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 第148章 河龟报恩,送娇妻

证道红楼结婚就变强 第148章 河龟报恩,送娇妻

作者:幕与倾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2:39:24 来源:书海阁

宋朝时,御河周边有不少人靠河为生。御河基础是曹操所挖的白沟,经过后来的运河永济渠整合,建成一条贯穿七百多里的河道。七百里河道,蜿蜒而行,两边有不少村庄,人们靠河吃河,养活了不少人。

相州靠近御河处有个村子,村里人大多姓李,平时种田,兼以捕鱼,多少代人都是以此为生。人们说常在河边走,终究要湿鞋,且不去纠结其中的哲理,最简单的解释,其实就是河能养人,也能伤人。

御河养活了太多人,也夺去了不少人的性命,完美诠释了水火无情之道理。李少卿父亲便是如此,他水性极好,整日里在御河中穿行。李少卿出生三个月,好水性的父亲却淹死河中。

可怜李少卿的母亲孟氏,刚和丈夫成婚两年,儿子方才三个月,丈夫竟出意外而去,年轻的妇人伤心欲绝,每日以泪洗面。

悲痛过后,妇人下决心不再改嫁,她要将儿子抚养成人。

下决定很容易,可做起来太难,一个妇人,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还要养活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孟氏之难,众人不敢想象。

她平日里种着几亩薄田,闲暇时帮人织渔网挣点工钱,一介女流,抛头露面,只是想努力养活儿子罢了。

如此,孟氏越来越苍老,李少卿却如牛犊般长大,十几岁的小伙子,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孟氏为养活儿子苦不堪言,李少卿更是将此都看在眼里,他心疼娘亲。

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况且还是穷人家的孩子,李少卿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减轻娘亲的负担。可他只有十几岁,能做点什么呢?小伙子决定要拾起当年父亲的营生,下河捕鱼。

孟氏丈夫因此而死,她不想儿子走上爹的老路,所以百般阻挠。

李少卿至孝,他从小便在娘亲一个人手中长大,目睹过娘亲为省口吃的给自己而饿得行走困难,也看到过母亲因为生活艰难而半夜哭泣。娘亲为养活自己,几乎耗尽了全部心血,自己已经十几岁,岂能任由娘亲受苦?

他不跟娘亲吵闹,而是温柔相劝。

“娘,孩儿知道娘在担心什么,但孩儿从小便在河边长大,练就了好水性。如果少卿长大了,却仍然任由娘亲受苦,那少卿长大的意义是什么?娘亲不用为孩儿担心,我会注意安全的。”

孟氏听了儿子的话,忍不住泪流满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己儿子,当娘的最清楚,他善良而孝顺,是娘的心头肉,如果执意不准他捕鱼,他是会答应的,因为他最听自己的话。

可如果是那样,他以后怎么生活?人生在世,得有个安身立命的根本,自己跟不了儿子一辈子,他以后要有自己的生活。故,孟氏不再阻拦,可有一点,万万不能贪婪,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少卿全盘答应,从此开始提起了父亲留下的渔网,成为了御河边上的渔夫。

世间万事,从来都是有同行没同利,同样做一种营生,有的人会衣食无忧,有的则会入不敷出,全看个人怎么经营。

李少卿聪明大胆,他捕鱼不像别人,大小都要,他是只要大鱼,小鱼则会放生。别人笑他傻,鱼虽然小,可大小是肉,不能卖也能吃,好不容易捕上来却又放生,这不是傻是什么?

李少卿不跟人争吵,他的想法是,小鱼长大再捕,可以形成好的循环,如果大小皆捕,则无疑于涸泽而渔,一次得利,从此空网,得不偿失。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说也奇怪,众人大小都要,却往往没有他捕得多,靠此,家中生活渐渐改善。自己能够自力更生,他便不让母亲再出去给人织渔网。

他已经十八岁了,而娘亲也给别人织了十八年的渔网,十八年艰苦生活,压弯了娘亲的脊梁,如今自己成人,他认为该自己养着娘亲了。

孟氏哪里肯闲?儿子虽然能够自力更生,可以后还要娶媳妇,自己本是受苦的命,岂能天天坐在家里等吃?

