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494章 生态中心主义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494章 生态中心主义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张启看向郑军,开口问道:“郑老师,现在好多人都在说‘人的异化’,反对转基因的人拿这个当理由,还有好多哲学界的人也老提。我看了看各方说法,都挺复杂的,您对这个概念怎么看呢?有人觉得是工作奴役了人,有人说是社会多元化、个性化就算异化,说法太多了。”

郑军微微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异化’的概念,我也没搞明白。上世纪80年代就给我们讲这个概念,始终不知道指啥。可能是觉得人不是当年那个样了,就算异化了吧。这些人文知识分子确实心里不舒服。时代不一样了,他们嫉妒啊。我看见这些人很多。他们口口声声说‘异化’,就是不适应人的变化,觉得人一变就不纯粹了。他们心目中纯粹的人,必须是什么都不懂的原始人,那种趴在地上啃烂泥的人。这是一种带价值观的概念,不是纯客观的。本来也没啥纯粹的人。哲学概念嘛,现在都是过时的。”

张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追问道:“那您说,他们拿‘异化’来反对转基因技术,这逻辑能站得住脚吗?转基因技术明明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怎么就和‘异化’扯上关系了呢?”

郑军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缓缓将杯子放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不屑,开始有条有理地说道:

“张启,你看啊,他们拿‘异化’来反对转基因技术,这根本就是强词夺理,生拉硬扯。首先,所谓的‘异化’,在他们嘴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随意挥舞的大棒,用来攻击一切他们不理解或者不喜欢的事物。但实际上,转基因技术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粮食安全等诸多挑战。

从本质上讲,转基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它通过科学的手段,改良农作物的品种,提高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这怎么能说是让人‘异化’呢?相反,这是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可持续。那些反对的人,完全忽略了转基因技术的积极意义,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和对科学的恐惧,就盲目地抵制。

再看他们所说的‘人的异化’,说什么人被工作奴役,或者社会多元化就是异化,这简直荒谬至极。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变化,人类的进步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常过程,而不是所谓的‘异化’。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人类就应该停留在原始社会,什么都不发展,那才是他们所谓的‘纯粹’吗?

而且,他们把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业人称为‘异化’,这更是狭隘的观点。工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摆脱了贫困。工业和农业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怎么能简单地把工业人定义为‘异化’呢?

所以啊,他们拿‘异化’来反对转基因技术,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保守心态和对科学的抵触情绪。我们不能被他们这种错误的观点所左右,而应该坚定地推广科学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真相,让科学的光芒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郑军说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张启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心中对郑军的这番话深感认同。

在那温馨的小饭店里,暖黄的灯光轻轻摇曳,照映着众人交谈的面庞。张启微微的前倾身子,向郑军抛出问题:“坚守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就是纯粹?”

郑军靠在椅背上,轻笑一声,满是感慨地开口:“是哲学家酸了嘛。哲学是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中间阶段,一共流行了100来年,现在基本过时。我小时候哲学还在流行的末期,大家没事讨论哲学,现在已经很边缘了。”

张启轻轻点头,接着说道:“现在认为哲学最厉害的人,依然为网民中的主流。但知识界普遍看不上哲学,认为哲学没有价值。”

郑军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后说道:“哲学确实没有成为主流,科学才是主流。那些人都没地儿混饭吃了,做课题基本上都没有这种课题。‘F4’里面有两个搞哲学的,当时这个东西最牛逼。即使现在还有知识分子迷信哲学,那也是水平不高死读书的人文知识分子,不是科技知识分子。哲学里边有一些早期的科学课题,慢慢成熟变成科学了,哲学本身也就没了。哲学没啥用,本质上就是瞎扯,没有实证功能,就是个历史遗留物。以前有这个学科,不好一下子废除,当个吉祥物养起来算了。类似于芭蕾舞。”

张启想起什么,又说:“还有人说,哲学的原来名称叫做智慧。所以,哲学就是智慧。”

郑军摆了摆手,说道:“曾经是这个说法,是古希腊时候的说法,那个时候能认识几种草木,就算是有智慧的。古代人文化低,见识少,看见稍微识字懂点东西的,就崇拜得不行。但毕竟已经落后了。”张启接着分享自己的看法:“还有人说,科学是器,形而下学。既然是‘下’,所以科学也是‘下’ 。形而下学嘛。其实‘形而上学’是中国人翻译之后的美化,古希腊语原义是‘物理学之后’,就是物理学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暂时给它来解释,但是一旦物理学搞懂了,它就得退出来。但我国翻译者搞了一个‘上’,好显示出能耐。他们以为形而上学就是精神文明,所以高尚,就是‘上’。其实自然科学也是精神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

