“以工代干”和其他行业不同。

在其他厂矿或者其他行业,某人也许一直在干“干部”的话,但他想摆脱自己的工人身份却千难万难。你在某企业中,你看到某位老同志从事某项管理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那你总以为这位老同志应该是个“干部”吧,但是你一查他的档案,却发现他依然还只是个工人。

这样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司空见惯。

但是在建筑行业就不同,建筑行业虽然也有“以工代干”,但建筑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干着干着,你很容易就由工人直接晋升为“干部”。

就拿李明达为例,他刚进公司的时候也只是个工人,当他干上几年,又经过技校培训,等他当上工长以后,他就不是“以工代干”了,而是正儿八经管理人员身份。

这不是什么潜规则,而是由建筑业的特点决定,特别是像这种施工企业。在建筑整条产业链中,施工单位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别说是大学生了,如果有选择的话,中专生都不愿意选择施工企业。

管理人员稀缺,怎么办?那当然只能自己培养,而最主要的培养基地,那当然是自己办的技校。

因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听到某某大型央企中的某经理是木工出身,某某总经又是技校出身。不用奇怪,这在这个年代非常正常。

“小李啊,来来,坐。。。”

高启功和蔼可亲的招呼李明达坐下,和蔼可亲的递上一根烟。不过他谈的事情,却一点不让李明达觉得和蔼可亲。

“。。。2个月,最多3个月,我保证让你把乡亲们重新召回工地。。。”

20分钟后,李明达苦着脸离开高启功的办公室。

这个时候的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向根叔他们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