娘俩因此产生一些小矛盾,就像当初李少卿想要捕鱼,母亲妥协一般,他最终也跟母亲妥协,因为他怕执意不让母亲干活,母亲会因此气出毛病。

母子二人,生活仍然艰难,可母慈子孝,倒也其乐融融。

在御河边捕鱼,大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站在岸边撒网,一种是踩着小船进入河中间撒网,岸边大多是小鱼,但胜在安全。河中间水深,也藏有大鱼,李少卿仗着年轻,水性也好,只在河水中间捕鱼。

他清早下河,没到中午,收获颇多,他想卖掉鱼给娘亲买块布料,看着小船上的鱼咧嘴而笑,欢快地划向岸边。

刚靠岸,就见不远处围着一圈人,大家惊叹出声,他伸脑袋看了一眼,原来是有人在岸边撒到一只河龟。所谓河龟,其实就是老鳖,这并不稀罕。

但稀罕的是,此河龟不大,却背壳通红,让人看着颇觉惊讶。

人们在御河边捕了一辈子鱼,却都没有见过这种河龟,围着指指点点,议论不休。李少卿看得挪不开眼睛,天生万物,本各有道理,就拿眼前河龟来说,无疑是个异种,属于个稀罕物。

本来河龟脑袋一直缩在龟壳里,可当李少卿看时,它却突然伸出了脑袋,两只小眼睛死死盯着他。

李少卿呆住了,他认为河龟是在向自己求救。几乎是在同时,他便做出了决定,要救下这只河龟。

捉到河龟之人他也认识,都是一个村里的。

他过去说自己想要这只河龟,对方斜眼看了看他捕到的那些大鱼,眼珠又一转,说倒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用他捕到的全部鱼来换。

众人哄堂大笑,李少卿所捕之鱼数量不小,此人却想用这一只河龟换取,这不是讹人吗?

没料到李少卿点头答应,众人觉得他行为异常,傻得出奇。

他也不多做解释,用全部的鱼换下这条河龟,带上自己的小船后,摆到河中间停下。捧起这只河龟,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道:“你要是只普通颜色的河龟,又怎会引起别人觊觎?个头这么小,还模样奇特,也不怪别人捉你,此番将你放生,以后可再不敢去边上了。”

话说完,他将河龟放进水中,河龟在水面上漂浮着伸出脑袋,似乎点了下头,然后便沉入河底不见了踪影。

忙活半天,等于是一无所获,见他空手回来,孟氏有些惊讶,他便跟娘亲说了今天发生的事。

听过后,孟氏失笑说道:“我的傻儿子,你原本就是个渔夫,不管鱼和龟,都是你捕获之行列,你见过渔夫放生鱼的吗?那样岂不是自相矛盾?”

李少卿听后憨厚一笑回答道:“娘,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儿子认为不能这样解释,没错,我们是靠捕鱼为生,可并没有一股脑全捕,今日这只河龟颜色奇特,最重要它伸出脑袋看孩儿,也算是一场缘分吧,所以儿子才会用鱼换下它并放生。”

孟氏听得点头,儿子自小便善良,这是美德,当娘的怎么能去责怪呢?她将做好的饭菜端来,娘俩坐下正要开吃,突见外面有个姑娘奔来。

李少卿和母亲瞠目结舌,他们家十几年没有姑娘来过,这姑娘要做什么?

姑娘进来,焦急四望,然后径直跑向李少卿的房间。说是他的房间,其实就是家里的灶房,外面半间当灶房,里面半间是他的卧室。没办法,家里一共两间房,一间正房母亲住,他只能住在灶房里。

娘俩端着碗不知所措,想不明白这姑娘为何行色匆匆,又为何要躲进房中。

尚在不解,外面又传来脚步声,两个大汉奔跑而至,站在门边左看右看,对着里面的李少卿大吼一声:“兀那少年,可曾见到一个姑娘?”

李少卿心如电转,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两个大汉健壮异常,却苦苦追赶一个姑娘,怕不是什么好人。

他马上摇头表示没有看见,两个大汉小声商量了几句后向前而去。过了许久,姑娘从屋中小心走出,对着坐在院中吃饭的李少卿和孟氏浅浅施了一礼说道:“谢过二位。”

她说完便直身又跑出了院子,娘俩半天才相对而望,完全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愣了半天,李少卿回过神来说道:“娘,吃饭吧。”

一个姑娘莫名其妙钻进了李少卿房间,躲了一阵后又自行离开,这种事闻所未闻。虽然追赶的两个壮汉没有多说,姑娘同样也没有多说,李少卿和孟氏都明白,姑娘肯定是在躲避两个壮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娘俩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另外,李少卿认为,这件事只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插曲,此后应该再不会见到姑娘和两个壮汉。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仅仅三天以后,他便再一次见到了姑娘,而且是在猝不及防之下见的面。