郑军点了点头,神情有些不屑:“那都是哲学专业的人说的,他们拿了这个文凭,当然说自己专业重要。自吹自擂才能满足虚荣心。但是走到社会上,谁重要谁不重要,一目了然。哲学里边有关于思维规律的东西,都已经被科学接过去了,以后科学就是智慧本身。”

张启眉头微皱,带着几分困惑:“现在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人,不能过于迷信科学。我统计了一下,很多反对转基因的人,他们都说过‘不要迷信科学’,或者有类似的言论。但是这些人的粉丝非常多。”

郑军神情严肃起来,认真说道:“那都是个人观点,也并不是正常人的思维。说实话,这些说‘不要迷信科学’的人,逻辑都完全不通。科学本身就是反科学、反权威的,怎么可能是‘迷信’?这些人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为自己就迷信,只有打倒了科学,才能显示自己正确。

他们是在一个信息茧房里边,大家熟了,议论议论而已,关键是走到社会上是否被社会接受。

这事我还有点发言权,我就是学心理学的,古今中外的都学。懂科学精神、心理坚定和文化层次高的人,比较独立,不会崇拜人。崇拜人,本身就是迷信。迷信的人,就比如社会上反对转基因的人,他们跪久了,一看旁边的人没有跪,就心里不高兴,于是给不跪的人扣上‘迷信’的帽子……”

张启若有所思,然后阐述道:“戏剧则首要追求的是‘美’,当然这个‘美’和宗教的‘善’一样,不是你理解的美和善。戏剧化文字内容追求的是戏剧性,也就是‘爽度’要高,要让读者看得爽,走的是情绪主义路子,一切都是为了让读者跟着情绪走。所有的网络爽文、商业大片都是同样的路数。而媒体,则追求的是‘真’。但是一些做自媒体的人,或者一些以‘爱民’为卖点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话一个字都不信,但是只需要粉丝信就行。粉丝听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话,心理上获得了满足,很爽。这些人则获得了利益。其实那些反对转基因的网红,什么岳正义之流,他们都是玩了这种套路。”

郑军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同,说道:

“你说的话很有道理。分析得很好,很有科学精神。但是可惜,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情绪化的,这也是社会总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难以治理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科学素养少,我国按照国际惯例做的测验,大概14%左右吧。

关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向,我是这样看的。农民是个正在消失的阶层,以后农民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并且都机械化和信息化。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一辈子住在山窝窝里面,永远不可能致富。对农民最大的善待,就是将整个农业高科技化,将单个农民的产值提升到城里人水平。那都是老调重谈,隔十几年就重谈一回,但是历史总是在向前走,因为极度贫困和文盲都越来越少了。”

张启目光炯炯,看向郑军,认真地说道:

“郑老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文知识分子喜欢反科学?

我个人理解,就是现在的人文知识分子,接受不了科学思维的训练,还秉持着旧的人文理念。

旧的人文理念,允许胡说甚至鼓励胡说,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天马行空‘浪漫’‘没有拘束才是最好的’。

可科学强调理性,不允许胡说,自然就打破了他们天马行空的美梦。

就好比,我喜欢气功和特异功能,想着以后得了癌症可以找气功大师。但要是有人说这是假的,我肯定会不高兴。这就像是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推崇天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他们从小接受的环境熏陶就是这样。”

郑军微微的点头,示意张启继续说下去。

张启顿了顿,接着道:

“而且,他们觉得科学家地位太高了,自己不受重视,多少有点嫉妒的意思。

我看过一个调查资料,理工科毕业生的收入已经是文科的160%。人文知识分子在古代可牛了,懂四书五经就能做官,士农工商,他们排第一,其他都是下九流。但时代不同了,他们有了被冷落的感觉。就拿哲学来说,以前学习哲学的人特别有面子,哲学家在欧洲宫廷都是座上客。后来哲学的地位一落千丈,爱因斯坦告诉他们,你们的哲学时空观都是错误的。哲学已经跟不上科学的发展了。于是,为了找回颜面,一些人瞎扯‘科学的尽头是哲学’,但真正有知识的人把他们当傻子看。

就像杀马特不流行了,这年头在主流知识界,谁还吹捧哲学怎么厉害,是很丢人的事情。也就岳正义这些人可以拿哲学蒙外行,忽悠那些没文化的人。”

