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445章 紫禁城授课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445章 紫禁城授课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2015年10月8日,阳光格外明媚,每一道光线都像是在为这特殊的日子增添光彩。

对于张启而言,这是个令他心潮澎湃的日子。作为新当选的大夏国科学院院士,他接到了一份无比荣耀的邀请——与吴孔明院士一同进入紫禁城授课。

当张启站在紫禁城那庄严宏伟的大门前,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与感慨涌上心头。

他想起自己的上一世,身为大夏国科学院院士时,曾经在2001年踏入这里为老同志们授课的情景。

那时的他,青涩中满是对科研的热忱与憧憬;如今,岁月流转,他再次站在了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使命的土地上,身份与阅历都已截然不同,可那份对科研事业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深吸一口气,张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紫禁城。几位和蔼可亲的老者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科研工作者的尊重。看到张启进来,他们纷纷伸出手,与张启亲切地握手。张启感受到那一双双温暖而有力的手传递出的信任与期待,心中的责任感愈发强烈。

授课正式开始,张启站在众人面前,目光坚定而自信,开始侃侃而谈。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全球粮食需求日益增长,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转基因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关键手段,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科技支撑。”

谈及大夏在转基因技术领域的优势,张启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拥有庞大且优秀的科研团队,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而且,我们的科研与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能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接着,他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分析起如果不能尽快推动转基因国产技术落地所带来的问题:“从资源角度来看,大量的科研投入将无法得到有效回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在社会舆论方面,有一种声音质疑‘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不推广,不推广恰巧证明有问题’,这种舆论不仅会误导大众,还会严重损害我们国家在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第一堂课在热烈的讨论与思考中结束。

短暂的休息后,第二堂课由吴孔明院士讲授。张启坐在一旁,看着吴孔明院士自信从容地走上讲台,思绪不禁飘回到上一世的记忆中。在他的记忆里,吴孔明院士同样走进过紫禁城,为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授课结束后,张启和吴孔明院士被礼送出去。走出紫禁城的那一刻,张启的心情依旧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头望了望那古老而庄严的宫殿,心中满是感慨与自豪。

刚回到家中,张启的手机便响个不停。朋友们纷纷打来电话祝贺,他微笑着一一接听,语气中满是谦逊:“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科研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得继续加油。”

挂了电话,张启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他知道,在推动转基因技术发展的道路上,这只是新的起点。

时间很快来到了2015年11月,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科研界和社会各界激起千层浪——朱作言院士的转基因鲤鱼正式被批准上市。

这一消息,让朱作言院士激动得眼眶泛红,双手微微颤抖。多年的潜心研究,无数个日夜的坚守,终于在这一刻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张启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审阅科研报告。看到电脑屏幕上弹出的新闻推送,他的手猛地顿住,随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朱作言院士个人的胜利,更是整个转基因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而自己的艰辛努力,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张启靠在椅背上,思绪飘回到了自己的上一世。在那原本的时间线里,转基因鲤鱼被批准上市是在2030年。十五年的时间差,意味着无数的机遇与改变。因为自己的穿越,推动了科普工作的开展,改变了大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让转基因鲤鱼能提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是他改变历史进程的有力证明。

回想起这些天来,为了宣传和推广转基因技术,自己四处奔走,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与学术研讨,遭受过质疑,也面临过重重困难,但他从未想过放弃。如今,看到转基因鲤鱼成功上市,张启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朱作言院士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张启笑着说道:“朱院士,恭喜您啊!转基因鲤鱼上市,这可是历史性的时刻!”

朱作言院士爽朗的笑声从听筒传来:“小张啊,这也多亏了你这些年在科普和推动科研进步上做出的努力,没有你,这一天可能还得晚来好久。”

挂了电话,张启起身来到燕京大学的公园踱步,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转基因鲤鱼的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转基因技术成果等待着被认可和应用。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推动科技进步,改变更多人的生活而努力。

不久后,张启受邀参加了转基因鲤鱼上市的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他面对众多媒体和公众,再次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重要性:“转基因鲤鱼的上市,是科技造福人类的体现。它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测,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蛋白质来源,还能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减少对野生鱼类资源的依赖。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转基因技术,拥抱科技带来的改变。”

而朱作言院士也发表了现场演讲。

“各位媒体朋友、亲爱的民众们: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历经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探索,我们团队的转基因鲤鱼正式获批上市,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我们研究多年的转基因鲤鱼,承载着我们科研团队多年的心血。从最初的理论构思,到一次次的实验验证,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我们在基因编辑技术上不断优化,只为让鲤鱼拥有更优良的性状。它生长速度更快,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市规格,这意味着养殖户能有更高的收益,市场上也能有更充足的鱼类供应。

很多人关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在研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评估。从营养学角度,它与传统鲤鱼的营养成分并无二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含量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毒理学方面,经过了长期的动物实验,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只有完全符合安全标准,才会批准上市。

这项成果的问世,不仅是对科研团队的肯定,更是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渔业科技领域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动更多转基因技术成果走向市场,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谢谢大家!”

发布会结束后,朱作言院士和张启院士被一群热情的记者和民众围住。大家纷纷向他提问,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信任。

张启耐心地一一解答问题,他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着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此刻,他肩负的不仅是科研的使命,更是向大众传递科学知识的重大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