他平时的生活非常普通,简直可以用单调来形容,基本上就是河边和家里两个地方,清晨早早起床,到河边捕鱼,遇到人们到河边买鱼,便会就地卖掉。

岂料今天刚到河边,便见河中间飘着一团东西,河岸上有众多前来捕鱼之人,大家仔细看,不由发出惊呼。河中飘的这团东西是一堆高梁秸秆,也不知道是上游谁家的秸秆堆被冲,或者是被人故意抛入河中。

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奇怪的是,这堆秸秆上还趴着一个姑娘。姑娘也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怎么回事,趴着一动不动。

水流湍急,随时能将秸秆冲散,边上的人看得心吊到了嗓子眼。

便在此时,秸秆到了一片漩涡处,随着水流打转,秸秆散开,上面的姑娘突然开始乱动,似乎是在挣扎。

糟糕!

众人都大吃一惊,这应该是个落水的姑娘,她伏身在秸秆上昏迷,此时醒来,越动便越是危险,一旦被冲入漩涡,等待她的只有一死。

岸上的人皆靠捕鱼为生,水性自然都是好的。可越是水性好,越明白深处的漩涡意味着什么,大家虽然担心,却都不敢乱动。

眼看姑娘便要被卷入漩涡之中,李少卿快跑两步纵身入河,奋力向姑娘游去。水性好,并不代表着可以在水中为所欲为,淹死的大多都是会水之人。所以,李少卿在水中从来都非常小心,眼下情况危急,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姑娘被卷入漩涡而淹死。

一阵急游,等到了姑娘身边时,力气也即将用尽,可是此处万万不能停留。他没有从前面去抓姑娘,因为在水中救人,最忌讳从前面施救。水中的人会陷入绝望和恐惧状态,一旦发现前面有人,他们会死死抱住不松开。那样的话,施救的人无法施展,无法游泳,极有可能双双溺亡,李少卿一直在河边讨生活,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到了姑娘身后,伸出一只手,从后面抱住了姑娘的腰,然后用另一只手划水,费力向岸边游去。

饶是他身强力壮,可带着姑娘游到岸边时,也已经是筋疲力尽,胳膊连抬起来的力量都没有,将姑娘推上岸后,他翻身躺在河边的水草中呼呼喘气。

众人将他拖到岸上,对着他哄然叫好,只有这帮水性同样好的人,才会明白李少卿刚才面临和克服了什么样的危险,这样水中救人,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李少卿值得这样喝彩。

姑娘衣服湿透,两手被泡得发软变白,说明她在水中泡得时间不短,此时她紧紧蜷缩起身体,众人也不便发问。她几次想要站起来,却都没有成功,眼神渐渐变得焦急。

众人正在不解,不远处奔跑着过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个中年人,后面跟着两个婢女。

中年人一看到姑娘,顿时连连跺脚,两个婢女则赶紧跑过去抱着姑娘失声痛哭:“小姐啊,你可吓死我们了。”

中年人转头一看就明白是躺在地上的李少卿救了姑娘,他赶紧扶起李少卿问道:“可是你救了小女?”

李少卿轻轻点头,还没有说话,中年人拉着他便走,声称要好好感谢他。

一直到了一处大院前,中年人带着李少卿进去,两个婢女去给姑娘换衣服,中年人则对着李少卿不停感谢。

这个中年人姓马,人称马员外,家中看样子挺富有,而刚才被李少卿所救者,是他唯一的女儿马凝儿,他能不感激吗?

马员外不是小气人,拿来钱财,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实际的感谢。不料李少卿不为所动,他正色说道:“马员外,令爱落水,当时情况危急,眼看便要被卷入漩涡,别说是少卿,就任何一个人看见也不会袖手旁观。本是临机救人,怎么能图人钱财?马员外且将这些钱财收回,少卿这便要去了,渔网还在河边放着,怕被人给捡走。”

他说罢欲走,马员外目瞪口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见钱不要之人。李少卿刚出门,有个小婢女迎面而来,声称小姐要感谢他,请他到后花园见面。

李少卿顿感为难,人家一个姑娘家,还是大家闺秀,自己这样去贸然相见,怕是不妥。

小婢女坚持,马员外也没有反对,他只好跟着小婢女而去。

马凝儿已经换好衣服,刚才在水中救人,救上岸后休息,李少卿都没有仔细看过马凝儿,此时看到,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不是那天被两个壮汉追赶而躲进自己房间那个姑娘吗?

