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黄巾逆袭 > 第413章 张远与道门结盟

三国黄巾逆袭 第413章 张远与道门结盟

作者:黑山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3:10:41 来源:书海阁

第413章 张远与道门结盟

“哥,切莫动手,都是自己人。”

张远将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而神秘人听到声音也停下动作。

左慈听到声音脸上立刻露出笑容,高声喊道:“乖徒儿,你哥要欺师灭祖。”

随着左慈这一嗓子喊出去,众人皆是一愣。只见张宁一路小跑过来。

她快步走到众人跟前,先对着左慈行了一礼,笑嘻嘻道:“师父,您可别乱说,我哥怎么会欺师灭祖呢,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说完,他看向神秘人,眨了眨眼,“欢姐姐,到底咋回事呀?”

神秘人无奈地摇摇头:“还好你来的及时,刚刚和你哥有点小冲突,这不正准备动手呢,就听你喊了。”

张远这会儿缓过神来,疑惑道问张宁:“阿宁,你认识他们?”

“哥你不认识他们也正常,这位是左慈,和父亲是师兄弟,也是我师傅,这位是欢姐姐,是二师伯的弟子,他们听说我在并州后特意来看我。”

张远心思急转,不愿在张宁面前与左慈谈及借尸还魂的事,只能装作不知道情况的模样。

“原来道长所言非虚,是张远之过,还请二位恕罪。”

左慈摆摆手脸上带着笑意:“无妨无妨,不知者无罪,况且也是贫道之过,既然误会都解开了,那不知将军能否心平气静的与贫道谈谈。”

神秘人却是冷哼一声,开口嘲讽道:“哼,现在说这些倒是轻巧。刚刚还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若不是张宁及时赶到,我二人恐怕早就被你部下射成刺猬了。”被揭穿是女儿身份的神秘人恢复了女子的声音,声音悦耳动听,虽说是嘲讽,可却让人升不起一丝怒意。

张远脸色微微一红,有些尴尬地说道:“姑娘教训得是,方才是我太过莽撞冲动。”

左慈看了神秘人一眼,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将军,咱们还是聊聊正事。如今这世道,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将军据守并州,想必也有自己的一番抱负吧?”

张远微微点头,神色凝重起来:“实不相瞒,我虽占据并州,但眼见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一心想要做点什么,只是目前局势复杂,还在摸索前行。”

神秘人双手抱胸,微微挑眉:“哦?那将军可有具体打算?莫不是只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实际行动?”

张远并未因神秘人的嘲讽而动怒,认真说道:“姑娘这话说得在理。我一直在招募贤才,训练兵马,希望能有足够的实力守护一方百姓,进而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只是困难重重,进展不算顺利。”

左慈轻抚胡须,若有所思道:“将军此举甚好。不过,光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依贫道看,还需借助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方能成就大事。”

神秘人接着道:“哼,道理谁都懂,关键是怎么做。这世上口头上喊着救国救民,实则心怀私利的人可不少。将军说是不是。”

张远像是没听出欢姑娘话中的嘲讽,一脸认真的说道:“多谢姑娘提醒。还望前辈与姑娘不吝赐教,若有可行之策,还请直言相告,张某必定洗耳恭听。”

“哼,虚伪。”

张远对这姑娘仅有的一丝好感此刻也消失殆尽,但念及她与张宁的关系以及左慈的面子,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他深吸一口气,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微笑道:“姑娘或许对张某有些误解,张某一片赤诚之心,只为这乱世百姓能有安稳日子过,绝无半分虚假。”

左慈见状,赶忙出来调和气氛,轻轻瞪了神秘人一眼,而后对张远道:“将军莫往心里去,这丫头性子直,说话冲了些。不过她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当下这局势,确实鱼龙混杂。”

神秘人撇了撇嘴,却也不再言语。

左慈接着说道:“将军,如今势力也算强大,可有心接替令尊在我道家的身份。

俗话说听话听音,张远当即明白,道家想在乱世中寻一人为靠山,而自己是张角的儿子,身份最为合适,不过张远想到汉中的张鲁,整得汉中政治与教共同执行,混乱不堪,张远又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

张远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前辈,此事干系重大,非是我能轻易决断。道家传承千年,底蕴深厚,本应秉持清净无为、济世度人的宗旨。然观汉中张鲁所为,以五斗米道治国,政教合一虽一时能凝聚人心,可长远来看,弊端丛生。”

左慈神色微微一动,却并未打断张远的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张远继续说道:“百姓于乱世之中,所求不过安稳生活、衣食无忧。若以教派教义过多干涉世俗政务,看似有序,实则容易滋生**与特权。官员与教中高层相互勾结,鱼肉百姓之事恐难以杜绝。我不愿重蹈覆辙,让道家之名蒙羞,更不想让百姓陷入另一种水深火热之中。”

左慈轻轻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赞赏之色:“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如今乱世,各方势力纷争不断,道家若想保存自身传承,光大教义,实需有一强力后盾。将军出身不凡,又手握重兵,若能与道家携手,必能开创一番新局面。至于汉中之事,我们大可引以为鉴,另辟蹊径。”张远心中一动,左慈这话倒是提醒了他。道家在民间素有根基,若能合理借助道家的力量在世间宣传自己,对于自己在乱世中立足、实现抱负确实有着极大的助力。但他仍有顾虑:“前辈,我虽敬重道家,但行军打仗、治理一方,靠的是严明律法与公正赏罚。若与道家联合,难免会有教义与政令冲突之处,不知前辈可有良策?”

