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451章 李森科的后遗症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451章 李森科的后遗症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院长苦笑一声,缓缓开口:

“这说来话长,是有历史根源的。我们过去对转基因确实存在一些排斥,不过这种排斥并非来自科学界,而是政府决策上的失误。而追根溯源,这得说到李森科。在苏联时期,李森科可谓是‘科学沙皇’,担任全苏联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诸多要职 。他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是以意识形态来裁决科研成果。

他大力宣扬‘米丘林遗传学’,将其政治化,打压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认为那是‘资产阶级的伪科学’。他把西方遗传学家称为“苏维埃人民的敌人”,许多坚持科学真理的遗传学家遭到批判。像着名遗传学家瓦维洛夫,曾一手扶植李森科,却因反对李森科的理论,被李森科及其党羽扣上“摩尔根-孟德尔分子”“反米丘林分子”等帽子。1940年,瓦维洛夫被秘密警察以“外国间谍”等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最后被判死刑,虽然后来死刑未立即执行,但还是于1943年在监狱中因营养不良死去。还有美国遗传学家穆勒,因提出反对观点,遭到追捕,最后被迫逃回美国。据统计,全苏联有3000多名遗传学家失去了在大学、科研机构中的本职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在他的影响下,上千所研究机构、实验室被关闭、撤销或改组。比如1948年“八月会议”后,高等学校禁止讲授摩尔根遗传学,科研机构中停止了一切非李森科主义方向的研究计划。

这导致俄罗斯在生物学领域全方位落后,与欧美国家乃至华夏国的差距逐渐拉大。

也因为这种落后,我们在面对新兴的转基因技术时,内心充满了恐惧。心想反正竞争不过,还不如排斥它,这种思维一直持续到叶利钦时代。

叶利钦时代,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政府也无暇对生物学领域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投入,使得我们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上依旧裹足不前。

一直到2013年之后,我们才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积极发展转基因技术。但过去几十年的差距,追赶起来谈何容易啊!我们现在只能奋起直追,希望能尽快弥补曾经的损失。”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接着说道:“到了叶利钦时代,我们的农业发展陷入了一个困境。当时有一位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他的思想十分保守,提议俄罗斯主打‘有机牌’,期望通过有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但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效果不佳。有机农产品产量低,难以在量上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在进入欧美市场时遭遇了诸多阻碍,很难真正打开局面。

这就导致了一种两难的状况。一方面,转基因技术作为新兴的、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农业科技,我们由于之前的科研断层和落后,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大力发展,只能在门外徘徊。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的有机农产品又没能给俄罗斯农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惨淡。这种局面持续了很久,这也是外界误会我们禁止转基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我们并非禁止,只是当时的实力不允许,还担心西方大企业的产品倾销,所以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政策。

好在普京总统上台后,锐意改革。他提出大力振兴俄罗斯农业的口号,经过长期调研,认识到只有转基因技术才符合俄罗斯联邦农业的长远发展需求,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2013年之后,俄罗斯逐渐改变国策,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最近还设立了十四个转基因自由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福尔托夫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往昔错误的痛惜,又有对未来的期许,操着浓厚俄罗斯口音缓缓说道:“嘿,你知道吗,那个李森科,他可真是我们俄罗斯历史上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个罪人呐!回想起那段黑暗的日子,真的是不堪回首。他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将科学研究与意识形态强行捆绑,整个生物学界被他搅得乌烟瘴气。”

“那些坚持真理的遗传学家们,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迫害。像瓦维洛夫,那么杰出的一位科学家,为了坚持科学的理念,竟然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入狱,最后在狱中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含冤而死。还有多少像他一样怀揣着科研梦想的人,被李森科的疯狂行径毁了一生。那些科研机构,一间间被关闭,里面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研究成果,要么被销毁,要么被束之高阁,就这么被他给硬生生地断送了。”

“但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再怎么抱怨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我们俄罗斯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们必须往前看。事实明摆着,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要是脱离了科学的决策,那就是在黑暗中瞎摸索,根本走不了多远,迟早要撞得头破血流。看看我们,因为李森科当年的错误,在转基因技术等前沿农业科技领域,我们被其他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失去了宝贵的几十年发展时间。”“不过,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痛定思痛。普京总统提出大力振兴俄罗斯农业的口号,就像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深知转基因技术对于俄罗斯农业未来的重要性,这是我们迎头赶上的关键。”

“你看,我们现在积极行动起来了,设立了十四个转基因自由区,鼓励科研人员大胆创新,投入到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当中。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科学这根救命稻草,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就一定能够缩小与其他国家在农业科技上的差距。俄罗斯的农业,必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也一定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让俄罗斯再次屹立于世界农业强国之林,续写属于我们俄罗斯的辉煌篇章!”

这时,会议室的门轻轻被敲响,一位工作人员探进头来,恭敬地汇报:“各位,俄罗斯全俄农业科学中心的弗拉基米尔·**夫教授来访了。”

吴孔明院士率先起身,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快请进,早就听闻**夫教授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今日可算有机会当面交流了。”

众人纷纷起身,整理了一下着装,准备迎接客人。不一会儿,弗拉基米尔·**夫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会议室,他身材高大,眼神中透着学者特有的睿智与深邃。

“欢迎,欢迎**夫教授!”李家洋院士走上前,握住**夫教授的手,用力地摇了摇。

“很高兴见到各位,早就听闻大夏国在农业科研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直想来拜访学习。”**夫教授带着浓厚的俄语口音,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戴景瑞院士笑着打趣:“**夫教授太谦虚了,您在植物基因研究上的成果,可是让我们都受益匪浅呐。”

大家互相寒暄着,张启也笑着迎上去:“**夫教授一路辛苦了,快请坐,咱们好好聊聊农业科研那些事儿。”

众人在会议室里坐下,氛围轻松又热烈,一场关于农业科研的深度交流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