认出来后,他心中更加不解,马凝儿先是被两个壮汉追赶,今天又失足落水,究竟是为什么?

马凝儿看他疑惑,就淡淡说道:“没错,当天躲进你家的是我,我也不是失足落水,而是自己跳的河。”

李少卿半张着嘴,完全不明白她这是为什么,看她家的条件,怎么会莫名其妙被人追赶?又怎么会想不开而跳河?

他尚在不解,马凝儿又说道:“第一次躲进你家,第二次又被你所救,想来这也是缘分。而救我时,你已经碰到过我,所以你准备怎么办?”

李少卿听得手足无措?什么叫准备怎么办?当时情况危急,自己不碰她又如何能救?她说这些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想讹自己?这姑娘如此刁蛮?她父亲百般感谢,她却张嘴想要讹人?

见他这个样子,马凝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男女授受不亲,你既然碰到了我,所以你便要娶我。你既然对我有救命之恩,那么我便要以身相许来回报。”

李少卿如同听到一个人在梦呓,这都是说的什么话?莫非这马凝儿是个不正常之人?要不然怎么会说出如此疯癫之语?她家是什么条件?自己则是个渔夫,她是个大小姐,怎么能嫁给自己?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姑娘心绪混乱,所以才会导致胡言乱语,少卿这便要回去……”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马凝儿却突然落泪,慢慢说出了事情缘由。

她为什么会躲藏进李少卿家?那是因为被人追赶,追赶她的两个壮汉并不是什么坏人,而是她的两个堂哥。堂哥为何要追她?是因为父亲让她嫁给一个叫林保青的人,她不愿意,这才会离家逃跑。

当天,她离开李少卿家后,被两个堂哥追到带回家中,父亲的决定难以更改,她渐渐感觉绝望,便想要一死了之,所以选择了跳河。跳进河中后,一堆漂浮的秸秆救了她,即将被卷入漩涡时,李少卿又救了她。她之所以这么直接,是因为她真不想嫁给林保青。

李少卿听罢,顿觉她十分可怜,但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再说了,她这般决定,马员外又岂会答应?这不是痴人说梦吗?所以他劝马凝儿:“马姑娘的遭遇的确让少卿同情,可想来你父亲让你嫁之人是门当户对,少卿家中贫穷,我们根本不合适。”

马凝儿听后低头,再抬头,竟然拉着他去了前院。

马员外还在前院等着送李少卿呢,看到女儿竟然拉着李少卿的手出来,他不由得又震惊又不解。

“爹,女儿被他所救,为了报答,所以要嫁给他。爹可以阻拦,但爹却挡不住我寻死,如果嫁了林保青,成婚之日,便是凝儿死去之时。”

马员外听得震怒,他让李少卿和自己回家,原本是为了表达感谢,可万万没料到竟惹出如此事端,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他是城府极深之人,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叫来一群人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凝儿,爹知道你有怨言,你觉得爹让你嫁给林保青是为了家里的生意。你说你要嫁给李少卿,爹也不反对,他是你的救命恩人,爹不为难他,只要他拿出两千钱娶资,爹便答应。但同时咱们要说好,如果他拿不出来,你便要好好嫁给林保青,再不能寻死觅活,这些都是证人!”

马凝儿闻言大喜,因为她知道两千钱的确不多,可是她并不知道,两千钱对于李少卿来说是天文数字,他根本拿不出来,马员外也知道他拿不出来,这是故意出难题,好将这件事解决。

不过,他认为这件事原本就无稽,自己绝对不可能娶到马凝儿,所以自己也不言语。

马凝儿答应了父亲,马员外大喜过望。李少卿走时,马凝儿相送,到了门边,她突然正色说道:“请速拿两千钱来娶我,你一言不发,肯定是想敷衍过去,那么我告诉你,如果你就此不来,我便会在嫁给林保青的当天死去,杀了我的人中,你也算一个。”

李少卿苦笑连连,这位大小姐根本不知道两千钱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天天捕鱼卖鱼,除了跟娘的花销,如今积攒不过五十钱,两千钱怎么能拿出来?

另外,她根本不知道嫁给自己意味着什么,他没有见过林保青,但想来应该条件不错,而自己呢?家徒四壁,捕鱼为生,她嫁过去便要受苦,这么个大小姐,岂能受得了?

