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为难之处?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三百八十八章 可有为难之处?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对于和尚辩论佛法什么的,崇祯皇帝本身不太感兴趣。

什么风动风不动,心动心不动的,这些玩意你让崇祯听一听就能困的想要睡觉。

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两家少林寺居然互相怼起来了,这就很有意思了——难道不应该是讲究个什么天下秃驴是一家?

慢慢的,崇祯皇帝也听出味儿来了——南少林这是对北少林不满了,或者说对自己不满了。

也不能说是对自己不满,而是对于自己把宽海大和尚诏进京城的行为不满了。

论为国出力,论到佛法高深,南少林觉得自己一点儿都不比北少林差,凭什么让宽海和尚去而不是让南少林的住持去?

所以南少林就在达摩堂首座永宽和尚的带领下北上嵩山少林寺来找北少林的麻烦来了。

好巧不巧的还让崇祯皇帝给遇上了。

听着两方的和尚辩了半天,其实崇祯皇帝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又不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问题是,崇祯皇帝对于佛法的理解,也仅限于葡萄皮和为失足妇女开光这么点事儿上。

强打着精神听了半天发现自己还是什么玩意都没听明白的崇祯皇帝感觉有些无聊,干脆咳了一声。

等到如心和尚和永宽和尚都停下来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佛法高深,朕听起来有些吃力。换成寻常百姓听了,必然是更加的不懂。

既然这样儿,不如朕出一题,两位大和尚一起来辩一辩,如何?”

如心和尚觉得崇祯皇帝既然都把宽海住持给诏进了京城,而且留下重用,那心中必然是偏向于北少林的。

而南少林的永宽和尚也有意在崇祯皇帝面前与北少林的秃驴们争个高低,好显示一番南少林的本事。

两人虽然想法不一,却又想到了一处,当下便喧了一声佛号,躬身道:“请陛下出题。”

崇祯皇帝咳了咳嗓子,开口道:“朕代天牧民,是共天下之共主。百姓犯法,自有官府制裁,可是总有些人以为放下屠刀便可以遁入空门以立地成佛,何解?”

如心和尚跟永宽和尚皆是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不好。

崇祯皇帝的话虽然简单直白,却是直接打在了佛门,甚至于其他一切教派的命门之上。

犯法了就皈依教派,一出家就躲过了官府的查捕,往小了说,这是教派包庇罪犯。

可是要往大了说,这就是窃人主之权。

窃人主之权,想要干什么?造反吗?

如心和尚一时之间有些踟蹰,这种明显就是送命题的问题不管怎么回答都是要命。

只是想了想,自己答不上来,旁边的永宽秃驴也未必能命的上来,一时之间,如心和尚倒是有些安慰——反正倒霉也是一起倒霉。

永宽和尚想了想之后,却是躬身道:“请陛下恕罪,贫僧以为陛下之言不妥,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理不辩不明,自古如是。大和尚有话尽管说,朕不会怪罪。”

见崇祯皇帝允了自己无罪,永宽和尚便开口道:“陛下所言之事,自古以有,只是佛门向来是大开方便之门以渡世人,未免有腌臜之徒混杂于我佛门之间。”

如心和尚大怒,你他娘的说就说,你看着老子干什么!阿弥佗佛,罪过罪过。

永宽和尚却没有理会如心和尚的神色,接着说道:“若有人进了山门求佛门剃渡,佛门唯有来者不拒,只是未免就给了不法之徒空子可钻。

然则陛下施仁义于大下,嘉大惠于百姓,人心向善,犯法之辈毕竟少数,漏网而得以入佛门求庇护者更是稀少,故而贫僧说陛下之言有失偏颇。”

悄悄望了崇祯皇帝一眼,见崇祯皇帝脸色不变,永宽和尚便接着道:“阿弥佗佛,佛门清静地,虽渡天下人,却也不渡为恶不改之徒。

贫僧可以向陛下保证,贫僧南归之后,凡我寺中弟子,若有前科者,皆劝其主动归案,从此后有信徒上我南少林寺求剃渡,必然经官府报备查证,非身家清白者不予剃渡。”

如心和尚盯着永宽和尚的目光已经快要冒火了——彼其娘之,见风使舵是吧?

暗念几声佛号却发现根本就止不住心中的怒火之后,如心和尚暗道难怪说佛门也有怒目金刚!像永宽这种秃驴,就该一杵打杀了才是!

心中怒极的如心和尚喧了一声佛号后,也躬身道:“我少林寺身为天下禅宗之祖庭,自当以身作则。从今往后,非身家清白者不予剃渡。”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两位大和尚果然都是佛法高深,朕心甚慰,甚慰。”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众人就退坐一旁。

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众人皆不解其意,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个故事,就是禅宗的开始。禅宗提倡的也是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教外别传。

如今崇祯皇帝却比之佛祖差了一筹——起码自己开口说话了。

但是好歹这永宽和尚虽然同样比不得摩诃迦叶,却也算是理会了自己的意思。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佛法高深,虽比之佛祖尚有不如,然则亦不远之。

心情舒畅了的崇祯皇帝干脆又开口道:“佛门广渡世人,自然是好的,可是唯有一点,却是让朕为之心忧,不知道两位大和尚可有以教朕?”

如心和尚和永宽和尚很想说没有,再问打死你。

可是看看崇祯皇帝身后的方正化还有那些个厂卫高手,两人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只得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神态极是轻松,说出来的话却有如重锤:“佛门广渡世人,世人皆朕子民。若天下间无人可渡之时,朕这个皇帝又当如何自处?”

