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七五章 信心来源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七五章 信心来源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我现在想达到三天一层!那你们认为需不需要增加模板?”

当李华勇说出这样一句话,蔡老头和李二愣子的表情立刻发生变化。久经风浪的蔡老头眼中精光一闪,而李二愣子则更不堪,他干脆就喘起了粗气。

到这个时候,增不增加模板好像都已经不是重点,两人同时被李华勇说出来的“三天一层”所吸引。

不能怪两人如此反应,外人也许很难理解“三天一层”对于一名建筑从业人员的意义。简单说吧,如果拿奥运会中的射击比赛来做比较,那么“三天一层”,基本就相当于射击比赛中的“满环”。

比如在真实历史中,大家就是在这栋大楼上听说过“三天一层”的“鹏城速度”,那么在这之后几十年,按理说后世的科技应该在进步吧,后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应该在提高吧。但是还有谁听过比这更快的速度吗?有谁听过一天一层?或者是听说两天一层?没有的!

因为只要是这种结构的建筑,那么“三天一层”,基本就算是达到了施工速度的极限。

嗯,到了几十年以后,倒是听说过一次“一天三层”的,不过那是预制结构,而并非这种现浇结构。明眼人都知道,那种所谓的“一天三层”其实就是个噱头。这就像搭积木一样,你搭积木的时候当然很快,但是你生产这些积木的时间呢?这些时间算不算施工时间?要不要算上去?因此真正的业内人士根本就不会把所谓的“一天三层”当回事。

这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前面那些“稻草”你都不管,你指着那“最后一根稻草”大吹特吹,这也就哄哄外行人吧。

到了后世以后,偶尔倒是能听到“两天半一层”的,比如同样是“华夏建总”,它下属的一些工程局,据说在某些建筑中曾经达到过两天半一层的速度。但即便是华夏建总自己,提到这种事情都有点羞羞答答,不好意思过多宣传----至少不敢像“鹏城世贸”那样大张旗鼓理直气壮的宣传。

同样拿射击比赛举例,运动员偶尔在某一枪中打出“满环”,那当然没有什么值得好吹嘘的,你只有在比赛中枪枪“满环”,那才是真正牛逼的事情。

而李华勇刚才说的,其实就是这种牛逼的事情。

“你倒是真敢想啊!”蔡老头盯着李华勇,他其他话先没说,首先来了这样一句感慨。

李华勇微笑着看着蔡老头:“蔡总,这不是我敢不敢想的问题,而是咱们项目的现实情况让我不得不这样想啊。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我们之前计划的半年35层,还是李工排出来的四天一层,这其实都已经挤占了后面的装修工期。即便我们能达到李工排出来的计划,总工期依然十分紧张。您知道,咱们这项目的后续工程同样没那么好做的,其他的不说,就楼顶那个旋转餐厅,到时就足够让大伙头疼一阵子。所以我就想啊,咱们现在能加快还是要尽量加快。”

蔡老头还没说话,李二愣子先开口了:

“我说你小子怎么嚷嚷着要加模板,可能你早就憋着三天一层吧?我说墩子,你既然早就有这个想法,你刚进场时怎么不提出来?”

李华勇苦笑,虽然从“中暑”醒来的那一刻,当他知道自己身处鹏城,自己是在“鹏城世贸”工地,他就很快联想到“三天一层”。可是哪怕到半个月前,他也没和任何人提起这件事件,直到现在:

“李工我跟你说吧,在我刚进场的时候,我还真没想过这事,不过到了现在,我还真有信心在咱们这个项目干出三天一层。”

这时候蔡老头插了一句:“是什么给你信心呢?”

李华勇很坦然的看着面前两位:

“是工人!是这个项目的工人师傅给了我信心!”

李华勇这话不是在煽情,更不是虚情假意,这完全就是他这个时候的真实想法。

李华勇刚“中暑”醒过来的时候,他其实对这个项目的工人并不怎么了解。即便是他带了几十号工人去蛇口那边干活,由于那边干的是人工挖孔桩,他其实也不算对工人非常了解,至少不是完全了解。因此当他醒来时看到那些简陋的设备,看到管理的乱象,他对“三天一层”有过严重的怀疑。

这一切直到这半个月----直到李华勇完全了解这支工人队伍的素质,见识了工人师傅们的纯粹。李华勇终于理解:为什么在现在这个年代,在施工条件和施工设备都相对简陋的情况下,“鹏城世贸”能完成三天一层的壮举。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工人!

来自后世的“李副总工”真是从没见过素质如此过硬的队伍。就拿表哥李华柱同学为例。还在蛇口的时候,李华勇认为以柱子的水平,放在后世就妥妥一“大工”啊。可是重新回到“鹏城世贸”这个工地以后,李华勇发现以柱子那水平,在这个工地上还真是不够看。

本来刚进场的时候李华勇还存了心思的,怎么着也得让表哥柱子当上这个木工班的班组长吧。可是见识过这个工地工人们的素质后,李华勇根本就不敢提这茬。手艺比他好的,管理比他强的能拉出好几个,至于和他不相上下的,那根本就数不过来。和后世相比,李华勇倒不是说后世的工人不行,后世的好工人当然也有很多啊。只是到了后世以后,施工队伍往往良莠不齐,基本很难再拉出一支如此纯粹,平均素质如此之高的队伍。

打个简单比方,后世的施工队伍,“大工”干“大工”的活,“小工”干“小工”的活,很多时候因为“大工”不足,很多“大工”的活是“小工”在干。

而这个年代呢,“大工”的活当然是“大工”在干,而很多“小工”的活….居然也是“大工”在干。这就是这个年代和后世的区别了,这简直让李华勇觉得奢侈。

这样一种奢侈,就是李华勇的信心来源!

当然这样一种奢侈,是这个年代特有的产物,是计划经济下特有的产物。只可惜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尤其是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建筑规模以及建筑市场是越来越大,在后世想拉起一支平均素质如此之高的施工队伍,那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李华勇说完那句话后,他就闭嘴没有说其他的话。蔡老头一直盯着李华勇在看,看了足足有两分钟:

“小云,小云。”

行政科长云天川走了进来:“蔡总什么事?”

“去,你去把雷经理和高书记叫过来,说我找他们俩商量点事。”

“好的。”

等云科长走后,李华勇见蔡老头那副神态,就大致猜到他差不多已经答应这事。

“蔡总,这个,我今天之所以单独来找您,主要是还想着这事最好还是低调点好啊。”

蔡老头笑骂一句:“你小子既然敢想,那还怕高调啊。”

李华勇嘿嘿一笑。蔡老头顿一顿后:

“当然低调一点是必须的,我找他们俩过来也不是想高调,主要是为了统一口径,更重要是统一思想,从现在开始,咱们这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就将再次调整,一切以三天一层为目标!”

蔡老头再次顿了一顿,带点感慨的说道:

“三天一层啊,如果真能达到的话,那也算是放了一颗卫星了,小李啊,这个话既然是你说出来的,你也说你有信心,那你今后的担子就更重了,我现在就问你,你做好准备了吗?”

李华勇调整一下情绪,准备用最饱满的热情回答蔡老头的时候。

“是,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李华勇回头一看,是李二愣子,这家伙居然抢自己台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