满腹心事到了河边,捕鱼也没有心情,扛着渔网回了家。

孟氏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儿子闷闷不乐,便问是怎么回事。李少卿当然不会瞒自己母亲,一五一十说出,孟氏脸色凝重说道:“这姑娘宁死不嫁给这个林保青,肯定是看不中此人人品。我儿虽然穷,人品却没得说,只是这两千钱,我们是断断拿不出来的,但拿不出来,这姑娘便要寻死,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孟氏一直盼着儿子能够早早娶妻,她也算对得起李家了。可是对于他们娘俩这说,这两千钱是毫无办法,他们没地方借,另外这件事本是突发,虽然担心马凝儿真会寻死,但却无能为力。

李少卿劝知道母亲善良,担心马凝儿安危,便劝说了几句,天黑后回屋睡觉。

虽然认为这件事无稽,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中全是马凝儿哭泣的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方才迷糊睡着,正睡得香,突听有人叫喊:“恩公,恩公醒醒。”

他睁眼一看,屋中根本没人,说话的竟是那只红色河龟,这河龟怎么能口吐人言?

“眼看恩公的姻缘便在眼前,恩公却怎么能安然酣睡?快快起床,恩公救我一命,我要送你一场姻缘,五更天时跟着我可娶妻。”

李少卿哑然失笑,正要说话,外面却突然响起一声炸雷,他猛从床上坐起,这才发现刚才是做了个梦,屋里根本没有河龟。

他笑自己想娶媳妇想疯了时,发现天已经快要五更,而且外面下着雨。这河龟说五更天时跟着它可娶妻,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并不相信梦中所言,他还是慢慢起床,出村走向了河边。

天上不停打雷,借着闪电的光亮,到了河边的他竟然真看到了那只红色河龟,它就在靠近岸边的水面上,似乎感觉到李少卿到来,它顺着河岸缓慢向前游动,进入一片芦苇之中。

李少卿在后面跟随,发现河龟停下,芦苇中水并不是太深,他蹲下伸手一摸摸到一个硬物,一个箱子露出水面。

此箱子非常沉重,他想要挪动一下都不能,试着打开箱子,里面竟然装满了铜钱,全都一贯一贯串着。他震惊异常,难道河龟所说跟着它可娶妻便是这些钱?这箱子钱何止两千?

思来想去,他还是拿出了两贯,然后合上箱子便离开。

由于天还没亮,还下着大雨,全程没有碰到任何人,回到家后,换上干衣服,天已经蒙蒙亮。先前没钱,他当然不多想,此时拿着这些钱,他还是决定去马员外家,就算不能娶到马凝儿,也可以挽救她,不至于寻死。马员外看着拿钱而来的李少卿不知所措,一个捕鱼的,哪里来这么多钱?但先前的许诺不容违背,他只能咬牙答应。

就这样,李少卿真娶了马凝儿,让他意外的是,婚后的马凝儿完全抛开了大小姐身份,对母亲孝敬,很快融入了这个家庭。如此贤妻,夫复何求?李少卿辛苦捕鱼,夫妻恩爱。几年后,马员外也数次想要帮助女儿女婿,却被两口子双双拒绝。

李少卿再没有去芦苇中,他知道那边有口箱子,里面装着整整一箱子钱,但他并没有贪婪取用,终其一生,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过这件事,和马凝儿也平安到老。

诸位,李少卿好心救人,马凝儿以身相许,本是救人,却被动娶了妻子。

他根本没有想过要人家的感激,至于什么以身相许,当然更没有想过。可是,马凝儿为了不嫁给林保青,执意要以身相许。深沉的马员外为了断了女儿念想,才会说出两千钱娶资,因为他知道李少卿拿不出来。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挖了个坑将自己埋了,弄巧成拙,但此人倒也重诺言,还是将女儿出嫁。

他后面再没去箱子中拿钱,看着是傻,其实是福,因为不知道钱的来历,再去取用,极有可能惹祸上身。

这是一桩奇特的姻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河龟相助。梦中见到河龟之事究竟是真是假?又或者只是李少卿梦中臆想?这些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少卿一片赤子之心,他热情助人,心善救人,放生河龟。

有了有些,才有了他后面得娶娇妻,就算真有河龟入梦,也是为了报恩而来,报的是李少卿的善良之恩,您觉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