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450章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450章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满脸热忱,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实地考察最能说明问题,咱们现在就前往圣彼得堡郊区的转基因自由区!”

于是,在教授的引领下,张启、院士们以及记者们依次登上了前往圣彼得堡郊区的大巴车。

一路上,教授兴致勃勃,透过车窗,手指着沿途的景致,绘声绘色地介绍俄罗斯的农业概况,讲述这片土地与转基因技术发展千丝万缕的联系,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对即将到达的转基因自由区愈发期待。

抵达转基因自由区后,眼前是大片排列规整的农田,田地里,各种转基因作物在微风的轻抚下轻轻摆动,仿佛在向来访者们展示着它们的生机与活力。

教授率先迈开步子,一边走一边介绍:

“这里种植着多种多样的转基因作物,像转基因大豆、玉米和小麦,这些可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说着,他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地拨开一株转基因大豆的枝叶,耐心细致地讲解道:

“就拿这种转基因大豆来说,它拥有超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对环境也更加友好。而且啊,产量相比传统品种,那可是有了显着的提升。”

院士们赶忙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认真记录下关键信息,紧接着抛出一个个专业问题,与教授展开深入探讨。张启则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作物的生长态势,时不时与身边的同事低声交流彼此的看法。

记者们同样忙碌不停,蓝小悠紧紧握着录音笔,寸步不离地跟在教授身旁,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细节;摄影师则不停地按下快门,将自由区的每一处景象,以及大家交流探讨的画面都定格成珍贵的影像。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对农户夫妇的田边。教授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这是伊万诺夫大爷和叶莲娜大妈,他们在这片自由区种植转基因作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问他们。”

伊万诺夫大爷笑着迎上来,爽朗地说道:“欢迎你们来,有啥想知道的尽管问!”

张启礼貌地问道:“大爷大妈,听说你们种植转基因作物已经几年了,感觉怎么样呢?”

叶莲娜大妈笑容满面,操着一口地道的俄语回答:“这几年啊,可真是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以前种传统作物的时候,每年都要为病虫害发愁,打了好多农药,成本高不说,收成还不稳定。自从开始种转基因作物,你看这地里,虫子都很少见,农药用得少了,我们也省心。而且呐,这产量可比以前高多了,收入自然也增加啦!”

伊万诺夫大爷在一旁补充道:“对呀,一开始我们也有点担心,毕竟是新东西嘛。但是政府和专家都跟我们保证安全,还提供技术指导。现在看来,这转基因作物确实好,我们打心眼里认可!”

张启被伊万诺夫大爷和叶莲娜大妈质朴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他的心中满是对这对勤劳夫妇的敬佩,也为转基因技术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积极改变而感到欣喜。此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留下这珍贵的一刻。

张启笑着看向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眼中满是期待:“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您看我们能不能和伊万诺夫大爷、叶莲娜大妈一起合影留念呢?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时刻。”

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欣然点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当然可以,这一定会是一张很有纪念价值的照片。”

听到要合影,伊万诺夫大爷和叶莲娜大妈显得有些激动,他们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脸上绽放出憨厚的笑容。大爷还特意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仿佛要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这一刻。

大家纷纷聚拢到一起,张启和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站在中间,伊万诺夫大爷和叶莲娜大妈站在两侧。记者蓝小悠自告奋勇地拿起相机,准备为大家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大家都靠近一点,笑一笑!”蓝小悠一边调整着相机角度,一边喊道。

镜头前,张启嘴角上扬,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转基因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憧憬;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面带微笑,展现出学者的儒雅与亲和;伊万诺夫大爷和叶莲娜大妈则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笑容里既有对生活改善的满足,也有对远方客人的热情。

“咔嚓”一声,相机快门按下,这一刻被永远定格在照片之中。照片里,湛蓝的天空下是广袤的转基因农田,微风吹过,作物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跨越国界的友好交流和对科学技术的共同探索而欢呼。

蓝小悠满脸疑惑,眉头轻皱,看向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认真地问道:“教授,我实在想不明白,俄罗斯早就改变了转基因相关国策,可为什么我们国内还有些人非要造谣诽谤呢?说俄罗斯全面禁止转基因,甚至把推广转基因的人认定为恐怖分子,这也太离谱了。”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听后,先是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然后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抹略带调侃的笑容:

“哈哈,我的朋友,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眼里只装得下利益,就像饿狼眼里只有猎物一样。他们故意隐瞒事实,再加上咱们两国语言交流上或许存在些小隔阂,这谣言就像野草一样疯长起来了。”

这时,戴景瑞院士忍不住插话道:“是啊,我去年在网络上看到一张图片,上面是俄语,写的是俄罗斯一个地方城市大工业局局长去超市视察,和转基因毫无关系。但国内一些自媒体就欺负大家不懂俄语,配上文字造谣说俄罗斯全面禁止转基因,在超市检查,发现就立即销毁。”

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听完,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哭笑不得,他夸张地耸耸肩,摊开那双宽厚的大手,说道:

“我的老天爷呐!这可真是荒唐至极,就好像把熊当成小猫来描述,简直荒谬绝伦!这些人呐,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乱传播。”

顿了顿,教授神色认真起来,继续说道:

“在过去的俄罗斯,确实对转基因不太友好,也颁布过一些禁止转基因的命令。但这可不能被误读,我们并非完全禁止转基因,只是规定没有经过政府审批的转基因相关活动是不被允许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监管措施了。我猜啊,有些人就是喜欢断章取义,把政策歪曲得面目全非。

而且,他们传播的很可能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新闻,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说不定就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博眼球,在那里添油加醋,把芝麻大的事儿夸大成西瓜,误导了太多人。”

“希望以后大家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考,多去核实真相,别再被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牵着鼻子走,不然,这世界的真相都要被这些虚假信息给掩埋咯!”教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眼神中满是对信息真实传播的期待 。

随后,众人在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的陪同下,满怀期待地启程前往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参观考察。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市列宁山,这里汇聚了俄罗斯顶尖的科研力量,承载着无数科研人的梦想与探索。

当考察团抵达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时,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早已等候在门口。他就是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Vladimir Aleksandrovich Fortov)。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面带微笑,热情地迎上前去,与张启等访问团成员一一握手寒暄。他的眼神中透着友善与欢迎,握手时的力度坚定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他对这次交流的重视。

“非常欢迎来自大夏国的朋友们来到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希望这次交流能让我们在科研领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张启连忙回应:“院长先生,能来到贵院参观学习,我们深感荣幸。早就听闻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在众多科研领域成果斐然,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Konstantin Severinov教授在一旁介绍着科学院的历史与成就,带领大家步入科学院内部。一路上,墙壁上展示着科学院过往的辉煌瞬间和杰出科研成果,仿佛在诉说着俄罗斯科研发展的壮丽篇章。

当众人来到一间宽敞的会议室时,桌上早已摆放好了各类资料和科研成果展示。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示意大家就座,准备开始深入的交流。

张启目光诚恳地望向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认真地说道:“院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今俄罗斯积极发展转基因技术,虽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上,恕我直言,显得有些反应迟钝呢?”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苦笑一声,缓缓开口:“这说来话长,是有历史根源的。我们过去对转基因确实存在一些排斥,不过这种排斥并非来自科学界,而是政府决策上的失误。而追根溯源,这得说到李森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