左慈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将军不必忧虑。道家虽有教义,但核心在于顺应自然、和谐共生。将军以律法治国,以仁德待人,与道家理念并不相悖。我们只需在关键事务上相互沟通、协调,求同存异即可。例如,道家可在安抚民心、传播教化方面助力将军,而将军则在武力上保护道家的传承与发展,如此相辅相成,必能相得益彰。”

张远低头沉思,权衡利弊。不得不说,左慈描绘的蓝图极具吸引力。若真能与道家达成合作,自己在道义上便能占据高地,招揽人才、扩充势力也会更加顺利。而且,道家的奇门之术、医术药理等绝学,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和百姓的民生改善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过了半晌,张远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左慈:“前辈,承蒙您信任与看重。我张远愿与道家携手,但有一事需事先言明。合作之后,道家不得借势干预政务,一切政令仍由我做主。若能做到这点,我们便可详谈具体事宜。”

左慈哈哈一笑,上前握住张远的手:“将军放心,道家所求不过是在乱世中延续传承,造福苍生。断不会做出干涉将军政务之事。如此,我们便一拍即合!”

随着两人握手言定,一股新的力量在这乱世之中悄然汇聚,一场影响天下格局的变革,也在这看似不经意的对话间拉开了帷幕。

当夜,张远大摆宴席,召集文臣武将宣布左慈身份。

在热闹非凡的宴席上,张远环视着麾下的文臣武将,高声说道:“今日,我要向诸位介绍一位贵客,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左慈先生!左先生神通广大,道家奇人,今后将与我们并肩同行!”众人听闻,纷纷起身,向左慈恭敬行礼,眼神中满是敬畏与好奇。

左慈微笑着一一回礼,气度不凡。

待众人坐定,张远接着说道:“如今局势变幻,雍凉之地虽已纳入版图,但民生之事至关重要。据我所知,接下来恐有旱情降临,所以我想请左先生抽调道门中精通地理水文之人,前往雍凉、并州测量寻找水源之地,广开深井,以解将来旱灾之困。”

左慈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转头吩咐身旁的欢姑娘:“你明日出发,联络各地道门中人,务必挑选精干之才,尽快开展此事。”欢姑娘领命。

宴会结束后,张远回到府邸。家中妻妾早已等候多时,一年征战在外,张远此刻望着这群娇艳欲滴的美人,心中满是思念。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瞬间抛开所有疲惫,仿佛化身饿狼,沉浸在温柔乡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远整日与妻妾们厮混在一起。即便他身体素质远超常人,可连日的纵情声色,也让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时常腿脚发软,暗自苦笑恨不能多生两个肾来应付。

而并州的官员们对此心知肚明,他们都很识趣地没有去打扰张远。毕竟大家心里清楚,随着张远成功拿下雍凉,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他的子嗣问题已然成为重中之重。张远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却仅有一儿一女。在这个乱世,家族传承和势力稳定紧密相连。万一长子遭遇意外,整个并州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力量,极有可能瞬间分崩离析,陷入混乱。所以,他们都选择默默等待,期望张远能早日诞下更多子嗣,稳固根基。

与此同时,欢姑娘快马加鞭,奔走于各地道门之间,迅速召集了一批对地理水文颇有研究的道门子弟。这些人收拾行囊,即刻奔赴雍凉、并州各地。

张远如此高调的与道门结盟,让一众诸侯各个忧心不已。

袁绍得知此消息后,气得将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怒喝道:“张远这竖子,竟敢与道门勾结,妄图借其势!若不加以遏制,日后必成大患!”许攸赶忙上前劝道:“主公息怒,如今张远与道门结盟,实力不容小觑。但我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且占据冀州等地,地势险要。依臣之见,可联合其他诸侯,共同讨伐张远,以绝后患。”袁绍沉思片刻,点头道:“你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联络各方,组成联军。”

曹操在营帐中听到密探传来的消息,微微皱眉,随后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对身旁的荀攸说道:“公达,张远与道门结盟,看似声势浩大,实则隐患重重。你对此有何看法?”荀攸从容说道:“主公,张远骤然与道门联合,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内部必有矛盾。再者,如此高调行事,定会引起其他诸侯的警惕与不满。我们不妨按兵不动,坐观其变,待他们内部出现裂痕,再出手也不迟。”曹操抚掌大笑:“公达果然深得我心,就依你所言。”江东的孙策听闻此事后,豪情万丈地对周瑜说:“公瑾,张远此举虽大胆,但我江东子弟岂会怕他!若他敢染指江东,定叫他有来无回!”周瑜微笑着回应:“伯符,张远目前根基在雍凉、并州一带,短期内不会对江东构成威胁。不过,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需厉兵秣马,加强防御,同时关注各方动态,以便适时而动。”孙策点头称是,下令加紧操练水军,巩固江东防线。

而益州刘焉病重,有其子刘璋暂代州牧一职,益州的刘璋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连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他焦急地说:“张远与道门结盟,实力大增,一个张鲁就让我们难以安稳,若张鲁邀请张远共同进兵,我益州恐难抵挡,诸位可有良策?”谋士法正站出来说道:“主公勿忧,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加强防守,同时派遣使者稳住张远,尽快将汉中收回,有汉中做屏障,张远的铁骑难以发挥作用。”刘璋无奈之下,只好采纳法正的建议,派人前往张远处求和。

六月大军回到并州,张远率文武前去迎接,看到张远无事,军中将领皆是松了口气。

一连几日张远大摆宴席犒赏此次出征的将士,随后几天,张远开始与众人商议封赏一事,而这时大旱彻底爆发。这次旱情遍及淮南,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幽州,雍州,凉州,并州。

大汉一大半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饥饿的人纷纷向江东,益州,交州,荆州涌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