别说是如心和尚和永宽和尚了,大殿中其他的和尚,别管是北少林还是南少林的和尚,都已经趴地上去了——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可就是真正的诛心了。

佛门也好,道门也罢,都讲究个渡己渡人,渡众生脱离滚滚红尘这无边苦海。

可是把这寻常的百姓都给渡了,谁来给皇帝缴赋?谁来给皇帝纳税?谁去服徭役?谁又去从军卫国?

甚至于,这个问题干脆就是针对于佛门而提出的——最起码道门还经常有道士进入军中呢,佛门就真正的只等着信徒供养了。

崇祯皇帝第一个问题,如果说还只是一拳打在了佛道等教派的命门之上,这一下可就不是打一拳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干脆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比划了。

随着一片请罪之声响起,崇祯皇帝却又笑呵呵的道:“起来,都起来。刚才朕就说了,今儿个就是为了辩一辩,并没有别的意思。”

随着众人一起起身的如心和尚心道辩你奶奶个腿儿!这种送命题一出,谁敢跟你辩?

既然你个狗皇帝提出了这么个问题,只怕大军已经在山下了罢?再看看你身后那些个鹰犬们意欲择人而噬的眼神,谁敢跟你辩?

千年禅宗祖庭,今日休矣!

就在如心和尚蛋疼不已,心中暗自忐忑之时,永宽和尚却是躬身喧了一声佛号:“阿弥佗佛。”

崇祯皇帝笑道:“永宽大和尚可是有话要说?”

永宽和尚躬身道:“陛下,佛门大开方便之门以渡世人,世人却贪恋红尘,渡之不尽。

佛法无边,却不能让天下之人尽皆皈依佛门,亦不能让天下人人行善。唯有先修己身,再渡世人。

若真有朝一日渡尽世人,陛下之大功德加身,必然成就无上正果,金身菩萨。”

嗯,说的真好听,朕都开始喜欢你们这些个秃驴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把脸一撕,笑道:“世人渡不尽,却也有皈依者。

皈依之人却不纳赋税,不服徭役,不从军伍,为之奈何?”

南少林虽然在崇祯皇帝眼里的印象分比之北少林要高一些,可是实际上,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或者说的好听点儿,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心和尚此时心里竟然感觉到了一丝的快意——让你永宽秃驴牛逼,让你多说话,现在好了吧,傻眼了吧!

想了想,如心和尚觉得既然这永宽秃驴不要脸,那自己要这玩意也没有啥用,别的不说,先保下这千年的祖庭才是正经事儿。

只是还没有等如心和尚开口,永宽和尚就已经躬身道:“陛下,我南少林报国,向来不落人后。

倭寇作乱,总制胡宗宪始用少林僧兵。虽不纳赋税不服徭役,拳拳报国之心却是不输于人,望陛下明鉴。”

如心和尚的脸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这永宽和尚今天就是来砸场子的,就是来给北少林添堵来的!

南少林有僧兵,北少林也不是没有,可是问题是,南少林那些个秃驴是正儿八经的上了战场的,北少林可没上……

这就让人很蛋疼了。

崇祯皇帝却是嗯了一声,复又呵呵笑道:“永宽和尚所言不错,僧兵之事,朕亦知之,如此甚好,甚好。”

如心和尚干脆把心一横,躬身道:“陛下,我少林寺愿派出僧兵百人,以为军中教练,望陛下允许。”

崇祯皇帝却是笑道:“二位大和尚报国之心,朕知晓了。只是征诏僧兵这种事,以后不会有了。让出家人进入军中也不太合适,此事就此作罢。”

这下子如心和永宽和尚一起蛋疼了。

您老人家想怎么样儿?和尚一体纳税?一体服徭役?

崇祯皇帝却呵呵笑道:“朕闻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虽分南北,武功却都是大明的。听说藏经阁中有不少的武功秘籍,朕欲使人誊抄一份以广发军中修习,如何?”

如果说崇祯皇帝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这个要求,别管是如心和尚还是永宽和尚,估计都不会同意,除非崇祯皇帝敢玩火烧少林寺这么一出戏。但是现在不同意却是不行了——别说火烧少林寺了,按这位爷的说法,搞不好就是血洗少林寺甚至于再来一次武宗灭佛了。

想了想,如心和尚还是躬身道:“陛下不知从何处听来?我少林寺之中是有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可是藏经阁之中多是经书,并无甚么武功秘籍。

更何况,武功之修行,在于打熬筋骨,非一朝一夕之功,军中将士军阵之上,也未必比我少林之功夫差了。”

崇祯皇帝却是呵呵笑道:“没事儿,朕听说什么藏经阁和罗汉堂中都有不少武功秘籍。

尤其是什么易筋经洗髓经一类的可都是好东西,还有什么金钟罩铁布衫,鬼影擒拿手和大力金刚指?

两位大和尚安排一下,今天就让人进去抄一份,必然不会乱动里面的经书,以免惹得如来那个小气的以后找朕的麻烦。”

崇祯皇帝说的如来小气,就是针对于西游释厄传里如来所说的:“经不可轻传,同不可轻取,某年某月某日,九经大佛去舍卫国赵长春家传经,只讨得三斗三升碎米,照此传经,难成尊贵!传经人还不得饿死!”

这一段故事,永宽和如心和尚哪个不知道,当即都是无语之极,却又不敢摆明了说你丫一**凡胎,佛祖还会找你的麻烦?

那么一说,不就是摆明了不承认崇祯皇帝上天之子的身份?

两人正在为难之间,崇祯皇帝却又是呵呵一笑,开口道:“怎么,两位大和尚可有为难之处?若是有的话,可以直接告诉朕。”

永宽和尚开口道:“敝寺之中武学典籍,愿任凭陛下派人誊抄,只是贫僧要向陛下求一个恩典,望陛下开恩。”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大和尚尽管说就是,只要是朕能答应的,无不应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