郑军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是的,你分析得很正确。离开了科技和工业化,人类文明要崩溃,但对于他们来讲,要是大家都不依赖机器,就得依赖他们说教,这让他们感觉很爽。在一个高度科技化的社会,他们那套东西没价值。但他们就爱这样。

你要知道,有很多人其实是反感人类的,这本身就是一套价值观。他们主张生态中心,反对人类中心,要求人类放弃自己的利益。这可是大是大非问题,基本上没有妥协的余地,因为我们搞科学就是在伸张人类的利益,为人类谋取万万世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中心主义本身就是反人类的观点,他们说生态价值高于人类的价值。但每个政府,每个企业都在伸张人类价值,

所以,生态中心主义其实反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企业和绝大部分组织。反对转基因就是其典型表现。”

张启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片刻后说道:“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科普工作者该怎么应对呢?毕竟科普的道路上,这些错误观念和反科学的声音是很大的阻碍。”

张启脸上满是凝重,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看向郑军问道:“这是不是一种类似宗教的观点?属于宗教的激进版本?”

郑军身体微微前倾,神色认真,毫不犹豫地说道:“是的,如果实行生态中心主义,那么现在70多亿人得立即死掉60多亿,回到工业革命前大概10亿人的状态,甚至于回到农业革命前大概1000万人的状态。这比老希要恐怖得多。”

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与感慨,“当然,这种观念也不可能被绝大部分人接受,谁愿意陪他们死呢?所以就让他们显得很奇葩。”

张启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后接着说:“可即便这种观念极端又不切实际,在科普转基因技术,甚至推广其他科学成果的时候,还是会受到这种思潮的干扰,不断有人被误导,这对科学发展太不利了。”

郑军靠在椅背上,双臂交叉,分析道:“主要是大众缺乏对科学系统的认知,很容易被这类看似高深、实则荒谬的理论迷惑。而且,传播这些反科学观念的人,往往善于利用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环境的担忧来煽动情绪。”

张启微微点头,目光坚定:“那我们更得加大科普力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科学知识和背后的逻辑讲清楚。像转基因技术,从原理、安全性到对人类的益处,都要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

郑军认同地说道:“没错,农说的非常正确。”

郑军脸上的神情愈发严肃,接着补充道:“你知道吗,像生态中心主义,还有国外那个荒谬至极的人民食品主权运动,简直就是一丘之貉。他们那套歪理邪说,就是反对转基因的高级理论纲领。那些所谓的‘理论’,看似高深莫测,实则漏洞百出,完全是在误导大众。”

他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当然了,普通人反对转基因,大多是因为没文化,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他们不会想得那么复杂。但真正拿这些思想来反对转基因的,都是那些有点文化知识的人,属于‘高级巫师’。”

郑军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无奈:“而绝大多数反对转基因的人,要么本身就是骗子,利用大众的无知和恐惧来谋取私利;要么就是被骗子欺骗了,还在傻乎乎地给骗子数钱。他们有的是因为轻信谣言而反对,有的则纯粹是因为没文化,人云亦云。”

张启认真地听着,微微皱眉:“这些谣言和错误观念的传播,对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影响太大了。很多农民因为害怕,都不敢尝试种植转基因作物,这不仅阻碍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也影响了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郑军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所以我们科普工作者的责任重大啊。我们得把科学知识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让大家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真相。只有大家真正明白了,那些谣言和错误观念才会不攻自破。”

这时,一直静静听着的李淼教授开口了:“科普不能只是简单地宣讲科学知识,还得针对这些错误观念进行剖析,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反对的观点是错误的。”

众人正热烈地讨论着,科幻作家郝景芳笑着开了口:

“听了你们这一番对话,我感触颇深。郑军老师对那些反科学现象和背后逻辑的剖析,可谓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很多时候,我们身处科幻创作的领域,也常常思考科学与大众认知之间的鸿沟该如何填补。郑军老师刚刚提到的生态中心组织和人民主权食品运动这类反科学势力的本质,以及他们利用错误观念误导大众的手段,让我深受启发。

在科普的道路上,我们确实需要像郑军老师这样犀利的视角和清晰的逻辑,去剥开那些反科学言论的虚假外衣,把科学的真实面貌展现给大众。而且对不同层次反对转基因人群的分析,也为我们这些创作者提供了更多思考,以后在创作科普相关科幻作品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纠正这些错误认知。”

郝景芳的眼神中满是钦佩,对郑军的这番见解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时,科幻作家星河也跟着点头说道:“郑军老师这一番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把复杂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对我很有帮助。”

星河言简意赅,但言语间也透露出对郑军观点的认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